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一来,问题就指定是出在李师师身上。

    为了能给李衍生个一儿半女,李师师吃了牟介几百副汤药,又用了不知多少偏方,并时不时的就找李衍试试。

    可惜,全无半点效果!

    就在李师师快要放弃的时候,却意外怀上了。

    这让李师师怎能不喜,怎么不幸福?

    赵元奴忍不住又道:“姐姐你嫁人了?”

    李师师笑道:“嗯。”

    赵元奴问:“不知姐姐的官人是?”

    李师师笑道:“妹妹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赵元奴非常聪明,马上就想到李师师的官人是李衍,并很快就联想到了很多东西,进而脱口而出道:“那当年……”

    ……

第四百零六章 在劫难逃(求订阅!)() 


    李师师的身份还是一个秘密,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她叫王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才知道她是天下第一名妓李师师。

    而目前还没到李衍跟赵佶彻底翻脸的时候。

    因此,李师师的身份还得保密。

    所以,见赵元奴想说当年李衍大闹东京的事,李师师立即给赵元奴递去了一个“别乱说话”的眼神。

    赵元奴多精啊,一见李师师递来的眼神,立即改口道:“那当年……你怎么不告而别?”

    李师师笑道:“跟你们一样,我也是被他掳上山的。”

    赵元奴诧异道:“你也是被他掳上山的?”

    李师师笑道:“他就是一个土匪、强盗,凡事他看上的,全都会抢回来,别说咱们这些侍妾了,就是咱们大姐,他的发妻,都是他手下的人给他掳回来的。”

    赵元奴看了程婉儿她们一眼,然后小声问李师师:“她们都是他抢回来的?”

    李师师笑道:“大部分都是。”

    众女听了,皆笑,全然不将这当回事。

    赵元奴则一阵苦笑,“完了,李衍行事如此霸道,我只怕是在劫难逃了。”

    这时,花想容鼓足勇气道:“我不是被他掳回来的,我是自愿的。”

    花想容此言一出,众女全都笑得前仰后合,同样小腹隆起的玉藻前,上前拉起花想容的手,道:“小妹妹,你真可爱!”

    李师师道:“来吧,两位妹妹,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众姐妹。”

    李师师最先介绍程婉儿,道:“这是程婉儿妹妹,你们叫她婉儿姐姐就行……”

    “这是花宝燕妹妹,你们叫她宝燕姐姐就行……”

    “这是李慧乔妹妹,你们跟她叫慧乔姐姐就行,跟你说哦,慧乔妹妹原来可是高丽王后……”

    “……”

    听完李师师的介绍,赵元奴和花想容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衍的妻妾之中,竟然有一个高丽王后,一个日本王妃,四个高丽公主,两个高丽太师之女,还有方腊的女儿!

    瞬间!

    不仅花想容,就连赵元奴,都有些自卑了!

    众女寒暄了一会之后,李师师等人就带着花想容、赵元奴、悯枝往山上慢走。

    走了一阵,大家彼此有点熟悉了,花想容忍不住问道:“他会北上收复燕云故地么?”

    赵元奴也很关心这件事,所以她的耳朵也竖了起来。

    李师师道:“这种事不是咱们该关心的,他也不允许咱们掺和这些事……不过,最近军队正在大整编,他人也去东京了,我猜,只要条件合适,他会派兵北上的……”

    ……

    朝堂之上。

    童贯慷慨陈词:“燕云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咱们汉人之地,自从石敬恶贼将之割让给辽国,咱们汉人饱受夷害,自太祖登基,咱们大宋一直谋划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一直没有良机,如今辽国国势衰退,正是咱们大宋收复燕云故地之时,且坊间民众都希望咱们大宋能收复燕云故地不再受夷害,此乃民心所向,咱们不可教民众失望!”

    王黼道:“官家何尝不想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可也得有军队才行,朝廷的军队要么在西边防范西夏,要么在南边征剿方腊,哪还有军队北上收复燕云故地?”

    童贯道:“咱们泱泱大宋难道只有这点军队?”

    高俅道:“咱们大宋的军队虽然不小,但因国土面积大,这些军队被分散在全国各地,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将之聚集起来,目前成建制的军队唯有西军和平寇军这两支。”

    童贯道:“据我所知,咱们大宋还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

    高俅道:“哦?不知太傅说得是哪支军队?”

    童贯看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闻焕章一眼,道:“安东都护府的梁山军。”

    赵佶故意道:“梁山军要抵御高丽、泰封两国,怎能派出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爱卿你是不是搞错了?”

    童贯冲赵佶一拜,道:“安东都护府只与泰封接壤,并不与高丽接壤,而那泰封又弱于高丽和安东都护府在高丽和安东都护府之间左摇右摆,因此,三家呈平衡之势,这种情况下,安东都护府抽出一二十万兵马北上收复燕云之地,绝无问题。”

    赵佶听罢,问闻焕闻:“闻爱卿,童爱卿之言你也听见了,不知你们安东都护府可能派出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

    闻焕章出列,冲童贯微微一拜,问:“不知太傅觉得我们安东都护府有多少军队,能一下子派出一二十万大军?”

