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冲到山上,姚兴才发现中了敌人诡计,可惜为时已晚,姚兴愤然砍断军旗旗杆,大声痛骂了敌人一通后,返身复入敌阵厮杀,最后终因敌众我寡,姚兴与其子壮烈牺牲,同时遇难的,还有拱卫大夫、忠州防御使郑通等五十人。

    姚兴死在马上尸身不倒,双目圆睁,战马狂吼冲出乱围,直奔姚兴另一子的营帐。

    当马跑到一座桥上遇到姚兴另一子带领仅剩的几十名士兵援父而来。

    姚兴之子见父已死,下马哭拜于地说“孩儿定要收复失地为父报仇!”

    话音一落,姚兴尸身缓缓从马上倒下,人们叫这座桥为“遇子桥”,后讹称“慰子桥”。

    事后金人心犹余悸,相谓曰“有如姚兴者十辈,吾属敢前乎?”,金陵王完颜亮闻报后命笔《吊姚兴》诗一首,诗云“独领孤军将姓姚,一心忠孝为南朝,元戎若假征兵檄,未必将军死尉桥。”,对姚兴的忠义行为予以高度赞赏。

    李衍万万没想到,姚兴竟然会来应招!

    这姚兴的武艺就算不如杨再兴,也不会差太多。

    关键是,姚兴还有统兵之能,人还极为忠义,并且绝对听话。

    “意外大收获!我正愁将来不知让谁来担任背崽军的主将!”

    念及至此,李衍“腾”的站了起来,然后快步向外走去,再然后翻身上马带着一众亲卫向较场飞奔而去!

    离较场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李衍就看见,较场上两员很年轻的将领酣战正欢,其中一人正是杨再兴,另一人李衍不认识,但想必就是姚兴!

    李衍纵马来到卢俊义身边,问道“较场上是甚么人?”

    卢俊义当然知道李衍问的不是杨再兴,而是另一个人。

    卢俊义道“他叫姚叔兴,已经跟再兴打了一百二十合。”

    李衍问“谁强?”

    卢俊义道“伯仲之间……再兴应该略强一点。”

    怕杨再兴和姚兴受伤,李衍又看了一会,道“去叫停他们二人。”

    卢俊义听令,二话不说就翻身上马,然后抄起长枪冲入较场!

    跟那次卢俊义和杨再兴的比斗一样,杨再兴和姚兴也已经打出了真火,难舍难分!

    因此,卢俊义来分开他们,杨再兴和姚兴本能的同时攻击卢俊义,想要将卢俊义打跑,然后继续比斗。

    卢俊义不惧,以一敌二,跟杨再兴和姚兴战在一起!

    卢俊义是生力,而杨再兴和姚兴已经打了很长时间。

    所以,杨再兴和姚兴以二敌人,暂时也奈何不了卢俊义。

    打了一阵,杨再兴和姚兴似乎是默认卢俊义加入一般,较场上竟然演变成了三人之间的乱斗,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李衍看了一会,示意牛皋将自己的混铁盘龙棍递给自己。

    牛皋见状赶紧将一直抗着的混铁盘龙棍递给李衍。

    李衍单手抄起混铁盘龙棍,随即一拍狮子骢就冲了出去!

    等李衍冲来,卢俊义、杨再兴、姚兴本能得联合在一起,想将李衍打出去!

    而李衍则直接单手抓着混铁盘龙棍的一头来了一个横扫乾坤!

    “唬!”

    卢俊义和杨再兴对这种声势太熟悉了,下意识的勒马躲避!

    姚兴虽然本能的觉得这棍声势不凡,可向来无敌的他对自己武艺和力气非常自信,因此选择横枪抵挡!

    “啪!”

    姚兴的枪杆断为两截,姚兴的人也差一点被李衍打下马,混铁盘龙棍离姚兴的脑袋只有一指的距离,姚兴想回正身体,刚一动,头盔就碰到了李衍的混铁盘龙棍!

    双手被震得一动都不能动的姚兴,大骇!

