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创出“彼岸剑诀”,那就是《慈航剑典》的前身。因此慈航剑典对李志常来说在四大奇书中最有借鉴意义,当日师妃暄还未到剑心通明的境界,李志常便不敢小看她的彼岸剑诀。不过宁道奇分明是大宗师的境界,看了慈航剑典就居然受了伤,其中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慈航静斋虽然说着是悲天悯人,但是宁道奇居然身为道门大宗师,却为慈航静斋奔走,其中许多事,耐人寻味,故而上次即便师妃暄主动邀请他去观看慈航剑典,李志常也不曾心动。
至于天魔策中的道心种魔大~法,几乎更是李志常所创道种的升华版功法,而且李志常还知道练成了道心种魔大~法的邪帝向雨田凭借此,活了三百来岁,现在也许还在天地间不知某个角落逍遥。若向雨田真的如书中隐约提到那样还活着,李志常要成为举世无敌的人物,可没那么容易。
李志常心头百转千回,可是徐子陵却淡淡笑道:“仲少你别磨蹭了,道长想要的不过是长生诀而已,我们就告诉他长生诀被我们藏在何处罢,不是道长,我们此番要脱身王府,哪有那么轻易。”
寇仲和徐子陵两兄弟,就只差没穿同一条裤子,两人又是绝顶聪明之辈,徐子陵只消这么一说,寇仲便知道李志常的意思,寇仲暗道:关键时候,还是陵少爷看得透彻。
李志常悠悠叹息道:“跟你们两小子说话真不费劲,你们把长生诀的下落告诉我,从此我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纵然长生诀当真是不世奇功,若非两人本身便是百年难遇的璞玉,也不可能在将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李志常若非深知二人脾性,说不得都忍不住将二人收为徒弟,让花晓霜这妮子多两个小师弟,她一定开心得紧。李志常纵然淡漠。可是既然收了花晓霜为徒,也不会真个绝情,将来若有机会,还是定要回去看看这徒弟的。
徐子陵将来因为师妃暄的缘故,帮助慈航静斋,当年读到这段时,李志常虽然喜爱徐子陵的淡漠悠远,却也对此感到不快。这一点不快,让他今日也无意收二人为徒。寇仲的性子洒脱不羁,后来~经过磨练后更是谈笑用兵、藐视王侯,具有面对千军万马怡然不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
李志常对他却毫无恶感,不过双龙本如一体,李志常既然不收徐子陵,自然也不能收寇仲这徒弟。
从寇仲和徐子陵口中得了长生诀的埋藏所在,李志常自然依约放二人离去,两人身负长生诀,无时无刻不在和天地自然暗暗相合,武功也是一日一变,看得李志常也不禁有些悠然神往,长生诀一经练成,便直达与道合真的道境,李志常如今都没到这境界哩。而且他也感觉很有可能,他拿到长生诀,估计也练不出什么名堂来。
傅君瑜一身白衣,漫步在江边,可是总有一种被窥探的感觉,她的九玄大~法已经练到了第七重的境界,九玄大~法乃是她师父“奕剑大师”傅采林所创的内功心法,心法始于一、终于九,下者守形,上者守神,神乎神,机兆乎动。她虽远不及乃师第九层的止境,却也十分敏感,何况窥视之人并无意遮掩自身的气息。她也暗自气恼,不该和跋锋寒分别,不然凭借她和跋锋寒的厉害,也没什么对头敢来挑衅。
第七章天下大事
PS:感谢两间一点红的1888赏以及100*2赏,同时感谢军事神话的打赏
就算有人敢来挑衅她和跋锋寒的联手,除非三大宗师这一级数的人物,傅君瑜绝不会畏惧其他任何人。她自入中原以来和跋锋寒相交相知,可是这一次却主动要和跋锋寒分别,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过跋锋寒乃是天生冷酷无情之辈,居然说走就走,傅君瑜对他抱有余情的同时,心中也不免暗自失落。
不过这三番几次被人窥视的感觉,令她心中气恼,将跋锋寒抛之脑后,直到此刻,所有积闷的情绪,方到此刻,才宣泄~出来。
傅君瑜冷声道:“何方宵小,这么藏头露尾,敢出来相见么?”
