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看了一眼车队消失的方向,子受也跟了上去。
。。。。。。。。。。。。
如果说在以前,朝歌城中最上层的那一小撮人,支持子受为王的和支持微子启为王的人是五五开的话,那么在飞云阁之试后,支持子受的人便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原因很简单,一来是子受在飞云阁这场帝乙对诸位皇子的考验之中惊艳的表现完全压过了微子启,导致了像丞相商容,上大夫赵启,梅伯,老将军黄滚,太师闻仲等本来中立的大臣隐约都有些支持子受的味道,二来,飞云阁之试后,但凡是个稍微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帝乙对于这个少子的看重,已经完全在微子启之上了。因此,本来就占据嫡子这个有利身份的子受压过微子启只能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虽然在王位之争中可以说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下风,但是微子启不愧是打小就贤明远播的存在,即使已经处于了如此不利的地位,却依然淡然如初,行为举止依旧如常,仿佛丝毫没有受到此事的影响一般,偶尔和别人谈及子受也是夸赞有加,直言自己不如这个弟弟。因此,虽然看似离皇位越来越远了,但是微子启的名声不但没有因为此事而减弱半分,反而因为他的谦恭淡泊而越发贤明远播。而那些本来支持他的人也极少有改投子受门下的,可以说,虽然现在子受看似占尽上风,但是微子启身边却依旧聚集着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站在微子启身边的这群人之中,为首的便是帝乙的亲弟弟,子受的皇叔,比干。
比干和帝乙同为太丁之子,少时聪慧,帝乙继位之后,年仅二十岁的比干便坐上了少师的位子。早年帝乙四处征战之时,无论是平定周部落的叛乱,还是后来征讨四方夷族,都少不了比干的功劳。而等到天下大定之后,微子启之所以能在之前的王位之争中和拥有着嫡子这个绝对有利身份的子受争个不相上下,其中固然有着子受不争气的原因在,但是比干的支持还是起着决定性的原因的。要知道,帝乙对于这个才华出众的弟弟的意见还是非常看重的。
而在飞云阁之试后,由于子受出色的表现,再加上他嫡子的身份,虽然许多人都对子受的印象发生了改观,但是,唯有比干,却依然是固执的认为,微子启乃是比子受更加合适的王的人选,也正是因为有着比干的大力支持,微子启才能在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身边始终聚集着一股可观的力量。
不过,飞云阁之试后,子受为王可以说已经是大势所趋,即使比干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心中也是明白,想要凭借微子启身边的这股力量还有自己来改变这个局面,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依旧不愿放弃的比干不由得把目光放到了朝歌外面。
作为帝乙征战四方之时最大的功臣之一,比干虽然在朝歌影响巨大,但是他真正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在朝歌,而在四方诸侯——事实上,比干和很多诸侯都保持着极为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很多势力极大的诸侯,比如东伯候姜桓楚,比如说西伯候姬昌——当年帝乙继位之后的第二年周部落叛乱,后来帝乙虽然击败了周部落,但是却不但没有消灭周部落,反而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周部落的首领姬昌来和亲,这中间就有着比干的影子在里面。
只不过,鉴于西伯候姬昌所统帅的周部落身份极为敏感,所以比干即使想要借助外力来帮微子启也不会昏头到请姬昌来帮忙,所以说,他这一次想找的便是另外一个同样有着巨大势力的诸侯,东伯候姜桓楚。
第两百二十章 姜桓楚
东伯候姜桓楚,乃是姜氏部落的首领。而姜氏部落,却是源自于地皇神农。
炎帝神农生于姜水,因此后人以水命姓,因此便有了姜姓部落。姜氏部落作为神农的后人,自然是人族数一数二的大部落,即使到了商代依然是如此。而且,作为神农氏的后人,姜氏部落对于历任人皇向来都是鼎力支持,当年帝乙征战四方的时候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可以说少不了姜氏部落的支持在里面,而比干和东伯候姜桓楚的情谊,就是在那个时候结下的。
