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仙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聊斋仙境-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知秋一叶不出现,他们也就会认为没有神力结晶。毕竟神力结晶什么的,听上去就是高大上的玩意儿。
  但是,知秋一叶偏偏就出现了。而他出现,神力结晶却没有出现。五鼠怀疑也就很正常了。
  沈石知道知秋一叶没拿,因为那儿根本没有任何的神力结晶,但是沈石什么都没说。
  ……
  “该死!又让它逃了。”
  另一边,遁地追妖的知秋一叶从地面上探出头来。
  在地下,五感虽说不是一点儿也没有,却是绝对受到了阻碍的。所以知秋一叶追妖,往往是追着追着,便追丢了。
  好在,他已经习惯了。
  ……
  乡村的道路上,一辆改装过的马车快速地前进着。
  马车上除了食品与衣物外,只狗带了一个赵宗景。
  他真的相信了沈石说的,认为烤着烤着,自己就可以成神,而不是把其当成一件救命的道具。
  对此,沈石的表现是……随他去。说不定就真的成了呢?妖魔鬼怪可以,人为什么不可以?
  如果他成功,那也是开通了一条人成神之路。对此,沈石是鼓励的。所以把马车送了他。让他的灵魂可以安静的多烤一会儿。
  只不过沈石他们在穿州过省的时候,不免遇上了对世界有所了解的人物。
  “诸位大人?你们真的是去……这世界真的有那么多的妖魔鬼怪?”
  一个平静的小镇,却有一个热心的捕头。李道和捕头啪嗒了一下肥厚的嘴唇,沈石他们一进入界门镇,他便纠缠了上来。
  “李捕头这自然是真的。”
  “妖怪,恶鬼,蛟龙,确实是存在的。”而五鼠中的老三也很乐意与人分亨他的见闻。虽然实质上,他也没有见到多少。
  “额,虽然您这样说,但是我还是觉得咱这把刀才是解决一切的方法……”
  面对着超过了自己世界观的回答,李捕头却抽出了自己的朴刀。一副咱更相信刀,才不要你的符。
  对此,五鼠中的其他人是喜闻乐见。当然徐庆就不那么开心了。
  “自己那么努力的为你描述这个世界,你却是不信的。这可真的是伤心死我了。”
  “嗯……你所坚信的一切很快就会被打破的,嗯,用你的双眼作为见证。”
  徐庆不知道再说什么好。只能如此不甘的说道。
  李捕头却是微微一笑,在他看来这帮人就是村中的神汉,平日里装神弄鬼,骗骗善良百姓什么的,自己一早便注意他们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县令大人告诉他的。县令不信鬼神,而且对朝廷优待僧道的行为是深恶痛绝。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把对僧道的优待投注到读书人身上。又会有多少的才子可以为朝廷所用。
  所以他一直在憋着劲儿,准备搞一个大新闻。而这帮朝廷派出的奇人异士们,让他的机会来了。
  至于李捕头自己的看法……这重要吗?
  “驴……前面那是什么,有人!快停下,停下!”
  突然,前方地面上探出了一个脑袋。李捕头心脏猛地一顿,立即勒停马匹。
  然而缺马的大宋,马术好的不是没有,但是李捕头与他的手下绝对不是。
  一时间,哪儿停的下来。
  而探出脑袋的知秋一叶更是差点儿疯了。立即在手上画符。“定!”
  他会遁地,然而遁了地之后,实在是没有什么方向感。所以,他又与沈石他们撞在了一起。
  不过,知秋一叶本性善良,他的法术不对人,仅仅是对马出手。这是他的善意。
  然而,有时候善意并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一帮本就不是那么会骑马的人。马匹突然定住,而他们没有。在惯性的作用下,一个个自然是飞出了马背。
  “你这个混蛋……”
  飞出的差人咒骂着。他们这一回可是摔惨了。他们甚至有一种腰断掉了的感觉。
  五鼠一个个施展轻功落地。
  白玉堂长剑出鞘抬起,直接架在了知秋一叶的脖子上。而人更是站在了知秋一叶身后,以躲开他的法术正面。
  “混蛋!你想干什么?这只是一场交通意外。”知秋一叶赶紧解释道。
  知秋一叶是一个会法术的术士,但是术士与术士是不同的。比如申公豹便可以割下脑袋,对姜子牙多加嘲讽,然后再装上,但是知秋一叶可没这本事。一旦脑袋离了肩膀,他会死的。
  “又是他?老五,不要松手。”徐庆跳下马的同时,也认出了知秋一叶,大喊道。
  白玉堂当然不会松手,他感受到其身上隐隐激荡的法术力量,双眼微眯,握着剑鞘的右手五指微微用力一震。
  吟吟吟……
  清越的剑吟声响彻,内功注入到长剑之中。不要说放开了,这剑的杀伤力更强了。
  知秋一叶很想告诉他们,不用内力,只要是用剑一抹脖子,他就死了。
  然而,以现在的情形来看,他们恐怕不会相信。
  “你们想干什么?如果让我赔偿的话。我一文钱也没有。”知秋一叶说。
  “说!为什么跟踪我们?”
