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七百五十五章 陛下已经输了(求订阅!)() 


    最近这段时间,李衍一直夜宿西夏宫。

    李衍之所以流连西夏宫,除了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以外,也是因为梁仙仙和梁诗诗真让李衍很迷恋。

    套用李衍的原话就是,她们两个,真像是只妖精,一不小心,就着了她们的道,然后销魂而死。

    与梁仙仙和梁诗诗这两只妖精相比,还未长成的李清露,就显得太过青涩和太过稚嫩了。

    不过

    李清露也有李清露的优势。

    首先,李衍的食谱太杂李衍既喜欢梁仙仙和梁诗诗这样的妖精,也喜欢李清露这样的半大萝莉。

    其次,通过接触,李衍发现,李清露很善良,而李衍一向不欺善,甚至还很喜欢保护善良的人(当然,前题是没有厉害冲突),所以,从内心深处来讲,李衍更愿意保护李清露。

    再次,李清露陪嫁来的十个使女很有意思,个顶个的聪慧无比,并且相貌都是上上之选。

    最后,李清露的背后有一个西夏,这是她最大的优势。

    所以,虽然李衍这段时间一直夜宿西夏宫,但更多时候还是睡在李清露那里,而不是梁仙仙和梁诗诗那里。

    如今,中夏结盟已经尘埃落定。

    李衍又有上万亩良田要浇灌,不能总浇西夏这几块田。

    所以,今日下了朝之后,李衍没再去西夏宫,而是来到了坤宁殿。

    很不凑巧,李衍到坤宁殿时,刘慧娘没在宫里她去蕃衍宅看李存去了。

    现如今,李存也已经十三岁了。

    在这个时代,十三已经是成年人了,在一些家庭甚至都娶妻生子担当顶梁柱了。

    不仅李存,李衍的不少儿子如今都已经超过十岁了。

    按照礼法,他们全都得搬出皇宫居住。

    这也方便他们独立。

    而蕃衍宅正是他们的住处。

    这蕃衍宅,位于外城,通过一条夹道与皇城相连,原来是赵佶的皇子们居住的宅邸,是政和年间由童贯主持建造的那时,赵佶的儿子们也渐渐长大,宜就外居,于是,建了诸王宅邸。

    据说,当时由于郓王赵楷最受赵佶宠爱,所以他的宅邸建造的最为宏大,有人据此猜测,郓王赵楷将来很可能会取代太子赵恒。

    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发生,李衍命人将当初赵桓居住的宅邸扩大了三倍(为此还将旁边的两座宅邸推倒了),然后才让李存入住。

    也就是说,李衍很明确的告诉天下人:别看朕的儿子众多,但将来继承朕皇位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朕的长子李存。

    除了明确李存的太子之位以外,李衍在李存的教育方面,也是极为用心的李衍可不想自己建立的王朝像秦王朝一样,只经历两代,就灭亡了。

    就以给李存选老师为例。

    李衍思前想后之后,并没有让闻焕章、赵鼎、许贯忠等人品高绝的人当李存的老师,而是让有孙刺猬之称的孙静当李存的启蒙老师。

    另外,李衍准备,等李存再大一点,就亲自教导他。

    (几年后,李存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没能挺过去,李衍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了,于是又从自己的一众儿孙中,选了一些资质不错的,用相同的方式培养,用以充当李存的备胎,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见刘慧娘没在,李衍也不急。

    后宫有规定,出宫探望子女的,不得超过两个时辰,而且,还必须得有十名随即的女侍卫陪同。

    不用说了,这是为了防止后宫女人出轨的。

    这个规定是刘慧娘制定的,刘慧娘不会带头不尊守。

    所以,用不了多久,刘慧娘准会回来。

    因此,李衍并没有就此离去,而是在坤宁殿里闲逛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李衍来到了一座庭院当中。

    在这座庭院的正中间,有一个凉亭,里面背对着李衍坐着一个女子。

    观女子的背影,李衍发现,她身材高挑,绰约多姿。

    李衍近距离接触过的美女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李衍的感官比寻常人强出无数倍,以至于李衍现在仅凭背影就能判断出一个女人是不是美女。

    就以亭中的这个女子为例,李衍敢说,她是绝世美女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亭中的这个女子,身上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

    这种书卷气息,李衍只从一个女人身上看到过。

    这个女人就是李清照。

    而眼前的这个女子明显不是李清照她比李清照要高一点,而且,李衍知道,刚刚才跟自己分开的李清照,现在不在宫中,而是去了大典修纂所。

    其实,这些都不是这个女子最吸引李衍注意力的地方。

    最吸引李衍注意力的是,这个女子身上穿着的竟然是只有李衍的妃子才能穿的宫服!