姜桓楚为人正直、刚强,可以说是忠君爱国的典范,比干打小聪慧,才华横溢,因此,当两人遇到一起的时候,在多年的征战之中,很快就相交莫逆。后来天下平定之后,虽然比干在朝为官,而姜桓楚远在东方,但是两人的情谊却依然深厚。因此,当比干想要借助外力来帮微子启一把的时候,抛开身份敏感的西伯候姬昌,比干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东伯候姜桓楚。
不过,虽然比干是想要让东伯候姜桓楚来帮微子启争夺王位,但是,以他对姜桓楚的了解,比干知道如果自己直言让他帮微子启争夺王位,那么即使以自己和姜桓楚之间的交情,向来把忠君爱国封为至理的姜桓楚恐怕也会直言拒绝。因此,这一次,比干却是卖了一个小聪明。
作为东伯候姜桓楚的至交,比干自然是知道,姜桓楚有一个女儿,正是到了待嫁的年纪,只是由于姜桓楚甚是疼爱这个女儿,因此尚未许配人家。因此,比干在给姜桓楚写信的时候,并没有直言想要让他帮助微子启,而是专门提到了姜桓楚的女儿,说要帮忙做个媒——比干的想法很简单,他想要在中间周旋一下,让东伯候姜桓楚把女儿嫁给微子启。这样一来,姜氏部落自然而然的就会绑到了微子启身上。到时候有了姜氏部落的支持,微子启完全可以和子受相争。
至于东伯候姜桓楚这边,听闻比干说要给自己的女儿做媒,出于对老朋友的信任,生性耿直的姜桓楚也没有多想,当即就带着女儿奔着朝歌来了。
而此时的子受,尚且还沉浸在苏妲己离开朝歌的伤感之中,却浑然不知,由比干亲自编制的一张大网,正在缓缓张开。
东伯候姜桓楚作为天下诸侯之首,他要入京,虽然是为了私事,但是东伯候入京这么大的事,自然要上禀给帝乙。
朝歌,皇宫。
帝乙看着东伯候姜桓楚要入京的奏疏,忍不住皱了皱眉。随手把奏疏扔到案上,帝乙忍不住嘀咕道:“这老货,赶在这个时候入京,想要做什么?”——对于东伯候姜桓楚,帝乙自然不会陌生。在他早年征战四方的时候,东伯候姜桓楚,可以说是他最重要的盟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帝乙和东伯候姜桓楚结下了身后的情谊——比干和姜桓楚的关系固然很好,但是帝乙和姜桓楚之间的关系也丝毫不差。可以说,两人名为君臣,实为至交,私下里两人相处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君臣的架子。
而对于东伯候姜桓楚这个人,用帝乙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这种人性子很直,说一不二,从来不会玩弄什么阴谋诡计。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帝乙才会和姜桓楚推心置腹相交莫逆。
只不过,虽然姜桓楚不会玩弄什么阴谋诡计,但是却保不准别人会利用他来搞什么阴谋诡计,因此,虽然很相信姜桓楚,但是帝乙看到姜桓楚入京的消息,心中还是暗暗留意了一下。
想了想,帝乙对身边的仲伯说道:“仲伯,吩咐下去,准备一下,正好孤王和桓楚好久未见,等桓楚入京,孤王要亲自给他接风洗尘。”
闻言,对于帝乙和姜桓楚的关系清清楚楚的仲伯连忙应道:“是,陛下。”
。。。。。。。。。。。。
且不谈帝乙吩咐下去,要亲自为东伯候姜桓楚接风洗尘,却说东伯候姜桓楚,在收到了比干的传书之后,当下也没有怀疑什么,把部落中的事情都交付给长子姜文焕之后,一边派人上奏朝歌,一边便带着女儿动了身,朝着朝歌而去。一路上,因为心急着见老友,所以姜桓楚却也前进的十分迅速,没过多少时日就到了恩州。
这恩州名中带州,其实却并非一方州府,只是一个驿站,名为恩州驿。却是距离朝歌最近的一处驿站。
东伯候姜桓楚一行人抵达了恩州驿之后,眼看着天色渐晚,知道今晚是赶不到朝歌了,于是便打算着在这驿站歇息一宿,等到明日再赶路。
堂堂东伯候驾临,此地的驿丞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收拾好了驿站,以供姜桓楚一行人歇息。
而姜桓楚在把女儿安置好之后,一行人用过晚饭,虽然天色已黑,但是姜桓楚并无困意,因此便独自一人坐在堂中研读兵书。
不过,姜桓楚还没有读多久,就听得家将前来通报,说是有来自朝歌的使者求见。
听说是来自朝歌的使者,姜桓楚也没有多想,以为是比干等得有些急了,派人来催催。所以,姜桓楚便让那家将把人带过来。
不过,等到那家将把人带到之后,姜桓楚看清楚来人之后,却是不由得吃了一惊:“仲伯,怎么是你?”
