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太平策我只上了三分之一。”
“皇帝、名分、朝野、党羽。”
“原本太平策中,只说了太子应有所作为,不动声色改变,迎合皇帝,并且打击璐王。”
“但我没有说这里面的分寸,以及大臣要的是怎么样的太子和未来皇帝。”
“对皇帝来说,太子一方面要自己满意,一方面却不能威胁自己。”
“其实对大臣来说,皇帝一方面要不能太昏庸,一方面也不能太英明,特别是不希望刻薄寡恩的君主上台。”
“璐王受到了抵制,其实是他相对像皇帝,换句话说,深肖朕躬——但是谁想再来个第二个大徐太祖压在他们顶上几十年?”
“所以太子无子,大臣难以支持,现在有了皇孙,他们支持太子。”
“璐王,你可知道,就是因你有才能,所以才被排斥,换句话说,也算是恃才沽祸的一种。”
太子府
不少的宫女太监都忙碌着,不远处花草繁茂,蜜蜂蝴蝶都在这宫中飞舞,时不时,就有侍卫经过,惊起了一片,倒是春意昂然。
殿内,太子高坐在主位批阅文件,这些是不是很重要的文件,皇帝给太子锻炼用的,在平时,太子是认认真真一一批阅,上贡皇帝观看。
只是现在,太子有些烦躁,批了几本就阅不下去了,将笔放在了一侧,深深吐了一口气。
一侧的良娣是将参茶递上,太子接过了茶小抿了一口,突怅然说:“不想这简单一策,撬动人心,给孤这样多助力,已多人默默向孤靠拢,我听说璐王府已有多人请辞离去。”
“姑母,你说这计这样好,是不是多来几次?”太子站着起来带着兴奋,脸色有些开心,又带着些迟疑和忧虑。
良娣有些焦急,想要说着,只是话到口中,又沉默下来。
坐在下方长公主取茶用了一口,思忖着,突想起了裴子云临行前叮嘱的话,心里暗叹了下,深深吐了一口气,说:“太子,现在连皇兄和璐王在内,甚至天下的人,都当这是自形成的舆论,是皇兄疼惜皇孙,倾向了你,而非你是动了手脚。”
“现在太子你假如继续插手,露了痕迹,你说,皇兄会怎么样想?皇兄可是提三尺剑,横扫天下的豪杰,日后的一代高祖,你这样干,只怕反会得皇上厌恶,说不得觉得你过去都是伪装,其心深沉难测,一下失了圣宠。”
“并且这样,璐王肯定重新评估你,给予拼死反击,这就很不值。”
“就算是给朝廷众臣知晓了,大臣也会有想法,人心也会偏离,大臣支持的只是长子嫡孙,却不是心计阴险的小人。”
正兴奋来回的太子,听得自己姑母这样说,一时间沉默,细细想着,冷汗自背上流下,缓了缓才说:“多亏姑母给孤浇了了这盆冷水,不然孤是要做下错事了。”
长公主听了,反眼神一暗:“这样的太子,似太容易摇摆了吧。”
一时间长公主叹息,勉强笑了起来:“太子,你不必这样,只是第一次反击了璐王,才乱了心神,这时不必多做,只需镇之于静,安分守己,不多做,就不会错,静静酵,你地位会越来越稳固。
“呼!”太子脸上这才是有了喜色,长长吐了一口气,向着良娣说着:“良娣,今日总算为你报了当初追杀之仇了,你可真是我的福星,给我生了一个皇孙。”
这样说,才觉自己似乎有些得意忘形,又向长公主请教:“姑母,接下来这事情,如何是好?总等着,嫌弃时光浪费了啊啊。”
听得这话,长公主就是有些无奈,只是稍缓,对太子:“太子,你现在认真批阅皇上给你的公文,养育皇孙才是正理,至于动作,今年有这次就可以了,要有明年再下手。”
太子似有点不甘,但想了想,性格温吞占了上风,叹:“既长公主你都这样说了,那就这样办吧,又一年蹉跎。”
有些幽怨,许久才叹:“裴子云谋划此计才得以有这样变化,惜离开了,他还在的话,想必可以大展宏图,怎会停滞不前。”
“离开了不可惜,他终是道人,太子靠的还得是自己。”长公主对着太子说:“其实你们二个都是我侄子,我只是偏心于你才多来几次,不过最近也不能再来了,要不璐王肯定得起疑心了。”
长公主起身就这样说,这话说完,太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长公主这才告辞离去。
才到着门口,隐听见太子在殿内在问着良娣:“良娣,刚才姑母说的,我还想听着你的意见。”
听得话,长公主摇了摇,太子还是太阴柔寡断了,但转念一想:“我支持太子,或者说重臣支持太子,不就是为了这个?”
