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天仙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天仙途-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此事易耳,还请总督大人上得笔墨纸砚。”裴子云目光一闪,说着。
  “此人真的有货?”总督深深望了一眼,就唤着人来,笔墨纸砚立刻上齐,裴子云拿过镇纸压在纸上。
  总督站在一侧,裴子云持笔在书籍正中写着:“平倭策!”
  “好大的口气!”
  总督就是看去,不过不得不承认字迹优美工整,再见得裴子云一笔挥成,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并且口颂大意。
  “前朝罢市舶司,严海禁,故商人与扶桑商贸渠道堵死,内地之铁锅、丝绸,扶桑之白银、黄金,如此暴利,内地亡命之徒铤而走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扶桑浪人人人皆以入海劫掠为荣。”
  “现有人重申禁海,实是抱薪救火,越演越烈。”
  “且扶桑是倭寇源地,不能断绝根本,一时围剿无益,而一省之兵用在围剿海盗上,又耗费多少钱粮?”
  “故平倭之略,在开海禁,断扶桑浪人掠夺之利,富大徐之库税,丝绸,瓷器,茶叶,铁锅,铁针等物入得扶桑,回之白银,黄金,此大利也”
  “且可使半商半盗之民,大半转成良民,有合法之途,几人冒死?”
  “此策就可使虽言倭寇,实是内贼的水贼分化大半,内地亡命就算有,也不成气候,只剩扶桑浪人了。”
  “又应遣派使臣去扶桑,令扶桑管束浪人,扶桑不肯,就可名正言顺伐之。”
  “得此大义,派遣水师剿灭不服,只要水师三千足之!”
  “不数年,国可足,民可富,贼可绝也。”
  “不耗朝廷饷银,更不必用济北侯主持军事,大政可安也。”
  总督在一侧读着,直到读完,先是一怔,紧接就是无语,他是总督,当然明白这策的要害。
  先就是大徐初立,特别是皇上身体不好,为了太子顺利接班,要紧的是瓦解兵权,回归文治,用济北侯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次就是正因为大徐初立,百姓才从乱世喘息,国库空虚,所以一切耗费巨量饷银的都很难通过,或者不得不通过也会产生恶感。
  此策就紧扣“由武到文”、“不耗饷银”的要点,并且能解决倭寇,此策一上,断无不许之理,而且成功率很高。
  而且从此策看,此人肯定不是济北侯的人,因为济北侯重掌兵权的唯一理由就是有倭寇,必须用他,现在这计就是不动声色断了济北侯的根——这不可能是暗间,因为太狠了。
  当下叹息:“昨日我还跟夫人说起这事,有着担忧,不想今日解元就给了我这番大礼,说心里话,我对解元公这样奇才,甚是嫉妒啊!”
  解元公是尊称,这还是总督第一次这样称呼,裴子云一怔,不想总督会说出这样的话,正要想措辞回答,总督突起身一躬:“我身一方总督,不能剿灭倭寇,今日有了解元这计,倭寇日子已不久,我代沿海万民,感谢于解元。”
  裴子云听着总督的话,也是一怔,不过暗暗佩服,这总督的确了得,这样肯低尊降贵折节下士,连忙还礼,说:“学生也是应州之人,为总督大人出一点微薄之力,是我的本分。”
  总督却说着:“解元日后要是有所求,不违背国法人伦,我必竭尽全力。”
  这话说的诚恳,裴子云坐直了身子侃侃说:“我家有田五百亩,丰衣足食,又入了道门,别无所求,不过我师门祖师,前朝封得真人,要是能打点,使朝廷赐封师门祖师为真君,学生就感激不尽。”
  总督一怔,沉吟了一会,这才笑着:“此事虽有点难度,但只要运作得当,也可办理,只是要分薄解元的功劳了。”
  裴子云笑着:“此小事尔,学生已经是世外之人,还谈什么功劳,大人尽管去办,我是静待大人佳音了。”
  说着,就告辞出去,话说裴子云不是不知道,自己提出这要求,自己的功劳就用完大半,但上位者恩情本来就难维持,而且自己又不能在仕途上进步,换取这个其实很值。
  当下洒脱出去,送了裴子云,总督望着裴子云飘然离去的身影,真有出世之姿,不由失声:“真是奇男子也!”
