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齐齐地朝着那一箱锻锦看了过来,众目睽睽之下,那一箱颜色绚丽就好似云霞一般的织锦,就在那些喷雾下,瞬间化为了灰烬。
那个闯了祸的工作人员顿时就傻眼了,手里抓着喷壶,一脸懵逼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然后在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之后,下一秒脸上血色就褪了个干净,整个人都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本书来自
第2322章 沽名钓誉()
不止是那个工作人员,就是谢道远霍思宁都有些傻眼,完全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
被喷了喷雾的云锦,随着空气流通进入,颜色变得越来越黯淡,脆弱的丝线在那些喷雾不算重的力道的冲击下,也纷纷断裂,最后完全碎裂成了细碎的粉末,根本不能取样了。
周世涛的脸色早就黑了下来,整个人都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似乎下一秒就要发火,但是他却不得不深吸一口气,硬生生地将那即将喷到喉咙里的怒火给压下去。
那个工作人员整个都慌了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抬起头来在周世涛和谢道远等几个教授脸上扫来扫去,有些语无伦次地解释道:
“我我就是想喷点抗氧化剂教授我不知道会这样我以为我不是故意的”
周世涛当然知道这个工作人员不是故意的,要是故意的,他只怕早就报警让上面的特警直接下来抓人了,哪里还会让人这么好好地站在这儿?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出了这样大的纰漏,周世涛也自知自己难辞其咎,不可能将这个责任怪罪在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头上。
深呼吸几口气,周世涛才终于是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调整了一下脸色和语气,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道:
“算了,这也不能只怪你,的确是我没有事先提醒你们,这是我的失误,回头写份报告交上去,将这一箱云锦的情况进行汇报,也要入档案进行封存。”
“这些纺织物都是非常难以保存的,尤其是存了一千七百多年,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不能随便碰触,否则就会像刚刚那样,一点非常轻微的力道就会让它们化为灰烬。”
说着,他又对着那边拿着摄影机的队员道:
“你要把这些云锦的细节都仔细拍下来,回头作为文献参考,可不能马虎。”
说完这些,周世涛这才回过头去看向那口箱子,眼底却是掩饰不住的遗憾和焦躁。
这种事儿周世涛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考古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极为讲究谨慎细致的工作,容不得一点闪失,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这样的大纰漏。
但周世涛自认为他已经做得非常周到了,在他手里面带队考古,是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可偏偏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了,这让周世涛感到格外愧疚自责,一时间心里颇有些不好受。
好在这些云锦并不只有这一箱,旁边还有好几箱,不至于一点都不剩下,这也算是不值得宽慰的宽慰了。
这也是周世涛没有当场翻脸的原因,这要是唯一存下来的一箱云锦,只怕周世涛再也涵养,只怕也控制不住要大发雷霆了。
霍思宁在一旁看着也是爱莫能助,她那碧珠灵气只能修复有生命的物体,诸如植物动物之类的;七宝的岩灵珠也只能修复翡翠陶瓷这类物件;但丝织物这种东西却是没有谁能够处理。
况且,这些丝织物如今已经碎成渣了,哪怕再厉害的修复高手,只怕也是半点办法都没有。
谁都知道一千七百年前的云锦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碎成这样,纵然心痛和遗憾,也是无力回天了。
有了这箱云锦的前车之鉴,剩下的另外几箱云锦却是再也没人敢动了,就连周世涛暂时也不敢去处理,和谢道远石庆云几番商量之后,三位教授也暂时未能拿出个章程来。
这些云锦肯定是要尽最大限度进行保存的,但这事儿,几位教授都没多少经验,一时间也有些踌躇未展。
不过,很快,地面上的黄振龙就给几个教授带来了好消息,湘省马王堆那边得到消息,准备增援几个当初开挖马王堆汉墓,尤其是处理素纱襌衣的老专家来帮忙。
