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岳飞虽然是忠臣,却犯了几个为臣的大忌。
一、十二道金牌召岳飞。
这本身就有大问题,用了十二道金牌才将统帅了全国三四成兵力的岳飞召回来,你让赵构怎么想,能不想岳飞有拥兵自立之心吗?
而且,在宋之前的五代时期经常出现武将拥兵自立之事,老赵家自己的天下都是这么来的,赵构能不防着这样的事吗?
二、岳飞所喊的口号“迎二圣还朝”。
实在是忍不住说,岳飞能喊出这样的口号,简直就是蠢笨如猪。
赵构是赵佶很不喜欢的儿子,赵佶还曾将赵构送去金营里当质子,因此两人之间的父子情本就淡泊。
父子都尚且如此淡泊,赵构跟他哥哥赵桓之间的感情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仅仅是这样,岳飞要接赵佶和赵桓回来,也不会触犯赵构的逆鳞,关键是,如果将赵佶、赵桓弄回来,谁当皇帝?别忘了,赵构的皇位可是张邦昌传的,不合理,也不合法。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更何况还是仨。而且,皇位之争,败的人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非常惨的。
试问,赵构能让赵佶和赵桓回来吗?天天嚷嚷“迎二圣还朝”的岳飞能有好果子吃吗?
三、岳飞跟赵鼎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劝无子的赵构立毫无血缘之人为太子。
那时赵构才三十多岁,能不想有一个他自己的儿子吗,能不想把他的皇位传给他自己的儿子吗,能心甘情愿把皇位给一个外人吗?
而岳飞天天上书建议赵构立这个为太子、立那个为太子,咋地,你一个领兵大将,急着立拥立之功?还是你就断定了才三十多岁的我一定生不出儿子?
岳飞犯了这么多错误,再加上秦桧等人的重伤,尤其秦桧的一句“当年太祖也没想过拥兵自立(不也被黄袍加身了嘛)。”,赵构能不杀岳飞吗?
另外,岳飞虽然是少有的良帅,也非常有统兵之才,但翻开他的履历仔细看看,他的功劳其实没有那么大,更不是战无不胜的,他这一生之中也吃过不少败仗。
所以说,岳飞其实也不够资格入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对比李纲和岳飞,毫无争议进入进昭勋阁并且获得了“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之名的赵鼎,更加弥足珍贵。
所以,李衍极为热情的冲赵鼎道“元镇能加入我安东护都府,我安东护都府何愁不兴!”
赵鼎有些尴尬!
他并没有打算加入安东护都府,实际上,他是被朱富绑回来的,也是被闻焕章裹挟到此的。
可李衍仿佛不知道这些事一般,又道“今我安东护都府开府在即,录事参军一职还望元镇万万莫要推辞。”
录事参军,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在护都府中是仅次于大都护、副大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的第六号职务,并且军政都可以参议,绝对是一个有权的高位,若是将护都府比作后世的国家机构,录事参军已经入常了,而且还极为有发展空间。
“这……”
面对李衍这满满的诚意,赵鼎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李衍却不再管赵鼎,而是将目光又放到剩下的那两个文人身上,问闻焕章“这二位是?”
见李衍这个大都督用小孩般的手段含糊了事,赵鼎一脸苦笑,心道“这位大都督还真是……将我强行绑来不说,还将我强行按在录事参军之位,这……也算是有诚意吧……我该如何是好?”
……
……
ps写岳飞真累,也真费劲,因为要顾及咱们的情怀,还得将岳飞拉下神坛,要不然,后面就没法收服岳飞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岳飞其实真没有那么神,他只是一个良帅,比较忠心的良帅,有血有肉的良帅,但他并没有强过同期的韩世忠、吴阶、刘锜等人太多,只是他的宣传力度太大了,而且结局也太惨太值得同情了,才让大家将他当成了神……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四十六章 开府 下()
…
“这二位是?”
听见李衍询问,闻焕章立即给李衍介绍道:“这位是陈康伯陈长卿,这位是陈公辅”
刚说完宰相之才难得,能进入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列的宰相更难得,就又来了一位。
谁?