  侯府
  夜晚风有点凉,最近起了点大风,吹的树枝哗哗作响,窗户也震动着,眼见着风雨欲来。
  书房内,书桌侧正煮着茶,这茶水冒着热气,济北侯则在翻着一本兵法。
  这时书房外就有着声音,一人就说:“侯爷,沈先生已到。”
  “进来。”侯爷吩咐。
  只听吱嘎的一声门开,沈直进入房间,见到济北侯在煮着茶,叹:“侯爷,正是好雅兴。”
  “沈先生来了,一起喝茶。”济北侯脸上带着笑容,有着欣喜,起身将茶斟上,沈直起身接过了热茶,待到微凉了,才一口喝下,只觉甘甜,说:“侯爷这茶,真是甘甜。”
  “侯爷,这一次总督受到了刺杀,必颜面大失,朝廷必要给训斥,并且要启用侯爷才是。”沈直恭维的说着。
  “哈哈,还是沈先生你谋划的好,这件事做下,我们就要轻松许多了,这下总督失了颜面,看他还怎么跟我争权。”济北侯脸上带着笑容说。
  “沈直,只是昨夜倭寇为何没有回信,倭寇什么时配合计划?”总督说到这事,就是带点冷意。
  沈直一听,身子一颤,说:“侯爷,我已取得消息,最近二个月,倭寇就要联合起来,袭扰沿海诸郡,到时沿海都要糜烂一片,这会逼着朝廷下决心。”
  沈直面不改色的说着,自受了侯爷大恩就决心效死,此时就算知道倭寇袭扰诸郡,百姓流离失所,也是无悔。
  “好,那我就静等着消息了。哈哈。”济北侯大笑,此番谋划,终于收网。
  沿海
  海水褪去了暗夜的漆黑,流淌起暗蓝光,在朝日初升的更远处,一艘倭寇船上,一个武士领着数十倭寇,远远望去,说着:“沿海,这些徐国的百姓,越来越难抢到好东西了,必须要打进去,劫掠里面的城池镇子才行,今天数十支海盗都要出击,到时我们一起杀进去干活。”
  “嗨,武士大人有命不敢不从。”这武士身侧倭寇就这样说着。
  这武士举起了手中倭刀,大声:“这次劫掠,我们回扶桑都能成富豪,献上财富,说不定主家还能赐下正式武士身份,万胜,武运昌隆。”
  “万胜,武运昌隆。”这武士手下浪人都举起了刀呼了起来。
  海浪上,倭寇船正向海岸靠近,远处就有点点灯光,这些沿海渔民有不少渔村都是暗中和倭寇有着勾结,不然早被倭寇劫掠一空。
  倭寇下得船,几个村民就在岸侧等着,说着:“桑田君,我们等了很久了。”
  “周君,你们都准备好了?”
  “自然准备好了,十里处有别和镇,有一千五百八十户,人口八千,有墙,但是我们已经有了内应,半夜开了门,就可杀进去。”
  “好,大大的好!”桑田一挥刀,一行人就沿着路前进……半个时辰,这群人已到了镇前。
  桑田看了看,镇是一片黑沉沉卧着,显得有点阴森,桑田说着:“内应,怎么还没有开门?”
  话还没有落,有人突兴奋说着:“开了。”
  桑田几步上前,果见大门徐徐开了,立刻喝命:“杀,杀进去。”
  “嗨!”
  浪人答应一声,杀了进去,短时镇上大乱,鸡飞狗跳,有人高呼:“快,快,聚集人手,反击。”
  “兄弟们,是我们民团保卫家园时候了,不能让这些倭寇进入镇子。”
  “不好,是大股倭寇,快逃。”又有人这样疾呼。
  又有人喊着:“不好了,疾三拐子反了。”
  接着,火光和惨叫声连绵,无数人被砍杀在地。


第82章 圣旨
  良久,一个倭人禀告:“领,我们已攻破了镇子,掠夺大笔钱财女人,该如何做?”