    不仅姚兴大骇,卢俊义和杨再兴也都是各自咽了一口口水!

    他们手使之枪,并不是钢的或是铁的,而是以枳木为芯,用桐油和鱼胶将枳木劈制而成的篾粘合在一起,然后涂以生漆,外裹葛布,在油中浸泡数月后晾干,再涂生漆,外裹葛布泡于油中,如此周而复始,三年方成,制成后入手沉重结实,刚柔并济,弯折回弹可瞬间复位,刀砍之如金铁。

    这种枪杆李衍竟然都能一棍打断,而且还能精准的收回余力!

    与他们三人,高下立判!

    李衍收回混铁盘龙棍,看着卢俊义、杨再兴、姚兴道“你们三个都冷静下来了?”

    卢俊义和杨再兴连忙点头。

    姚兴迟疑了一下,也点了点头。

    李衍调转马头,然后道“那陪我去吃点饭……有了你们三个,第一军终于有点天下第一军的样子。”

    ……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讨曾头市(求订阅!)() 


    二龙山下。

    一个大汉拦住攻打芒砀山归来的宋江,然后冲宋江一拜在地,道:“小人见过宋头领!”

    宋江问:“你是何人?”

    大汉答:“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人赤发黄须,都呼小人为金毛犬。小人祖贯涿州人氏,平生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为生。”

    宋江又问:“你拦住我作甚?”

    段景住道:“今春小人去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那马雪练也似白,浑身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又高又大,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放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久闻及时雨宋公明大名,可惜无路可见,所以小人欲将此马进献与宋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想在来的路上路过凌州西南的曾头市时那照夜玉狮子马被曾家五虎夺了去。小人跟他们说此马是宋头领的,不想那厮们多有污言碎语。小人人单力薄,不敢跟他们争辩,只能看着他们牵走那宝马,然后星夜赶路特来告知。”

    听罢,宋江暗自寻思了一会,随即暗喜,道:“既然如此,你且随我到山寨里商议。”

    听闻宋江得胜归来,晁盖将一众头领叫到聚义厅上庆祝。

    宋江领着樊瑞、项充、李衮、段景住跟二龙山的头领相识,介绍到段景住时,宋江道:“这位兄弟专为我盗了一匹宝马,名唤‘照夜玉狮子马’,可惜被那曾头市强抢了去,可恨!”

    段景住道:“江湖上英雄豪杰众多,可小人只识得大都督和及时雨宋公明,大都督如今归了朝廷,不算我绿林中人,如今小人就只识宋头领一人,所以特去枪竿岭下盗得大金王子骑坐的‘照夜玉狮子马’想献给宋头领,不想那曾头市的曾家五虎太过可恨,竟然敢抢宋头领的宝马!”

    本来因为并了芒砀山二龙山又壮大了几分而高兴的晁盖,在听到宋江和段景住之言后,脸不自觉得就沉了下来!

    刘唐更是咬牙切齿道:“不能再让这黑厮下山了,现如今江湖上只知二龙山有宋江却无人知有哥哥,长此以往下去,到底谁才是二龙山之主?”

    李应道:“刘唐兄弟此言虽有些过,理却是不错的,哥哥还是考虑一下我日前跟哥哥所说的,与宋头领分家,然后带着愿意跟哥哥走的人去投大都督,与宋头领好聚好散,免得将来撕破脸坏了兄弟义气。”

    白胜道:“哥哥你看,宋头领又去找李成、闻达两位哥哥说话了。”

    晁盖道:“你们休要这般说三郎贤弟,他是一心为二龙山,我等怎么能猜疑于他?”

    刘唐还想再劝,李应轻轻一拽刘唐的胳膊,示意刘唐别再劝了。

    刘唐狠狠一跺脚,然后将头扭到一旁!

