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种占城稻在乐浪和真番二郡能否大规模种植需要时间来证明。
这也是李衍同意招安并且暂时不想再跟大宋朝廷开战的原因之一。
至于发展经济,自然是靠通商,这也是李衍接受大宋朝廷招安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接受大宋朝廷招安,才能跟大宋通商,才能从大宋攫取大量财富。
针对跟大宋通商,李衍和刘慧娘等人特意研发出来了两种东西玻璃和香皂。
因为以前常看小说,李衍对这两种穿越者必须掌握的敛财至宝的制作方法非常熟悉。
加上李衍手下还有刘慧娘这个钻研大才和上万匠人,这两样本就不难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很快就大规模生产了。
对于这两样东西的价格,李衍就一个指示贵。
一块尺许见方的无色玻璃一千贯,一扇窗户最少三五千贯。
一件玻璃器皿至少万贯。
一小盒寸许见方的香皂五百贯。
你还别嫌贵。
你得研究购物者的心理。
能买得起玻璃和香皂的,绝不会不是穷人,他们绝不会差钱,而你要是卖得便宜了,那才反而没有了合适的消费人群。
李俊、扈成、苏长官、王则贞,包括吕方和郭盛,李衍手下的商人全都出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从大宋攫取到最大的财富。
除了卖,李衍同时也在买,买粮,买马,买铁,买所有战需品,全都高价买,甚至是倍价买大宋朝廷不可能一直让李衍买,早晚会出台相关禁令,在此之前,李衍能买多少买多少。
这些事虽然不需要李衍亲自去做,但哪样都得李衍亲自拿主意,至少是亲自敲定。
总之,李衍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
所以,只在高唐城待了三日,李衍便带着已经可以移动了的柴进返回了梁山泊,剩下的事全都交给乐和处理。
至于柴进的庞大家产,李衍跟柴进推脱了许久,最后收下了九成。
柴进执意将其家产送给李衍,是有原因的:
一来,是因为他真心感谢李衍救他性命,如果没有李衍,他十死无生,有多少钱都没用。
二来,是因为柴进也清楚,他的身份变了,不再是那个拥有丹书铁劵谁也不用怕的柴大官人了,他今后要想活得安稳就必须得找新的靠山,而那个新的靠山就是李衍。
三来,已经成了通缉要犯的柴进也没有地方放他那庞大的家产,与其暴露出来被人惦记,莫不如送给李衍换一个大人情。
……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了()
…
万岁山。
赵佶已经为它正式命名为“寿山艮岳”,简称“艮岳”。
经过多年建设,现在的艮岳已经初具规模。
在艮岳的一角,有一片很大的草地,这里是李衍进献的那两只长颈鹿,不是,是那两只神兽麒麟的家。
赵佶看着两只“麒麟”,龙颜大悦!
林灵素在左,蔡攸在右,两人都在大赞李衍忠心。
林灵素道:“有李居士给教主道君皇帝进献的这两只神兽麒麟镇压气运,大宋必然万古长存。”
赵佶听后,龙颜更悦!
蔡攸道:“听说大都督又给官家进献了一批琉璃器和琉璃窗,对了,还有镜子,官家能否赏赐微臣一些,听说那琉璃窗和镜子极为神奇。”
赵佶笑道:“是很神奇,那琉璃窗隔风透光,站在一侧可清清楚楚看到对面的景物,仿佛中间无物一般,那镜子更为神奇,它竟能清清楚楚的将人的相貌映照出来,远远不是铜镜可以比的,不瞒你们说,朕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清朕的相貌。”
蔡攸故作惊讶道:“这般神奇?”
蔡攸真是装的,其实李衍早就送给他和林灵素一大批玻璃和香皂,要不然他们能这么卖力为李衍说话?
见赵佶如此喜爱李衍,跟在最后面的高俅,眼中犹豫不决!
梁师成故意落后了几步,道:“李衍如今势大,又会做人,官家绝不会希望他再反派,因此,谁要是将李衍逼反了,有可能就得承受官家的雷霆怒火,我知你堂兄被李衍剐了你不甘心,但现在并不是跟李衍翻脸的时候,咱们慢慢图之,一点一点夺了李衍的兵权,最好将李衍骗到朝中为官,恁地时,你想怎么收拾李衍都心,现在还是忍了吧,你如果真忍不下这口气,就先将那个二龙山剿了吧,那个二龙山不是愿意抗下此事嘛,不如就成全了他们。”
高俅很不甘的说道:“我高家就我这个堂兄最人才,文武兼备,不想恁地命蹇!”
