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他必死无疑,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疯上一把。”朱天麟的眼中闪过一抹疯狂。
“你想干什么?”毕环心中生起了不详的预感。
却见朱天麟突然从怀中掏出某样东西,在毕环惊恐的目光中,将那样东西塞进了姜小白的口中。
“你给他吃的难道是?”毕环明明看清楚了朱天麟手中的东西,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错,就是那剩下的那半枚燃魂丹。”朱天麟坦然自若道。
“疯了疯了,你真疯了。之前那半枚燃魂丹已经要把他身体撑爆了,你再给他加半枚,岂不是要他现在就去死?”毕环叫道。
一页仙书也更加暴怒,一阵灵气涌来,直接将朱天麟掀翻。
“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在燃魂丹凶猛的药力下,姜小白竟然疼得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
“快冲击人仙境界,不然你必死无疑。”姜小白一醒来,朱天麟就狂叫道。
此时姜小白的体内,真气的暴虐更胜之前,超越极限的疼痛令他几乎无法思考,但听到朱天麟的话后,他竟然强忍着剧痛,盘腿坐起,真的开始冲击人仙境界了。
虽然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醒来,可是姜小白的本能却告诉他,自己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而且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朱天麟在这个时候说出了不冲击人仙境就必死无疑的话,姜小白就算不明白其中曲折,也要拼上一拼。
姜小白在养气巅峰早已积累了数月之久,刚才又在破境大会上观看了几百人冲击人仙境,更是亲眼目睹了保剑锋成功晋升,所以对如何破解,他已经是轻车熟路。
但就算是这样,姜小白冲击人仙境时闹出的动静,还是将他自己吓了一跳。
“嘭!”一声巨响从姜小白的身体中发出。
姜小白刚要引动自己的三魂七魄,困在他体内已久的真气居然裹挟着他的魂魄,迫不及待的就从他的七窍冲了出来。远远看去,姜小白就像一个装满了沸水的水壶,七窍中则是不断喷射而出的蒸汽。
而有海量的真气加持,姜小白的魂魄强度几乎已出现,就达到了出窍期的巅峰,加上一页仙书有意控制了法宝内环境对姜小白魂魄的压力,所以姜小白的三魂七魄轻松的就幻化成了完整的人形。
“这就成了?”旁观的毕环目瞪口呆。
幻化成姜小白模样的魂魄对着毕环微微一笑,在空中飞了几圈,就回到了姜小白的体内。接着他就扑到在地,再次陷入了昏迷。
毕环看向朱天麟,朱天麟点了点头说道:“没事了,他已经成功冲上了出窍期,现在只是因为燃魂丹的反噬作用晕倒了而已。”
第八十四章 出窍期
一个月之后,襄阳城南三十余里处,一条小溪边。
姜小白坐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盘腿而坐,双目紧闭。只有人仙境以上的人才能够察觉到,在溪边的姜小白只是一具空空的肉体,而他的魂魄已经化为人形,在溪水上十余丈处凌空而立。
一个月前,姜小白分两次服下了一整枚燃魂丹,这本该令当时只有养气期的他当场暴毙才对。但在第二次服下半枚燃魂丹之后,姜小白在药力的辅助下,一举突破到了人仙境出窍期,而且燃魂丹的药力使他一进入出窍期,体内就拥有堪比出窍巅峰的真气储量。
境界提升后,姜小白对燃魂丹反噬之力的抵抗性自然也强了很多,所以不到一个月他就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虽然大难不死,还成功晋升到人仙境,拥有了堪比出窍巅峰的实力,但姜小白毕竟是在仓促之下靠药力晋升的,这给他的修炼留下了不少隐患。
