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给你……”
唐三藏要哭了,总算发现有比他更罗嗦的了,“佛祖,不是说好了长话短说么。”
如来佛祖彻底没有了说话的兴致,招手叫来阿傩、迦叶让他们两个领着唐三藏师徒下去,先到珍楼用了斋饭,饭后再领他们去三藏玄阁领取真经。
两位大尊者领着唐三藏师徒到了珍楼,沿途有着数之不尽的奇珍异宝,饶是在天庭吃尽了好东西的孙猴子,也有些心动不已。
一番好吃好喝之后,几个人便被领到了三藏玄阁。甫一开门,迎面便是霞光瑞气,笼罩千重万道。
阁中,经柜宝箧无数,都贴了红签,楷书着经卷的名目。
唐三藏看遍经名,正想伸手去摸,却被阿傩捞住了手。
“圣僧,东土到此。有什么人事送我们?”阿傩眉眼含笑地问道。
迦叶也是一般无二的笑容,说道:“拿出些来,我们也好传经给你。”
“弟子身无长物。无有奉给。”唐三藏看了看这二人,感觉有些不对,虽说这两人不是佛身,却也是修成的大尊者,如来的之弟子,应该不会如此势利才对。
阿傩却是冷笑一声,说道:“你有。”
“哦?弟子有什么?”唐三藏问道。
迦叶道:“金蝉十二变。”
唐三藏含笑摆手。说道:“两位尊者说笑了,虽说弟子被谣传为金蝉尊者转世,其实弟子只是一介凡僧。”
“那就是不给了?”阿傩佯怒道。
孙猴子在一侧看得不耐烦了。掏出耳中的棒子,骂道:“铁棒有一根,你们要不要来尝尝。”
两尊者轻笑一声,敛了俗态。淡淡地说道:“也罢。便将真经给你们。”
师徒几人便在两位尊者的指引下,开始搬弄经书。约摸捆了两担,由猪八戒和沙僧两人挑着。
又一番道谢之后,唐三藏师徒几人便告辞下山不提。
迦叶看着那几人远去,忽然说道:“师弟,你可看到了?”
阿傩点了点头,说道:“看到了。”
迦叶轻轻一笑,又问道:“你看到什么了?”
阿傩也笑了。答道:“什么也没看到。”
两位尊者相视一眼,忽然都哈哈大笑起来。
……
宝阁之上。有一尊燃灯古佛。
他在阁中世界深处,正思量过去未来,分一缕心神正观着现世,听到迦叶与阿傩的笑声,心下了然。
这两位尊者却是在打一桩哑谜,这西方世界之中,有一种经书虽是无上圣典,却只是纸上无字,唯有证了佛身正果,方能看见。想那唐三藏师徒都没有受封,仍只是白身,自然认不出纸上的字,更别说东土芸芸众生了。这些真经带回去,也只是做场无用功罢了。
燃灯古佛心倾道教,也不愿这些无字之经传至东土,没的惹起道派势力的倾辄。
“座下有谁当值?”燃灯古佛开口问道。
只见白雄尊者闪将出来,燃灯古佛吩咐道:“你去赶上那唐僧,将无字之经夺回来。让他回过头来再取有字真经。”
白雄尊者领命,出了宝阁,即驾起狂风,滚离了雷音寺山门,便向唐三藏几人追去。
唐三藏师徒挑着经书往回走,心里也感觉到哪里不对劲。
“悟空,我们这就处划取完真经了吗?”唐三藏问道。
孙猴子也是摇了摇头,说道:“俺老孙也是头一回取经,哪里知道。”
猪八戒摸了摸肚子,不满道:“我们走了十几年到此,就为了吃一顿斋饭,然后挑几本书回去?”
小沙弥也道:“是啊,说好的正果呢?”
唐三藏捏了捏下巴,说道:“会不会是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如来在耍我们?”
孙猴子一愣,立起铁棒,喝道:“我找那大卷毛问问去。”
没等孙猴子驾起筋斗云,便见远处香风滚滚,裹着无穷云泥向这边袭来。
孙猴子吃了一惊,立时上前护住唐三藏。
忽然云中一声炸响,接着半空里便伸下一只巨手来,将马背上的经书,猪沙二人挑的经书都一并抢去。
不等唐三藏师徒回过神来,便见云消风散,万里晴空,浑似什么也没发生过。
唐三藏师徒不愤,立即转身回了灵山。
如来佛祖显然是早知道唐三藏几人会回转,便喝斥了阿傩迦叶一通,然后让他们二人将有字真经传给唐三藏。
唐三藏却是淡淡地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
满座皆是愕然,观音菩萨奇怪道:“你自东土来不就是要取真经么。”
唐三藏笑道:“真经弟子已经取过了。”
“那是无字真经。”观音菩萨提醒道。
唐三藏笑道:“无字真经便不是经吗?”