  谁要他的钱。白玉堂他们更想知道他的目的。
  “跟踪你们?啊!你们是那晚的……”
  知秋一叶记性不错,一下子认出了白玉堂他们。身为一名修士,记忆力想差都难。
  “如果说我没有跟踪你们,这是个巧合,你们信吗?”
  “我们住庙,你在庙中出现。我们赶路(人迹稀少的路),你也在路上出现。你说我们信吗?”
  “我说……你们信的好。”知秋一叶认真道。一幅高人风范。
  “是吗?我倒是觉得他们是不信的。”白玉堂用剑让知秋一叶的脑袋转了一下视线,看到了那几个滚在地上,重新站起来,满是愤怒的差人们。
  他们要揍他。
  是的,被摔的这么惨,这么疼,他们肯定是要揍人的。更重要的是知秋一叶被自己这边的人制住了,不是吗?
  知秋一叶:“……”


第366章 斩龙与祭龙
  “就是这里。”
  五鼠的面前是一座山,一座并不叫斩龙台的山,它就仅仅是一座山,至少世人看到的是这样。
  沈石拿出龙虎山的符图,这张手掌大小的地图凭空飘起,并开始自动焚烧。
  随着地图的焚烧,周围的空气也焚烧起来,如果仔细看会现,焚烧的并不是空气,而是一层结界。
  未知结界被焚烧出一个大洞时,地图化为灰烬,而山却已经打通了一条通道。
  “你们还要进来吗?”沈石看向五鼠他们。
  与外面比起来,这里面才是真正的混乱与恶意。
  “进!”
  恶意有如实质,哪怕不是修士,以他们武者的直觉,也可以感知到一些了。但是他们还是想进去,哪怕是死,哪怕他们的直觉在疯狂警告着。
  沈石没有再劝他们,而是抓向赵宗景。
  “这……我能不能不进?”到了这一刻,赵宗景突然后悔了。
  也不能说是后悔,应该说是面对死亡,正常的退缩。
  “你说呢?”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哪儿还有他退缩的份儿。让他退走,再换一个人来?怎么可能。抓住他,沈石与他一起走了进去。
  轰~
  耳中一阵轰鸣,沈石似乎进入一个异次元空间内,明明应该是山道之中,环顾周围,他正身处一片齐腰深的荒草地内,远处隐约能看到一座寺庙。
  【警告:……】
  【警告:……】
  【警告:……】
  心血来潮的警告,不断涌上心间,但却没有明确的为什么。弄的沈石不得不关闭心灵的能力。不然光接收警告,他的心灵便被填充满了。
  “这儿怎么会有座庙?”
  相比沈石,晋通差人们反倒是没什么感觉。相反,他们还有心去关注不远处的庙。
  “没听说过这里有庙啊?”
  “头儿,我听说过。我小时候听太爷爷说过咱们这儿有座隐藏的庙,是祭龙王的……”
  这话一出,沈石真的是MMP,他又不得不更加谨慎。这儿是斩龙台。与外面那个叫斩龙台的山不同,这里才是真正的斩龙台。
  但是,mmp,你们在这里建庙祭龙?你们这是得多作死啊!
  不过人啊!作死本就是本能。就像是后世东北不也有祭日军玩意吗?
  沈石在荒草内低俯着身体,目光看向远处的那座寺。
  那座寺是建在一座山的山顶,也就是斩龙台上,而沈石所在的位置是山下,因距离较远,加上光线较暗,所以具体的形制看不太清,只能看一下大体的样子。
  比如寺庙的正门前挂着两个圆形灯笼,一般的灯笼都是白色或红色,而这两个灯笼却散出金色光芒,让整座寺庙出现一种神圣感。
  不用问,这里面肯定是有佛家高僧来过。如果不是……
  呵呵,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斩杀的恶龙既然可以化出神圣,也就是说斩错了,又或者是斩对了,但他却进化了。
  其中,前者的危害更小一些,毕竟杀错了好龙,因为他是好的,所以基本不会报复,但是如果是后者……那真的是呵呵呵了。
  而世间的事,往往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以沈石的目光来看,这座庙只怕是不小。看上去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大大小小的建筑相加有几十座。
  如果可以,沈石并不想靠近这座寺庙。无论它是好的,还是坏的。
  毕竟这么一座祭祀死龙的庙实在是太诡异了一点。
  “监斩台在哪?”