首先就是他体内的真气虽然达到了出窍巅峰的水平,但他对真气的控制技巧却没有达到出窍巅峰的水准,所以现在的姜小白并没有出窍巅峰的战斗力。
其次就是姜小白是在一页仙书中晋升的,一页仙书中的环境毕竟和外界的真实环境不同,魂魄出窍时,能感受到的天地自然也不同。
对姜小白来说,一页仙书就像是一间对他照顾有加的温室,不会主动给他的魂魄施加任何压力,而外面的世界就没有这么温柔了,就算他的魂魄再强大,也要从头开始适应。
此时的姜小白,就是在用魂魄适应真实的世界。
在魂魄状态下,姜小白眼中的世界变得大不相同。原本空荡荡的天地之间,出现了大量泛着微光的奇妙气体,姜小白知道,这就是灵气,是世间万物生机的根源,也是修真者力量的源泉。
灵气的分布并不均匀,在空旷的地方,灵气相对稀薄,而在高山大川的附近,灵气就比较浓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修炼的时候,总要找一些洞天福地,洞天福地指的就是灵气浓郁、修炼起来事半功倍的地方,嵩山上的永无洞即是一处典型的洞天福地。
不过现在的姜小白还无法吸纳天地间的灵气。对于修真来说,出窍期虽然已经能够被称为人仙,正式踏上了求仙之途,但真正想要吸纳灵气为己用,还要等到引气期。
出窍期时,天地间的灵气仍然在排斥修真者的魂魄。因为魂魄出窍本来就是有违天地法则的事情,寻常人的魂魄也只有在死后才会离开身体,这就是为什么在冲击出窍期时,初次离开身体的魂魄都要经受天地威压的考验,只有魂魄强大到在脱离身体后依然能保持清醒和完整的人,才算成功晋升到了人仙境。
而出窍期的目标,就是要一边用天地灵气洗练魂魄,一边壮大魂魄的强度。洗练魂魄是为了让天地适应魂魄的存在,不再排斥修真者的魂魄,这样以后才能够引灵气入体;壮大魂魄是为了在引气入体时,魂魄能够承受住灵气中蕴含的力量。总之都是在为下一个境界引气入体做准备。
只见姜小白的魂魄在溪水上空虚立,原本就比较稀薄的灵气撞上姜小白的魂魄,都纷纷向四周逃散。姜小白慢慢靠向一团灵气,伸出手,小心翼翼的从中抽出了一丝灵力,并用特殊的手法,将这一丝灵气纳入魂魄之中,使其和自己的魂魄融为一体。
这种手法记载在《吞食天地》的出窍期部分,是一种高明的洗练魂魄之术,效率远高于普通功法。
在这一丝灵气彻底融入姜小白的魂魄后,姜小白的魂魄似乎变得更加通透轻灵,然后他的魂魄在天空中悠然的转了一圈,就回到了姜小白的身体里。
魂魄入体,姜小白睁开双眼,畅快的长呼了一口气。洗练过的魂魄虽然没有变得更强,但却让姜小白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
做完这些,姜小白收敛心神,盘算起了这次破境大会中,自己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当然要属和氏璧。但和氏璧虽然已经被收入一页仙书内,但姜小白还没有控制住它的中枢。
晋升到人仙境后,姜小白已经有了炼化这些法宝中枢的能力,《吞食天地》中也不乏相关的法术。但和氏璧毕竟是上古时鼎鼎大名的法宝,姜小白和他的级数相差太多,以他现在的实力,想炼化和氏璧的中枢,少说也要不吃不喝炼上个一百年。
就是早就存放在仙书中的六件天官法宝,没有七八十年的工夫,姜小白也掌控不了它们的中枢,更别说朱天麟从天上带来的昏迷剑了。至少要到地仙境,姜小白才有资格打它们的注意。
不过在一页仙书的帮助下,姜小白已经大致摸清了和氏璧的底细。
原来和氏璧最大的神通,是它能够在杀死修真者后,将其魂魄吸收,并通过奴役这些魂魄,获得更强大的力量,所以说这是一件越战越强的法宝。
但这些魂魄经历了长年累月的奴役,变得越来越怨毒,就像姜小白他们在和氏璧内部所见到的那样。不同等级的怨魂,就是不同境界的修真者死后的魂魄。
