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且颍曰甘枪

    不过,现在再说这些,其实已经没用了,往事如烟,如今都已经随风而去,宋王朝早已经彻底沦为了历史。

    现如今,更是,赵佶已死,赵桓在遭了十几年的羞辱和大罪之后,出现在了李衍的身前。

    与赵桓一块出现在李衍身前的还有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是的。

    李衍最终还是来到了金上京,这座被李衍改名为“永宁城”的中国北方城市。

    吴玠、韩世忠、李修、李慈等人为李衍举行了极为盛大的迎接仪式,他们将大金国的后宫收拾出来供李衍居住。

    另外,知道李衍喜好的吴玠等人还给李衍筛选出来选了一千名金国美女伺候李衍。

    李衍到永宁城的第一夜,就有人安排了大金国皇后裴满氏、完颜亮的王妃徒单氏(也就是史上海陵王的徒单皇后)、完颜雍的王妃乌林答氏(也就是史上金世宗的昭德皇后乌林答氏)以及另外二十几大金国重要的女子,像金辽国公主完颜迪钵,像金邓国公主完颜崔哥等,来侍寝。

    次日,身心愉悦的李衍,便赦免了裴满氏、徒单氏、乌林答氏的罪行,并让李修等人酌情将这些家族迁到相对比较繁华的地区安置。

    其实——

    这时候,该罚的都已经罚得差不多了——所有的金国贵族都已经被抄家了,有罪的,则全都已经被问斩了。

    因此,李衍再赦,也就是让那些还没死的金人可以免遭刑罚,算是给他们留了一口气。

    见美女管用,原金国的各个家族赶紧全都想方设法的联系各家的女人,让她们无论如何都要取得李衍的好感,进而解救自家。

    让原金国的各大家族庆幸的是,李衍极为博爱,因此,绝大部分家族都有女人入了李衍的后宫,这也就让绝大部分贵族都找到了免刑的途径。

    当然,这些其实全都是借口,李衍要是真想将他们屠杀干净,又岂能听几个女人求情?实是李衍比任何人都清楚,仅靠杀戮,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这才随便找了个借口及时止杀。

    李衍到永宁城的第七日,才让人将赵桓、耶律延禧以及完颜亶叫来。

    李衍其实没见过赵桓、耶律延禧,就更别提小小字辈的完颜亶了。

    不过李衍没见过没有关系,李纲、耶律大石、完颜昌见过。

    所以,李衍让李纲、耶律大石、完颜昌陪自己见赵桓、耶律延禧、完颜亶,并让他们先去殿中等着赵桓、耶律延禧、完颜亶到来。

    再见赵桓,李纲诧异不已。

    想当初,赵桓也是一个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气度不凡的青年

    不成想,这才十几年不见,赵桓就已经变得又胖又老,像极了一个受尽了风霜的胖老头,而且,赵桓很明显身体孱弱,并患不轻的疾病。

    李纲忍不住上前,并道:“陛……”

    突然想到,这世间现在只有一个皇帝了,那就是他们大中的李衍,李纲连忙改口道:“您……您还好吗?”

    再见李纲,赵桓也很激动,道:“李右丞,我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你!”,说这话的同时,赵桓泪如雨下。

    李纲闻言,双眼也湿润了,然后急步上前抓住赵桓胳膊久久不语!

    另一边,耶律延禧虽然已经六十六了,但精气神都很好,走路还虎虎生风,单看他的身形、气度,谁能想到他是那个被金人追着到处乱跑的懦弱皇帝?

    耶律大石来到耶律延禧身前,恭恭敬敬的一拜,道:“你还好吗?”

    耶律延禧连忙还了一礼,道:“还好,还好,听说林牙大石现在颇为受陛下重用,还请林牙大石今后多多照顾。”

    完颜昌来到极为颓废的完颜亶面前,沉默了好一会,才道:“官家为人很好,你聪明一点,应该能活命……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完颜亶茫然的点点头。

    这时,有内侍喊道:“皇帝驾到!”

    ……

第八百七十五章 再见赵桓、耶律延禧(终)(求订阅!)() 
李衍一出现,赵桓和耶律延禧的眼前就闪过一丝嫉妒之色,完颜亶则是满眼的诧异!

    你道为何?

    只因为李衍看起来实在是太年轻了,竟然仍跟二十出头差不多,看起来甚至比刚刚才二十二岁的完颜亶都要小一些。

    要知道,李衍的年纪,早已经不是秘密,谁都知道李衍已经五十岁了,

    水浒逐鹿传第八百七十五章 再见赵桓、耶律延禧(终)(求订阅!)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水浒逐鹿传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八百七十六章 树欲静(求订阅!)() 


    入冬以来,有大批大批的蒙古人,因为受不了饥寒,而逃到了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然后投降了大中。

    对于这些蒙古人,岳飞、杨沂中他们一概接纳,并提供粮食,然后由朝廷派去的官吏对其汉化和拆迁。

    在这期间,也有一些蒙古人企图用武力来抢占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或是组织兵马来抢中军的牲畜和粮食。