太子的继承,皇帝的意志要占一半,这是没有错,但大臣的支持也不可少。
而大臣所想,长公主其实有点明白,在英明君主的领导下,大臣天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仍动辄获咎,其实大臣要的是既不英明又不昏庸,性格相对温和的平庸君主,这才是大臣的利益。
所以太子现在,其实暗合着大臣需要。
但一味平庸也不行,皇帝看不上,怎么样里面调和,就很关键了。
“裴子云,你匆忙离开,是不是看出了这点?”正想着,一个侍女是迎了上来,跟随在长公主一侧上得马车。
长公主府
长公主才回府,府中奇花盛开蝴蝶飞舞,长公主伸出手去,一只蝴蝶落在了指尖,轻轻煽动着翅膀,似有着灵性。
长公主轻笑了一声,轻弹开这只蝴蝶,小声说了几句,丫鬟也没有听得清楚,长公主似乎想起些,这才转头问着一侧嬷嬷:“最近两日小郡主如何了?”
嬷嬷上前:“最近小郡主神气好了许多,吃得也多了,只是迷上了一本书。”
“哦?”长公主才想问,一个人扑进了长公主的怀里。
长公主抱住了怀里的小郡主,就问:“咦,你怎么舍得从着小楼出来了,不去抱着你的画,哭哭啼啼了呀。”
小郡主笑说:“崔莺莺和张生在一起了,我开心呀。”
长公主定睛看去,小郡主眼角似有着泪痕,似乎哭过,问:“崔莺莺和张生是谁,他们结婚了,还轮不到你这小丫头送礼。”
话一说,小郡主是捂着嘴,笑了起来:“娘,什么送礼,我说的是酒不空的西厢记,真好看,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真是羡慕。”
长公主一怔,她要是知道这书是裴子云所写,这还得了?
小郡主伸着手在长公主面前挥了挥,长公主才回过神,小郡主委屈看着长公主:“娘,我跟你说话,你着什么呆啊。”
长公主摸在小郡主细细长:“没,你说的我都想看上一遍了。”
“娘,我跟你说,这个故事是这样,崔莺莺和张生……”走廊中,春光明照,一大一小过了小桥。
第187章 卧底
郁郁林木和瀑流相衬,有了夏天的气息。
李子志带着二个师弟下了山,来到了一处集镇,集镇临河,河埠横七竖八停着敞口船,河埠上去街道。
灯火高悬,灿若繁星,天色已暗,石砌码头上还人来人往,由扛工来回搬运,船舷与码头间踏板,不住上下起伏,出了“嗨唷”声。
码头是被围在河湾里,街道上住家极少,大多客栈、饭馆、酒楼、茶肆,以及米行了。
李子志警惕的扫看了一眼四周,看了看没有任何可疑,才向前而去。
管家米行
伙计几步趋过来:“东家——人来了!”
“谁?”管有善浑身一颤。
“道观上的人下来了。”管有善倏站起身来,说:“快,快请!”
三步两步迎出大门,见大门站三个人,一个熟悉,以前征粮的道人,别的两个不熟悉,但看情况,中间这个不熟悉的人才是主事。
“您是?”