    宋江看了刘唐一看,然后继续与李成和闻达说笑……

    接下来几日,段景住总说起照夜玉狮子马的好处,宋江便让戴宗去曾头市打探一下虚实。

    数日后,戴宗归来,道:“曾头市共有三千余户人家,内有一家,唤做曾家府,这家的老子原是金国人,名为曾长者,生下五个孩儿,号为曾家五虎:大儿子唤做‘曾涂’,二儿子唤做‘曾密’,三儿子唤做‘曾索’,四儿子唤做‘曾魁’,五儿子唤做‘曾升’,又有一个教师唤做‘史文恭’,他跟卢俊义和林冲是一个师父,武功深不可测,那宝马现今就是史文恭的坐骑,一个副教师唤做‘苏定’,武艺亦是不凡。那曾头市有五七千人马,训练有素,皆是一等一的精锐。曾家五虎曾发过宏愿说,与咱们二龙山势不两立,定要捉尽咱们山寨中的头领。更有一桩可恨之处,曾头市上竖着两杆大旗,上书: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

    晁盖听了,大怒,道:“曾家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亲自走一遭,不捉了此辈,誓不回山!”

    宋江起身,道:“哥哥乃是一寨之主,怎可轻动,还是小弟走一回吧!”

    晁盖道:“三郎贤弟,非是为兄抢你功劳,自从贤弟上山,有事皆是贤弟下山厮杀,想必也累了,这次就让为兄去一次,下次再换你,如何?”

    也不等宋江说话,晁盖就道:“哪位头领愿意随我下山?”

    刘唐第一站出来,道:“小弟愿随哥哥走一遭!”

    白胜道:“小弟也愿意去!”

    蔡福、蔡庆二兄弟是晁盖亲自招上山的,而且亲眼见过李衍跟晁盖有多亲近的,所以,简单交流一下便也主动站出来,道:“我们兄弟愿跟哥哥下山。”

    李应想了想,道:“小弟愿往。”

    杜兴见李应愿意去,道:“主人愿往,小人也愿往。”

    薛永和张横互看了一眼,同时道:“我愿陪哥哥去!”

    樊瑞刚上山,立功心切,且不知道二龙山的水深,站起道:“小弟也愿随哥哥去!”

    项充、李衮刚想符合他们原来的老大,李逵的大眼睛一瞪,他们立即将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见老朋友晁盖的人手明显不足,老好人朱仝,又动了恻隐之心,犹豫了一会,道:“我随哥哥下山。”

    见朱仝去,雷横当即道:“我也随哥哥下山。”

    等了一会,再也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晁盖看向李成和闻达。

    李成和闻达用眼角的余光看了宋江一眼,见宋江默不作声,然后小声交流了几句,之后才同时起身道:“小将愿往!”

    主动跟晁盖下山的这些人,实力没有太强的,更没有人是赫赫有名的史文恭的对手,因此,如果没有李成和闻达,说打曾头市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晁盖假装没看见李成和闻达的小动作,又看向关胜、郝思文、宣赞。

    有了李成和闻达其实还不够,如果再能加上关胜、郝思文、宣赞,此战才能有胜算。

    关胜拂髯不语!

    说实话,关胜也为难!

    宋江一心招安,这跟关胜的价值观相同,可宋江却一直找不到门路,关胜急在心里,他可不想当一辈子土匪山贼。

    晁盖倒是有门路,可晁盖又一心做个逍遥山大王无意投李衍受招安。

    难选!

    过了好一会,关胜才慢慢将眼睛闭上,“晁盖太胸无大志也太目光短浅,还是宋江的机会大一些。”

    关胜的选择,让宋江微微一笑,让晁盖大失所望!