    可惜的是,这些胆大的蒙古人,无一例外,全都被等候他们多时的中军击溃,甚至是屠光。

    可以说,岳飞他们的计划,正在一步一步的实施,很顺利。

    李衍很想等岳飞捉住合不勒及合不勒的第三个儿子孛儿只斤·也速该(铁木真的父亲),然后再回中京。

    可李衍已经离开中京快一年时间了,而且马上就要到年底了,还得由李衍亲自主持今年的祭祀活动,这种事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

    另外,也是最关键的,现在大局已定,剩下的,其实就是水磨功夫。

    所以,给岳飞、杨沂中他们下了一道“朕活要见合不勒和他七个儿子的人,死要见合不勒和他七个儿子的尸”的圣旨之后,李衍便带着自己此次北上收集到的两千多个美人在二十万大军的护卫下返回中京了。

    对于李衍下的命令,岳飞、杨沂中等人纳闷不已!

    要知道,草原上实行的乃是兄终弟及,也就是,哥哥死了,由弟弟继承自己的汗位。

    因此,如果李衍担心不能清除蒙兀国这个后患,应该让岳飞、杨沂中他们捉合不勒的兄弟,而不是合不勒的七个儿子——合不勒的七个儿子现在都没有成年,根本无法统领蒙古人,相反,有传言说,合不勒已经露出话来,他如果有甚么意外,他的汗位传给他的从弟泰赤乌部俺巴孩。

    可李衍的命令又不像有错,李衍甚至将孛儿只斤·也速该的名字都写上了,这是指名道姓要这个人。

    李衍行事,有时候很是天马行空,很多事,只有过去了很长时间,别人才能看明白李衍的深意,别人才知道李衍看得比他们远多远。

    跟了李衍一二十年的岳飞、杨沂中等人见识过太多这种情况了。

    所以,岳飞、杨沂中等人也习以为常了,想不明白,他们也就不去想了,照办就是。

    于是乎,孛儿只斤·也速该出名了,成了大中通缉令上的第二人,仅次于他父亲合不勒,排在他的六个兄弟之上,更排在他的几个叔叔之上,甚至都快跟另外几个部落的可汗并肩了。

    而这一年,孛儿只斤·也速该其实才七岁。

    ……

    离过年还有七天的时候,李衍回到了中京。

    之前,李衍暗防着的政变甚么的,压根儿连影都没有,中都的官民全都出城夹道迎接李衍归来。

    李存算是通过了李衍的第一轮考验。

    因此,李衍回来了以后,将李存扔进了都堂,让他跟一众宰执一块处理国家大事——李存离皇位又进了一步。

    走了近一年时间,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李衍亲自处理了,尤其是在这个年跟前。

    不过——

    李衍将其它的事全都暂且放在一边,而是先将年号给改了,改成了“大定”,也就是说,今年一过,就变成了大定元年。

    到了李衍如今这种身份,做甚么事,都不可能是没有深意的,尤其是,李衍刚回来,就改年号。

    更何况,李衍还将年号改成了“大定”这个意思显而易见的名字。

    所以,一些善于揣摩李衍心意的人,都猜李衍这是准备停止对外扩张了。

    是的。

    从李衍的本意上来说,消灭了北方的胡人统一了草原以后,大中已经不需要再对外扩张了,目前的地盘已经足够李衍和自己的子孙挥霍了。

    要知道,一旦彻底消灭了金人和蒙古人,那大中的势力范围就可以推进到北冰洋,将整个西伯利亚都画入大中的版图。

    如此一来,大中的国土面积可能也就稍逊于原来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和大蒙古帝国。

    这已经极为了不起了——别说大蒙古帝国还会不会再出现,就算能出现,大蒙古帝国和大英帝国也掩盖不了大中帝国的光辉。

    所以,李衍觉得,自己也该牧马南山,还国人一个真正的和平了。

    李衍此举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扬。

    再加上,李衍即将完全平定侵扰了中原王朝上千年的胡患。

    李衍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无人可以匹敌。

    到了大定元年的春天,已经有超过半数的蒙古人选择投降大中。

    大中的官吏对这些蒙古人全都采取了汉化和拆迁处理,让他们彻底融入大中,彻底成为中国人。

    至于没投降的蒙古人,十有七八在去年的寒冬中冻死、饿死或是因为抢夺生存资源自相残杀而死。

    说起来,也是老天在帮李衍、在帮大中——去年的冬天,可能是近百年来,最冷的一个寒冬,西伯利亚最冷的地方在最冷的时候,温度可能都快达到了零下八十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对于躲在西伯利亚的蒙古人而言,就是一场天罚,十不存一的天罚。

    简短节说。

    这一冬过去了之后,不在大中控制下的蒙古人,连原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他们没有牲畜,没有粮食,度日如年。

    可即便是这样,中军仍不放过他们。

    经过一个长冬的休养生息,兵强马壮的中军,在岳飞、杨沂中等人的带领下继续北进寻找侥幸活下来了的蒙古人。

    经过数月的搜索,西路军终于在勒拿河的上游找到了这群蒙古人。

    这时,蒙古人的战马,已经被他们自己吃得七七八八的了,哪里还能跑得过拥有大几十万匹战马的西路军?

