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了研究能力,对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你完全可以把自己获得的研究能力用来研究如何考高分,研究如何更高效地学习。实际上,我当年就是这么做的。我的记忆力不好,学的又是文科,可我至少研究出六、七种方法来帮助记忆。这些方法不仅帮助我在高考中获得成功,日后,我还把这些方法总结了一下,用到了《GRE词汇突破》、《GRE颠峰词汇》等书的编写上。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有大量新出现的问题等待发现,等待研究,等待解决。一个真正有研究能力的人是不会为饭碗发愁的。只是可惜的是,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大量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就是偏偏缺少具有真正研究能力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黄全愈博士为我们介绍的,在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里,读了中学的孩子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
如果说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到了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则成为培养的重点。
矿矿七年级(初中)时,独立完成了一个“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课的老师在一开学时就给孩子们布置了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孩子们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
课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物到植物,从心理学到行为科学,选什么都行。但有一条是必须要遵守的,即一定要新,不能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矿矿早已有多年“研究”经验,一开始就认准了要做一个“真正”的科学研究—————与那些在科学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所做的一样。
既然白老鼠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实验工具,那就用白老鼠做研究好了。
研究什么呢?矿矿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个异想天开的课题: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
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那些毛绒绒、胖乎乎的小玩意儿怎么会听指挥去接受你的测试呢?
矿矿从宠物店买回两只小老鼠。那只白的,长着一双亮晶晶的红眼睛;另一只黄的,一双黑眼睛总是滴溜溜转。
矿矿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
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会别有洞天。
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
按照矿矿的设计,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
那几天,我和妻子都饶有兴趣地去看矿矿做试验。儿子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
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拉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鼠则10次之中有8到9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
测试结束,几天后矿矿完成了他的论文。
一看他的论文,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
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美国的专业学术论文都具有一个特定的格式。开篇通常是介绍,讲些研究背景之类的东西,然后是研究的假设论点,即研究中想证明或反对的论点。跟着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再接着就是研究中得到的新信息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统计分析。最后是结论段,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把这种研究文体称为“美式八股”。
儿子的论文一步不差地模仿了这种“美式八股”,10页正文外加3页附加的分析表格。从头至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他的结论更让我对儿子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进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它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
孩子自有孩子的逻辑,一个在开始被我看成过于不切实际的论题,就这样让儿子找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
在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展示了一百多个研究报告。每份研究报告都粘贴在一块一米见方,大小一致的硬纸板上。除了展示论文外,小作者们还极尽其艺术天才之能事,美化自己的那块小天地,外加搬来的做研究用的各种各样的仪器、实物甚至小动物什么的。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七年级的孩子有着这么活跃、这么充实的思维。
下面,是我从这个展览会上摘录的一些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
学校请来了几个资深评委,对所有的参展科研项目一一做了评价。矿矿的研究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还有什么能比看见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项科学试验更能让做父母亲高兴的呢?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具有独立动手的能力,有消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让做父母的高兴的呢?
每次回国,看到国内孩子们那强制不住的哈欠,硬撑到半夜12点的焦熬,我心里沉甸甸的不是滋味……
总之,应试性学习强调的是学,是背,是记,是训练,而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悟。今天,中国的现状对人才的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全新的时代,没有任何现成的可以照搬的经验,古代中国没有,国外也没有,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悟性的人,只能成为时代的弃儿。对“悟性”这个问题,黄全愈博士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感觉是,在中国是学得多悟得少;在美国是学得少悟得多。在美国学习,他总有一个感觉,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外在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里却不断地“悟”出不少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的。
黄全愈对中国古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黄全愈介绍说,美国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相互脱离的两阶段战略。
黄全愈认为,许多人坚持的“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认为,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同时,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如果我们在初级阶段只搞适应“应试教育”的智力开发,到高级阶段才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我们将难以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结语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是落后和过时的,这种学习方法强调的是机械的、反复的、大运动量的训练。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法辅之以刘亦婷家长引以为豪的“铁人计划”,能够使孩子的学业暂时得到成功。
但是,这种成功仅仅是暂时的,很多教育学者从中美学生的对比中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种孩子的后劲明显不足。
真正先进、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研究性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迎合炒作,自树典型
下面这些很好玩的句子来自《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引言:
消息借助因特网,顷刻之间传遍全国,引起轰动:
———新华社向全球发了通稿;
———无数中学和小学的老师们,自发地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刘亦婷的事迹;
———还有很多想冒尖、想留学的中学生把刘亦婷看作学习的榜样;
———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更是又激动又羡慕,无不渴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第二个、第三个刘亦婷……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3页)
上面这几个句子来自成都某报,内容充满了可疑之处。首先,刘亦婷考上哈佛这件事情,新华社有必要发通稿吗?中国学生每年被哈佛录取的有几十个之多,怎么没见过新华社发过什么通稿,怎么单单刘亦婷被哈佛录取就发通稿了呢?而且,一个中国学生被美国大学录取这芝麻绿豆大的事有必要惊动新华社去报道吗?我怀疑。
接下来更可疑的是这句话:“无数中小学的学生和老师们,自发地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刘亦婷的事迹。”事迹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一般是英雄模范人物才有这个资格。比如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雷锋,比如有“人民好卫士”之称的任长霞,比如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干部焦裕禄,比如战非典的英雄钟南山。刘亦婷算什么人物,她有什么资格跟这些英雄模范并称呢?她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值得如此大惊小怪?竟然惊动了人民教师去传播她的“事迹”?人民教师的愚昧和无知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我怀疑。
接下来的这句话更加让人匪夷所思了:“还有很多想冒尖、想留学的中学生把刘亦婷看作学习的榜样。”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榜样一般都是由权威部门认定,然后向大家推广。如今,刘亦婷怎么不声不响就成了榜样?而且这个榜样大有取代雷锋叔叔之势,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争相学习,要克隆出第二个、第三个刘亦婷……难道这些家长同志们也如一些人民教师一样愚昧无知?我怀疑。
对于这篇极其滑稽而可疑的报道,刘亦婷的家长不仅不加以澄清,反而如获至宝一样地放到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引言中。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他们是在迎合炒作、自树典型。
有了报纸提供的炒作由头,接下来,刘亦婷的家长要考虑的事情是:究竟把刘亦婷树成什么典型呢?