    童贯眼皮都没抬一下,道:“四五十万总是有的。”

    闻焕章道:“不知太傅是从何处得知的这个数字?”

    童贯道:“本帅自有渠道。”

    闻焕章不再看童贯,而是看向赵佶,又道:“童太傅还真看得起我们安东都护府,好,那就依童太傅所言,我们安东都护府就有五十万大军好了……自从我们安东都护府受了招安,至今已经四年,朝廷共拖欠我们梁山军军响……嗯,最少也有一亿贯和一千万石粮食了,朝廷如果将欠我们安东都护府的这一亿贯和一千万石粮食的军饷补齐,我们大都督愿亲率二十万大军北上,不收复燕云故地,绝不还师。”

    李邦彦道:“朝廷是没给梁山军军响,可也没向你们安东都护府收过税,此足可以两相抵消。”

    闻焕章道:“乐浪、直番、济州三郡,除了是番地,就是荒地,为了在这三郡站住脚,大都督实行免税,又给民众分发耕牛、粮种,修建基础设施,数年间大都督向这三郡注入了数亿贯,就算收取一些商业税,也是入远远不敷出,三地之兵,之所以能坚持守卫三郡,并不是因为大都督给了他们军响,而是因为他们得守卫家园……远征燕云之地,并非本土作战,没有军响,他们如何会效力,怕是不等开战,就会溃散。”

    说到这里,闻焕章总结性说道:“总而言之,大都督让微臣转达他的意思,安东都护府可以出兵,甚至他本人可以亲率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土,但他有两个条件:一、补足以往拖欠梁山军的军响,也就是,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二、梁山军所过之地,所有官吏,不管王侯将相,皆受大都督节制调遣。”

    ……

第四百零七章 贪得无厌(求订阅!)() 


    “一、补足以往拖欠梁山军的军响,也就是,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二、梁山军所过之地,所有官吏,不管王侯将相,皆受大都督节制调遣。”

    听完闻焕章提得条件,赵佶的脸色当即就沉了下来!

    “李衍只是一个节度使,竟然想节制调遣王侯将相,他想干甚么,难道想造反?”

    “竟然敢跟朕要一亿贯的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贪得无厌!”

    “……”

    所有人都看见赵佶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最会溜须拍马的王黼,直接出列,道“李衍只是一个节度使,怎能节制调遣王侯将相,再有,闻副都护如何不知,现如今正值朝廷为难之时,根本没有钱,朝廷剿田虎、王……方腊的钱银,还是你们安东都护府献的。”

    闻焕章道“大都督让臣转达他的原话,打仗这种事,最忌讳的就是相互制肘将令不明,官家如果让他节制调遣所有人,梁山军就北上,他如果不能节制调遣所有人,官家就另请高明。至于军饷,臣听闻,太祖曾置下封桩库,收纳各割据势力所藏金帛,另外大宋每年节余皆存入此库,专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使用,如今梁山军北上正是为收复燕云十六州,正符合启动封桩库的条件,朝廷怎么会无法支付我们梁山军这区区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的军响?”

    “这……”

    ……

    后殿。

    等赵佶发泄完怒火,童贯才进言道“要是能收复云州故地和解决李衍这个心腹大患,花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也是值得的……闻焕章已经承认安东都护府有五十万人马,这从李衍敢派二十万人马北上也能得到证明,李衍有这么多人马,已经严重威胁到咱们大宋的安慰了,不可再放任不管了!”

    赵佶也不是不知道,手握四五十万人马的李衍,已经能威胁到他的统治了,可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真是太多了。

    王黼道“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太多了,金银先不说,东南粮道已经被方腊截断,咱们就是想给李衍凑齐一千万石粮食,也没有地方弄去,我看,还是先剿灭了方腊那伙贼寇,打通粮道,然后再做计较。”

    童贯心道“王黼此人,无能短视,且与我不合,不能让他担任宰执之职……看来,得想办法将蔡京弄回来了。”

    蔡京的儿子蔡攸、蔡倏、蔡袺,蔡攸的儿子蔡行,皆官至大学士,相当执政。

    蔡京最受宠的时候,赵佶七次到蔡京家,赏赐不计其数,并让蔡京坐着与他饮酒,大致使用家人的礼仪。

    蔡京家的仆役有做大官的,陪嫁的婢女有封为夫人的。

    真是荣宠到了极致。

    可是这几年,赵佶渐渐宠爱更会讨她喜欢的王黼和蔡攸,不喜欢越来越老的蔡京,加上公论渐渐地也不赞许蔡京了。

    赵佶就于前段时间将蔡京撵出了朝堂,将王黼提为宰辅。

    童贯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性情乖巧,从做给事宫掖时起,就善于揣度皇帝的意旨,预先做出顺承的事。

    赵佶即位,在杭州置金明局,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此事,开始和蔡京交往。

    蔡京进京任官,得力于童贯。

    蔡京任相后,赞成攻取青唐,并对赵佶说童贯曾十次出使陕右,熟悉那五路的情况与各将帅的才能,竭力推荐他。

    童贯从那以后,才得发迹。

    虽说童贯和蔡京也不是一直都和睦,但两人毕竟相互扶持而起,彼此之间还是有些感情的。

    更重要的是,这王黼老是拆童贯的台,让童贯心生忌惮。

    这也就不怪,童贯想将蔡京弄回来,打压王黼了。

    收回杂念,童贯看向蔡攸,道“蔡大人,你找闻焕章私谈,有甚么结果?”

