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门法则-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下,将天马台寺的情况跟赵然详细讲了。
  赵然奇道:“当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怎么可能穷成这样?你刚才说,他们方丈是罗汉境的高僧,这是怎么混的?随随便便卖点灵药出去,也不至于这么惨啊。”
  梁兴夏道:“就是这么惨,这回他们炒作雪莲的银子,就是卖灵药换来的钱,炼制那些灵药,把他们寺里最后一点底子都给兜进去了。”
  赵然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只觉匪夷所思。
  只听梁兴夏道:“这事儿我琢磨了几天,真要把一个有修行的寺庙逼急了,后边的手尾真不好收拾。成东家,你看要不咱舍点银子出来,不就是一千两吗?就当积德行善了。”
  赵然摇摇头:“做好事不是这么做的,所谓升米恩、斗米仇,直接给他银子,看上去似乎简单易行,可后患无穷啊。到时候把咱们会所当大户赖上来了,整个天马台寺二百多号人,你怎么养?”
  这话极有见地,不由梁兴夏不服,他暗自叹了口气,心道就凭这句话,人家成东家就应该是东家,自己就应该是个掌柜。
  梁兴夏跟在赵然屁股后边转了三个圈,忽听赵然道:“梁三哥,你去把那个和尚找来,我问几句话。”
  “哎。”梁兴夏忙出去了,赵然则回到书房,捏着太阳穴思考。
  今年是小国主改元贞观的头一年,为了彰显大夏的“鼎盛国势”,为了表现兴庆府的“兴盛太平”,上谕专门宣布了,贞观元年兴庆府不宵禁,所以梁兴夏没过多久便将和尚领到了赵然面前。
  阿斯兰毕恭毕敬的见了礼,斜着签子坐了半个屁股,在赵然的和颜悦色中,才将另外半个屁股挪正。
  一见对方的坐姿,赵然就大致明了对方的处境,果然是很不妙啊。堂堂修行中人,入了和尚境的修士,在一个做生意的商人面前显出这份自卑的神态,这要经过多少挫折和打击才能做到?
  “这位大师……”
  “小僧当不得成东家这么称呼。”
  “说哪里话,听说大师是入了修行的,称一声大师完全当得嘛。大师用饭了没?”
  阿斯兰摇了摇头,又连忙点头:“用过了,用过了。”
  赵然指了指阿斯兰身边的小几:“那就请大师尝尝我金波会所自制的小糕点。”他一早就看见这位和尚进门后目光一直在往待客的点心盘子上瞄。
  阿斯兰“哎”了一声,小心翼翼拈起一块酥饼塞到嘴里,然后又是一块……继续一块……很快便将盘子里的糕点吃光。
  梁兴夏又让人上了一盘,阿斯兰接着吃……
  赵然一直等阿斯兰吃得差不多了,才道:“今日请大师过来,是想了解天马台寺的境况。我一直想不太透彻,为何贵寺坐拥高僧大德,却落魄到这么个地步?其他寺院不接济么?天龙院不管么?当初为何要在沙漠戈壁中建寺?”


