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玩笑话,事实上不至于如此简单,但其功法的简明易懂,在佛门各派传承中是相当有特点的,对于普罗大众的吸引力也是非常强的。
有的说,你这是歪曲我佛门功法的本义,这个不对,不能这么干!
更有人说,你搞那么简单,信众都跑你那里去了,我们还怎么混?
于是乎,西林寺的传承遭受了第二次悲剧,仅只分到了三处荒僻之地。西林寺无奈之下按照内部传承也分为三座寺庙:天马台寺、迦蓝寺和白莲花寺。
其中白莲花寺这一脉因注重持戒而显得不合时宜,早于三百年前消亡,只剩天马台寺和迦蓝寺守望相助。
几百年遭受佛门各派排挤打压之事不胜枚举,个中心酸只有当事者能体会。
天马台寺的承继以专称佛名为主,所以龙央大师开口一个“阿弥陀佛”,闭口一个“阿弥陀佛”。
而迦蓝寺的承继则以重悟性为主,对于持名念佛背后的功法理论有着深厚的研究,也因此在功法上保留的更多。如生生转轮法便是其一,天马台寺以如此贫瘠的资源,为何入修行门槛的弟子那么多?就是得了迦蓝寺的这门功法之故。
关于生生转轮法,龙央大师做了详尽的解释。
很多人都知道厌离娑婆念佛法,这是门针对半缘之体修行艰难的功法,发挥半缘体的悟性优势,专修心性,发菩提心,然后通过持名念佛的方式,积累并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沟通极乐,最终往生阿弥陀佛净土。
不得不承认,这是门善法,如裴中泽、赵然之辈的半缘体,若是转修佛法,便不存在修行上的困难。
目前在佛门中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有些人不走正道,由厌离娑婆念佛法中参悟转化出一门邪功,以此夺舍半缘之体,化他人躯壳为己用,此功法就是生生转轮法。
对此,龙央大师悲哀的表示,这纯粹属于抹黑。其因果关系完全颠倒,其事实逻辑完全扭曲,更有其他宗门传承指鹿为马,刻意混淆视听——对此,赵然也只能表示“呵呵呵”。
生生转轮法是西林寺传承下来的古老功法,与其说是功法,不如说是个小小的法术。通过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可以在他人体内打入一道光影,此光影不停演绎一幕幕体照本相的“虚境”,与本体相互应和。
此功法就是这么一段简短的法术,无头无尾,前后没有因果,按照西林寺传承,据说是开派祖师慧源梦中所悟。
这段法术有什么用处呢?这可了不得,慧源大师正是基于这一梦中所悟的简短法术,开创了持名念佛这一可令众多半缘体也能加入修行的流派,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这一持名念佛法,就是厌离娑婆念佛法。所以生生转轮法在前,厌离娑婆念佛法在后,因果关系不能混淆。
第四十六章 古本原籍
念佛法虽然简明易行,但也绝非念个“阿弥陀佛”就可以的,需要修行者学习佛典、持念佛名、修净业三个方面同时发力,建立坚如金刚、固若磐石的信心并且保持下去,丝毫不能动摇,这样才能通过念佛积累愿力,沟通阿弥陀佛净土。
可是一般修行者都是初学者,要想建立如此坚定的信念又谈何容易?