稍有常识的人便不难想到,当然是树成素质教育的典型了,因为应试教育已经如过街老鼠了,他们把自己搞应试教育这一套拿出来谁会看啊?况且,素质教育在当时正是国人非常热衷讨论的话题,正是一个极佳的炒作点。
刘亦婷的家人当然也不会拒绝炒作带来的好处。据说,他们的书最初的名字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后来有人给他们提建议说,这个标题不够响亮,还是打着哈佛的旗号够刺激,于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名就此诞生,然后,他们又觉得“素质教育”的话题正红火,又加上了“素质培养纪实”的副标题。
诚然,炒作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一营销手段用到教育上可能就得三思而后行。我们不要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因为教育无小事,伦理无小事,如果不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件事,被误导的学生和家长怎么办?
巧借光环,以偏概全
在出版业有这样的共识,一个作家一旦成名,比如说拿了诺贝尔奖,那么他以前被认为是垃圾的作品也能从箱子底里拿出来,不仅不愁发表,销路也不会成问题。这个现象反映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环效应”。具体来说,所谓“光环效应”就是人们常有的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它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下,人们对一个人的缺点往往视而不见,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可以说,“刘亦婷热”的背后,便是“光环效应”作用于人们心理的结果。正是因为刘亦婷进入了哈佛这样的豪门大学,刘亦婷身上便自动罩上了名校光环,很多人在这种“光环效应”的影响下,就轻易地把刘亦婷当作了素质全面的牛人。
说实话,我在初读《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时也受到了光环效应的影响,带着无比倾慕的心情阅读书中的每一句话,渴望从中发现能够为我所用的妙语良方。
然而,当若干年过去,当我接触了数以百计的留美学生,当我熟悉了留学美国的全部流程及内幕,当我对中国中学、大学教育有了深刻反思之后,我发现,罩在刘亦婷头上的名校光环已经完全在我眼前消失了。此时,呈现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学生,而其父母对她施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恰恰是反素质教育的,他们对刘亦婷实施的完全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东西。
然而,由于寻常读者并没有我这样的耐心和专门知识去弄清楚刘亦婷进入哈佛的真相,他们便被刘亦婷头上的名校光环轻易蒙蔽。进而轻易接受了刘亦婷家长宣传的“刘亦婷是靠全面素质进入哈佛的”、“刘亦婷是素质教育的典型”等等一面之词。
我想,这种赤裸裸的误导应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堆砌神坛,打造完美
我们来看看刘亦婷家长笔下的完美哈佛女孩。
婷儿3岁左右曾经热衷于在钢琴上即兴作曲,但手不够大不利于弹琴———当时也买不起钢琴。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127页)
我想知道,什么叫即兴作曲?是不是像莫扎特那样呢?我们知道,莫扎特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他6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我不知道刘亦婷的即兴作曲是什么概念,她是否创作过什么曲子呢?如果并无这种创作的话,还是把这句话改成“婷儿3岁左右曾喜欢摆弄钢琴”为好。否则,这句“婷儿3岁左右曾经热衷于在钢琴上即兴作曲”会让人误以为刘亦婷是个如莫扎特一样的“神童”的。
婷儿快3岁的时候,我特地为她做了一次智商测试。结果她的智龄为5岁4个月,智商为183。这个结果令我振奋不已,因为据心理学家调查统计,在3岁时,心理年龄“早两年”的儿童是绝顶聪明的,而且5万人之中才有1个!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67页)
刚刚说完音乐神童的典故,现在刘亦婷又成了智商奇高的天才,果真如此吗?在本书《靠慧商和魅商教育超越刘亦婷》一章里,我将详细讲述我们关于智商的种种认识误区。刘亦婷的早期教育神话可以休矣。
这种兼顾发展独立性和学会守规矩的引导方法,使婷儿的独立能力和自律能力都发展得很好,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