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不能说王语嫣、木婉清、钟灵等人不是美人,不漂亮,只不过,她们的年纪有点大了——王语嫣跟李衍同岁,都是三十九岁。木婉清四十一岁。就连三人中最小的钟灵,都已经三十四岁了。她们三个,是十足的半老徐娘。

    可话又得说回来,王语嫣、木婉清、钟灵等人到底是美人,虽然已经是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关键是,她们是李衍曾让李衍如痴如醉的《天龙八部》里的女人,有精神加成,而且,她们还有女儿,李衍最喜欢母女花了,所以,李衍还是将她们收了。

    ……

    时间很快就到了大统五年五月。

    经过了充足的准备之后,李衍将杨沂中调了回来,又从各军抽调出来了十万精锐,包括第一营、铁浮屠、拐子左右军等精锐中的精锐,加上原来保护李衍的解烦军、踏白军、快速反应部队(也就是姚兴所率领的一万轻骑兵),一共十七万大军,共动用了二百列火车,护送李衍去燕京。

    大中正式将都城从东京迁往燕京。

    仅仅二十几个时辰,李衍一行就从东京到了燕京。

    这让曾经对李衍大力发展“大铁路”计划大放厥词的人,全都闭上了嘴。

    这帮老古董,虽然顽固不化,但并不傻,他们清楚的明白,二十多个时辰就能让二十多万人从东京到燕京,代表的是甚么,那是绝对的辐射,绝对的统治!

    设想一下,从燕京到宁西城也只不过才需要六七天时间,就算去大中最远郡普吉郡也只不过需要二十几天时间,并且,一次性就可以带二十万大军以及充足的辎重过去,更为关键的是,这个速度还会不断增加,用时会不断减少,这些地区还能仗着鞭长莫及而不服从王化吗?

    经此一事之后,很少有人再对李衍大力发展铁路抱有微词了,有的只有深深的佩服,佩服李衍的高瞻远瞩,佩服李衍的敢想敢为!

    李衍的到来,得到了燕京城中的六七百万人的热烈迎接——人们不仅夹道欢迎,还自发的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燕京城中的人,是发自肺腑的迎接李衍!

    他们之所以如此欢迎李衍,可不仅仅是因为李衍的威望极高,深受他们的爱戴,李衍的到来,还意味着燕京城将成为大中这个庞大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意味着燕京城将取代汴梁城成为这个世界最繁华的所在,意味着燕京城将成为大中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意味着受饱战火侵害的他们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试问,他们又怎么能不欢迎李衍?

    在十几万大军的拥护下,李衍坐着由九匹汗血宝马拉着的龙辇进入了燕京城。

    大中帝国迎来了崭新的一页……

    ……

第八百二十六章 培养接班人(上)(求订阅!)()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燕京城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燕京城设计时,参照了《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燕京城从整体上分为四层,即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

    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皇城中不仅包括紫禁城,还包括社稷坛、景山、太庙、中南海、北海、万岁山、太液池、皇史宬、太子府,另外还抱括李衍一众儿子住的千王府(顾名思义,就是一千座王府,不过,因为李衍的儿子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这千王府,虽然有“王府”之名,但每一座规模都不大,都是四进四出的四合院,而且,样子完全一样,为了公平起见,在分配上,是严格按照年龄排列下去的。)

    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这里面住的是达官贵族。内城九门的含义大体是这样的,正阳门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崇文门指“文教宜尊”;宣武门指“武烈宣扬”;朝阳门指“迎宾出日”;阜成门指“物阜民安”;东直门、西直门取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垂的含义;安定门取“文臣翊赞太平,交待而后安享”之意;而德胜门是指”武将疆场奏绩,得胜回朝凯旋”。

    外城有七门——住的是平民百姓。

    内、外、皇城统一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行政区。

    皇城不许随意进出,内外城则没有太严格的限制,也就是说,大中虽然不允许挑战皇权,但允许百姓成为贵族,给了平民百姓希望。

    穿过外城和内城,来到了皇城以后,李衍叫停了龙辇。

    因为皇城不允许平民百姓随意进出,又因为李衍一家还没有正式入住皇城,所以,与锣鼓喧天热热闹闹外城和内城相比,皇城则要显得冷清得多,尤其是对于最先进入皇城的李衍而言。

    走下了龙辇之后,李衍来到了凤辇旁将刘慧娘搀了下来,同时道:“最后这点路,咱俩走过去吧。”

    刘慧娘笑道:“官家可是激动了?”

    李衍笑道:“还是皇后了解朕。”,然后李衍一边牵着刘慧娘的手往紫禁城走、一边又道:“有点恍然如梦的感觉,没想到朕真这么受人爱戴。”

    刘慧娘道:“这是官家这十几年来不断努力的结果。”

    握着李衍的大手,刘慧娘也感慨万千!

