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金将皆点头。
战火是最能让人成长的。
这十几年间,金将随完颜阿骨打起兵,然后从东打到西,又从北打到南,太明白,一切谈判都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没有实力,谈个屁,就像他们对宋国一样,你们屡战屡败,有甚么资格跟我们谈,乖乖的把所有好东西交出来听候发落就是了。
想到宋国,完颜希尹又道:“如今辽东王来趁火打劫了,我等得尽快废掉赵宋,另立异姓,还有,得催促汴宋主尽快将金银绢帛搬出城,然后运往燕京和云中。”
其实,赵桓第一次来金营时,完颜宗翰便有废掉赵宋之意。
不过,完颜宗望却不赞成废掉赵宋。
完颜宗望说:“自古北兵到南朝,未尝不破其国,携其主而归。可此只是兵强而已,德不足也。不如立其主,刻大碑于梁宋间,使天下后世知我行兵有名,且不绝人后,亦使南兵自此数百年不敢动。若不然,他日赵氏自立,咱们大金便失去立主之恩义。”
完颜宗翰觉得完颜宗望说得有些道理,便让监军完颜希尹派人送赵桓回城。
可完颜希尹却坚持认为应将赵宋废弃,另立他姓为君,不同意放赵桓回城,并以辞职相抗命。
完颜宗翰于是将两种不同意见如实上报给完颜吴乞买,请完颜吴乞买做出决定。
这段时间,完颜希尹一直坚持己见,屡次对完颜宗翰说:“保留赵宋,还是另立异姓,事关重大,不可不从长计议。现在,宋朝君臣只是表面上臣服,而背后小动作肯定不断。我们一旦退兵,很可能途中遇到抵抗。因此,对我们来讲,最好的选择便是另立异姓,并携宋朝废帝一同北上。”
而且,完颜希尹坚信,完颜吴乞买也肯定支持这样做。
完颜宗翰其实已经被完颜希尹说动,只是碍于完颜宗望的面子,才迟迟没有实施废掉赵宋一事。
如今,梁山军横空出世,让完颜宗翰等人不得不提前面对此事。
完颜宗望知道,完颜宗翰已经下定决心废掉赵宋了。
可完颜宗望还是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其实只是完颜宗望的借口。
真实情况是,完颜宗望不希望完颜宗翰的功劳高过他,踩在他的头上。
自从金国出兵南下以来,东路金军是每次都先西路金军一步跑到汴梁城下。
可真正懂军事的人都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完颜宗望的功劳要远逊色于完颜宗翰。
在河东,每遇一城,完颜宗翰都必须攻破,不攻破,绝不南下,如今河东的坚城已经尽被完颜宗翰所破,然后派重兵把守,换而言之,河东之地已经尽归金国所有。
另外,宋国的精锐西军之所以迟迟不能来救援东京,就是因为之前完颜宗翰派大将完颜娄室锁住了潼关。
再看河北,河间、中山二府还在固守不说,其周边还有数十大大小小的城县在宋国的掌控之下。
两相一对比,就不难看出,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谁更厉害。
这么说吧,金军之所以能南下掠夺宋国,主要功劳在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只是一个配角,别看他跳得欢。
这也是完颜吴乞买和完颜斜也任命完颜宗翰为主帅的原因。
如果再被完颜宗翰灭了赵宋,那完颜宗望将再也无法撼动完颜宗翰的地位。