    蔡攸道“我跟闻焕章说,让他少要一点,并暗示可以为他加官进爵,可是他说,这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是李衍要的,他只是遵命行事,他还说,他只是副都护,安东都护府能代替他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要是谈不到李衍想要的结果,非但李衍不会出兵,他这个副都护也当到头了。”

    赵佶怒道“李衍怎么恁地霸道!”

    童贯道“李衍早有不臣之心,根本就没将官家您放在眼里,有这样的表现不足为奇。”,顿了顿,童贯又道“此次是解决李衍之祸唯一的机会,只要断了李衍一臂,再将李衍撵出咱们大宋,大宋就安矣,更何况,李衍好大喜功,准备亲自北上,李衍的儿子中最大的如今都不到六岁,一众手下之中又无一人有能取代李衍的实力和名气,所以,只要李衍有个三长两短,安东都护府必然土崩瓦解,届时官家您再好好谋划一下,乐浪、真番、济州三郡必然会真正成为大宋的属地。”

    赵佶有些心动,道“那……启动封桩库?”

    童贯道“如此形势咱们大宋若是还收不回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恐怕就再也回不到咱们大宋的怀抱了,微臣愚见,官家应赌这一局。”

    王黼道“金银之事,咱们还可以启动封桩库解决,粮食呐,咱们去哪弄?”

    童贯看着王黼道“咱们大宋真没有粮食么?”

    王黼迎着童贯的目光道“那童太傅倒是说一说,咱们大宋哪里还有粮食?”

    童贯道“是不是我说出哪里有粮食,王宰辅就不再反对此事?”

    王黼的脑袋快速转动,想“哪里还有粮食?”

    突然!

    王黼想到一地!

    王黼看着童贯问道“太傅说得该不会是蜀中吧?”

    童贯道“正是蜀中。”

    蜀中有成都平原,又有崇山峻岭天然屏障,发展农业,是最佳区域,因此,蜀中向来有粮仓之称。

    北宋各地这几年不是旱就是涝,但蜀中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所受影响并不大。

    所以,蜀中的确有粮,而且不少。

    王黼道“蜀中有粮不假,可那里地远路险,要想运一千万石粮食出蜀,不需半年,也要五个月,李衍能等这么长时间?”

    童贯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将运费翻个两三倍,水陆齐运,两个月不能将这一千万石粮食运到黄河边上,我童贯将脑袋输给你王黼。”

    王黼看着童贯道“太傅是真是不将官家的钱当钱啊!”

    童贯理都没理王黼,而是冲赵佶一拜在地,道“机会可能只有这一次,还请官家圣裁!”

    ……

    。

第四百章 逛青楼()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

    矾楼原名为白矾楼,因南京商贩贩售白矾于此,后改为酒楼,名称也逐渐演变为樊楼。

    矾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整体建筑高低起伏,檐角交错,富丽堂皇。

    虽说李衍曾从矾楼中得了一个美人、数百万贯起步资金、传国玉玺,但实打实的,李衍并未来过这东京七十二酒家之首。

    在燕青的带领下,一行人交了一千多贯的入场费进入矾楼。

    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教李衍这个见惯了后世繁华的人都大开眼界。

    来到一面影壁前,燕青叫停了众人,道:“麻烦了,得写出好诗,才能进去。”

    李衍差异道:“逛青楼,还必须得会写诗?”

    燕青道:“普通青楼自然是不用,这天下第一楼,还真有这个规矩……大官人莫要担心,附近定然有卖诗的,小人这就去买他十几首,保证咱们这些人都能进去。”

    哪有那么多会作诗的,很多公子哥连打油诗都不会作。

    可这些人还偏偏想附庸风雅。

    怎么办?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慢慢的,便有人在青楼卖诗的按质量收钱,上等的,甚至能卖到万金。

    其实,这些卖诗的,跟青楼也有勾结。

    换而言之,这也是青楼的收入之一。

    果然!

    都没用燕青去找,很快就有人主动找上来,道:“几位,可要好诗?”

    燕青带来的一个人,很快就跟那人谈好,为李衍等人一人买了一首诗。

    不过,就在那人要付钱的时候,李衍道:“少买一首。”,然后拿起毛笔“唰唰唰”的写下了四句诗。

    生当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