一丝淡漠而无情的语调,带着一首哀婉的小令在天空中绵绵不绝。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以水必然长东,以喻人之必然长恨,沉痛已极。可是唱词的人,便又十分淡漠悠远,这一种c复杂的矛盾感,岂不正是跋锋寒对她有情却无情的一种写照。傅君瑜朝声音来源望过去,只见江边一株杨柳之上,柳枝轻柔,不堪重负,不过一个白衣道士,踩在柳枝上,一起一伏,却不掉落。偶尔江风吹来,仿佛要把他吹走,可是柳枝却又把他留在树上。
以此观之,傅君瑜便清楚。这个中原人的轻功。到了何等高妙的地步。
白衣道士自然是李志常。他微微笑道:“我自没有窥视姑娘,只是姑娘眼盲心瞎,看不见我而已。”
傅君瑜冷声道:“你这中原人少来装神弄鬼,有什么事,要动手,我奉陪到底?”
她身负奕剑术的心法,这门心法要旨在于“以人奕剑,以剑奕敌”。专门料敌机先,先决的条件是要掌握敌手武技的高下,摸清对方的底子,从而作出判断。当然她师父傅采林已经到了全心全灵的感觉与剑结合,外在的感觉是虚,心灵的感觉是实的境界,全凭心灵中的微妙变化,便可窥探敌方的虚实。
傅君瑜自然远未到这等境界,所以还得判别李志常的武功高低,武学来历。对症下~药。可是李志常的气机流转如江水不竭,波浪沉浮。难以找到规律,傅君瑜也无法判断李志常的武功是刚猛还是阴柔,更或者是刚猛并济。
虽则李志常做道士打扮,应当是道门一脉,可是道门一脉中,流派也十分繁复,傅君瑜也难以判别李志常的派别。
李志常淡然道:“傅采林乃是天下最厉害的高手之一,没想到教出来的弟子,也并不如何,你还未能感受到天地万物的微妙变幻,让心灵溶于茫茫虚空之中,怎么可能窥探出我的虚实。”
傅君瑜道:“少来装神弄鬼。”
李志常身如一片柳叶,从柳枝上飘了下来,落在傅君瑜面前,手上拿着一根随意折下的柳枝,枝条上还附有几片柔嫩的柳叶,李志常轻轻笑道:“‘奕剑术’也未必是天下第一的剑法,我用这根枝条陪姑娘玩玩吧。”
傅君瑜面色一寒,喝道:“找死。”
但见傅君瑜挺剑朝李志常刺来,李志常手上枝条柔弱,不堪风雨,更加不可能比傅君瑜的长剑更加坚韧。他手腕反转,仿佛预知了傅君瑜的剑路,柳枝飘飘荡荡,绕过剑光,朝着傅君瑜白玉似的皓腕,轻轻拂过。柳枝柔嫩,但在李志常的真气贯注下,却不逊于一般的刀剑,傅君瑜虽然手收的快,白玉似的皓腕出现了淡淡的血痕。
江边美人似月,皓腕凝如霜雪,可惜这欺霜赛雪的皓腕上,留下了一道不长不短的血痕,大煞风景,也足可证明李志常毫无怜香惜玉的心态。
奕剑术施剑如奕棋,布下种种局势使敌人任从摆布,外观看来就像能预知对方的招式变化,所以能够料敌机先。可是傅君瑜对于李志常束手无策,也看不出李志常的武功来路,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布置。只能见招拆招,却被李志常随意戏弄。
按理说她虽逊色李志常三四筹,却还未到李志常可以随意戏弄的地步,只是李志常一来先声夺人,二来激怒傅君瑜。九玄大~法的要旨在于‘神守于一’,傅君瑜此刻芳心错乱,如何能够保持古井无波的心境,也只有寇仲和徐子陵这样天纵奇才从残缺的奕剑术中悟道‘无胜无败,无求无欲,永不动心’的井中明月的境界,方才能在未把九玄大~法练到第九层时,在对敌中,任凭外界变幻,也能凭借井中月的心法,激发出自身潜力,抛却杂念,用出奕剑术,与人对敌。
傅君瑜虽然章法混乱,但李志常已经窥知了九玄大~法和奕剑术的一些玄妙,到此对于创出奕剑术和九玄大~法的傅采林,也不由得有几分佩服。果然是百年来寥寥可数的大宗师,傅采林的九玄大~法始于一,终于九。九者无穷无尽也,自然九玄大~法练到第九层后,便悉具自足,不假他求。对于此等境界,李志常如今还有所不及,正是如此,才让他更加欣喜。