所以,听完颜希尹又提“废赵宋,另立他姓”一事,完颜宗望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完颜宗望毕竟是东路军主帅,还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儿子,而且劳苦功高,最重要的是,不笼络好完颜宗望,有可能会导致金军的东西两路大军分裂,进而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所以,完颜宗翰不可能不顾及完颜宗望的想法,见完颜宗望的脸沉下去了,完颜宗翰道:“废不废赵宋,可以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先将宋皇控制在咱们的手上,免得横生枝节。”
……
第六百二十六章 留不得(求订阅!)()
…
自从赵桓向完颜宗翰递了降表之后,完颜宗翰就逼着赵桓君臣往城外搬运国库里的绢帛。
为了尽早打发这些瘟神离开,赵桓君臣尽最大的努力配合金军搬空内藏、元丰、大观库等国库。
金人所索要的绢帛虽多,但宋国底蕴丰富,不难凑够。
问题出在,金人所要的金银实在是太多,多到赵桓君臣怎么都凑不出来。
毕竟,汴梁城再繁华,也只是一城。
在赵桓君臣的不屑努力之下,向金人缴纳的绢帛已经全部搬出城。
至于向金人缴纳的金银,则是真凑不出来了,哪怕赵桓君臣为此已经绞尽了脑汁。
赵桓君臣天真地以为,只要他们能满足金人的要求,就能保住宋朝江山社稷,就能保住他们的性命,就能保住赵桓的皇位。
另外,面对金银实在是无法凑够的情况,赵桓君臣还很担心金兵入城,他们想,金兵一旦入城,烧杀抢掠必不可免,汴梁城必将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恰在这时,金使萧庆来到城中说,完颜宗翰请皇帝出城,商议加大金皇帝徽号之事。
赵桓跟萧庆说了现在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也就是拿不出金银。
萧庆趁机说道“此事须陛下亲见元帅,才可化解。”
何栗认为赵桓出城跟完颜宗翰商量一下也好,便道“陛下亲自出城,足见诚意,金银或可减免,若不出城,金银一事恐难以解决。”
听了何栗所劝,赵桓于是决定亲自出城去见完颜宗翰,商量减免金银一事。
答应出城了之后,赵桓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对于这次出城与完颜宗翰相会,赵桓有种不祥的预感。
为防不测,赵桓下诏,以皇太子赵谌监国,以同知枢密院事孙傅兼太子少傅、吏部侍郎谢克家兼太子宾客,辅佐皇太子监国,又以孙傅为留守,户部尚书梅执礼副之。
走之前,赵桓秘密召见孙傅,含泪对孙傅说道“朕此次去金寨,虑有不测。但金银不足,金人屡次扬言纵兵入城,故不得已必须出城。今后之事尽托付于卿,若真有不测发生,卿可置力士司召募勇敢必死之士,得二三百余人,拥上皇及太子溃围南奔。我从金人之命,死生以之。”
孙傅伏地叩头大哭“臣纵然粉身碎骨,定不负陛下重托……”
第二天,赵桓下诏给众大臣说“朕今日出郊见两元帅,议徽号,尔等各司其职,无须担心。”
前任宰相唐恪听说此事之后,认为此乃鸿门之会,叹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合门宣赞门舍人吴革见到诏书之后,对其亲信说“昨夜观天文,帝座星甚倾。皇上若出城,必被金军扣留。”
吴革想阻止赵桓出城,因此,来到都堂,对何栗说“皇上此次出城必堕敌计,愿相公禀奏皇上,请勿出。”
何栗说“官家此去,只为给金国皇帝上徽号,必不留也。”
吴革说“敌情难测,怎可尽信?”
见何栗不听劝言,吴革又来到枢密院,请孙傅和张叔夜上奏,劝赵桓别出城。
可这时,入奏已经没有用了,因为赵桓已准备出发了。
这次,郓王赵楷随赵桓一块出城,大臣何栗、曹辅、吴开、莫俦、李若水、谭世勣、司马朴、汪藻、孙觌扈驾从行,还有一千名禁卫兵前呼后拥。
京城百姓闻听赵桓又要出城去金营,纷纷涌上街头。
不多时,便聚集了数万人,他们纷纷劝说“陛下不可出!若出,事或有不测!”
