就不一样了,至少墨西哥高原本身就是一道天然的防线吧!
这次,美军是下了决心要在墨西哥挡住中国军队的前进步伐了,因为他们如果再退的话,就只能在自己的本土建立防线,而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仅仅从美国国民的心态来讲,恐怕自南北战争以后,300多年来,美国本土再次受到战火威胁的时候,大部分美国人的神经都承受不住战争的巨大压力吧!
在中美洲的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准确的说,是中国军队刚刚在巴拿马登陆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开始转移战略重点了,大量的部队从国内的新兵训练营,以及加拿大,美国西海岸等地区南下,进入了墨西哥境内。当时,也许美军的指挥官已经认识到了在中美洲的战斗他们是没有胜算的,所以大部分增援来的美军都留在了墨西哥,并且开始在墨西哥南部修建防线,而这就是著名的“布雷德利”防线。
虽然战争已经多次证明,固定的防线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是没有丝毫用处的,即使是再严密的防线都存在着巨大的漏洞,而且在现代化战争中,前线与后方的分界已经非常模糊了,仅仅依靠前线的防线是根本无法保证安全的。当然,俄罗斯的战争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当时俄罗斯为了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曾经修建了不下十条坚固的防线,但是结果却都被中国军队轻松的撕破了,而结果不但让俄罗斯遭了灭顶之灾,而且还在这些防线上搭上了数百万的精锐部队!反之,如果不修建这些防线的话,将这些军队投入到机动防御作战中去,即使俄罗斯最终无法避免被击败的结局,但是他们也至少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吧!
其实,美国的将军也知道这一点,欧洲战场上的战斗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美军在欧洲地区修建的防线几乎没有在防御中发挥任何的作用,反而成为了自己军队的葬身之地。而且,就是魏明涛在欧洲击溃了美军的野心,也是魏明涛轻松的撕破了他们在欧洲建立的防线,这次面对同一个对手的时候,任何美国将军都清楚,单纯的防线是无法挡住魏明涛的步伐的!但是,防线无用论也有一定的条件,至少在地形方面是有所限制的,这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地方都不适合建立防线,而墨西哥的地理条件就决定了,在这里修建防线的价值要比运动防御更高!
除了东部的滨海平原,以及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是沿海的低地平原之外,整个墨西哥几乎都处于高原之上,这是墨西哥地理的一大特点。而墨西哥高原一直延伸到了特万特佩克地峡的西面,而在地峡的东面是中美洲高原的延伸部。也就是说,墨西哥几乎全都是高原地型,而且以山地为主!
这种地理条件其实已经决定了很多正规部队在墨西哥境内是无法发挥出完全的战斗力,甚至无法进行有效的战斗,比如,当时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几乎就无法在这种地理条件下有效的行动,而海军陆战队甚至很难以在这种条件下行动!更严重的是,大部分中国军队的装备其实是难以适应高原地区的恶劣条件的。而当时中国虽然有独立的山地高原部队,但是其规模很小,无法独立承担起所有的作战任务!
这一条件,其实就决定了美军在墨西哥沿特万特佩克地峡建立防线的有效性了,依靠地型,并且充分利用地理条件修建防线,这是不二的原则,而只要能够将中国军队挡在墨西哥高原之外,那么中国军队要想北上就非常困难了!
为了防御中国轻型部队的纵深突击,美军这次建设的不是一条简单的防线,准确的说,应该是防区。整个防区包括了墨西哥南部的恰帕斯州,塔瓦斯科州,韦拉克鲁斯州,瓦哈卡州,以及雷罗州的一部分,其防区的纵深甚至到达了墨西哥城的外面!而为了减少防御压力,而且缩小防御的面积,美军放弃了不利于防守的尤卡坦半岛!
这一防区包括了整个墨西哥城南部的地区,其面积之大,甚至超过了法国的国土面积,而美军为了支撑起这一防区,在该地区部署了至少150万地面部队,利用近30座机场部署了5支战术航空队,并且还配备了大量的工程部队,以随时保证修复防区!
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投入,而且美国还一直在向该防区增兵。虽然只有短短4个多月的建设时间,但是美军数万工程兵,在更多的墨西哥工程部队,以及民间施工队伍的帮助下,已经在中国军队赶到之前完成了防区南部地区的建设工作,这已经足以让中国军队停止前进了。当然,在整个防区的建设工作没有完成之前,这里仍然是很危险的,但是美墨工程部队一直在紧张的施工,他们只能尽量抢在中国军队发动新一轮进攻之前完善防区的建设工作了!