第三十八章 穷追猛打
  六百年前佛道之争后,道门占据中原大地,在庐山简寂观的强力推动下,挟大胜之威,对各地道门流派进行整合,大致实现了一省一阁、一府一馆的修行格局,为各家流派划定了修行资源的获取范围。
  同时,简寂观还建立观、宫、院三级俗道体系,以加强对朝政的监控,保证了信众们信力的有效获取。
  作为失败者的一方,佛门则不同。佛门被赶出中原大地后来到西方,建立大大小小的佛国。在这一过程中,佛门高层属于溃败方,并不具备道门简寂观那样极高的威望,各家佛寺不经意间按照了实力高低和先后顺序的规则建立山门,并自行划分地盘——其间避免不了各种争斗,最终由佛门高层确认。
  包括天龙院,其实也都是后来为了对抗道门才成立的。
  所以有的寺庙占据了好地盘,有的寺庙则去了相对贫瘠的地方,各家寺庙之间差距相当悬殊。
  比如天马台寺,按照阿斯兰的说法,这支佛门传承抵达西方的时间比较晚,于是造成了今日的悲剧。
  没有信众,没有捐赠……
  土地贫瘠,没有田产……
  灵眼稀薄,药圃低产……
  好吧,连赵然都听不下去了,问道:“贵寺高僧没有去向天龙院求助么?都是佛门一脉。”
  对于这个问题,阿斯兰道:“如敝寺这等情况,所在极多,尤以贺兰山南麓为盛,十三座寺庙,倒有七家与敝寺差相仿佛,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天龙院哪里管得过来。”
  这就是佛门的现在最大的问题了,寺庙太多没有限制。
  贺兰山南路如此贫瘠的地盘,居然建了十三座寺庙,到哪儿说理去?就好比赵然几年前去过的巴颜喀拉山,一峰一寺,十九座山峰十九座寺庙,赵然当年就觉得极不合理。这要是放在大明的道门,估计也就仅仅容纳一家道馆而已。
  真真应了那句僧多肉少的俗语。
  仔细想来,其实与大明治下的那些散修也没什么分别,不,比散修还惨!
  接下来,赵然还需要搞清楚天马台寺的修行实力,对此,阿斯兰倒是没有什么隐瞒,真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马台寺僧众共计二百多人,方丈为罗汉境的龙济大师,住持和四大班首都是比丘境,其中住持龙央大师修为较高。这是天马台寺龙字辈的高僧。
  接下来还有十余名二代玄字辈的弟子,修为都在沙弥境,二十余名玄字辈二代弟子和四十多名竹字辈弟子在和尚境,其中包括阿斯兰本人——法名玄恒。
  赵然听得就是一愣,这份修行实力相当不俗啊,论顶尖层次的实力,天马台寺或许稍差一些,但比修行基础,天马台寺当真可算雄厚了。
  拿这个问题去问阿斯兰,阿斯兰自己也说不清楚,赵然最后只能归结于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一颠扑不破的常理。
  赵然捏着茶盏盘算半天,开始进入正题,问道:“听说贵寺前一阵子制作了三枚乌参丸,不知功效如何?”
  在修行界中,有几种灵药通行最广,比如道门的养心丹,比如佛门的乌参丸,这两种灵药不能说功效最卓著——比它们强的灵丹多得是,但是可以说是用途相当广泛。
  但别看名称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炼制方子,同样的炼制方子由不同的人出手炼制,效果也大不相同。
  阿斯兰立刻自信满满,拍着胸脯道:“成东家,说起炼制灵药,敝寺可是绝对不在话下。尤其我家方丈炼制的乌参丸,功效不敢说是夏国一绝,但至少上乘无疑。”
  “可否取一枚乌参丸我看一看?”
  “这个……成东家见谅,我寺里现在炼制不出。”
  “这是为何?”
  “不瞒成东家,这次购入雪莲的银子,是我家方丈炼制的三枚乌参丸,为了炼制这三枚乌参丸,我寺中药圃里已经搜刮一空了……”
  “这个简单,若是信得过我金波会所,便送一张乌参丸药方过来,由金波会所提供药材,贵寺负责炼制丹药。”
  阿斯兰迟疑道:“此事我尚需与寺中联络,由寺中来定。只不知成东家何意?是要购买敝寺的丹药么?”
  赵然道:“大师不是求我金波会所给个主意,以救贵寺度荒么?办法就着落在这上头。”
  阿斯兰有些欣喜,问:“成东家,当真要购买敝寺的丹药?只需成东家帮助敝寺解决药材的问题,敝寺定能炼制出好药来。就是这药材比较难找……”
  炼制灵丹需要各种灵药,而灵药,一般寺庙里都是自家种植,自家珍藏,哪里舍得随便拿出来卖,这也是寻常市面上少见灵丹的主要原因。
  赵然摆了摆手:“不妨事,你先问清楚了咱们再议,贵寺愿不愿意拿出方子来?贵寺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合作炼制灵丹。就这两点。”
  阿斯兰晕乎乎的离开了金波会所,梁兴夏全程旁听,此刻忍不住问赵然:“成东家,炼制灵丹的灵药很难找到,这么干可行么?”