    虽然李衍好色如命,无女不欢,但刘慧娘却觉得她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这些年来,李衍身边的女人多不胜数,其中不乏各个方面都极为优秀的,也不乏李衍极为喜欢的,可那些女人却无一人能撼动刘慧娘的皇后地位。

    这不仅仅是因为刘慧娘聪慧强能统领好整个后宫,更是因为李衍一直都毫无保留的支持刘慧娘,不允许任何人撼动刘慧娘的皇后地位。

    就像现在,在这个无比重要的时刻,李衍那数千妃嫔、一万多女人,全都只能坐在马车上远远的在后面跟着,而李衍却牵着她的手,亲自将她领进紫禁城,向所有人宣告,她是紫禁城的女主人——唯一的一个女主人。

    而且,除了不允许任何女人撼动刘慧娘的皇后地位以外,李衍还不允许自己的任何儿子撼动李存的太子之位,哪怕李衍的不少儿子都表现出来了他们很优秀。

    就像李衍给自己的一众儿子分配住房。

    那千王府,每一个都只拥有一座四进四出的院子占地全都不到两千平。

    而李存的太子府却是拥有九十九间半、占地近十万平的规模宏大的宅邸。

    另外,从三年前开始,李存就跟着李衍处理国事,而其他人连参政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李存的太子之位,无人可撼动。

    所以,刘慧娘对于李衍,既是满满的爱,又是满满的感激。

    牵着刘慧娘走了一会,李衍道:“存儿的身体怎么样了?”

    听李衍问起李存的身体情况,刘慧娘的心中就是一阵担忧!

    她儿子李存,哪哪都好,就是身体差了点,还不愿意习武强身。

    结果,不久之前,李存突然间就得了一场大病!

    在这个时代,一场大病,是很可能要人性命的——这些年来,李衍其实都已经夭折了二十几个儿女,也就是因为李衍的儿女众多,要不然,就夭折这二十个儿女,都够李衍伤心的。

    后来,要不是集中了安道全、孔厚、牟介三位当世神医全力医治,李存没准就已经英年早逝了。

    病好以后,李存的身体变得更差了,于是乎,李衍将李存撵回去静养。

    算算时间,李存已经静养了快一百天。

    刘慧娘道:“安太医、孔太医、牟太医都说存儿没事了,可以继续跟官家处理朝政。”

    李衍听言,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既然存儿的身体没事了,那朕准备让存儿去宁西担任一县县丞或是主簿。”

    “甚么?”

    刘慧娘听言,瞳孔就是一缩!

    宁西是哪里?

    那是陇右最前端,那里环境艰苦,不是山地,就是沙漠,那里民风彪悍,当地的吐蕃人,时不时的就会起来反叛,就是那里的汉人,也比别的地方彪悍,那里被西夏、吐蕃、回鹘等众多草原王国和部族所包围,国际形势极为复杂,那里……总而言之,现在的宁西,应该说是大中最差、最复杂的一个地方。

    关键是,李存的身体不好,去那里不是自找危险吗?

    其实,以刘慧娘的聪明,不可能想不明白,李衍让李存去宁西担任县丞或是主簿,那即是在锻炼李存,也是在给李存建立威信的机会,为得就是让李存将来接替自己的皇位?

    可身为一个母亲,刘慧娘是真不放心身体不好的李存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李衍没有催促刘慧娘——李衍相信,刘慧娘一定会想明白此事,并做出正确的取舍。

    果然!

    过了一会,刘慧娘的脸上就变得坚定起来,然后说道:“存儿甚么时候走马上任?”

    李衍道:“过几日,朕就让他匿名去参加科举,他如果能考上,就跟同期选拔出来的人才一块下放,如果考不上……”

    说到这里,李衍看向刘慧娘,笑道:“那就说明,这些年咱们白培养他了。”

    李存跟刘慧娘一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并且勤于学习,因此刘慧娘对李存很有信心,所以刘慧娘很自信的说道:“臣妾的儿子会考不上?”

    李衍听言,哈哈一笑,然后将刘慧娘搂在怀中,并在刘慧娘的额头上亲了一口,再然后一边继续搂着刘慧娘往前走、一边道:“那朕拭目以待。”

    又走了一会,李衍突然停下脚步,然后对刘慧娘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朕也得告诉你一声。”

    ……

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养接班人(下)(求订阅!)() 


    “对了,还有一件事,朕也得告诉你一声。”

    见李衍如此郑重,刘慧娘的心中顿时浮现出了一个很不好的感觉!

    事实证明,刘慧娘的预感是准确的,李衍很快又道“朕准备再培养一些儿子作为皇储的备选,朕希望你能理解朕,朕是皇帝,得为这个国家负责,不能甚么事都凭感情行事,不能将这个国家全都押在存儿一人身上。”

    听了李衍此言,刘慧娘的瞳孔顿时就是一缩,随即心里立即涌出了一丝苦涩!