柳枝忽然化出千条万条,傅君瑜也分不清哪条是真,哪条是假,陡然间只察觉到,太渊穴一凉,长剑落在地上。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不知所措,师姐身死的哀伤,孤身潜入中原的寂寞,和跋锋寒相交相知的快乐,以及跋锋寒离去的惆怅,都在这一刻发泄~出来。只哭得两眼红肿,不再有眼泪出来,方才顿住。
习习江风吹来,让傅君瑜神智一清,心知此等丑态尽数落在李志常眼中了吧。她悄悄抬起头,但见李志常背对着她,眺望江边,白衣若浮云,长发披散,好似神仙。傅君瑜见得他背对自己,大露空门,只消自己从背后偷袭,一定能给这个让自己出丑的男子致命的打击。
李志常悠悠道:“傅姑娘若是还不服气,可从我背后出剑,我不会转身,如果你能撑过十招,到时任你撒气。”
傅君瑜心神大震,没想到李志常连背后都长了眼睛一般,她负气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志常低声笑道:“我虽然不喜欢高丽人,也无心辣手摧花,你若是不想找我报仇,自己滚回高丽去吧。”
傅君瑜气道:“你。”
李志常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天地之间只有沙鸥盘旋,哪里还看得到李志常的踪迹。这番总算窥到了奕剑术的一丝玄妙,算得上不虚此行。若是根据敌人武功高低,制定种种布置,从而料敌机先,李志常也足以办到,不过他身负独孤九剑,本身便是上乘‘料敌机先’的武功,奕剑术的道理其实和独孤九剑南辕北辙,李志常虽然从傅君瑜的九玄大~法,窥出了傅采林的一丝端倪,但是想要探清傅采林的虚实却绝无可能。
李志常冥冥中有股子感觉,叶孤城或许将来会去挑战傅采林,不知道天外飞仙,这一次是不是还真的那么无敌。他想要了解奕剑术,也是想分析一下叶孤城和傅采林之间的胜算。不过此时看来,傅采林确实渊不可测,叶孤城虽比他早来五年,可是想要挑战这方世界的天下第一剑客,胜负之数,的确难以测知。
这段时日中,寇仲和徐子陵,又做出了不少大事,李志常毕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两人被李密发出蒲山公令,以及遭受东溟派的追檄令,风头一时无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前段时间最出风头的李志常,在有意无意间也被江湖中人淡忘。如今想来找李志常挑战,为师妃暄出气的人越来越少。
之前有人把李志常放在阴后邪王这一级数,其实就是为了把他往火上烤,可是这段时间风云变化,隋帝杨广身死,天下便真正迎来了乱世。慈航静斋发出消息,欲往洛阳东都,挑选明主,这群雄逐鹿的局势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慈航静斋也不得不开始押宝,不过慈航静斋心中早就有了人选,李阀兵出关中,占据长安,在慈航静斋的安排下,师妃暄暗中和李世民会面,双方达成了约定。此次传出风声在洛阳选择明主,其实都只是为了将李世民衬托出来,如李密、窦建德、杜伏威这些当今天下最具实力的枭雄,在慈航静斋眼中都是为王前驱的角色。
慈航静斋如此大手笔,但布局巧妙,只有少数人看出端倪,李志常正是其中一个。他取出长生诀后,果然摸不出半分名堂,研究几天后,便懒得耗费心力,随意在江湖浪荡。他虽随意浪荡,其实也是在观察天下局势,这等乱世,加上这番世界高手层出不穷,李志常纵然一向对家国大事淡漠,但若是还向以往一样,说不定就被算计,落个身死道消。
李志常如今手上便是九江铁骑会任少名送来的请帖,邀他今晚在城中明月楼一聚。