陈康伯。
陈康伯虽然没有赵鼎那么耀眼,但他刚正不阿,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惜他自己个人的安危,迎眷属入临安,并坚决主张抗击金兵的入侵,且“以经济自任,临事明断。”,赵构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赵眘也曾称赞陈康伯“有气量,其从容不迫,可比晋谢安。”
陈康伯能得赵构和赵眘上下两任皇帝夸赞,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而且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妒,能为君上荐才,例如,他知道虞允文文武兼备,所以力荐,这才有了虞允文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
而陈公辅这人则是硬骨头,绝不愿攀附权贵的硬骨头。
赵佶在位的时候,陈公辅怼赵佶的宠臣朱勔、蔡京、王黼。
赵桓当上皇帝之后,陈公辅向赵桓进言:“蔡京、王黼用事二十余年,现在的四个谏官唐重、师骥、谢克家、孙觌,都同蔡、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他们行使监督职权,肯定无法称职工作。希望陛下选择人臣中朴茂纯直,能安贫守节、不附权幸、慷慨论事者,作为合格的谏官!”
陈公辅跟李纲的关系非常好,可靖康年,吴敏和李纲天天斗个不停,陈公辅向赵桓上奏:“陛下刚刚即位,日理万机,正需要君臣上下同心合力,而这两位朝廷重臣反而不和,并且已有迹象。希望陛下好好教育他们,务使他们团结一心,以安国家。”
陈公辅因为喜欢提意见,对国家的财政、税务、军事等各项大政方针,不管分内还是分外,都积极建言献策,以供皇帝参考,以至于经常得罪领导,进而导致反复被贬,甚至就连他的好友李纲和赵鼎都受不了他,贬他。
说实话,将陈公辅弄来,李衍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将来身边可能会有一个诤臣,能少犯不少错误。忧的是,以后舒心的日子可能要少上不少。
李衍先冲陈康伯道:“德量宽博,能服众心;器资凝重,足任大事。”
李衍又冲陈公辅道:“我的魏征来了。”
李衍对这二人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一个直接就告诉你,我看好你,将来要重用你。另一个则将之比作古之名臣。
陈康伯现如今还没入仕,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后生,得了李衍这么高的评价,这么大的认同,以至于之前想好的话一时之间没能说出口,结果反倒是陈公辅抢了先。
陈公辅道:“将我比作魏征,大都督难道是想当李世民?如果是,那大都督只能得到一个徐元直。”
恢复过来了的陈康伯随后也道:“大都督如果当薛仁贵,陈康伯愿意辅佐,大都督若是当李世民,那陈康伯请求一死!”
对于这些刚直之人,李衍是既爱又恨——爱的自然是爱他们的性格,恨当然是恨他们难以收服。
可再难收服,李衍也得想办法收服,谁让他们有才呐,李衍总不能不用有才之人,反而用只会溜须拍马之人吧,那样不得跟赵佶一样因昏庸而慢慢衰败最后被人彻底击败然后妻女沦为别人的玩物,并且还得背上千古骂名。
李衍道:“李世民不好吗?他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他虽然抢了李建成的江山,却还给了中华民族一个太平盛世,还给了中华民族一片广阔领土。”
李衍一开口,陈公辅就知道举错例子了,李世民的功绩太卓越了,以至于盖去了他弑兄杀弟诛杀兄弟所有子嗣逼父亲让位这个巨大的污点。
陈公辅补救道:“大都督并非太宗,况且官……”
陈公辅想说:“官家圣明。”,可这违心之话,陈公辅这个向来只说实话的人,真是说不出口,只能临时改口道:“况且民众也经不起折腾。”
李衍先对门口的阮小七道:“去后堂将娘子请来。”,然后才冲陈公辅道:“你跟朱勔同地为官,他们君臣怎么折腾的百姓你不知道么,不妨告诉你,用不了多久,方腊就要起义了,方腊和他的那些教众就是被赵佶和朱勔折腾到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反,还有田虎和王庆,他们也快称王了,好像他们现在已经各有几十万追随者了,如果赵佶不折腾他们,而是将折腾他们的精力和钱拿去救济他们,会有这么多人起来造反吗?”
陈公辅张了张嘴,想争辩两嘴,可对于朱勔在江南所作所为了若指掌的他实在是没法为赵佶和朱勔说话。
还未出世的陈康伯,还不知道赵佶的昏庸,因此对赵佶还抱有幻想,道:“官家是圣明的,只是奸臣当道,才……”
就在这时,李师师捧着一个盒子进来。
一进来,李师师就风情万种的瞪了李衍一眼,好像在说:“又利用我!”