  赵然道:“这就要看他的药方了,把最难找的那几种药材去掉,这不就好容易多了?”
  梁兴夏疑惑:“可这还是灵丹吗?”
  “梁三哥,我以前一直跟你说,做生意一定要盯准目标人群。咱们做买卖的目标人群是谁?是修行的大和尚么?显然不是,咱们产出的灵药,当然卖给普通人,普通人又不修行,灵丹里的很多用途于他们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不仅没有益处,而且还有毒性。咱们要做的,是炼制对普通人有益的‘普通灵丹’,这门才能做得长久。”
  梁兴夏恍然,拍了拍脑门:“成东家,高,实在是高。”说着,不知从哪儿摸出个小本,狼毫笔沾了沾舌头,开始在小本上记录:“咱们提供药材,天马台寺负责制药,咱们再拿来卖,这是什么招数?”
  一听前面这句话,赵然感觉顿时很不好,不过依然耐心的回答梁兴夏后面问题:“这叫来料加工。”
  最近梁兴夏拍赵然马屁拍到了精深细微之处,经常跟在后面用小本记录,赵然颇有点“伟人”的感觉。
  过了几天,阿斯兰又过来求见赵然,赵然依旧在书房中接见了这位天马台寺的僧商。
  阿斯兰动用了宝贵的飞符,将情况飞报天马台寺,可是得到的回信却和原先预计的不一样。
  天马台寺不仅同意把乌参丸的药方拿出来,甚至愿意出示配方,但并不是合作炼制灵丹,而是打算一次性作价一千五百两,将配方售卖给金波会所。
  至于为何不想合作炼制灵丹,按照阿斯兰的猜测,恐怕是与他之前力主炒作雪莲有关,说白了,这是赔惨了,赔出了后遗症。天马台寺不敢再玩这种生意了,他们只想尽快回本,做一锤子买卖,把度荒用的粮食、种子买回去。
  愿意将自家寺中祖传下来的宝贵配方拿来换银子,这还真有些出乎赵然的意料。
  要知道,配方不同于药方,不仅包含了各类药材的成分和比例,而且还有炼制的方法:比如投入药材的先后顺序、炼制中的火候等等,这是相当珍贵的经验。
  如果天马台寺拿出来的是药方,赵然也许就同意了,这玩意发回大明,可以算得上一件功劳。
  可现在天马台寺拿出来更为珍贵的配方,赵然就不愿意了。开玩笑,你在谈判桌上提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和预期值,还指望我就此收手,哪儿有那么好的事情?
  这怎么看都是个机会啊,必须穷追猛打!
  赵然捏了捏鼻子,向阿斯兰宣布,既然天马台寺无意与金波会所深入开展合作,那么这次的生意就此作罢。金波会所对乌参丸的配方不感兴趣。他本人对此深表遗憾和惋惜。祝愿金马台寺能够早日走出困境,度过灾荒。
  阿斯兰快要哭了。


第三十九章 天马台寺
  贺兰山地处夏国北境,南麓是腾格大漠,西麓毗邻巴丹吉严戈壁,乃是不折不扣的荒原。
  就在这样贫瘠的荒原地区,依旧坐落着大大小小十三家寺庙,由此可见当年中原大地上究竟有多少僧尼逃至西方。
  难怪佛道两家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实在是修行的资源跟不上佛门的扩张,导致道门出手。
  就在贺兰山南麓的东段有一座小山,名天马台山,山中有做寺庙,就是天马台寺。因为环抱在瀚海戈壁中,天马台山杳无人烟,与贺兰山北麓和东麓的人烟辐辏无法相比,一代不如一代,故此落到今日的窘境。
  方丈龙济大师坐在戒律堂下,望着捆绑在阶下两名中年僧人,良久不语,眼中满是疲惫。
  住持龙央叹了口气,询问道:“师兄,你看如何处置?”