观音菩萨愕然。
“可是那些经书不都被风吹走了么。”迦叶说道。
唐三藏笑道:“是啊,被风吹走了。不过却是在我取完之后吹走的,所以真经我还是取了的。”
如来佛祖淡淡地看着唐三藏,说道:“也罢,既然真经已传,那么便开始证果大会吧。”
于是大开雷音寺门,放四十九道佛光,引四面八方之瑞气,迎上下**之神佛与座。
如来佛祖先对白龙马说道:“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那龙众残孽便由你统领。”
白龙马身入化龙池,完全蜕去马形,得复龙身,盘在半空向如来致谢。
如来佛祖又对沙和尚说道:“你本来是我西天佛国一沙弥,因缘际会做了那天庭的卷帘大将,只因事罪西王母被贬下界,落于流沙河。你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沙和尚双手合什,无悲无喜。
523、得正果,五圣僧成真(下)。
孙猴子在一旁挠头偷笑,沙和尚也是劳苦功高,得了个金身罗汉。俺老孙身上的几只虱子一路上也是出力不少,不晓得会不会被封个劳什子金刚做做。
猪八戒见沙和尚封了金身罗汉,也有些羡慕,轮到他时便将沙和尚推开,朝如来佛祖道:“不知道佛祖封我个什么正果。”
如来佛祖说道:“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猪八戒一愣,问道:“净坛使者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处?”
如来佛祖笑道:“只因你口腹之欲盛,食肠宽大。天下四大部洲,我教信徒甚多,凡有佛事,教你去净那法坛,这不正合你的口味?怎么没有好处。”
猪八戒暗自嘀咕道:“我还好|色呢,你怎么不封我一个净床使者。”
唐三藏瞪了猪八戒一眼,骂道:“猪头,胡咧咧什么。”
猪八戒立即拱手致谢,退到一旁。
“孙悟空!”如来佛祖对孙猴子说道:“你昔年大闹天宫,扰乱三界,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孙猴子却不急着谢,而是冲如来佛祖说道:“佛不佛。俺老孙不在乎,只是有三桩事情,想让你帮忙。”
如来佛祖问道:“哪三桩?”
“这第一,就是俺老孙头上这箍儿,可能摘了?”孙猴子笑道。
如来佛祖眉头微蹙,笑而不语。
观音菩萨心领神会,出列说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你现在已成佛,那箍儿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
孙猴子往头上一摸,果然没有了那箍儿。只是令孙猴子奇怪的是。为什么有箍和没箍感觉还是一样。
“那第二桩事呢?”如来佛祖问道。
孙猴子道:“昔年你将我压在山下五百年,消去俺老孙无数法力和记忆,我希望你能还给我。”
如来佛祖笑道:“我不曾夺你任何东西,你所认为的不过是你在那五百年中产生的臆想罢了。”
“那就是不还了?”孙猴子呲牙道。
唐三藏上前扯住了孙猴子的手。微微摇了摇头。
“另两桩我们稍后再谈。”孙猴子本待还想掏出耳中铁棒。这会儿便止了声息,退到了一侧。
如来佛祖淡淡一笑,不以为意。
“小沙弥。”如来高叫一声,小沙弥正打着瞌睡,这会儿便被叫醒了,愣道:“我也有份吗?”
如来佛祖说道:“你本是天之四灵中的玄武,后成真武大帝,因身犯无量劫。于万余年前入世渡劫。如今虽未劫满,但因为从随取经组。也算你半个正果,如今我复你四象之身,还归空蒙。”
说罢,却见小沙弥身形渐化虚无,被如来指风寸寸点去,如风扬狂沙。
片刻之后,便见北方天空之中横亘着一头庞然大物,却正是玄武。
不一会儿便收了法象,恢复了小沙弥的身形,只是神态与气质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便只剩下唐三藏了。
如来佛祖神色复杂的看着唐三藏,说道:“圣僧,你前世本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只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唐三藏沉默良久,忽然说道:“我不要成佛。”
如来佛祖顿时一愣,观音菩萨并满天神佛俱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唐三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知道我曾是金蝉子。”唐三藏语调平淡地说道:“但我其实并没有转生十世。我只是金蝉子万千分身中的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才成了唐三藏,才到了这西天。”
“我不要成佛。”唐三藏淡淡地说道:“我来这西天,不是为了成佛。”
“你不要真经,不想成佛,那你到西天所为何来?”观音菩萨问道。
“为我自己。”唐三藏昂首说道:“为了这一段经历。这一路上,我遇到了孙悟空,遇到了猪八戒,遇到了沙和尚,还有无尽的山山水水,无穷的妖魔鬼怪。这就够了。”
如来不语,观音不懂,满天神佛不解。
“天地初创时,可有佛?”唐三藏忽然问道。
如来佛祖目光如矩,这句话正是昔年金蝉子触怒他的话语之一。
“我来,是想证果,我不是金蝉子。”唐三藏说道:“我也不是陈玄奘。我只是我。”
“你要封我成佛,得正果不会是我,亦不会是金蝉子。”唐三藏笑道:“那这佛身,我要它何用?”