    以刘慧娘的智慧,怎么会想不到,李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被李存的这场大病给吓到了,进而想到了这其中的隐患?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可刘慧娘又能理解李衍的选择。

    如果李存这次没有挺过来,李衍自己再出点意外,那么对于大中这个国家而言,很可能就会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而土崩瓦解,进而让大中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李存病得最重的时候,大中朝廷明显有人心浮动的迹象,李衍的那些便宜丈人、舅哥以及李衍一众儿子的亲家中,有不少人都频繁活动,上演了一出出让李衍暗自冷笑的拙劣戏码。

    刘慧娘知道,李衍做这个决定,首先是因为李存的身体不太好,谁都不敢保证李存能不能活到李衍死的时候,其次是因为李存要去危险的宁西地区历练,谁都不敢保证李存就一定不出现意外,因此,李衍必须要有备用人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可以有侥幸心理,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另外,李衍的其他儿子,也都是李衍的亲生儿子,身为一个父亲,李衍不能一丁点机会都不给他们,这太不近人情了。

    沉默了一会,刘慧娘问道“官家准备让谁来担任皇储的备选?”

    见刘慧娘能理解自己的决定,李衍很欣慰,然后一边继续领着刘慧娘往紫禁城走、一边说道“对朕的其他儿子,朕要做到公平,所以,他们之中,只要年龄超过十三岁,只要有心从政,朕都会给他们一个尝试的机会,然后从中选出优秀的进行培养,昂儿(刘慧娘给李衍生的第二个儿子)也可以成为其一,过几年旭儿(刘慧娘给李衍生的第四个儿子,今年才六岁,刘慧娘给李衍生的第三个儿子早夭了)也可以成为其一。”

    刘慧娘明白了,李衍这是准备择优而取,而且,除了李存以外,李衍要给自己的其他儿子完全相同的机会。

    “那……”刘慧娘欲言又止。

    李衍知道刘慧娘想说的是甚么,因此,也不等想问又不敢问的刘慧娘将她想问的话问出口,李衍就直接说道“你放心吧,如果存儿真能顺利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帝国继承人,在他继承朕的皇位之前,朕一定会为他扫清所有障碍,包括……他的兄弟们。”

    得了李衍的这个承诺,刘慧娘放心了刘慧娘看出来了,李衍还是一如既往的英明,并且还是一如既往的看好李存,李衍之所以开始培养其他儿子,只不过就是因为李存的身体不太好,做一个以防万一罢了。

    而且,身为一个聪明的女人,刘慧娘心知,绝不能试图改变李衍所做的决定。

    首先,这么做,肯定没有任何用处李衍之所以跟她说一声,只是出于对她的尊重,并不是在问她的意见,也就是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根本无法改变,她若是想强行改变,极有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甚至反而会害李存失去皇储之位。

    其次,她除了是李存的母亲以外,还是这个帝国的国母,与这个帝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李衍后宫中那么多其它国家的皇后、皇妃、公主如果还不能让她清楚的看明白这一点,那她这个“女诸葛”之名,也太不名副其实了,因此,在李存的身体不太好的前提下,她必须得支持李衍做的这个准备一些备选皇储人选的决定。

    不过

    话又得说回来,该为李存争取的,刘慧娘还得为李存争取。

    刘慧娘说道“官家,您看,存儿也不小了,是不是该为他说一门亲事?”

    李衍道“嗯,是该给他说门亲事了,这小子,哪哪都好,就是在这方面少根弦,也不说跟逸儿、昊儿、叡儿(李衍的几个比较好女色的儿子)他们学学,像叡儿,还不到十五岁,就有两子一女了。”

    刘慧娘白了李衍一眼,道“存儿最该学的就是官家,古往今来,有谁能像官家一样,儿女加到一起,都快七百个了!”

    李衍哈哈一笑,道“朕那是天赋异禀,旁人学不来的。”

    刘慧娘也知道,李衍这并不是在吹嘘,而是李衍真是天赋异禀。

    笑过之后,李衍又道“朕不求存儿能像朕一样,甚至都不求存儿能像逸儿、昊儿、叡儿他们那样,但他也不能不好女色啊,要知道,子嗣对于一个帝王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他倒好,都已经十七了,连一儿半女都没有,朕甚至都怀疑他到底碰没碰过女人。”

    刘慧娘赶紧替李存遮掩道“自然是碰过的,臣妾派过去照顾存儿的两个使女,都已不是初子了,也被存儿收为侧室了。”

    李衍听言,道“那还好。”

    刘慧娘又道“不过,侧室毕竟是侧室,不是正妻,再者说,存儿毕竟是储君,不比寻常人,所以这太子妃还是早定下来为好。”

    李衍点点头,道“你说得对,你那有合适的人选没有?”

    刘慧娘等得就是李衍这话。

    刘慧娘不动声色的说道“臣妾觉得岳飞之女岳安娘就不错,清秀,稳重,明事理,有太子妃的风范。”

    从名义上来说,还有战事在身的岳飞,如今手上还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