    因此,这一仗没有任何悬念,中军屠杀了近十万蒙古人,俘虏了七万多蒙古人,只有两万多不到三万的蒙古人继续向北逃窜。

    顺便说一句,合不勒的七个儿子中,有六个被中军捉了,跑得那个也不是孛儿只斤·也速该,而是合不勒的大儿子,换而言之,这个世界将不会再有铁木真这个人了。

    而对于逃走的那两三万蒙古人,中军仍是紧咬着不放,一直追到了北冰洋边上,又杀死了两万多、生擒了合不勒一家,岳飞、杨沂中等人才善罢甘休。

    在这之后,岳飞、杨沂中等人在北冰洋边上的一处望海悬崖上找了一块镶入山中的巨石,然后他们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巨石上刻下了李衍的功绩和他们西路军的战果作为纪念,以示此地纳为中国疆土,这块巨石后来被人称为“镇北石”。

    做完这一切,西路军才押着合不勒一家反回中京献俘。

    另一边,东路军也在春天过后,将大金其余的疆土,要么打下来,要么招降了。

    在这之后,不少金人逃进了大山之中或是逃去了东西伯利亚山地。

    这些余孽需要长时间招降和围剿才能彻底清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将来交给地方政府想办法也就是了。

    总而言之,大中算是彻底平定了北方的胡患……

    ……

    zwqiushu

第八百七十七章 风不止(求订阅!)() 
平定了北方以后,李衍想停下扩张的脚步。

    为此,李衍甚至都将年号改为“大定”。

    而且,李衍亲自主持补充了自己原来的“大铁路”计划,将西伯利亚也加入到自己的“大铁路”计划当中。

    另外,李衍命人去西伯利亚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李衍这么做,一来是为大中找到稳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二来也是希望后辈子孙重视西伯利亚这块荒地,别因为它离大中有点远,就放弃西伯利亚这块资源极其丰富的宝地。

    总而言之,李衍已经不想再对外扩张,只想消化自己已经得到的疆土,然后大力开展自己的国家。

    换而言之,李衍已经想明白了,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可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想停下来,就真能停下来。

    就在李衍撸胳膊往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西方遥远的归远城(原东部喀喇汗王朝的都城拉沙滚)突然送回来消息——葛逻禄和康里叛变了,现在正在大肆侵吞大中的疆土。

    这消息一传回来,李衍其实并不感到奇怪——事实上,这事早在李衍的意料之中。

    在李衍原来的计划当中,大中西边的疆土只到天山就可以了。

    之所以,李衍让岳飞他们打过天山灭掉东部喀喇汗王朝,之所以后来李衍又派吕将、李济他们去治理东部喀喇汗王朝,只是因为李衍不希望自己的邻居是一个强大的帝国,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可话又得说回来,因为李衍并没有想要彻底占领东部喀喇汗王朝的疆土,因此,李衍也就没往那里移民。

    当然,这也是因为汉人并不愿意去那么远、环境那么差的地方——别说天山以西,就是西域,汉人都因为那里远、环境差,而不愿意去那里定居。

    这也就导致,大中对那里的掌控力度比较弱。

    说起来,虽然现在的大中有一亿多五千多万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还多,但大中的疆土真的是太大了,大到这么多人口好像都不够用的地步。

    这也是李衍不愿意再扩张的原因之一。

    那李衍有没有办法解决故土难离这个难题?

    当然有。

    很简单,以经济手段促使就可以了,只要有钱赚,别说西域,就是西天,也有人愿意去。

    只不过,目前阶段,李衍更想将已经得到的疆土全都消化,并不想再去扩张了。

    然而——

    树欲静,而风不止。

    葛逻禄和康里的叛变,逼得李衍不得不再开战,而且,必须得开战。

    首先,李衍不想打仗,但不代表李衍怕打仗——李衍这一路走过来的道路,全都是用尸骨铺出来的,李衍趟过的所有河流,全都是用鲜血灌注的,李衍屁股下的皇帝宝座,全都是用敌人的头颅堆起来的,这样的李衍,又岂会怕打仗?

    再有,葛逻禄和康里敢虎口扳须,如果不狠狠打击,将来必定人人效仿,那大中的江山不就跟纸糊的差不多了,谈甚么一百年两百年?

    所以,李衍很快下令,让枢密院从各个军区调集十万精锐,由刚刚才回来的岳飞所统领,再次西征,讨伐葛逻禄和康里。

    这次,除了王德以外,枢密院还将张宪派去给岳飞担任副手,以防万一。

    至于文官,还是以经验丰富的马扩为主。

    除此之外,李衍还让李威等自己的五十几个喜欢当军人的儿子加入远征军锻炼。

    现如今,大中的铁路已经修到了西域的定远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