这些怨魂的怨毒之意反过来也影响到了和氏璧的持有者,令其心中的杀戮之意越来越重。于是卞和及其后裔被杀戮之意所驱使,不停的卷入不同的冲突和战争之中,到最后终于有一位卞家的后裔受不了这种杀戮之意的侵蚀,在战斗中亲手将和氏璧打破,之后和氏璧就分成本体和残片两部分,各自失落在了天地间。
所以姜小白如果想要彻底掌控住和氏璧,不仅要炼化掉和氏璧的中枢,将和氏璧的本体与残片融为一体,还要想办法驱散和氏璧中的怨魂。
不过这些事对姜小白来说还比较遥远,成功晋升人仙境才是对目前的姜小白影响最大的收获。
晋升人仙境之后,姜小白不但战斗力翻了数倍,更重要的是他终于能够御使一页仙书了,一页仙书这种级数的法宝,即使现在姜小白只能发挥出相当于人仙境的威力,也能横扫大多数同一级数的法器了。
同时,姜小白也终于能够正式开始修炼《吞食天地》的出窍期部分了。
《吞食天地》中关于出窍期部分的内容不多,主要就是洗练和壮大魂魄的方法,但和九州大陆上流行的功法不同,《吞食天地》这门功法在出窍期时,特别注重对真气的修炼。
一般功法在出窍期,几乎都放弃了对真气的继续修炼。因为灵气才是修真者力量的来源,真气只是修真者们在冲击出窍期前,用来滋养肉体和魂魄的手段。但《吞食天地》似乎并不这么看,它记载了一门专门用来在出窍期继续修炼真气的法门,还特别提出一定不能放松对真气的修炼。
姜小白虽然对此心有疑惑,但此时能够请教疑难的师长都在嵩山管家,姜小白不敢大意,还是按照《吞食天地》中的记载,一丝不苟的修炼了起来。
不过几天的修炼下来,姜小白不禁感叹《吞食天地》的确不同凡响。原本在燃魂丹药力的作用下,姜小白刚入出窍期,体内真气的含量就拥堪比出窍巅峰,可修炼了《吞食天地》中的真气部分后,他发现自己体内的真气竟然还能够不断的增加。
长此以往,姜小白岂不是能够成长为一个真气怪物?
可修真者毕竟是靠灵气分高下的,攒这么多真气到底有什么用呢?
这时,一阵马蹄声打断了姜小白的思绪。
姜小白向北望去,人仙境的他五感更加敏锐,隔着两里外就看到有两道人影,骑着马向他奔来。
“终于来了。”姜小白笑道。
第八十五章 相聚
两匹马,却有三个人。
一马当先的是方元,在他身前,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和他共乘一匹马。
看到姜小白,方元还没有动作,坐在他身前的孩子就抢着跳下了马,向姜小白跑去。
“姜大哥,你这一个月跑到哪里去了,可把我急坏了。”辛小飞兴奋的大叫道。
摸着辛小飞的头,姜小白微笑着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刚刚下马的方元:“方兄,小飞这孩子,这段时间让你费心了。”
“好说好说,我们虽说认识的时间短,但好歹也是一起拼过命的交情,这点小事不用在意。”方元挥着手满不在意的说着。
方元说得轻松写意,姜小白却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和氏璧的消失和自己有莫大的关系,这是当时在场的地仙境强者都猜得到的。在他们将卞凉的势力从襄阳城中清除后,自然就开始着手寻找起了和氏璧和自己。
而凭他们的势力,很快就能查到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辛小飞。虽然辛小飞的的确确不知道自己的下落,但作为跟自己联系最紧密的一条线索,辛小飞受到的压力肯定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方元作为一个在家族中没什么份量的小辈,不仅顶住了襄阳城几大家族的压力,没让辛小飞受到什么伤害,还在姜小白主动联系他之后,带着辛小飞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襄阳城,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想来不会小。