魏明涛也很清楚这一点,虽然他从来没有把任何防线放在眼里,但是在经过了仔细的研究之后,他发现这次美军的防线非同一般了。其防区的深度已经超过了任何轻型部队的突击距离,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远程火炮的打击距离!当然,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战机还是能够对纵深目标进行打击,但是从根本上讲,如果没有地面部队的配合,仅靠轰炸是不可能击溃美军的防御的!再从阵地部署上来看,这次美军全方位的考虑到了轻型突击部队的威胁,所以其应付轻型突击部队打击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仅仅依靠之前的战术是不可能突破这道防线了,而要动用地面装甲部队的话,那么其难度也不会降低很多,因为在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中地面装甲部队的作战效能将非常低,甚至很多时候还比不上步兵部队!
美军的防线越修越坚固,但是魏明涛却没有让部队继续进攻,在面对这么强大的防线时,任何冒险进攻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等一下,一是让部队恢复精力,而是先探明美军的防御方式,反正,不能急着进攻!
当然,魏明涛没有让42军这类还精力充沛的部队歇息下来,尤卡坦半岛上的防御几乎等于零,那么就先控制这一地区,为下一步进攻建立更广泛的支援系统,至少要为空军建立更多的前进基地,好提高空军的作战效率!而获得更宽阔的进攻出发阵地,这也有利于今后部署更多的地面部队!
这时候,魏明涛已经在考虑申请一批山地作战部队了,但是此时中国的山地作战部队只有5个军的编制,而且其中两个军被分到了中东战区去,在伊朗方向上担任防御任务,还有一个军部署在非洲战区,在东非高原上与美军对峙,而剩下的两个军在云南与西藏两地住房,至今还没有参加过地面战斗!换句话说,就算有了山地作战部队,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素质上来看,都无法满足魏明涛下一步的进攻需要!
唯一能够解决这个办法的就是让一些主力部队去接受山地作战训练,但是从时间上来看,这已经来不及了,而且魏明涛更喜欢使用他的老部队,但是可惜的是,第3集团军群内,出了42军具有一定的山地与高原作战能力之外,其他部队都没有这个能力!当然,此时魏明涛肯定有点怀念40军。在澳大利亚战争中,40军就已经有了高原作战经验,如果此时能够将40军调来的话,那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除了这个办法之外,就没有其他任何解决办法了。魏明涛最终也迫不得已,向总参谋部申请调派了一批高原部队的军官过来,开始给他的部队传授高原作战知识!当然,这些军官的数量是不够的,所以要首先在各部队培训出具备有高原作战常识的军官,然后再由这些本部队的军官去培训他们自己的部队!环境是天然的,危地马拉也是一个高原国家,其高原环境虽然与墨西哥的有所差别,但是基本上是相似的,所以在这里训练部队,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让魏明涛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他这两个多月来的艰苦努力,地面部队在中美洲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这最终也改变了总参谋部的计划,采纳了他提交的进攻美国的计划,决定加强在北美洲地区的兵力,也就是决定从墨西哥方向上向美国本土进军了!而为此,孔辉金甚至将部署在欧洲战区的第2集团军群给调了过来,让新成立的第6集团军群过去顶替第2集团军群的位置,同时加强了第2集团军群的力量!当然,这也是考虑到魏明涛与何永刚有过合作关系,两人之间的配合还比较和谐,所以现在更能够有效的配合作战!
这一来,中国部署在北美洲地区的地面部队已经达到了50万以上,再加上后来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派遣的地面部队,其总兵力在鼎盛时期超过了120万,这么庞大的一支进攻力量也增强了魏明涛的信心!
也有一些让魏明涛不怎么顺心的事情,比如总参谋部考虑成立北美洲战区这就遭到了魏明涛的反对,因为北美洲战场并是一个独立的战场,至少需要太平洋方舰队的强力支持,而如果成立单独的北美洲战区的话,那么就必然会将太平洋舰队的指挥权置于他的控制之外,而对今后的战斗来讲,如果无法有效的控制太平洋舰队的话,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魏明涛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因为再继续扩大太平洋战区的范围的话,那么就将导致整个战区司令部的规模非常庞大,这对指挥有着不利的影响。当然,从国内限制战区司令官权力的膨胀这个角度来讲,单独成立北美洲战区司令部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步!
最终,北美洲战区司令部还是成立了,而且魏明涛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新战区的司令官,而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则由总参谋部委派的一名海军上将担任。作为妥协,最终总参谋部将太平洋舰队的指挥权守了回去,太平洋舰队不再隶属于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指挥(其实,这就极大的削弱了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这个当时最大的战区司令部的控制范围,可以说,这是一箭双雕之举),而是由总参谋部划为了机动舰队,即任何地方有需要的话,都可以申请舰队的使用与指挥权。而很明显的,魏明涛顺利的拿到了机动舰队的指挥权,因为当时只有北美洲战区最需要海军舰队的支持了!
这些变动,其实都是为了适应新的战斗需要,以及政府削弱军队的独立自主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而进行的。从总的方面来讲,如同魏明涛这类重要将领的权力再次被削弱了,但是魏明涛最终还是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决定,因为这对他的影响其实并不大,而且他手里的部队得到了加强。对魏明涛来讲,只要能够保证他继续指挥部队作战,而且拥有获得胜利的条件的话,那就足够了!