  “这么快就打破了镇子?我们损失多少,是否还能破县?”这领说着。
  “领,这镇子只有民团,又有内应,损失了些我们就打破了,但县城我们没有内应,不过可以一试,要是有强烈抵抗,我们可攻打别处。”这人就这样说着。
  “好,就这样打。”这个领这命令。
  大火熊熊,狼烟四起,周围镇县都是惊恐,调集厢兵,同时派遣人马向着郡里快马加鞭,都是惊恐。
  “驾,驾”
  清晨就有着马匹直入州府,总督正睡的安稳,就有管家敲门,听有紧急军情,披衣到了议事厅,传令官就取着紧急军情上报。
  总督接过一看,脸色瞬间就是变了,大骂:“倭寇居袭击了沿海。”
  “快,快给我备官服,召集诸将议事!”总督布命令说。
  等济北侯到了总督府,不少文官正和几个将军在探讨着军情,见济北侯到来,连忙上前施礼。
  济北侯略一点而入,对着总督略一施礼,本来议论的大厅变得鸦雀无声,总督见此威慑,突一阵紧张,感受到了积功十数年的济北侯的威风。
  “自己终是文官,不能和这相比,不过我有朝廷,有着名分。”总督暗暗想着。
  “总督大人,此事紧急,还望大人迅决断,让侯爷领兵出战,主持剿灭倭寇事宜。”就有一个武将上前请命。
  这时,一个叫赵悍的副将上前,说:“此事万万不可,倭寇肆虐,总督大人亲自节制诸军,领着侯爷,还有诸多武将以及大军,前去扫荡,这才是正理。”
  济北侯冷冷的扫了一眼,没有说话。
  文官也都是上前说:“总督大人,应当这样,现在倭寇袭扰,糜烂数郡,还需大人清扫才是。”
  “那就这样,我亲自节制诸军,明日一早就领军出,只是今夜也必须布命令出去,命令诸卫动员。”总督也读过兵书,突事有些慌乱,只稍后就是镇定了下来,布命令。
  书记官在一旁记录着,总督这时思虑了一会,回过:“这次出击,我调取州府两卫,留下一卫,同时命水师出击,陈将军何在,现在立刻回去整理水师军备,一早就出!”
  “是,总督大人,我立刻去准备。”水师陈将军披甲衣上前接过了军令,就出门而去。
  “来人,我要草拟奏章,我要上报紧急军情。”总督吩咐,这倭寇之乱,必须要出动兵马准备,同时上报给朝廷。”
  “明日诸将汇聚,出剿灭倭寇,必要打一个好仗。”总督大声说。
  “是,大人。”这些将军都向上前领命。
  济北侯冷眼旁观,也不说话,回到侯府进入书房这才大笑,自言自语:“哼,区区文人也能领兵?”
  “单是我军中有人报告行踪,就能使你无功甚至挫折。”
  “这种情况都能胜,你得军神才是。”
  “吃了败仗,朝廷就不得不用我,这大事终成矣,只是这赵悍,忘了当年我的提拔大恩,投靠总督,还敢坏我大事,该死。”
  济北侯在房间内踱了几步,心里就有些不畅快:“来人,给我请着沈先生来,我要请沈先生喝酒。”
  “是侯爷。”外面一个侍卫就是应答。
  稍过了一会,就有着人送着酒菜,摆在了桌上,沈直就从着门外进来,说:“给侯爷请安,今日这时候唤我起来,可是计划成了?”
  沈直身子前倾问。
  济北侯饮下一杯酒,说:“爽快,是这样,今夜倭寇袭击诸郡,刚才就有着召令,虽说早有定计,可赵悍却使我大怒,韩武也罢了,这赵悍是我一手提拔,还敢反我?”