如来佛祖道:“我可以给你正果,便也可以给你正身。”
唐三藏笑道:“一个分身逆袭了本尊,最后站到了佛前,求得正果?”
“你有三生三世慧眼,可观过去未来五百年。”唐三藏淡淡地说道:“但你仍然观不透人心。”
“这里满座皆是神佛,但是都有一颗人心。”唐三藏指了指四方,笑道:“身可以成佛,意可以成神念,但那人心的欲,却是无可遁形。”
如来佛祖道:“你也想谤禅?”
唐三藏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过一介凡僧,本来只是想带着徒弟来看看这世界,却不想误成了取经人。而这徒弟居然还是劳什子真武大帝,我也成了金蝉子的分身之一,这个中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快,令贫僧有些接受无能。”
“废话真多,直说你待如何!”摩诃迦叶终于忍不住了,上前喝骂道。
唐三藏双手合什,笑道:“这西天,我到过了。那经书,我取过了。金蝉子让我做的,我已经做到了。从今后,我与他再无瓜葛。”
“你真的不愿成佛?”观音菩萨问道:“你昔年策划诸多,不正是为了成佛么?”
唐三藏笑道:“不拿起,不放下,不得到,不失去。佛,连自己都未曾普渡,又有什么资格去贪饷众生的供俸。我兴起而来,如今正该兴尽而返。”
唐三藏朝如来佛祖深施一礼,飘然而去,头也不回。
524、旧路远,重踏新征程(上)
唐三藏撇下众徒弟,一个人向东走,却不知道该向何处。
大唐不是他的归所,因为他舍了真经,即便去了,也未必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这西天也不是他该呆的地方,他终究不是金蝉子,哪怕金蝉子的本性已经在他的魂内渐渐苏醒。
唐三藏只想离开,远远的。
他想趁金蝉子还没有完全在他体内复活的时候,多活一刻自己。
你看,这山多美。
前几日,和徒弟们路过这里的时候,怎么没发觉呢。
群峰耸峙,犹如竖指对天。
是问,还是骂?
这天,该问也该骂。
忽然想念小沙弥来,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叫着他师傅,又总是吐槽他的傻徒弟。
忽然想起在小结界中的日子来,那里的世界很小,只有一座小雷音寺,一座相国寺,还有一小个村落。
每次他都不准小沙弥出寺,因为他怕小沙弥发觉自己原来只是被圈养在某个牢里。
唐三藏发现自己不过是别人圈养的躯壳容器之后,便给自己取了个法号,叫今何在。给小沙弥取了个外号叫昨去非。
是啊,尔来无端,如今何在?他是没有未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能拥用的只有现在,但是这个现在也终于要走到尽头了。
他给小沙弥取名叫昨去非,是因为他不知道小沙弥的过去究竟是谁。他只是隐隐的感觉到绝不平凡。
西行一路上,他也在揣测小沙弥的来历,似乎猜到了一点。却又了无头绪。直到四圣来试他们的禅心之时,像是一道灵光劈入了唐三藏的脑中,原来小沙弥竟是他。
那一刻,唐三藏心中无比的悲凉,他知道,他们师徒缘分已尽了。
他爱这小沙弥,哪怕曾经有人笑话说小沙弥是他的私生子。他也浑不在意。
他只记得,他在小世界中醒来时,面对着茫茫无知的天地。心中是何等的寂寞。
直到有一天,那日下着雪,他冷得在禅房里缩紧身子,却还是忍不住哆索。
到了深夜。忽然大风吹开了房门。一声啼哭终于穿透狂啸的风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他以为闹了鬼,不敢动弹。
只是那婴儿的哭声却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他,不管他如何捂住耳朵,总也是入到了他的心里。
他只好壮起胆,出门去查看。
门口,便放着一个篮子,厚实的褥子里藏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婴儿。
那小东西还没有睁开眼睛。张开粉嫩的嘴巴在哭。
唐三藏的心瞬间被穿透、软化,抱出婴儿。掩门回了禅房。
次日,他那小雷音寺边上便多了一座相国寺,里面有一个老方丈,却是一个横竖看他不顺眼的人物。
那老方丈三番两次向他讨要婴儿,说他连自己都养不活,如何养得活婴儿。
唐三藏没有给,因为这婴儿是上天给他的,这是注定的,不管有没有前世今生,他都相信这一点。
山下渐渐有了村子,唐三藏抱着呦呦待哺的小沙弥去求母乳,却遭尽白眼。
人有所求,是故低眉垂腰,谄言以事。
唐三藏说尽了从前不屑一顾的好话,做尽了从前鄙夷不堪的举止,拱手下拜,丢了僧人的尊严。
只是看着小沙弥饱食后,吐着奶泡泡,他便笑了,足矣。
小沙弥长到九岁,便再也没成长过了。
这时候,唐三藏才发觉不对劲。
唐三藏去问那相国寺的老方丈,那老方丈听了他的问题,却悠悠地叹了口气,只说了一句:“你非圣道,却养天地根,福厚伤人,命薄被伤。本以为你可以再坚持百年,想不到却提前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