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整朵莲花如入水面般融入佛掌,出现在掌心的佛国净土之内。
“花开见佛佛见我,今日贫道便用这一朵莲花,恭送国师登达彼岸,得证如来!”
三十六个禹天来异口同声地说出这句话,然后那朵灰色莲花便在一方掌心佛国之内轰然炸开。
密集至恐怖的混沌剑气化作汹涌的洪流,瞬间横扫了这空间内的一切佛陀、菩萨、罗汉、比丘,最后掀起一个滔天巨浪,将那高踞崇山之巅,面上不自觉现出惊愕之色的如来金身吞没。
多出来的三十五个禹天来逐一消失,剩下的禹天来本尊面色苍白,显然方才那一招消耗的力量也已濒临他的极限。
他将红颜剑收入鞘中,向着对面依然盘膝而坐,却已没有半点气息的布达拉施了一礼,叹息着道了一句:“国师走好。”旋即转身,一步步走回本阵。
实在是有事耽误了,今天晚上再补一章吧,抱歉。
第三百三十章 组团飞升
禹天来一剑斩灭了布达拉的掌中佛国及其中的法相金身,便也预示着无论是世俗中大胤与廓拓两国之争,还是修行界佛道两教之争,都大局已定接近收官。
密宗一脉僧人们做事倒也干脆,当场便带了布达拉遗蜕直接返回乌斯藏,完全没有再理会此次扶植的廓拓一方。
按照先前的赌约,如今的迪古元弘便该向大胤请降、割地、称臣、纳贡,但他也是一代雄主,如何甘心就此承认自己彻底失败?于是连一句交代也没有,便率领大军撤回草原深处,打算凭着地利之便再与大胤周旋一番,不求反败为胜,最起码也要拖得大胤军疲不能兴,主动撤离草原恢复原来两国对峙之局。
对此禹天来却不再关心,他与许仙和戚宝山打过招呼,先送走了此次前来助战的众多修士,然后自己也带着弟子门人返回了钱塘县。至于俗世之中的事,自然还是交给俗世中人来处理,何况他对于许仙和戚保山这对门人都有十足的信心。
许仙和戚宝山也确实没有辜负禹天来的信任和期望。两人仍按先前的分工,由许仙镇守后方策应,戚保山则统帅大军出征。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戚保山率军三入草原深处,大大小小亲历数百场战役,终于给他抓住一个机会,在确定了迪古元弘汗帐所在之后,凭借一支万人轻骑千里奔袭,一举全歼迪古元弘的王庭亲军,将迪古元弘及其王庭重臣尽都生俘而归。
没有了迪古元弘的铁腕统治,草原各部族立时重新变成一盘散沙,在戚保山派出的七路精兵的扫荡之下难以立足,有的选择了投降归附,更多的则纷纷迁往更北方的苦寒冰原,在那片常年覆盖冰雪的荒原上日复一日地消耗着自己的人口和物资,一步步走向衰弱与覆灭。
在边境上奠定最终胜局的同时,大胤国内的形势也彻底稳定下来并呈现蒸蒸日上之势。崇正帝又能力更有野心,立志要以此次与廓拓的大战为契机,建立远迈祖辈的不世伟业。在全力调配兵源物资支持前方战役的同时,他又接着新君即位除旧布新的机会,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将以梁王为首的一班早无进取之心的老臣尽数淘汰,换上一批才干卓越的少壮英才。
这些少壮官员进入朝廷之后,与励精图治的崇正帝一起大展拳脚,使得新接手的大胤江山不仅没有因战事而凋敝,反而愈发地兴盛繁华。
在众多少壮官员之中,以新科状元身份步入仕途的许士林表现尤为出色。他虽贵为秦国公许仙独子,却并未依靠父亲的庇荫,甚至拒绝了吏部安排他往西北父亲地盘就职的任命,主动请求前往正有海寇为乱的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县城担任县令。
此后数年内,许士林便从这个已被海寇祸害得千疮百孔的小县城为起点,凭借着毫无花假的卓越政绩步步高升,直到入京担任吏部侍郎,手掌铨选天下官吏的实权。