听到这个消息,周世涛顿时精神大振,心情也瞬间好上了不少,连带着之前损失那一箱子云锦的事儿都被他抛诸脑后了。
将云锦先搁置在一边,剩下的那些箱子都进行处理,也不是个小工程,毕竟现在的古墓大部分都是十墓九空,基本上都已经被历代的盗墓贼给盗成筛子了,像葛洪这个古墓里面装得满满的物件的情况,着实罕见了。
况且,葛洪这个墓里面发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具有时代特点和研究价值的,尤其是人鱼膏和鲛绡,等到被官方公布出去,绝对是震惊考古界的发现。
这样一想,周世涛的兴奋劲儿又涌了上来,吆喝着手底下的人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接下来的文物清理工作。
“一号出土文物,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四只”
“二号出土文物,黄釉绿彩罐一只,这是唐三彩的前身,很珍贵的,要小心点,别磕坏了”
“三号出土文物,索靖出师颂一幅,这个要当心,纸质物非常脆,不比那云锦好对付,力道一定要轻,不然就要碎了”
“”
周世涛一边清理出土文物,一边叮嘱着经手的工作人员,生怕再出现之前那样的大失误。
霍思宁就在旁边默默地打下手,当然,近水楼台自然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这些新鲜出炉的文物,基本上她都摸了一遍,对于这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文物在她的手底下呈现出什么样的紫色灵气,她基本上也有把握了。
吃了晚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不允许回去,继续在古墓里熬着,连夜工作到凌晨四点多,那些箱子里的物件才被一一清理出来。
光是那些箱子里清理出来的物件,就有五千多件,算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了,至少就周世涛几个教授们最开始挖掘这座古墓的时候,完全没料到会有这样大的收获。
这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葛洪究竟有多雄厚的身家,这些随葬品绝大部分都是奢侈品,在当时绝对是寻常老百姓用不起的东西。
当然,从这些随葬品,尤其是那些青铜鼎里面放置的金银珠宝也能够推断出来,这个所谓的小仙翁,在当时的环境下,利用他的那点道术,疯狂收敛了多少财富。
霍思宁在心里不由得冷笑,捕鲛人,养禁|脔,***,还敛财,这个葛洪怎么看怎么像个人渣,还被称为名方士,真是可笑,修是什么狗屁逍遥道,见了鬼了,这绝对是道貌岸然沽名钓誉之徒!
本书来自
第2323章 玉沁()
整个古墓在经过长达一个星期的挖掘,在清理了这个随葬坑之后,就已经把大部分工作都做完了。
这也是正常的,这毕竟还是一个普通人的葬墓,而不是皇室王孙那些颇具规格的大墓。
不过因为葛洪的身份特殊,所以出土的文物件数倒一点都不比那些王孙贵族的墓少,而且其价值比之一般的普通皇室的墓葬坑还要更具有收获。
至少,周世涛这些教授们就觉得很满意,也不枉他们这一次亲自出马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主持坐镇,光是那个鲛人的遗迹,就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唯一可惜的是,在他们将整个古墓所有的地方都进行了探查,包括那个暗室每一块砖每一条缝隙都仔细勘察过之后,也没能找到任何能够藏匿古尸的地方。
那个葛洪的尸体,始终都没能找到,这可是让周世涛等人感觉空落落的,总有一种虎头蛇尾没把工作做完的感觉。
毕竟这是古墓的挖掘,没找到墓主人的尸骨算是怎么一回事?
也有考古工作者大胆地猜测,会不会那个石棺里本来就没有尸体,其实就是一座空棺,用来迷惑众人的?
这种情况在考古界也是极为常见的情况,比如曹操还有秦始皇就弄出了假的衣冠冢来当幌子,以此来避免真墓葬被盗墓贼发现。
但这个猜测,直接就被周世涛等几个教授给推翻了。
一方面,如果这真是一个假的衣冠冢,那么葛洪完全没有必要弄那么多法阵来进行防范,用白不治的话来说,那些法阵要布置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要耗费不少的修为,如果是个假的坟墓,没必要费这些功夫。
另一方面,从出土的随葬物品数目可以看出来,这个墓里面的东西绝对是葛洪毕生的财富了,这些东西已经可以称得上富可敌国。
光是那些青铜鼎里面的金银珠宝,就已经超出周世涛他们的预期了,这要是一个假墓,那真墓得存放多少东西?这不符合正常的逻辑,葛洪也没有这么牛的敛财本领。
周世涛的分析,也得到了验证,在清理完随葬坑,再去整理主墓室的石棺的时候,考古队在那个石棺里面除了清理出藤原青浦的尸骨之后,从那尸骨底下翻出了一个玉蝉。
那玉蝉一出,周世涛顿时脸上就露出了笑容,一旁的谢道远也是连连点头,道:
“周老,看样子,您的推测是对的,这石棺里面原本可得是有尸骨的,应该是被人给转移了!”