李衍满脸歉意的还了李师师一眼,用眼睛跟李师师说道:“晚上我好好补偿你。”,然后李衍看向陈康伯道:“我现在就来告诉你,赵佶到底有多圣明。”
言毕,李衍就一指李师师,道:“她你们可能不认识,但她的名字你们一定听说过,她就是……”
赵鼎忍不住道:“李行首?”
见赵鼎认出李师师来了,李衍笑道:“竟然元镇认出了我这房侍妾,倒也好办了。”
说到这,李衍也不去看赵鼎因听李师师是李衍的侍妾而震惊的表情,而是冲李师师示意了一下。
李师师见状将手上捧的方盒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然后将盖打开,再然后退到了一旁。
李衍道:“你们都是饱学之士,定能断定此物的真与假,还请帮我鉴定一下。”
就连闻焕章、乔道清、杨志等人都不知道李衍有这枚传国玉玺,因此不禁探头看去。
一见之下,他们的瞳孔无不是一缩,随即连忙上前仔细观看!
见此,萧嘉穗、赵鼎、陈康伯、陈公辅也忍不住向传国玉玺看去,随即也全都是瞳孔一缩,然后也连忙上前仔细观看!
与此同时,李衍的声音响起:“两年前的上元夜……”
……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开府 终()
…
安东都护府
大都护李衍
副大都护王伦、闻焕章
长史孙静
司马朱武
录事参军赵鼎
舍人陈康伯
录事李资深
谏官陈公辅
吏曹郭永
户曹蒋敬
礼曹金富轼
兵曹乔道清
刑曹裴宣
工曹汤隆
济州岛太守王伦
乐浪郡太守仇悆
关内省(关内道)高官萧嘉穗
中原省(中原道)高官萧让
真番郡太守吕将
河南省(河南道)高官程万里
江南省(江南道)高官金富辙
海阳省(海阳道)高官王寅
兵马扩编重组
马军
马Щ
统领林冲。
副统领花荣、张清。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水泊梁山。
马二军。
统领卞祥。
副统领周昂、山士奇。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济州岛。
马三军。
统领石宝。
副统领胡春、史进。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乐浪郡。
马四军。
统领杨志。
副统领丘岳、徐宁。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真番郡。
目前,水泊梁山有好马两万五千多匹,还有济州岛那个超级牧场可以源源不断的产马,可以说,短时间内,水泊梁山并不缺马。
然而,即便不缺马,李衍也只能将马军扩一倍。
马军将士太难训练了,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在打仗,根本没有人力训练马军士卒,以至于李衍让政治部在官军降卒中挑了两千改造良好并且素质一流的官军降卒、又在高丽降卒中挑了一千改造良好并且素质一流的高丽降卒才凑齐了这一万马军。
经此艰难扩军一事,也是因为条件终于允许了,李衍让兵曹招募一万马军预备役放在济州岛上,交由驻守的卞祥等人训练。
步军
步一军。
统领邓飞。
副统领邓元觉。
辖五千步兵——以汉卒将士为主(四千),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一千)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济州岛。
步二军。
统领鲁智深。
副统领彭玘。
辖五千步兵——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济州岛。
步三军。
统领广慧。
副统领杨春。
辖五千步兵——全汉卒。
驻地水泊梁山。
步四军。
统领武松。
副统领杨林。
辖五千步兵——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水泊梁山。
步五军。
统领曹正。
副统领袁朗。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关内省。
步六军。
统领孙安。
副统领龚旺。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中原省。
步七军。
统领竺敬。
副统领丁得孙。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河南省。
步八军。
统领縻貹。
副统领韩滔。
驻地江南省。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步九军。
统领程子明。
副统领陈达。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海阳省。
步十军(水陆两栖一军)。
统领呼延庆。
副统领郭盛。
辖兵五千——一千马军,四千步军。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仁川港。
步十一军(水陆两栖二军)。
统领欧鹏。
副统领吕方。
辖兵五千——一千马军,四千步军。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济州岛。
这次步军重组,李衍将之前让闻焕章招募的两万汉卒预备役带来,然后融入十一支步军之中,令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