原来,那求见姜桓楚的不是别人,正是常年服侍在帝乙左右的老仆,仲伯。
作为帝乙的莫逆之交,姜桓楚对于帝乙身边的这个老仆自然是不陌生的,只是他奇怪的是,仲伯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见到姜桓楚,仲伯当即行礼道:“老奴见过东伯候。”
挥挥手示意仲伯免礼,姜桓楚好奇的问道:“仲伯,你不在那老小子身边伺候着,怎么有闲工夫跑我这里来了?”
听到姜桓楚称帝乙为老小子,仲伯眨了眨眼,深知姜桓楚和帝乙之间关系的他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开口道:“东伯候,陛下听闻东伯候要进京,于是吩咐老奴,说要亲自给东伯候您接风洗尘。老奴想了想,派人来通知您怕是有些不合适,因此就亲自来跑了这一趟。”
闻言,姜桓楚不禁笑道:“接风洗尘?这老小子又搞什么?行,既然是他要给我接风洗尘,这面子我自然是要给。仲伯,我知道了,不过你告诉那老小子,既然要给我接风洗尘,这好酒可是不能少了,不然我可不答应!”
听着姜桓楚一口一个老小子,仲伯也只能苦笑,道:“老奴会告知陛下的。既然东伯候已经知晓了,那么老奴就不打搅东伯候了。”
仲伯离开了。
东伯候姜桓楚一个人坐在大堂中,却是久久的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性格直爽,但是他并不傻,一个傻子是不可能坐到东伯候这个天下诸侯之首的位子上的。先前比干传书邀他入京,说要帮他女儿说媒的时候,姜桓楚并没有多想,可是现在他还未入京,帝乙就派人前来说要给他接风洗尘,这中间显然就透着一股莫名其妙的味道。凭借着多年来对帝乙的了解,姜桓楚几乎可以肯定,帝乙所谓的接风洗尘只是一个借口,他只是想要告诉自己入京之后要先去见他。
只是,为了什么呢?
回头看了一眼女儿的住处,姜桓楚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丝猜想,但是却不太愿意相信。
如果真是这般,那么比干,你是骗了我吗?
第两百二十一章 联姻
虽然姜桓楚因为帝乙的消息而对比干此次邀请他进京的真正目的产生了怀疑,但是,毕竟他已经来到了临近朝歌的恩州驿,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因此第二天一早,姜桓楚一行人用过早饭之后,便又是再度上路,朝着朝歌而去。
恩州驿虽然说是距离朝歌最近的驿站,但是实际上离朝歌还是有些路程的。因此,虽然姜桓楚一行人一大早就从恩州驿出发,但是还是到临近中午才过了黄河,最后,当他们一行人抵达朝歌附近的时候,却是已经接近傍晚了。
不过,虽然到了朝歌,但是姜桓楚并没有进朝歌城,当他来到朝歌城附近的时候,早有帝乙派人在这附近等着,把姜桓楚一行人带到了帝乙在朝歌城外的一处别院中。
跟着帝乙派来的人到了那处别院,姜桓楚老远就看到了穿着一身便服在别院门口等着自己的帝乙。
直接纵马径直来到帝乙身边,姜桓楚这才下了马,把缰绳扔给一边的侍卫之后,姜桓楚没好气的对着帝乙说道:“我说,你这老小子又搞什么名堂。半道派人把我截下来想干什么?”