百姓们一边劝说、一边号哭,他们上前拉着赵桓的马车不让马车往前走。
赵桓坐在车内,目睹此情此景,禁不住簌簌落泪。
这时,京城四壁都巡检使范琼走过来,向百姓解释说“皇帝本为生灵,屈己求和。今幸金营,朝去暮即返矣。若不使车驾出城,汝等亦无生理!”
百姓们闻言而怒,纷纷朝范琼投掷石头瓦块。
范琼大怒,抽出配剑,将拉住车辂不让赵桓前去的那些百姓的手指砍断。
有几个人意图反抗,被范琼挥剑杀死。
车驾行至太学前,忽然遇到匆匆追赶而来的张叔夜。
张叔夜叩马而谏,力劝赵桓不要出城。
赵桓道“朕为了一城生灵,势不得已啊。”
说罢,赵桓策马即行。
张叔夜使劲拉着马车不让前去,然而,已经六十二岁的张叔夜,又怎么能拉住烈马?
张叔夜于是伏地跪拜,放声大哭。
赵桓闻声回头望着张叔夜,大声说“嵇仲,努力啊。”
赵桓车驾缓缓前行,南熏门已近在眼前。
一种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重,笼罩在赵桓心头。
赵桓很清楚,自己一旦踏入金营,立即就会失去自由。
于是,在出城之前,赵桓又安排了一件事密遣邠门宣赞舍人符彬,持密诏去往北京大名府北道总管司。
赵桓在密诏中说
“朕自即位以来,被迫与金人交战保卫大宋疆土,为此,朕累下哀痛之诏,你等皆知。
今金人攻围京城,已及一季,应援之兵始终未到,使吾社稷生灵坐以待尽。
如今,金人已登京城城墙,逼以城下之盟,欲使朕与吾民肝脑涂地。
故对金人请求,靡有不从。
每每念此,屈辱之极!
时事至此,深究往事,已无意义。
朕已同意立大河为界,而金人实未敛兵,欲以太上皇和皇太子为质,现今屯兵于京城,终不退归。
朕上祷皇天,皇天未之震怒;下告民人,民人未之怀愤。思祖宗积累至此而欲尽乎?朕之德薄不能以保吾民乎?朕朝夕不安,痛切深思,实无罪戾,夫何使朕与吾民至于此极也?
现咨尔河北之民,与其陷于番夷,不若各自发愤,抱孝怀忠,推立总首,集结队伍,自以为号,保守疆土,使我中国不失于番夷。若能使天下安平,朕与汝等分土共享之。
朕言及此,痛若碎首!故兹诏示,宣此至怀。”
这份密诏,反映出了赵桓的委屈与无奈,也表现出了他对金人侵占河北的不甘心和愤恨,如果让他逃过此劫,他未尝不会跟金人不死不休。
符彬很快便携带赵桓的密诏离开大队,想要去河北送信。
可没过多久,符彬便被金人截获,这封密诏也落到了完颜宗翰的手上。
看了赵桓所下密诏,完颜宗翰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完颜宗翰派人将完颜宗望请来,然后将密诏拿给完颜宗望看。
完颜宗望看过密诏之后,脸色也很难看。
完颜宗翰道“这才是赵皇真正的心声,二太子还欲留下赵宋吗?”
完颜宗望听罢,把眼睛一闭。
不多时,完颜宗望就猛然睁开眼睛,随即道“赵宋无论如何都留不得!”
……
。
第六百二十七章 京观(求订阅!)()
…
细想想也是,金人都把老赵家欺负到了这种程度,老赵家的人,只要稍稍带点种,怎么可能不跟金国死磕到底,怎么可能不竭尽全力报此血海深仇?