梁师成拍了拍高俅的肩膀,然后又去赵佶身边伺候去了。
路,梁师成已经给高俅指了,高俅怎么选,那可就不关梁师成的事了。
退一步说,如果高俅连这么明显的选择都不会选,那高俅也就没有资格当他梁师成的盟友了。
最终,高俅还是忍了,只下令青州慕容彦达知府剿灭二龙山,先收些利息。
……
且说慕容彦达接到高俅下的钧旨后,立即将呼延灼叫来。
原来,当年呼延灼大败于水泊梁山之后,无地可去,便想起了慕容彦达。
在那之前,呼延灼与慕容彦达曾有过一面之缘,慕容彦达对呼延灼非常欣赏。
呼延灼心想:“慕容知府乃是官家宫中慕容贵妃之兄,通过慕容贵妃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不过呼延灼还是过于乐观了。
原本只是一败的话,慕容彦达还真就能保呼延灼平安。
关键是,李衍依托那次大胜,一连攻下了济州府、东平府、东昌府三座府城,如此一来,呼延灼的罪就大了,大到慕容彦达也不敢为呼延灼开脱。
不过,慕容彦达到底还是欣赏呼延灼的,因此偷偷留下了呼延灼在青州府暂避祸事。
后来秦明和黄信反叛,慕容彦达手下实在是没有统兵大将,便将呼延灼请了出来。
呼延灼好不容易得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哪能不尽力帮慕容彦达练兵?
前段时间又传出来消息说,李衍被朝廷招降了成为安东都护府的大都督,因此,当年的事性质已变,这让呼延灼看到了复起的希望,所以更加勤练兵马。
听闻慕容彦达有请,呼延灼立即练兵的事交给副手,然后来见慕容彦达。
一见到慕容彦达,呼延灼就道:“不知相公找小人何事?”
慕容彦达不答反问:“你可知二龙山攻打下高唐州,剐了高知府一事?”
呼延灼道:“小人听说了,不过小人怀疑此事并非二龙山所为,二龙山实没有这个实力。”
慕容彦达问道:“那是何人所为?”
呼延灼语气复杂的说道:“从听到的消息分析,这很像是水泊梁山那伙贼寇所为。”
“慎言!”
慕容彦达又道:“水泊梁山如今已经不是贼寇了,它是安东都护府的分寨,李大都督也已经不再是水寇强人,他是朝廷的二品大员。”
说到这,慕容彦达看着呼延灼道:“我知你与他有旧怨,但如今他已经归顺朝廷,你当与他尽弃前嫌。”
呼延灼拜道:“小人当年输给他……心服口服,与他没有旧怨。”
虽然听出了呼延灼这话有些言不由衷,不过慕容彦达猜测,这更多的是不甘,而不是仇恨,便道:“往事都让它过去吧……高太尉传来钧旨,责令咱们剿灭二龙山,不知你有何章程?”
呼延灼道:“这二龙山上的贼寇倒是不足为惧,唯惧者是他那山太过险峻,没有三五万人,不可能打下那里。”
慕容彦达道:“那该如何是好?”
呼延灼想了想,道:“我听闻那二龙山的二当家宋江素有野心,想要一统青州绿林,最近频频跟桃花山和白虎山联系,不若咱们先剿桃花山和白虎山,一来,将这两座山头剿了,也能还我青州一片清净,二来若是能将二龙山的人调出来歼灭,那二龙山就好打得多了。”
慕容彦达道:“此计大善。”
……
再说,桃花山上的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听闻呼延灼要来打他们,大急!
两人一合计,立即派人去最近正在招揽他们的二龙山求援。
无独有偶,白虎山上的毛头星孔明和烛火星孔亮也听到这个消息。
孔明和孔亮两兄弟是宋江的徒弟,当年宋江落魄之际还曾在他们家庄上住过几个月,而且两人已经答应宋江去二龙山入伙,因此二人找二龙山求援更加仗义。
宋江接到桃花山和白虎山的求救之后,找到晁盖,然后又哭又拜,并大说当年孔太公、孔明、孔亮在他落魄之时是如何善待他的,还说若不报了这个恩情,与畜生无异,不如一死。
晁盖心软,最终没能禁住宋江的软磨硬泡,又一次同意宋江带兵下山……
……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台湾郡()
…
台湾。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秦朝称台湾为“瀛州”;
三国时期称台湾为“夷洲”;
隋朝至今(其实一直到元朝)称台湾为“流求”。
夏商时期台湾属于九州中的扬州。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二百三十年。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队到达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开始增多。
隋炀帝曾三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台湾。
九至十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如今,台湾是继济州郡(济州岛)、乐浪郡、真番郡以外水泊梁山的第四郡。
甚么?
偌大的台湾说成李衍的就成李衍的了?