最初,中国方面是决定在加拿大或者是美国的西海岸发动登陆作战的,但是因为难度太大,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实施!而现在,改变了进攻方向之后,局面豁然开朗,而为了适应进攻美国本土的需要,在各方面进行调整这是必然的事情。这不仅仅涉及到了魏明涛所指挥的北美洲战场,而且也影响到了其他的战场。比如,当时中国减少了在非洲战场上的兵力投入,将部署在中东战区与欧洲战区的精锐部队也被抽调了出来,全都换上了新编成的部队。而这些精锐部队几乎都被加强到了北美洲的战场上去。海军方面也有所调整,日本地方舰队加入了机动舰队,而印度洋舰队再次被削弱。显然,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已经将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了针对美国本土的战场上来,开始做起了决战的作战准备工作!
但是,正当魏明涛正信心勃勃的准备在北美洲战场上大展身手的时候,突然一道命令让他将战区的指挥工作交给参谋长负责,然后立即返回总参谋部报道,而这道命令里只是让他必须立即返回,而没有说明为什么要返回。魏明涛想联系上余彬,询问一下这么突然的命令是什么原因。但是,当天魏明涛数次打电话都没有联系上余彬,最终,也只有坐上飞机离开了巴拿马城,回国去报道了!
莫怀聪也在同一天内收到了同样的命令,而此时,他刚刚率领舰队在圣佩德罗…圣保罗礁附近的海战中击退了前来寻衅的美第6舰队。虽然,这算不上是一场正规海战,双方甚至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就都撤出了战斗,但是,通过这次与美军舰队的对抗战斗,莫怀聪让手下很多没有实战经验的官兵都体会了一下低强度的海战是什么味道,而这也是让舰队成长起来的一条安全道路!
这时候,舰队正需要总结经验,而且莫怀聪也准备要撤换一批在战斗中暴露出问题的军官,而这些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交给年轻的参谋长去主持的,都需要他亲自出面。显然,这时候总参谋部来的命令让他感到很不快,最终,莫怀聪还是不得已将指挥权交给了白涛,让他率领舰队先返回阿森松岛附近海域,避免与美国舰队发生战斗,等到他返回之后再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当然,主持战斗检讨的工作也就只有交给白涛去负责了!
莫怀聪先是搭乘海军是轻型运输机返回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这里,他再搭乘海军的大型专机直接返回国内。从行程上来看,他与魏明涛几乎是相等的,所以当莫怀聪的飞机刚刚降落在首都郊外的军用机场上的时候,魏明涛的专机已经滑行到了停机坪处,魏明涛刚刚走下了飞机。
“那是海军的专机?”魏明涛看了一眼正在降落的那架大型运输机。
“对,应该是莫怀聪将军乘坐的专机!”旁边的军官立即做了解释。
“这次莫怀聪将军也回来了?”魏明涛皱了下眉毛,看来,这次所有的战区司令官都回来了,因为他已经在飞机上知道,太平洋战区新的战区司令官也已经返回,而且比他早几个小时到达!
“对,应该是吧,其实我也不清楚,我们的任务就是来接应你的!”军官招手让旁边的轿车开了过来,“将军,我们上车吧!”
“等一下!”魏明涛点上了烟,显然不想这时候就离开,“那边的人应该是来接莫怀聪将军的吧?”
“应该是,我可以过去帮你问一下!”军官是很有耐心的,至少在他看来,魏明涛是值得他佩服的将领。
“好,你帮我去问一下,另外,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跟莫将军坐一辆车,这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军官愣了一下,“来接莫将军的应该是海军的军官,而且这次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分别来接应你们的……”
“好吧,我就跟莫将军谈几句话,这应该没有问题吧?”魏明涛也知道这些军官只是服从命令,所以也不想为难他们。
十分钟后,莫怀聪乘坐的专机也滑行到了停机坪上,而莫怀聪一走到舱门口,就看到了在下面等着他的魏明涛。
两人都把来接应自己的人员都撇到了一边,然后就走到了一旁去。显然,此时两人都被突然被调回来感到惊讶与好三,所以在去参加总参谋部的会议之前交换一下意见确实非常有必要!
军官们都很耐心的等着,当然,他们不会想办法去偷停两位将军在谈什么,但是他们也很好三,而且当他们看到原本应该是冤家对头的海陆两军最有代表性的将军在一起谈得绘声绘色的时候都感到很惊讶,在任何总参谋部的军官眼里,他们两人走到一起不打起来就已经是好事了!
莫怀聪与魏明涛谈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两人的神色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他们都保持着沉默,然后分别坐上车,跟随前来接应他们的军官去了总参谋部!
第六十三篇 惊涛巨浪 第一章 危机时刻
正文 第六十三篇 惊涛巨浪 第一章 危机时刻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