如今大胤在北方的战事终告结束,崇正帝传旨召许仙、戚保山等一干有功之臣入京接受封赏。
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大家预料此次回朝后必然会顺理成章地封王并执掌相位的许仙竟上书请辞,而且是要辞去所有爵位官职,以一介白衣之身返回钱塘县,重操悬壶济世的旧业。
此等千古未有之奇事引得朝野一片哗然,崇正帝甚至有些怀疑许仙如此说是否是以退为进,想要谋求更大的好处。知道许仙入宫与他密探一次后,他才终于放下心来,带着些无比复杂的心情下旨同意许仙的辞呈。
为了酬谢功成而弗居的许仙,崇正帝颁下特旨,令许士林与自幼便有婚约的李碧莲择日完婚。后来又想着索性好事成双,便将最心爱的怀瑾公主许配戚保山,使两对新人在同日完婚。
许仙参加了儿子与师侄的婚礼之后,便与妻子白素贞轻车简从离了京城回转钱塘县,先到太玄观拜见了禹天来,后便回转老宅住下,自己开了一间医庐,每日里行针施药治病救人。他做了这许多年官,医术不仅未曾放下,反而愈发精湛神妙,每每药到病除着手成春,俨然已是一位国手级数的神医。
如此一年年过去,不知不觉许仙已到期颐之年。这一天容貌仍如四十许人、全然不似百岁老者的许仙将数年前已经告老还乡的许士林和许多儿孙唤到堂上,说自己大限已至,从容交代了一些身后之事,随即便端坐着含笑而逝。
便在满堂儿孙拜伏痛哭之际,许仙的魂魄却从躯体中飘了出来,看着痛哭的儿孙们摇头轻叹,转身穿墙而过出了许府,丝毫不似寻常游魂那般畏惧阳光,盯着盛夏的一轮炎炎烈日来到太玄观,也不用通报仍是一路穿墙直奔后殿。
“相公来了!“一身道装的白素贞站在殿门口相迎,看到丈夫的魂魄,不仅未露丝毫哀色,反是笑吟吟地打个招呼。
她在三年前便已假死脱身,平时都在太玄观中和聂隐娘、阿青、小青一起修行。
“有劳娘子久候。“许仙哈哈一笑,上前与白素贞携手而入。
此刻禹天来与聂隐娘、阿青、小青连同媚娘、采茵两个随侍白素贞多年的丫鬟,在太玄观打杂多年的禹福、禹禄、禹寿、禹喜、禹财五鬼尽都在殿内。
许仙先上前向禹天来施礼。
禹天来摆手笑道:“今日之后,汉文便该恢复本来面目,贫道却是不便与你以师徒相称了。“
许仙正色道:“师傅何处此言。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弟子又何敢忘却师恩?再说若非有师傅庇护,弟子与娘子怕是都会落入佛门的算计之内,平白地在人间蹉跎岁月,最终一事无成返回天界,到时不免要被玉帝降罪。今日之后,或许弟子便不再是纯粹的许仙,却绝不会忘记自己太玄门徒的身份!“
白素贞也在一旁笑道:“去年我和大师姐回山拜见师尊,她老人家说师傅你此次在人间做得这件事情圆满非常,待到飞升天界之后必得玉帝乃至道祖青睐优遇。倒是我和官人怕是仍要拿师傅来做靠山,师傅你却休想撇清与我们夫妇的关系。”
禹天来摇头失笑,随即若有所觉地抬头望了望,一双神目已透过殿顶看到高空落下的一道光柱。
“天界接引神光已经降下,大家都准备好了。”
所有人闻言都立即敛声屏息的站好,其中媚娘、采茵和五鬼尽都兴奋无比,他们怎都想不到此次自己竟也有份飞升天界,说起来全是借了禹天来的福分,从而享受了一回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天大好处。
那道光柱接近地面时,已经变得足有十数丈直径,将众人所在的整座大殿都笼罩其中。那充溢着浓郁灵力的光柱毫无阻碍地透过殿定落下,殿内的众人立时都沐浴在云蒸霞蔚的氤氲光雾之中,身体也渐渐冉冉升空。
蓦然间,自从来到这一方世界后便蜷缩在禹天来体内没有半点动静的轩辕剑忽地发声:“小子,此次到了天界之后你需要将某藏得更严实一些,若是走漏的一点风声,那后果绝不是你所能承受的。切记,切记!”