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慧源大师采用的是生生转轮法。
由上师以匪夷所思的手段,在受度者意识深处(道门称气海)构筑虚影,演化阿弥陀佛净土虚境,此虚境为阿弥陀佛本相,映照阿弥陀佛庄严国土,诸般妙谛俱现,含佛陀为法藏比丘时所发四十八愿,摄受十方念佛众生,阐明三辈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诸般条件。
此虚境构筑后,与受度者生生相息,身心俱为映照,可缔结修佛路上需要坚守的“内心”,完成念佛法中“他自二力”修行中的“他力”,剩下的,就是修行者“自力”修行的过程。
当然,上师本人也不曾真个见过阿弥陀佛净土,构筑出来的虚境效果如何,全凭上师的悟性和理解,不过却也足以坚定受度者这种初学之辈的信心了。
原来这才是这门功法的真义,赵然一边听着,一边与自己所知相对照。
怪不得当年宝瓶僧能够将意识投入自己气海中,因此观照了本相,得以悟透破境,原来是在自己气海内构筑演化虚境的原因。至于宝瓶僧要夺舍———意识都进入了,夺舍还不简单吗?可能这也正是此功法被人视为夺舍邪功的原因吧。
就龙央大师的角度而言,好人用刀铲除邪恶,恶人用刀为非作歹,这无关刀子本身的善恶。但赵然却觉得,你要说这门功法不善,也无可厚非,毕竟他自己就吃过其中的苦头。
又想到东方礼曾经含糊其辞的提到,说起生生转轮法与道门正骨法原本就是一套功法,说不定这种猜测是很有可能的,总之都是“不走寻常路”。
抛开善恶是非,单从正骨的角度考虑,如何在升门法坛中将其嵌入进去,转念之间便能想明白。
正骨法的原理,是将修行者的根骨打散,重新生骨、接骨(此骨非彼骨,根骨的骨),结出符合修行的根骨,就是正骨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全凭自身的气运。
赵然本人就正了两回,他算气运不错的,正出个半好的根骨。很多人甚至直接在这个过程中身殒,再也醒转不过来。
按照道门不公开的统计,成功率大概不到一成,十个人正骨,能有一个成功就算结果不赖,剩下的人里能活着熬过来的其实也不错,至少没有死。
如果在开升门法坛之时,由修为较高的施法者施展这门法术,在受法者意识内构筑虚影,将完好的根骨结构虚境投入气海之中,按照这门法术的功效,这一根骨结构虚境与受法者身心一一映照,那么在散骨之后,多半就会按照虚境中的根骨架构来重生。
等于给了你身体一个用来重生根骨的参考资料图!
说白了,在开升门法坛的过程中使用这门法术,只要熬过来不死,正骨的成功率将直线提升!
想到这里,赵然强行抑制住自己的激动,故作随意道:“哦?还有这样的术法?倒是奇特,不知大师带来了么?能否容我现在看看?”
既然赵然提出来要看,龙央大师当然不可能拒绝,他深夜秘密拜会赵然,一来是替迦蓝寺争取更好的发展前景,二来其实也是想说服赵然加入佛门修行的。在他的描述中,似乎传授法术是赵然同意接纳迦蓝寺的条件,但其实这本身也是他来的目的之一。
龙央大师早就和方丈龙济多次谈过“成东家”的问题,并专门与迦蓝寺的住持乌兰大师做过沟通,大家都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帮助成东家跨入修行门槛。
道理很简单,成东家太重要了!没有对比哪来的幸福?没有对比哪来的羡慕?如今的天马台寺谁不感到幸福?神秘的迦蓝寺谁不羡慕天马台寺?可美好的前景都系于一人,对于两寺僧众而言,简直不敢想象没有成东家的日子。
可成东家同时也太脆弱了!身为一个没有修行的普通人,成东家能活到六十么?没有修行在身,遇到点小病小灾,成东家能挺过去么?要是成东家外出时不幸遇到歹徒劫道……这些问题简直不能去想,细思极恐!
龙央当然不认为成东家能看懂生生转轮法,但至少是个取信成东家,鼓舞他修行心志的办法。为此,迦蓝寺专程派遣一位高僧,亲自赶到兴庆府,将这门法术的古本原籍带了过来,交给龙央大师。
这是一本泛黄的古本,不知道是什么纸所制,虽经千年,依旧坚韧而柔软。书皮正面几个墨字———《生生转轮经》。
赵然接过来后,怀着对前辈高僧的敬仰,很小心的一页一页翻阅起来。
经文很短,总计也才七页,大概三百来字,讲述的是凝聚意识、进入气海、构筑虚境三个步骤的方法。赵然过目不忘,一盏茶工夫便即翻完,所有文字全部记在心底。看完之后,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经书还真不是佛门经书!