至少在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等人看来,这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很快就做出决定:废弃赵宋,另立他姓。
再来说梁山军方面。
汤怀带着本部人马到了濮州之后,很快便得知,不久前宋大元帅府从开德府离开。
汤怀看过地图之后,认为开德府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于是一边亲率领两指挥人马前往开德府、一边派快马回济州府向刘锜汇报此事。
没过多久,汤怀就顺利的接收了开德府,刘锜也收到了汤怀传回来的消息。
刘锜和前军参谋长刘敏以及高级参谋杨温一至认为,金军必争开德府。
因此,刘锜很快便做出了相应的布置。
等完颜昌的先锋部队到达卫南,刘锜亲率铁浮屠和拐子左右军在半路伏击完颜昌的先锋部队。
刘锜将大军埋伏在清丰的一个河谷两旁。
此河谷,原来是一条小河,现在干涸成了一条南北之路,地上遍布细碎的石子与砂砾,路两侧是长长的斜坡,坡上是大片的松树林。
此地是从卫南前往开德府的毕竟之道路。
屡战屡胜,让金军滋生了傲慢之心,觉得自己是不可战胜的,所向披靡的,因此,他们根本就没想过此河道有伏兵,三千骑兵就这么直直的冲进河谷之中。
刘锜看准时机,下命放箭!
顷刻之间,河谷两边的斜坡上乱箭齐发,箭矢如雨。
金军被梁山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数千军马拥挤在狭窄的河谷里,东窜西奔自相践踏。
见金军已经乱得差不多了,刘锜下令铁浮屠出击。
在卢俊义的带领之下,三千铁浮屠“轰隆隆”的冲进了河谷之中。
得说金军的确悍勇,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少金军将士还有能张弓搭箭进行还击,还有些金军将士能纵马向铁浮屠冲来。
可惜——
这些金军将士选错了目标!
梁山铁浮屠那是梁山军精锐中的精锐,所有人马都是从数十万人马中选出来的,而且南征北战多年,未有一败。
这样的铁浮屠岂是一群已经乱了阵脚的人能击败的?
河谷中,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没多久,金军就被铁浮屠彻底击溃。
这时,拐子左右军分别从两侧杀入河谷之中。
在这之后,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大屠杀。
最终,只有不到二百金军仗着悍勇生生杀出包围逃回卫南。
刘锜遵照李衍之前下的命令,女真人一律格杀勿论,头颅就地堆成京观,契丹人、溪人、渤海人、汉儿免死,充入劳改营进行劳动改造。
完颜昌获悉前锋军被全歼的消息之后,大惊,随即派人去战地查看。
不久,完颜昌就得知,刘锜将他的前锋中的女真人全都屠杀了,而且还将其头颅堆成京观。
完颜昌又惊又怒,下定决心必报此大仇。
完颜昌亲率大军继续攻打开德府。
刘锜命铁浮屠、拐子左右军再次出战。
金军再次被杀退,损失了两千多人马,然后撤回卫南。
跟之前一样,这两千多人马的头颅也被梁山军割下,堆成京观。
完颜昌不甘心败给刘锜,不久之后重整旗鼓又来攻打开德府。
刘锜料定完颜昌必会再来,早早就派王胜和汤怀各率三千马军埋伏在金军的归路之上。
二次交手,刘锜又派铁浮屠和拐子左右军出战。
这次,完颜昌改变了战术,企图用女真人所擅长的游斗之法击败铁浮屠和拐子左右军。
站在城墙之上指挥铁浮屠和拐子左右军的刘锜,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然后从容不迫的指挥铁浮屠左冲右突。
一场血战厮杀了近半个时辰才结束——完颜昌又被刘锜击败。
刘锜命令拐子左右军乘胜追击。
完颜昌果断留下三千精锐骑兵挡住拐子左右军,然后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往卫南逃窜。
就在完颜昌以为摆脱拐子左右军彻底安全了之际,突然呜呜地响起梁山军的冲锋号角之声!
紧接着,王胜和汤怀就各率三千马军从左右杀出。
这些梁山军将士好似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才狼狈逃窜出来的金军。
完颜昌大惊,匆忙指挥金军迎战。
一方是以逸待劳已久,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