(第八卷终)
感谢书友弱者肺、幸福不再溜走各100币慷慨打赏。
第三百三十一章 八仙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仙太白曾以其汪洋恣肆之才情,极尽夸张之笔墨描摹天姥山参天高峻之势。然而,在禹天来如今所在的一方瑰奇世界,这已非夸张而是现实。
天姥山,高五万四千六百丈,方圆八百里,山中有四时不谢之瑶草奇花,百年长春之苍松翠柏,桃林常挂朱果,修竹高可参云,涧壑有清泉流溪、藤萝翠满,幽谷有青猿白鹿、彩凤玄鹤,端地好一座名岳仙山。
在天姥山高耸入云处,一片由许多巧夺天工的琼楼玉宇组成的建筑群依山势而建,或于高崖峭壁之巅耀日生辉,或隐重岩叠嶂之后若隐若现。在这片建筑群的外侧有一座双龙盘柱高达十余丈的白玉牌坊,横匾书有“敕建太玄洞天”六个奇古篆文。
在其中一座高有三层的玲珑楼阁上,仙乐萦耳,笑语不绝,设酒开宴,宾主尽欢。
禹天来端坐主位,举起酒樽向着对面几位客人笑道:“诸位道兄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贫道无以为敬,唯有以薄酒一杯聊表寸心,请诸位满饮!”
席间高座客位的共有六人,五男一女,其中一个玉面长髯、仪态潇洒的负剑道人正是吕洞宾,其余的一个是鹑衣百结、身边倚着一柄漆黑铁拐的乞丐、一个是须眉如雪、怀抱渔鼓的老翁,一个是面容俊秀、手拈一管紫玉箫的年轻公子,一个是头挽日月双髻、怀抱花篮的少年、一个秀丽出尘、手捧一朵带叶荷花的女子。
昨日禹天来等人飞升至天界的接仙台,早有天庭仙官在此迎候,令禹天来、聂隐娘、许仙、白素贞四人赴天庭谒见玉帝接受封赏,余者却只能暂留一旁的迎仙驿。
这原也在禹天来意料之中,天庭能够让自己拖家带口组团飞升,已经是看在他此次所立功劳的份上恩宠有加,赴天庭面见玉帝的资格却并非人人都有。聂隐娘和白素贞能够随行,只怕与她们背后的师门脱不开干系。
当下他留下分身太阴羽士看管从来都不安分的阿青和小青等人,自己和聂隐娘、许仙、白素贞一起随接引仙官直上九重金阙,在灵霄殿拜见了那位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帝先宣召禹天来与聂隐娘两人上前,温言慰勉一番之后,颁下玉册金书,封两人为东方荡邪靖魔正副使者,门下弟子从者由禹天来自行委任为所属仙官仙吏。另准禹天来择选南部仙山一座为山门,并遣天庭力士为其营建洞天仙府。此外又赏赐乐工、仙童、侍女、力士等若干,供其日常役使。
待禹天来和聂隐娘谢恩已毕,玉帝又宣召许仙和白素贞上前,先从案头拿起一个玉匣,取出紫光盈盈的一物投向许仙。
许仙也似早有准备,当时坦然受之。那物没入许仙头顶之后,他周身登时大放紫光,霎时间返本还源明悟前身,身形相貌未变,气质神韵却已大异,随即重新向玉帝施礼,口称:“微臣紫薇见过陛下。”
禹天来早已知道许仙正是紫薇星君下界,至于他与白素贞之间的渊源,也远非白素贞所知的那一段救命之恩。他此番入世历劫,一则完成了天庭交付的重任,二则成就了与白素贞的一段宿世姻缘,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
果然,玉帝对已经该改成紫薇星君的许仙大加封赐奖掖之后,又封白素贞月华女史,并赐准与紫薇星君结为道侣。
四人谢恩辞陛而出,因各有去处便在殿外相互告别。禹天来与聂隐娘一同前往掌管天界群山的牧山司,挑选作为山门所在的仙山。