从功法原理上,从文字描述上,都是原汁原味的道家思想!
这部经书虽然简短,但堪称赵然穿越到这方世界后看过的最重要典籍,于他而言,没有之一!
过去一直困顿于根骨原因而导致的修行难关,从此将迎刃而解。只要重新再来一次正骨,赵然就将脱离根骨不正的藩篱,从此踏入修行坦途。让那些天才去见鬼吧,老子今后也是天才之一!
甚至,他还有更多的想法……
来夏国一年,今夜才是最大的收获,那么多朝堂上的情报、盈利丰厚的金波会所等产业、十多万两巨额财富,和今夜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将古本《生生转轮经》郑重递还给龙央大师,赵然闭目沉思片刻,将经文中的功法前后理顺脉络,长出了一口气。
“多谢大师,将如此重要的古本出示,成某铭感五内。迦蓝寺的事情,我同意了,并且也会说服其余人同意,将迦蓝寺纳入天马药业大股东之内,并拥有投票权,股份可由天马台寺出让……”
赵然是真心感谢龙央大师,感谢天马台寺,感谢迦蓝寺,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龙央大师听罢,喜动眉梢,道:“贫僧代迦蓝寺谢过成东家!成东家放心,施展生生转轮法,需开了舌识界的罗汉境高僧出手,敝寺方丈龙济师兄将亲至兴庆府,为成东家点化虚境……”
却见赵然摇了摇头:“大师,请恕成某不能修行佛法。成某一族基业俱在大明,若是修了佛法,浑身是口都辩解不清啊,大师好意,成某只能心领了。”
龙央大为失望:“这……成东家若不修行,遇到宵小之辈可如何是好?再者,修行可以延寿……”
赵然道:“大师宽心,成某自信,一般宵小还近不得成某身边。至于修行,不瞒大师说,成某做生意走南闯北,也的确识得几个道门中的人物,成某自会寻找机缘,相信终有一天会得偿所愿。”
见赵然态度坚决,龙央只得无奈道:“如此……若是有事,成东家尽管吩咐。敝寺和迦蓝寺一定竭力相助,保成东家无忧。”说着,从袖中取出几张符:“这是贫僧和迦蓝寺住持乌兰师兄炼制的各三张飞符,遇到急难之时,可与贫僧等传讯。”
佛门炼制飞符是从道门处借鉴,其中又有少许差别,赵然按照龙央的指点,很快便学会使用的方法。
第四十七章 明奸
至此,龙央终于合十告辞,走之前犹豫片刻,低声道:“若是有机缘,还是要修行的,既然成东家有所顾虑而不修佛法,还请尽快入道门修行。贫僧听说,道门正骨之时,可以用到生生转轮法,成东家正骨之前,还请来一趟敝寺。”
身为佛寺住持,能说出这样的话,真可谓肺腑之言了,于是赵然躬身相谢。
龙央大师悄无声息的来,又悄无声息的离去,到了庄园外,在一棵大松之下站定。
松后朦朦间化出一道虚影,虚影渐渐凝实,又是一位老僧。这老僧皮包骨头一般,双眉发白,长长拖至膝间。
龙央大师合十:“阿弥陀佛!乌兰师兄。”
长眉老僧正是修行界极为隐秘的黑圣山迦蓝寺住持乌兰大师。古本《生生转轮经》乃开派祖师慧源亲手所书,为迦蓝寺镇寺之宝。
当年外间流言,说是宝瓶寺的宝瓶僧从迦蓝寺盗取了生生转轮法,其实不过误解。当年宝瓶僧确实得到了这门功法,却非盗取,迦蓝寺的镇寺之宝,哪里是宝瓶僧能盗取的。他不过是以重宝相酬,换走的也只是抄本而已,并无福缘亲见真经。
如此重物,也只有看破审查随观智、迈入罗汉境高阶的乌兰亲自携带,迦蓝寺才放心得下。
乌兰大师手捻长眉,轻声问:“龙央师弟,此行如何?”