  “你说我要怎么样才好?”济北侯沉默了一会,看着沈直问道。
  沈直悠闲,取着一杯酒喝下,思虑一会,笑着:“要是韩武,我一时还没有办法,这个赵悍,杀之不难。”
  “哦,计出何出?”济北侯眼一亮。
  “总督第一次出征,颜面非常重要,赵悍受侯爷提拔,出于侯爷军中,他是反了,可他手下,未必反。”
  “使一人在此人马中下得泻药,使明天马不能准时到达军营,到时总督是杀还是不杀呢?杀则寒了投靠的大将,不杀则坏了军纪。”
  “真是好计谋。”济北侯听着这计谋,眼前就是一亮,笑着说着。
  “今日本来我想要临时节制兵权,不成想赵悍坏了我的好事,那就这样安排,送他归西。”
  听济北侯命令,沈直起身一躬:“是,侯爷。”
  第二日
  总督细细观望,见每隔半箭之地挺立兵士,腰刀持戈,目不斜视,到行辕门口时,气象森严,一面大纛旗高矗,周围守着军校。
  “这样精兵,长久把持在诸侯手里,自不是国家之福。”总督暗暗想着,更坚定着自己夺权的心思,这时济北侯大步出来,踩得石板铮铮有声,微微一礼,也不说话。
  “传诸将进见!”总督淡淡吩咐,军校答应一声,起身传令,就有人敲鼓,正门洞开。
  “末将拜见总督,侯爷!”6续有将校拜见,全部有四十余人,太阳渐渐升起,已过了军令时间,诸将差不多到齐,总督扫过人群一眼,眉头不禁一皱,人数不对,少了一人。
  就是问左右:“还有哪位大将没到?”
  左右禀:“大人,还有赵悍将军没有到。”
  远处有着一人,正持刀披甲奔来,到了现场,上前跪下请罪:“总督大人,今日马匹不知何故,狂躁不安,出着城门就甩着我离了远处,只能奔驰而来,还望大人饶过,让我杀敌赎罪。”
  这时济北侯冷哼一声:“领兵打仗,有将迟到就是该死,要是换我带兵,早就杀了。”
  听着济北侯的话,赵悍脸色一白,全身冷,向前说着:“侯爷,我确实有着缘故。”
  总督身后执法队队长,靠近总督低声:“大人,迟则生变,军纪法纲,不容侵犯,否则这群大头兵下次就敢不上战场,还望大人慎重。”
  听着这话,总督脸色不由一青,这赵悍是自己新投靠的大将,不想居出了这事,脸色就有些冷不甘。
  这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大声:“赵悍,违背军法,杀。”
  赵悍听到这话,脸色青,执法队扑出两个人,一人一边,拖着赵悍就是往着一旁而去,赵悍嘴唇颤抖,想要说什么,最后什么都没有说,被执法队拖到一侧,就是一刀,一颗人头落下。
  总督看了赵悍的人头,又深深看了济北侯一眼,转过身:“出!”
  随总督出,州府就有鸽子飞出,次日,倭寇就集体撤退,等总督至大半,就有着消息传来,倭寇已撤了,总督就是大怒,一时间退不得,进不得。
  总督在帐篷内,这时就有着传令兵直入帐篷,大声报:“总督大人,有圣旨到了,已到了军营外五里,还望大人准备。”
  总督听着这话,就是站了起来,问:“什么?圣旨来了,快快准备接旨。”
  军营就是忙碌起来,都召集了起来,以总督为,济北侯为辅,济北侯脸色如常,心里欢喜,暗想着:“不愧自己做了这么多谋划,这圣旨终于到了。”
  “圣旨到!”太监在香案上南面而立,见总督和侯爷疾趋而出,伏地叩说:“臣恭请圣安!”
  “圣躬安!”太监答,说罢展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诰曰:卿所上平倭策,甚合朕心,着卿节制诸军,按略行事,以图大功……钦此!”
  济北侯越听脸色越冷,这诏根本不是侯爷想象里给自己兵权,而下命给总督大权,命总督主持开海禁,还节制兵权。
  总督听了,忙连连叩,说:“臣何德何能,受皇上深恩,惟当以国为家,忠于厥职,定扫除倭寇,清得海防,方尽皇上托付!”
  总督上去接旨脸上带着笑意,济北侯脸色一冷,回到帐篷就唤人,很快就有着侍卫进到帐篷,济北侯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