“这是李子志李师兄。”以前征粮的道人说着,管有善连忙请了进去,李子志看了一眼,问:“都预备好了?”
“都预备好了。”管有善一怔,随满脸堆下笑,说:“烦您亲自下山,按照老规矩,佃户都把新割的麦子交到这里。”
“三百亩和新增田亩的收成,折成了银子五十两,还有米和面粉各一半,麻袋装了,共八十石,还请您清点下!”
李子志认真看了此人一眼,一笑,说:“我们进去看看。”
到了仓库,这时夜渐渐深了,火把点着,伙计开了门,进去一看,这仓库算是干净了,但隐隐霉腐充满着其中。
上去打开一个麻袋,摸了一把面粉,舔了下,才略满意的点了点:“的确是今年的新磨的面粉。”
管有善赔笑的说着:“我和道观作了几五年生意了,而且观里最近新增田到五百亩,据说来年还要增田,我怎么敢在里面搞花样?”
“以后还得靠观里寻口饭吃。”
这话听在耳里,李子志还是有些认可,道人不可能一家家去收租,因此很早就委托给了这家管家米行和佃户打交道。
这过程二十年了,不能说完全没有毛病,但至少还可以彼此接受,查看完了,李子志吐了一口气:“不错,就按照这个来。”
“道长请入内用饭!”管有善松了一口气:“快,把菜端上来,把酒上一坛——我去吩咐伙计把麻袋上车。”
“明天一早就送到山上去。”
三个道人都表示满意,说话间,厅中席面已安置,伙计笑嘻嘻请着入内,见里面亮着灯,桌中烤猪排,焦黄的外皮流着油,还有一个切牛肉片,余下也满目琳琅香气四溢,足是一桌盛宴。
二个师弟笑着:“今天管老板怎么这样慷慨?”
说着馋涎欲滴入坐就要用饭,李子志却脸色一沉,挥手:“且慢!”
二个师弟有些莫名其妙,但也停了手,就听李子志高声喊:“管老板,管有善?”
连喊三声,却没有人应,再一看,一时静了,库房、院子、马厩全都熄了灯,黑黑的一片。
“不对!”三人都觉得不对,拔出了剑,就在这时一人叹着:“你们何必挣扎呢,要是用这酒饭,至少是个饱死鬼!”
话才落,人影晃掠,冒出了二十条身影涌入,人虽多,但肃静无哗,有条不紊,除移动的脚步声,就是长刀轻撞声,一股煞森气迎面扑了上来。
“你们是谁?”李子志知道这不是管有善能集中的人手,厉声喝着。
“杀!”对方已命令着。
“杀!”这二十余人扑了上去,两方面顿时杀了起来,领的黑衣人在后面看着,并不语言。
才一接触,三个道人就觉对方并不是弱手,杀的节节后退,一个师弟突手一挥:“闪光术。”
“蓬”眼前爆出强光,李子志身形侧偏,一剑刺了过去,但对方似乎早有防备,虽一下闭了眼,但吆喝一声,就舞了刀法,顺着乱砍。
本来一人砍还罢了,总有破绽,但数人一起砍,只见刀光似雪,一个师弟按照师门培训趁机袭击,一剑刺去,刺入一人的胸口。
“啊!”这人惨叫,鲜血飞溅,但别人听到了惨叫,顿时听声一起砍去,这师弟没有来得及收刀,身上已被砍了三刀,倒下的是两具尸体!
李子志尖啸,奋力杀去,长剑刺入一人,又听着一片金铁互击声,李子志斜掠三尺,身上多出一个血口,而余下的师弟,已被人一拥而上,乱刀砍死。
“你们是什么人?”李子志切齿欲碎,黑衣人并不回答,一挥手,五人扑了上去,刀光联成一片,招招配合,李子志拼命挣扎,还是连连后退,不时中着一刀,最后只闻一声“杀”,一刀深深刺入他的体内。
李子志出惨叫,但是下一刻,刀光一闪,惨叫声嘎然而止,头颅己飞了出去。
第二日
掌门和几个长老一路而过一段暗幽巷道,就见几个弟子脸色苍白的等着,掌门就问着:“都在里面?”