    晁盖心道:“此战难打矣!”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起身道:“小弟也愿随哥哥下山征讨那曾头市!”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女婿(求订阅!)() 


    在汤阴县招完兵,李衍带着卢俊义、林冲以及李衍特意招来的武松去拜见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周老爷子,感谢他为自己培养出来了这么多人才。

    老爷子对李衍救活黄河两岸无数人性命高度赞扬,但对李衍邀请他去梁山军担任总教头一职却拒绝了。

    老爷子明言,他太老了,身体也不太好,就不为李衍效力了。

    李衍也没有勉强,老爷子的情况确实不太好。

    勉励了周侗的儿子周云清几句,李衍跟周云清说“你若有意仕途,可以来找我。”

    老爷子明白,李衍这是在帮他给他儿子安排出路。

    老爷子很感激李衍,亲自指导了李衍三天周侗棍法,期间又给李衍、卢俊义、林冲、武松、岳飞、张显、汤怀、岳翻等人讲了讲他对武术的理解。

    李衍受益良多。

    临离开之前,李衍让牛皋给周云清留了一百两金子、一匹好马、几株极品高丽参,让老爷子可以安享晚年。

    告别周老爷子一家之后,李衍带着从汤阴县招到的新兵和新兵的家眷去相州与其它招兵点招到的新兵和新兵的家眷汇合。

    因为招兵点有远有近,所以用了二十多天才将所有人聚集到一起。

    之后一统计,一百个招兵点,共招到了五万三千多新兵,新兵家眷十九万多人。

    考虑到台湾郡目前还属于开荒阶段条件还很恶劣,李衍和乐和等人商量过后,准备派兵将新兵的家眷全都送到羊口港,然后由日不落舰队送到目前发展的非常好的汉城妥善安置。

    分别在即,少不了难舍难分。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都是为了生存,在这个人人都吃不饱饭的时期,哪还有挑的?

    清早。

    岳飞一家住的临时帐篷中。

    岳飞拿出一包银银交给妻子刘氏,道“这是大都督给我的安家费,你们每个月还可以按口去兵曹下属的有粮司领取口粮,我若有战功,你们也可以去相关的司属领取奖励,这些将来我会写信与你细说,我不在家的日子,你要代我侍奉老父、老母,教育好云儿。”

    刘氏托着沉重的银包眉开眼笑,道“官人放心,奴家必定孝敬公婆,教育好云儿!”

    岳飞对刘氏贪婪的表情很不喜,可分别在即,又不知何时能再见,不知能不能再见,所以,岳飞强忍住训斥之心,来到父亲岳和、母亲姚氏面前,道“孩儿不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在二老身边尽孝。”

    岳和道“我们身子骨硬朗,不需要你尽孝,不过翻子还小,你当多多照顾他。”

    岳飞道“翻子如今是大都督的亲卫,吃得好,还安全,且大都督宽厚重情义,断不会叫翻子吃苦受罪的。”

    听岳飞这么说,岳和也就放心了。

    岳母道“大都督活人无数,乃是菩萨转世,又重用你和翻子让你帮他训练五六万人、让翻子当他的亲卫,你二人当尽心辅佐大都督。”

    岳飞恭恭敬敬道“孩儿知晓,此生必尽心尽力辅佐大都督!”

    岳飞与家人又说了一会话,帮家人整理了一下行装,一身亲兵装扮的岳翻突然冲进帐中!

    姚氏见岳翻毛手毛脚的,责怪道“你都已经是大都督的亲卫了,当稳重些!”

    虽说在责怪岳翻,可姚氏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笑意——上下看了岳翻好几遍,姚氏怎么看怎么觉得岳翻比往日里精神!

    岳翻喘了两口气,道“快……快……快准备迎接,大都督来了!”

    岳飞一家听言,顿时慌乱了起来,老实的岳和走来走去,道“大都督来了!怎么办?怎么办?”

    姚氏道“休要慌张,自有儿子应对。”

    岳飞问岳翻“大都督怎会过来?”

    岳翻道“大都督带我等巡视,看见你拴在帐前的赤骥,知这是咱家的帐篷,就说来看看。”

    岳飞听了,对家人道“无需担心,大都督可能就是想在咱们帐中休息一会,都随我去迎接大都督。”

    言毕,岳飞就走出帐外。

    岳和等人听言,也跟着走出帐外。

    不多时,李衍就带人过来。

    岳飞连忙迎上前,拜道“小将见过大都督。”

    李衍道“累了,在你家帐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