第八章跋锋寒
PS:感谢清风的道馆的打赏,晚上还有一更,大约在十点左右
如今南方共有六大势力,占据雄霸江淮,割据丹阳历阳两大重镇的杜伏威和辅公佑自然是南方最强的军阀,不过他们地盘靠近北方,要受到北方群雄的牵制,故而在南方难有作为。
自古以来都是北强南弱,若是杜伏威和辅公佑能够扫荡北方,再来平定南方,这等由南扫北的壮举一旦完成,将不逊色于当年楚霸王项羽,仍旧有统一天下的希望,故而杜伏威如今在世人心中,是继李密和窦建德之后,最有希望问鼎的人。
次一等的军阀便是占据江都的李子通,不过江都被隋帝杨广祸害多年,江都十室九空,李子通如今也是自顾不暇。
沈法兴的江南军偏处东南,西北之路为李子通、杜伏威所阻,南则受制于雄踞广东的宋阀,一时仍难有所作为。
宋阀论实力当远在沈法兴之上,不过宋缺态度不明,并没有立时除去沈法兴这封住岭南军出路的拦路狗。
因此南方战场的主要争斗便在割据九江一带的林士宏和占据巴陵一带前粱皇族萧铣(萧铣如今已经自立为大梁皇帝)之间展开。林士宏如今占据上风,全靠九江铁骑会会主任少名的帮助。
值此萧铣和林士宏争斗的关键时刻,两方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而萧铣要变被动为主动最好的办法便是杀死对林士宏助力最大的‘青蛟’任少名。故而最近一段时间,任少名并没有平时那般大意,出入之间。也带着魔门的两大高手恶僧法难和艳尼常真。虽则任少名策应万全。不过此时九江城高手并不少。其中大多数的来历任少名业已查探清楚,不过李志常的来历实在耐人寻味,既不属于佛门,也不属于魔门。道门虽然隐世高手不少,又有宁道奇这道门第一人,但要找出李志常这般高手也不过寥寥三四个,一一排除下,李志常便如五年前突然冒出的白云城主叶孤城一般。明明武功高得吓人,实战经验无比丰富,却没人知晓他们从何处练来这一身厉害的本事。
宴无好宴,任少名邀请李志常去明月楼喝酒,若是李志常不去,自然是心中有鬼,本着有杀错无放过的原则,任少名也不吝惜派出手下,解决掉这不安定的因子。任少名自有敢于以多欺少的把握,毕竟如今李志常无门无派。没有根底。杀了也就杀了,最多有闲人嘀咕几句。而且李志常恶了慈航静斋。也未必有人敢站出来说话。
任少名的意思李志常自然清楚,不过他可不在意任少名的威胁,而且此时离傍晚还有一个多时辰。李志常对此并不着急,他如今正在春在楼喝花酒,身旁莺莺燕燕,偎红倚翠,若非他一身道士打扮出入青楼之间,太过于离经叛道,任少名的手下也不会这么快讲请帖送到他手上。
没有什么比青楼更适合打探消息的地方,一来能够出入这高档场所的人物,很少有普通人,他们的讯息来源定然更加广阔和可靠,二来男人在女人面前很容易显摆,有时候在美酒美人的刺激下容易说出一些平时不容易说出来的话。李志常玄功默运,这一处青楼的动静,皆在他心底一一流淌。
这时候扮作寻常武林人物模样的寇仲和徐子陵,突然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寇仲低头道:“陵少爷心头可有一种特异的感觉。”
徐子陵道:“不用寻找那特异感觉的来源了,你瞧楼上?”
寇仲微微瞥了一眼,之间二楼上,一个道士坐在栏杆边,身边尽是些花枝招展的艳~丽女子。李志常如此招风,每个进来的人物都不免朝他那里看一眼。寇仲这番乔转打扮,另有要事,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在他瞧向李志常的同时,李志常的目光也进入他的眼睛。隔着这么远,寇仲犹能感觉到对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