牧山司的仙吏殷勤接待了两人,取出一幅自带3d效果的天界地理图,将正东以及东南一带闲置的仙山标志出来,请两人随意挑选。
禹天来看这地图,很有些惊奇的发现虽然天界地域广阔无边,地理分布也与人间大异,但许多山川名称却多有重合之处,三山五岳尽在其中,只是山势之高、占地之广远非他所知的山峦可以相比。
认识到这一点后,师徒二人不约而同地仔细搜索一番,果然发现其中有一座“天姥山”,而且正在闲置之列。
禹天来向那仙吏请教此山详细情况,那仙吏挥手之间,眼前的地图便以天姥山为中心迅速放大,瞬间便有一座具体而微的天姥山立体影像出现在两人眼前,然后用手指点着将此山的诸般景致物产如数家珍地介绍一番,最后称赞二位使者果然识货,此山的各项条件在东南群山之中实是首屈一指。
确认选定天姥山之后,师徒二人离了牧山司,又赶赴八景宫求见道祖。
到了八景宫门前,道祖早已遣吕洞宾在外迎候。两人随吕洞宾入内见了道祖,却见这位道门始祖便如一位最普通的邻家老翁,言语神态温和亲切令人如沐春风。他对禹天来在人间所做之事大为赞赏,当场赐下法宝十件、各色丹药百粒。
禹天来和聂隐娘拜谢后告辞出来,吕洞宾却又带着平日同在道祖门下修行的六位仙友李玄、钟离权、张果、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前来相见,并说了第二天要登门为禹天来作贺。
天界之事不可以常理忖度。等禹天来与聂隐娘离了天庭,又到迎仙驿带了众人来到天姥山,却见天庭派来的天工力士竟已将一座美轮美奂的仙府洞天营造完毕,赏赐的乐工、仙童、侍女、力士等也皆已就位,众人拎包入住即可。
到了第二天,吕洞宾等人果然携贺礼登门相访,也便有了如今的这一场宴会。
禹天来先敬了一杯酒之后,见座位上唯独少了昨日见过的钟离权,便含笑问道:“不知钟离道友何故未至?”
吕洞宾笑道:“也是钟离道友没有口福享用禹道友的仙酿佳肴,昨天才与道友定下今日之约,便接了道祖安排的一件差事,到凡间去度化一人成仙。哈,说起来道祖曾说我们合该聚齐八位道友以应八卦之相,还许诺等到八卦圆满之时,便传我们一座拥有无穷玄妙的八卦伏魔阵,如今终于到了大功告成之时。”
新卷开局,故事思路已经有了,但背景设定很费脑筋,所以慢了一点,见谅。
第三百三十二章 蟠桃会
是日宾主尽欢而散,禹天来众人自此便定居于天姥山,在太玄洞天潜心修行。天界的仙灵之气浓郁无比,天地法则也更加完善与强大,再加上天姥山本身又是天下有数的福地仙山,在如此环境下修行,众人的修为自是一路突飞猛进。
修行之余,禹天来也不忘自己东方荡邪靖魔大使的职责,凭借愈发灵明神奇的天视地听神通监察所属疆域,但又什么妖邪之类想要作祟,稍有动作便即被他察之,或迁门人下属,或亲自出马,每一次莫不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期间禹天来也结交了不少道友仙朋。他的人脉关系主要是从三条线上拓展出来:其一是与他交情越来也深厚、后来添了一个曹景休后终于凑足八卦之数的上洞八仙,这是道祖门下一脉;其二是已恢复紫薇星君身份、却果然未舍弃与禹天来这段师徒情谊的许仙,这是天庭一脉;其三则是聂隐娘、白素贞、阿青、小青四女经由骊山老母引见去西昆仑瑶池仙境拜会了天界女仙之首的西王母,四女性格各异,却都是钟灵毓秀之才,颇得西王母青睐,这是天界散仙一脉。
山中岁月容易过,不知不觉已是一甲子光阴。这一年的三月初三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