    李衍的妃子虽然不少,但也不过几十之数妃子不等同于妃嫔,妃子的地位仅次皇后,一般人根本不够格当李衍的妃子,就像那些亡国公主和帝姬,现在绝大多数也只不过是些二、三等的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婕妤。

    自己的这几十妃子,李衍闭着眼睛都能判断出来她们谁是谁。

    所以,李衍敢肯定,亭中背对自己的自己的这个妃子,自己一定没有见过。

    这不禁勾起了李衍的好奇心。

    于是乎,李衍抬腿向那个凉亭走去。

    不多时,李衍就来到了凉亭中。

    原来

    亭中女子正在摆旗局,也就是她正在自己跟自己下围棋。

    女子很专心。

    以至于,一直等到李衍来到她面前,她才发现了李衍。

    不过

    虽说如此,可女子一点都没有慌乱,而是很稳重的慢慢站起,然后恭恭敬敬的给李衍行了一礼,同时道:“臣妾拜见陛下。”

    看见女子的容貌,李衍的眼睛就是一亮!

    李衍猜得没错,该女是一个世间少有的美女,儒雅,端庄,知性,秀丽。

    与此同时,李衍还确定了另外一件事自己没有见过她。

    李衍没着急让女子起身,而是看向她所摆的棋局。

    起初,李衍看这盘棋,也没甚么。

    可就在李衍即将收回自己的目光时,李衍猛得又看回这盘棋!

    越看,李衍的眉头皱得越厉害。

    过了好久,李衍扭头看向一旁的女子,问道:“你为甚么要摆这样的一盘旗?”

    女子语气平静的说道:“臣妾就是随便摆着玩的。”

    李衍看了女子一会,然后说道:“那你我下完这盘棋如何?”

    女子果然与众不同,没像很多俗人一样推让,而是很干脆的说道:“陛下请。”

    看了女子那古井无波的俏脸一眼,李衍在女子的对面坐下,然后说道:“你执白,我执黑,你先下吧。”

    女子听言,没有去拿棋子,而是十分大胆的说道:“如果按照陛下所说的,这盘棋不用下了,陛下已经输了。”

    ……

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求订阅!)() 
“如果按照陛下所说的,这盘棋不用下了,陛下已经输了。”

    听了女子此言,李衍眼中精光一闪,然后看着女子久久不语!

    众所周知,李衍也是一个围棋高手,大中如今的宰相闻焕章,就是当初李衍用围棋赢回来的。

    现如今,此事已经成为一段佳话,可谓是人尽皆知。

    换

    水浒逐鹿传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求订阅!)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水浒逐鹿传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七百五十七章 郑太后(求订阅!)() 


    “灭了南宋?”

    听到这里,李衍对女子的感观彻底变了,不再将她当成是一个有不良居心的人了。

    李衍为甚么会如此?

    因为持女子这种论调的人,不止女子一个除了女子以外,还有很多,这些人中包括,闻焕章,赵鼎,许贯忠,孙静,萧嘉穗,王伦,陈康伯,等等很多大中重臣。

    随着跟西夏结盟、金人来议和,不少人,或是出于对当前局势的分析,或是出于对和平的渴望,请求朝廷跟金人议和。

    当然,更多的人,出于对金人的恨,请命中军灭了金国。

    而有大局观的一些人,跟女子一样,提出了,收复燕云之后,可以暂时放任金国,然后休养生息,再然后全力灭掉南宋。

    在这些人眼中,长城以外的贫瘠之地,有如鸡肋,要与不要,意义不大,而南宋所占的富饶的南方地区和有天下粮仓之称的蜀地才是大中势在必得的。

    这些人还提出:

    首先,南宋隔开了大中的领土,让大中收尾不能相连,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中南半岛脱离大中。

    其次,南宋孱弱,内部问题多多,灭南宋比灭金国容易多了。

    再次,中宋之间有着无法消除的仇恨,南宋求和,一定是缓兵之计,待南宋解决了其内部问题之后,势必要找大中报仇,即是如此,莫不如先下手为强。

    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中原地区虽然也适合耕种,但太看天吃饭了,如果遇到前几年的连年灾荒,那么中原地区,不仅不能自给自足,还需要其它地区支援,而南宋所控制的江南地区和蜀地则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即便是遇到灾年,江南地区和蜀地也一样可以自给自足,并且有大量的盈余,这么说吧,北宋末期,赵佶挥霍无度,甚至是往死里败祸,那时又赶上了连年灾荒,可即便是那样,北宋依旧能勉强支撑,这皆是因为有江南地区和蜀地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支持,所以,大中若想安稳,若想拥有万代不败的江山,就必须也要跟北宋一样拥有富饶的江南和天下粮仓蜀地当后盾。

    在说了先灭南宋的原因之后,这些人又分析了可以暂时放过金人的原因:

    一、正像女子所说的这样,辽国之所以强盛,之所以统制了北方数百年,那是因为辽国一直占据着燕云,那是因为有汉人的文明支持,而金人被赶出长城以外,必然慢慢失去汉人的文明,进而退化成茹毛饮血的野人,到那时,只需用经济手段,辅以一些其它手段,像分化,像离间,像挑唆别的草原势力与金人交战,等等,用不了多少年,金国就会走向没落。

    二、金人如果退到长城以外,那么大中只需在燕云、平滦营三州驻守十万精锐大军,金人就别想再来中原,进而也就不足为惧,而与之相反的是,长江虽然也是天险,但因为它太过绵长,根本无法全面防守,所以,南宋若想向大中发起进攻,随时都可以威胁大中的边境。

    三、金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制有严重问题的金国,矛盾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尖锐,或许到了某一时刻,金国可以不攻而灭。

    其实

    李衍已经被这种说法说动了。

    这里不仅仅有闻焕章等人所说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非常现实的问题:

    例如,这些年来,中军一直南征北战,真是兵老师疲了,得好好休整一番。

    例如,虽然有高丽、日本、台湾、甚至是中南地区支持,可中原地区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高丽、日本、台湾、中南地区绝不可能长久背负这个负担。

    再例如,虽然大中占据了中原地区,也平定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但这并没有完陕西地区,宋西军还在抵抗大中的统治,河东地区也有部分金军、部分宋军以及数不清的寇匪在垂死挣扎,还有未来的燕云地区,不说收复的过程,就是收复了以后,也必定会有不少抵抗势力,这些可全都需要时间来平定,更重要的还是平定了之后的治理,那话怎么说来着,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难,河东、河北就不说了,虽然被犁过几次,但毕竟有汉人治理了上千年的底子在,还算好治理,真正难治理的还是燕云,那里可是被胡人占了几百年,所以,大中需要时间好好治理这些地区,否则之前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费了。

    等等……

    所以,见女子也是这个论调,李衍对女子放下了戒心。

    女子迟疑了一下,解释道:“臣妾并非故意摆棋局吸引陛下,然后借机劝说陛下,今日之事,更多的是巧合,臣妾在这里是等皇后娘娘的……臣妾知道陛下不喜欢后宫干政。”

    李衍看着女子的眼睛,问道:“你这棋局是准备给皇后看的?”

    女子没有否认,道:“这两天,臣妾一直在与皇后娘娘探讨此事。”

    李衍盯着女子漂亮的杏眼看了一会,悠悠地说道:“赵佶如果肯听你的话,北宋可能就不会忘了。”

    没错。

    李衍已经猜出女子是谁了。

    她就是赵佶的皇后、北宋最后一个太后,显肃皇后郑氏,也就是郑太后。

    这没甚么难猜的。

    李衍的妃子是有数的,她们每一个,李衍闭着眼睛,都认出来。

    而李衍唯一一个没见过的,就只有郑太后一人。

    当初,李衍之所以纳郑太后为妃,完全是出于打击赵氏的目的,并没有其她意思。

    另外,李衍听说,郑太后如今已经四十四了,比李清照还要大两岁,比自己大了整整八岁。

    所以,李衍对郑太后也就没有甚么想法了。

    这也就导致了,赵佶的妃嫔,李衍都快玩遍了,也没见过郑太后。

    听了李衍之言,郑太后沉默了一会,道:“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就是……玩心太重了。”

    李衍又道:“那赵构呢,他也应该算是你的儿子吧?你怎么让朕灭了他的江山?”

    郑太后想都没想,就道:“他不是臣妾的儿子,臣妾的儿子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死了。”

    言毕,郑太后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我的儿子若是不死,大宋又怎会亡,他一定能力挽狂澜……”

    李衍能理解郑太后对赵构的恨,若非赵构见死不救,北宋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就亡了,赵佶他们也不会被捉去金国。

    所以,李衍并没有怀疑郑太后说的话。

    又打量了宛如二十岁出头的少妇的郑太后一会,李衍突然道:“过来朕这里坐。”

    郑太后沉默了一下,然后低着头说道:“臣妾四十四了。”

    李衍听罢,哈哈一笑,道:“无妨,朕的胃口好,就想尝尝赵佶的正妻是甚么味道!”

    听了李衍这霸道之言,郑太后又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站起身来,再然后慢慢向李衍走来。

    在郑太后离李衍还有一段距离时,李衍就伸出手一把抓住了郑太后的手臂,然后往怀中一带,郑太后跌就坐到了李衍的怀中……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壮士断腕(求订阅!)() 


    大中太子府的书房中。

    孙静和李存正对金国的皇权结构进行分析。

    李存道:“金国的皇帝和大臣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界限,君臣之间可以说没什么制度可言,皇帝和贵族大臣们共同治理国家、共同掌管国家军队,这种制度在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上下团结一心,使金人所向披靡,可在治理天下时,那些贵族,往往不会考虑国家的利益,只会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因为国家不是他们的,这就会对皇权形成极大的制肘,当双方的利益出现对立的情况,那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