龙央大师微笑道:“贺喜师兄,成东家同意了,他愿意出面,说服各方东家,接纳迦蓝寺入东事会,师兄,这可不是兴庆市面上那些拿银子买来的股东,是有投票权的。”
乌兰大师舒了口气:“多谢师弟转圜。”
龙央大师又道:“不仅如此,成东家还答应出面说服野利部,将旁边那座山买下来,也建一个迦蓝寺别院,由迦蓝寺主研一款丹药,在市面上售卖。成东家承诺,别院规制不亚于天马台寺别院,一应开支走天马药业公账!师兄,咱们两家,从此以后便可比邻而居了!”
一边说着,龙央一边指着北方五里外依稀可见的山头,一边向乌兰比划。
乌兰心情舒畅,顺龙央手指处张望着,不停道:“好得很,好得很,阿弥陀佛!”
“只是有一桩事还请师兄见谅,成东家一时兴起,给那山取名白圣山,师弟我怕扫了成东家的兴致,便没有反对。”龙央略带歉意道。
“黑圣山,白圣山?呵呵,不打紧的……”乌兰笑了笑:“成东家爱叫什么山就是什么山。只要能把寺里僧众从那险恶之地迁出来,叫什么山都可以。对了,生生转轮法……成东家应了?师弟可以告诉成东家,引他修行佛法一事,老衲可以代劳。”
龙央将古本原籍取出,双手奉还乌兰,叹道:“成东家阖族都在大明,他顾虑很深……”
乌兰怔了怔,道:“不修行?那……他提的什么条件?”
龙央摇头:“没有任何条件。”
“……就这么答应了?”
“就这么答应了……”
乌兰默然片刻,叹道:“成东家不但大智大慧,而且大慈悲啊……”
“师兄说得是。”
“惜乎如此宿慧的人物,不能生在夏国,与我佛无缘……”
“是。故此师弟我向成东家说了咱们两家的意思,只要成东家在大夏一天,咱们就保他一天平安,我也将传讯飞符给了他。”
乌兰点头:“正当如此!”
正在谈论间,忽见两位大师神色均是一变,齐声道了句“不好”,便迅疾无伦向着山庄内赶了回去!
话说送别龙央大师后,赵然连忙取出纸笔,将刚才默记下来的《生生转轮经》一字不差誊超下来。将抄本送入储物扳指之内,望着微微跳动的烛火,心绪有些不宁,确切的说,他想回大明了。
还有什么事能比正根骨更重要吗?他恨不能肋生双翅,今夜就飞回去!只是交接之人为何还没到?赵然忍不住烦躁起来。
正在思索间,忽听外头“砰”的一阵炸响,赵然一惊,赶到门口看时,却是自己住的小院那扇木门被人以蛮力直接轰开!
一位身披白色斗篷、额头束着金丝玉带的翩翩佳公子,就这么大剌剌的走了进来。
这位佳公子闲庭信步般走向赵然,就好像逛自家的后花园一般,稳稳当当停在小院正中心的位置,负手而立,满脸的倨傲:“你就是成安?”
赵然有些发愣,他自从来到兴庆府之后一直混在夏国顶级权二代的圈子中,这都一年了,还真没人以这种口气跟他说过话。不过他依旧压了压心火,拱手道:“正是成某人,不知阁下高姓大名,所为何事?”
白衣公子下巴高高扬起,冷笑道:“成安,尔生在大明,养在大明,却数典忘祖,甘做夏人的走狗,为佛门猖獠,爷爷今日便是来取你狗命的!”
赵然心道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继续压着火问:“阁下究竟是谁?什么走狗猖獠的?还请阁下说清楚。”
白衣公子傲然道:“临死前好教你得知,爷爷乃庐山飞云剑端木春明!似你这等明奸,人人得而诛之。正巧爷爷困于黄冠境久矣,便拿你证道金丹!”
赵然稍微明白点了,这疯子多半是个出来行走游历的黄冠修士,而且估计还属于那种愤青型的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