虽然和姜桓楚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交情了,但是帝乙对于他这张臭嘴却还是无可奈何。
没好气的吹了吹胡子,帝乙恨恨道:“你这老货。仲伯,你去把那些人安置一下。老货,我们进去再说。”
听到帝乙让仲伯去安置自己带来的一行人,姜桓楚也是放心,于是就跟着帝乙进了别院。
进了别院,一边跟在帝乙后面,姜桓楚还是耐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老小子,你们到底搞什么名堂?”
“你们?”帝乙轻轻一哼,道:“所以说,果然是比干把你忽悠来的吗?他是怎么和你说的?”
听到帝乙这么说,姜桓楚一愣,神色随之变得阴沉起来:“的确是比干传书让我来的。云儿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比干他传书给我,说要帮我做个媒。怎么,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
姜桓楚嘴中的云儿,自然就是他的宝贝女儿姜云。
听到姜桓楚这么说,帝乙不出所料的哼了一声:“问题大了去了。我说你怎么会突然进京。还好我察觉到了不对,提前让仲伯把你给拦了过来。比干说要给你女儿做媒,这倒是没错。不过,虽然我事先没有听到风声,但是你这么一说,我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他要给你做媒的是谁。”
闻言,姜桓楚神色一动:“是谁?”
轻轻的叹了口气,帝乙悠悠道:“比干想帮你说的这门亲事,男方多半就是我那大儿子微子启了。”
“微子启?我听说过你这儿子。别人都说他打小聪慧,而且极为贤明。比干想让我把云儿许配给他,有什么问题吗?”
看着姜桓楚依旧有些不解的样子,因为他也不是外人,所以帝乙就直接挑开了说道:“问题大了。我也老了,眼下也该考虑把王位传给谁了。之前我三个儿子之中呼声最高的便是微子启还有子受,微子启贤名远播,子受则是身为嫡子,两人各有优势。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子受却是逐渐展现出丝毫不逊色于微子启的才华,再加上他嫡子的身份,所以,现在朝歌之中的局势已经难以避免的朝着对子受有利的方向倾斜。这个时候,比干想要让你把女儿嫁给我那大儿子微子启,你说他想干什么?”
听到帝乙这么说,姜桓楚的脸色不禁变得有些难看。
见状,帝乙又继续说道:“当然,比干他自然也知道以你的性子自然不会想要参与到王位之争中来,所以,我猜他根本没和你说这些吧?想来他多半是打着等生米煮成熟饭再向你坦白的主意了。到时候,你即使不愿意,却也悔之晚矣。”
说话间,一行两人也是走到了别院后园。
说是接风洗尘,但是实际上来迎接姜桓楚的也就只有帝乙一人。而且,帝乙也没有大办宴席,只是命人准备了几个小菜,在别院的后园中摆了小小一桌。
两人在小桌边坐下,姜桓楚拿起桌上的酒盏狠狠喝了一口,道:“那老小子你呢?你拦住我恐怕不只是想和我说这些废话吧?这种话你只要随便派个人通知我,我自然会带着云儿打道回府。可是你现在却把我接到了这来,恐怕还另有事情吧?”
同样拿起酒盏喝了一口,听到姜桓楚这么说,帝乙点了点头:“我也不绕弯子了。我想让你把女儿许给子受。”
虽然隐约猜到了帝乙的想法,但是真等帝乙说出来姜桓楚还是面色一沉:“理由。给我个理由。我不想参与到你们王家这些破事中来,更不愿让云儿掺和进去。”
轻轻摇了摇头,帝乙淡淡道:“老货,你错了。这不是王位之争。只要你点头,云儿便是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