  所谓的监斩台,大抵上应该是一件,或是一座控制枢纽。具体是什么,沈石不知道,因为这是人皇的秘密。
  而中华的人皇,自从家天下之后,还有传承底蕴这东西吗?就是传国玉玺,他们都守不住。就更不用说这些了。
  只不过,坑爹的事实发生了。当沈石寻找监斩台的时候,对面的寺庙中突然窜出一股龙气。
  果然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很大的可能这座庙就座落在监斩台上。
  “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先上去看看。待我找到了监斩台,再带你们上去。”
  五鼠想回答,可他们的压力非常的大,大到他们无力回答。最后回答的还是李捕头他们。
  似乎对李捕头他们来说,这里与外面,并没有什么区别。有区别他们也感应不到,感应不出来。
  “放心好了。我们会保护小王爷等大人回来。”
  “恩。”
  沈石点了点头,他还能说什么,五鼠已经没指望了。捕快们是很弱,但正因为他们的弱,所以他们才没事。这实在是无语无话可说了。
  沈石检查了一下随身的武器,紧了紧身上的劲装后,开始向着寺庙的方向靠近。
  穿行在齐腰深的“荒草”内,如果有医药大师在,恐怕非乐疯了不可。因为这儿的“荒草”几乎就没有不受龙血侵染的。
  然而沈石的目光根本没有看它们一眼,他的目光不时看向山巅的寺庙,如果顺利斩龙,这里的一切随便采摘。沈石既然知道了这里,肯定不会放过。
  但是如果不能成功斩龙,那么一切也就不用说了。
  说真的,沈石真心希望一切顺利。
  刷拉……
  几根荒草被踩倒,是真正的龙血草,染龙血而生的草。沈石冲出荒草内,直奔山顶而去。
  一条直通山顶的山梯出现,这应该是人力挖出来的,看上去没有任何的问题,可在如今,沈石绝不会从这条山梯上山。
  就在沈石准备绕开这条山梯,从侧面利用树木的掩护上山时,一名身穿灰色布衣的年轻和尚从山梯上走下。
  这名年轻和尚身穿的灰色布衣有些破烂,膝盖位置磨损的最为严重,上面还能看到由泥土沾上去的草屑。
  这儿竟然还有人?但……是人吗?
  不管是与不是,沈石并没有与他们打交道的想法。然而沈石刚想闪身躲入荒草内,那名年轻和尚突然侧头看向沈石。
  他竟然直接就发现了沈石,哪怕沈石已经很小心的躲了。
  四目相对,那年轻和尚明显一愣,眼中寒光乍现,但片刻后那寒光就消失后,年轻和尚似乎有些疑惑,是那种没想到会有陌生人出现的疑惑。渐渐的,和尚的表情变的和善起来。


第367章 怨僧
  “施主,已经这个时辰,在荒野外很危险,这山上有不少猛兽,白天不会出现,但晚上经常出来觅食。”
  真心是不想什么,越是会发生什么。越不想遇到人,越是会遇到人。
  年轻和尚的语气温和,但让沈石疑惑的是,对方头上的戒疤实在太多。
  沈石对佛门的戒疤不算了解,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烧戒疤的习俗吧。反正沈石见过的和尚全是光脑袋,基本无疤。
  烧戒疤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元代,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并且世代传袭下来。这当然是一种残害身体的陋习,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汉地佛教文化圈的一点特色,简单地说,就是佛教发展到后期,“大众信仰”比极少数思想家(佛学家)所构成的“精英文化”拥有强大得多的能量。发明烧香疤(俗称“烫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个佛学家,但他的这个小发明,流传之广和深远却是惠能以后任何著名高僧的学说所不能比拟的。
  当然,也不能说这个时代便没有烧疤的和尚。比如南朝梁代的梁武帝,梁武帝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曾三次舍身佛寺当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庙赎回。当时,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当和尚。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黥刑(在脸面刺字的一种刑法)为范本,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加以捕获,此即中国佛教徒烧戒的开始。
  这个和尚头上的戒疤就是这么来的,只不过沈石不是什么历史学家。并不明白这和尚头上的疤示意着什么。
  而且这些戒疤成红色,就好像是刚刚烧出的新肉,在夜色中隐隐放光,所以虽然这“和尚”在温和的笑,但沈石感觉这种笑容只用诡异来形容。
  “施主?施主?”
  年轻和尚现沈石没说话,就从山梯上缓步走下,走下那条山梯。
  “施主是迷路了吧,现在兰若寺不对外开放,正进行内部仪式,施主还是请回吧,过些时日这里才对外开放。”
  又是“兰若寺”,沈石的心一沉。兰若寺到底代表了什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道。
  说话间,年轻和尚已经走下山梯,这原本没什么,可就在几秒钟前,年轻和尚与沈石至少相隔几十米。
  速度?还是咫尺天涯。
  “大师,兰若寺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兰若寺?”
  沈石开口,向和尚问道,并认真看着他。
  听到沈石的问话,年轻和尚点了点头。
  为其解释道:“原来施主是好奇找来。其实兰若梵名Aranya,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佛门弟子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
  此时年轻和尚已经靠近沈石十米内,但却是还在不断接近。
  “多谢大师指点。既然天晚不便,我这就下山去了。下山的路我清楚,不用劳烦了。”
  沈石转身就要进入荒草内,在他转身的瞬间,那名年轻和尚的嘴角翘起。
  “阿弥陀佛!斩业非斩人!般若波旬。”
  噗嗤。
  说话的同时,以说话声做掩饰,一根骨刺从年轻和尚头顶的戒疤内破肉顶出,惨白的骨刺上还能看到血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