“是,都在里面。”
掌门和长老进去,就见得门槛有斑斑点点血渍,再上前,就见得几具尸体,都放在了榻上。
有的榻上除了些血痂,还算干净,显是死的有段时间,有的淋淋漓漓斑斑点点俱是血点,是死了没有多少时间。
“这是本门第六个。”掌门看着最新鲜的尸体,脸色就是铁青:“赵宁,你怎么看?”
“这情况很简单,就是敌人已经动了进攻,先在外围杀我们弟子,针对的还是骨干,以图削弱我们。”赵宁也脸色铁青的说着。
“查出来是什么人了么?”
“我们被动,查不出,但可以肯定,这是道门的袭击,因为我们用法探察时遇到了道门法力的反击。”
“这个道门法力痕迹,已向福地祖师传过去,想必不日就有答案。”
“能不能向官府报警,请求支援?”掌门又问着,丝毫不会觉得求援官府是失去了面子的事。
“很难,县里没有几个兵,并且只有千日作贼,没有千日防贼的事,官兵很难驻扎几天。”赵宁认真回答:“当然更关键的是,我怕官府会借词拒绝——对方如果是道门,肯定打点了。”
“先试下,如果没有再说。”掌门说着,又把脸转到了虞云君:“裴子云现在到了哪里,快催他回来。”
虞云君回答:“上次到了都安郡,现在应该不是很远了。”
“再催下,让他快点回来。”
“是!”虞云君应着。
一个弟子倾耳听着,这时掌门说着:“张音!”
这弟子连忙应着:“在!”
“你带人把他们身上的血全部洗掉,伤口全部缝起来,穿上新衣服入得棺材,先放在这殿内。”
“这殿内有法阵,能维持一阵不腐,等事情完成了再一一入土为安。”
“是!”这弟子也应着。
见着掌门和长老出去,几个弟子上前,有人烧了热水,一一用热水洗着,血水端了出去,洗完了,的确用针缝上,再穿上衣服,放入棺材,这六个尸体全部忙完,已经是接近着黄昏。
张音脸色有些不好,一个弟子安慰:“张师兄,这看的要呕吐也是人之常情,今晚我们用饭不吃肉就行。”
幕色降临,外面下着雨,张音没有言声,勉强说着:“我回去休息下,晚饭别叫我了,饿了我自己去食堂找点就是了。”
说着,转身离开,入得了雨里,见着四下无人,张音突就高一脚低一脚下山,在山道里穿行,行至了山脚,擦了一下满是雨水的额回身看去,雨中遥遥隐隐有着建筑,又有着灯光。
山脚有一处三间房,是给香客休息和避雨用,这时自是没有人,张音入内,踩着砖地,几个熟悉的师兄的面孔似乎就在眼前,毕竟是五年的情分,一转眼就生死相别,仿佛一场噩梦一样,怔怔盯着外面,雨已不大,但还在下,张音怔了良久,才叹着:“别想了,你卧底就知道有这一天。”
“他们不是你的师兄,哪怕认识五年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张音取出了一个符箓,只是一点,一点灵光就在符上出现了,转眼灵光变成了一个人影,见着这人,张音去掉了杂念,跪下:“弟子见过许长老。”
“你紧急联系我,有什么事?”对面的许长老问着。
“我刚才听见消息,说松云门已在联系着裴子云,上次联系的地点是都安郡,现在快赶了回来。”
“裴子云、都安郡!”许长老的声音立刻多出了几分严肃,很明显,裴子云的名字还有很大威慑力,顿了一顿,他说:“明白了,你稍等片刻,我再给你答复。”
“是!”
随着这话,符影灵光渐渐消散,但保留了一丝,张音看着风雨,却有一种安心,并且对刚才自己的不忍,多出了些自嘲。
远处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