  这两名僧人都是玄字辈,前两年外出化缘时分别收养了年幼的徒儿,今年贺兰山大白灾,寺中无以为继,两人收养的徒儿饿成了皮包骨头。
  为此,两僧私自下山,至青铜峡剪道而被人察觉,告至贺兰南寺。贺兰南寺是贺兰山南麓诸寺庙之首,惯例对十三寺有监督之责,故此派出僧值将此二人捉拿。
  贺兰南寺审问之下,两位玄字辈的僧侣将情由一说,也惹得南寺上下一片唏嘘。不看僧面看佛面,便将这二僧绑了,送回天马台寺,交由本寺处置。
  寺庙中出了这种丢人的事,龙济大师是最难受的,心中不知念叨了多少遍弥陀,喊了多少声菩萨。
  真要下重手惩处这两位师侄,龙济是不愿的,他不是不通情理的方丈,自家寺庙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各代方丈和住持有没有责任?那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主要责任?那肯定不是。
  连徒儿都要饿死了,做师父的去剪个径,说实话,龙济愿意理解。但此事既然被贺兰南寺知道了,而且人都被抓到了,不惩处肯定说不过去。
  心酸呐……
  “禁足三年不得出寺一步,诵读本愿经一千遍。去向贺兰南寺的僧值说,多谢他们的厚义。”
  龙央大师合十:“谨遵师兄法旨。”
  两名玄字辈僧人叩首:“多谢师叔!”
  龙济大师的处理,算得上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事情是处理了,可接下来怎么办?不解决最关键的温饱问题,这种事情还会屡见不鲜,最终导致寺庙的彻底崩塌。
  让两位师侄自己去接受处罚后,龙济让住持龙央召集四大班首,在阿弥陀佛殿议事。
  解决寺里的生计问题,这本是住持龙央的本职,但现在闹到了需要龙济出面的地步,无他,事涉寺庙的传承秘方。
  四大班首聚齐后,龙央道:“诸位师弟,玄恒飞符回讯,乌参丸的配方,金波会所表示,他们不要……”
  各位班首都是一呆,继而不敢置信。这可是用来辅助修行的灵丹秘方,对方居然说不感兴趣,这是要闹哪样?说不通啊!
  “玄恒说,金波会所的成东家说了,他们要来配方没法用,也不会炼制,所以不感兴趣。除非咱们同意,将这配方拿出来拍卖。”
  “不行!”
  “绝对不可以!”
  “让玄恒回来,不要和他们谈了……”
  龙央道:“诸位师弟,我和龙济师兄也商议过,这配方决不能公开流传出去,咱们挨不住天下寺庙悠悠之口,更挡不住天龙院的问责发难。可如此一来,金波会所确实拿这配方没有用处……”
  对啊,空有配方,没有炼制的人,人家要这配方干吗使呢?对方的拒绝非常在理,完全无法辩驳。
  可……这配方卖不出去,度荒的银子哪里来呢?
  “要不,就替他们炼药吧?不过先说好,药材他们找,炼制以后,每一枚乌参丸都要给……给……”这位西堂首座对价格没有概念,只知道之前卖出去的是每一枚五百两,可那是包含了药材价格在里面的。
  “二百两……唔,一百两,不能再少了!”东堂首座不太肯定的坚持道。
  龙济抬手作势下压:“诸位师弟稍安勿躁,让住持师弟把事情说完。”
  龙央续道:“玄恒师侄建议,接受金波会所的提议,为他们炼制乌参丸。具体方式是……”
  金波会所出资七千两,成立天马药业,金波会所占股七成,天马台寺占股三成……
  听到七千两这个数字,四位班首都有些蒙圈。西堂首座掰着手指头算:之前用整个药圃的灵药炼制了三枚乌参丸,作价一千五百两,这一万两就相当于四个半药圃……
  金波会所和天马台寺对乌参丸药方进行改良,药效以满足不在修行中的凡人为主……
  天马药业独立运营,药材采购后,交天马台寺炼制,成药由金波拍卖行公开拍卖……
  这个方法似乎可行,四大班首齐齐点头。
  龙央见状道:“四位师弟都同意了么?很好,我和方丈师兄也认为可行。但我们有个条件,金波会所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