说实话,李衍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说起来此事还是源于扈成在去福州贩卖玻璃和香皂回来后跟李衍汇报的一件事:“我们回来时,遇到了罕见的大风,有几只船被吹到了琉求,还好后来他们自己回来了,要不然会有不小的损失。”
经过扈成等人的描述,李衍一下子就明白了,所谓的流求就是台湾,进而想到了台湾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不懂,台湾有什么重要的?
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内地相望。
如果李衍占了台湾,凭水泊梁山强大的水军,李衍可以随便攻击宋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未来南宋的国都临安府(后世的杭州)。
所以,未来如果李衍跟宋国开战,台湾上的驻军就可以当作一支奇兵,一支直接剜进宋国心脏的奇兵。
到那时,李衍还可以南北夹击宋国。
金国进攻南宋时,赵构曾跑到海上避难,如果对手是有台湾的李衍,那也许一下子就能完成斩首捉了赵构。
总之,如果李衍有了台湾,那跟宋国开战,梁山军的战略回旋余地将会大大的增加。
当然,目前,台湾更大的作用还不是军事上的,而是经济上的。
李衍要想发展经济,必须得搞对外贸易,因为这才是最赚钱的。
可李衍的地盘太偏了,只与高丽和日本挨着,而高丽和日本还不跟李衍大规模贸易。
所以,李衍势必得跟别人贸易。
但是从李衍的地盘去别的地方太远了,包括去宋国——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个多月。
而李衍如果有了台湾就不一样了,先不说,李衍跟大宋的贸易一下子就近了无数倍,未来李衍甚至可以还跟东南亚诸地贸易。
当然了,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刻,李衍势必得占领海南岛,因为那样更方便。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目前李衍最大的贸易对象还是富裕的宋国。
而只要有了台湾,李衍就可以随便跟宋国贸易——快的话,五七天就贸易一次。
想到台湾的好处,李衍当即就调兵遣将。
没过多久,步四军、步七军、步八军、步十一军、步十二军(统领李纵,副统领解珍)、步十三军(统领石秀,副统领解宝。)等三万步军就到达了洋口港。
步十二军和步十三军是新成立的山地军,这两个军基本上都是由优秀的猎户组成的,擅长山地作战,侦查,探路,翻山,放火,偷袭,为了组建这两个军,李衍可是下令从整个梁山军挑人,甚至还从俘虏中挑选了一些,选拔头领时,李衍更是将所有将领的资料看了一遍,最后选中了自己的义子李纵和胆大心细义气的石秀。
顺便说一句,为了不影响高丽那边的兵力部署,李衍又成立了步十四军,统领栾延玉,副头领李衍的义子李虎,步十五军,统领邓元觉,副头领李衍的义子李猛,这两支步军全都是由汉卒组成的,一成立就调到了高丽顶替了步七军和步八军的位置,另外,杨雄调任步一军任副统领,孙新和顾大嫂进走报机密特种营成为时迁的副手,邹渊、邹润叔侄顶吕方和郭盛的位置成为呼延庆和欧鹏的副手。
除了步军,李衍还出动了马一军和马五军,加上李衍的亲卫军,共七千五百马军。
马五军是李衍新成立的马军——统领花荣,副头领孙立和李衍的义子李丑,马五军其中一营是从马一军中抽出来的,这营马军是马五军的骨架,马五军的军官全都出自这一营,另外四营马军中,有一营是从官军俘虏中挑出来的改造良好的原官军马军,还有一营是从高丽俘虏中挑出来的改造良好的原高丽马军,剩下两营是花荣、孙立、李丑从三万马军预备役中精心挑出来的最杰出者,然后将这四营马军打乱组成了马五军的血肉。
至于马一军缺的那营马军也是从官军俘虏、高丽军俘虏和梁山马军预备役中挑出来,马一军缺的那个副头领,李衍手上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李衍并没有给马一军补。
至于水军,李衍出动了水二军共一万人——后来,得了大宋的五十艘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之后,李俊手下的人手实在是不够用,李衍就让兵槽又给李俊招了五千水军,也就是说,现在李俊带了梁山一半的水军、大半的船,同样的,李俊也挨了水军一半的累,甚至是一大半的累,李俊已经有快两年没休息过了,这两年,他一直在海上跑,不夸张的说,李俊是水泊梁山幕后最大的功臣。
共计:为了攻占台湾,梁山军一共出动了四万七千五百人马。
不过这么做的结果却是,李衍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倒不是说,台湾这片土地上一点抵抗力量都没有。
而是这里没有统一的抵抗力量,只有一些私人武装,其中最大一股武装还没在台湾,而在澎湖,不过即便是澎湖上也只有不到三千人的武装,根本就不是梁山军的对手,都没用别的部队出手,仅欧鹏的两栖军就将澎湖上的最大武装给剿灭了。
后来,李衍慢慢才弄明白。
敢情,现在的台湾还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