“你不会以为我这一个月在家里吃了不少苦头吧?”方元看穿了姜小白心中所想,“你千万别这么想,我只不过在家里撒了几回泼,打了几个滚而已,这种事我从小就干习惯了。而且这次能将小飞带出来,靠得也不是我一个人,保权、林雨潇还有郑爽他们都有出力。”
“哦?”姜小白惊讶道。
“哦什么哦,当时你不仅救了我们的命,还帮了我们几个人的老子脱了困。那些老家伙们为了个破法宝,可以对着你紧追不舍,我们可不管这些,我们只知道你是跟我们一起经历过生死、救过我们的好朋友。为朋友做了这么点事,有什么好奇怪的?”方元又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这段话说得姜小白心中感动,而且方元见到他后,只字不提和氏璧的事情,显然对和氏璧是否在姜小白身上,他根本就一点也不关心。
姜小白知道以方元的性格,认真对他说些感谢的话,他也只会跟你嘻嘻哈哈,因为他就是个生性豁达,不拘小节的人。所以姜小白不再多说什么,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姗姗来迟的第二匹马。
后面的这匹马,在看到姜小白后,远远的就开始减速,所以现在才来到姜小白的面前。
坐在马上的,也是姜小白认识的人——原城主府校尉小郑。
“其实这次能带小飞离开襄阳城,小郑才是出力最大的人,毕竟他是我们襄阳城最年轻的实权校尉嘛。”方元用大拇指指着小郑说道。
“呵呵,等到下个月,最年轻的校尉就是小保了。”小郑笑道。他口中的小保,当然就是在和氏璧中晋升人仙境的保剑锋。
小郑能跟着方元一起来,姜小白并不意外,毕竟姜小白早就知道他们是关系极好的朋友,而且在和氏璧中,小郑也算是被姜小白救了一命。
“保剑锋那小子能当校尉,还不是因为他是五大家的嫡孙。”方元鄙视道。
“我不一样也是五大家的?”小郑说道。
“那能一样吗?你当校尉的时候,城主可是卞凉,还没有五大家呢!”
方元提到卞凉时,小郑的眼神黯淡了片刻,方元察觉后,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
在卞凉下落不明后,襄阳城罕见的没有因争夺城主之位而掀起混战,他们不知道卞凉是已经陨落了,还是随时可能在伤愈后卷土重来。因此,为了对抗卞凉而联手的襄阳城本地世家将这个临时联盟维系了下来,并由保家、艾家、林家、方家、郑家这五个实力最强的家族共同执掌襄阳城的权力。
虽说小郑当初被送到卞凉手下当校尉,是因为他家中存了两头押注的心思,但对小郑来说,卞凉待他不薄,算得上他半个师父,所以他心中对卞凉的感情还是颇深的。
姜小白自然不会说出卞凉是死在他面前的。
晋升人仙境之后,姜小白已经能操纵一页仙书,将它当作一件储物法宝使用,所以他早就把卞凉的尸体拿出来,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埋下了。
卞凉身上的法宝,在被追杀途中已经消耗一空,姜小白从他身上,只得到了他的本命法宝和氏璧残片。
“几日不见,姜兄的境界突飞猛进啊!”见气氛有些微妙,小郑转移了话题。
“突飞猛进?都突哪里去了,我怎么看不出来。”方元好奇的打量着姜小白说道。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姜兄已经晋升了人仙境,而且短短一个月内,实力就已经接近出窍巅峰了。”小郑对方元解释道。
“哇,这么厉害,那姜兄的修炼资质岂不是比小郑你还好。”方元惊道。
“呵呵,机缘巧合罢了,说起来还得感谢这次的破境大会,如果不是在破境大会上看到这么多同道冲击人仙境,更是亲眼目睹了保剑锋成功突破,我本来也是没有信心在这段时间内就突破的。而且我这个出窍巅峰,颇有些名不副实,只是纸面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