外面的苏青青听到谢道远这话,忍不住好奇地问道:“谢教授,这个玉蝉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发现这个东西,就能推测这个石棺里面原来是有尸体的?”
谢道远没好气地对着那对讲机呛声:
“让你平时好好看书你不看,又给我来丢人了是吧?这玉蝉是做什么用的,你晓得伐?”
苏青青被谢道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训斥,也有些脸热,但好歹还算是想起了什么,点点头道:
“玉蝉就是葬玉啊,取其清高,饮露不食,所以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
“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配饰,在人时候,也会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
谢道远听完苏青青这番话,原本黑下来的脸色倒是好看了不少,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苏青青的言论:
“你既然知道这些,就应该知道,这玉蝉应该是葛洪生前的配饰,死后肯定也是会含在死者的口中的东西。”
“如果葛洪的遗体没葬在这个石棺里,那这玉蝉就不可能会出现在这儿,这东西都是跟着死者的遗体走的,不会凭空落下。”
苏青青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古墓里原本还有些迷糊但是不好表明的考古队员们,在听到谢道远的这番解释后,也一个个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但苏青青这家伙却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虽然她心底里已经认可了谢道远的话,却还是有些不确定地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葛洪这个人能弄出法阵这种东西来,说明他本身就是一个狡猾的人,会不会他故弄玄虚,就是刻意留下个玉蝉来迷惑人呢?”
谢道远点了点头,也不恼,反而笑道:
“这就要考校到另外一个知识点了,你看看这玉蝉,能看出什么不同来么?”
谢道远一边说,一边将那玉蝉拿到了那个肩抗摄影仪的工作人员面前,将那玉蝉对准了摄像头。
一枚不过寸许的玉蝉被镜头无限放大,外面苏青青和黄振龙等人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玉蝉上面最细微的纹路。
不止是苏青青和黄振龙,古墓里面的众多工作人员也在盯着这个玉蝉仔细打量,随着谢道远一点点地转动那个玉蝉,所有人都将玉蝉的几个面看得一清二楚。
苏青青自然没有错过那玉蝉上面的异样,她下意识地“咦”了一声,有些意外地道:
“等等教授,刚刚那个是玉沁?”
谢道远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也不说话,但很明显已经是默认了。
这下苏青青没话说了,她已经明白了谢道远之前那番话的意思,有这样的铁证,的确是无从辩驳了。
所谓玉沁,是玉里面带有颜色的物质,种类有很多,一般情况下,黄色沁称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
但谢道远手里拿的这枚玉蝉上面的玉沁,却是紫红色。
这种沁色,被称为血沁,是玉器随葬后,由亡故之人血液所沁而成,因而又被称为尸沁。
能够形成血沁,说明这枚玉蝉曾经是被放置是尸体体内,经过长时间的血液浸泡之后沁润形成的。
会造成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墓主人死亡下葬的时候,将玉蝉含在了口中,才会形成这样的沁色。
本书来自
第2324章 警醒()
当然,古人一般棺椁内都不只有一件玉器,所谓玉塞九窍,顾名思义,就是用玉器塞住人的九个部位。
九窍,即是人的两只眼睛,两只鼻孔,一张嘴,两只耳朵,还有生殖器和**。
古人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他们坚信,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所以在下葬的时候,他们会用玉器塞住尸身的九窍,认为只要这样,就能保证尸身永不腐败。
这显然是毫无逻辑和科学根据的一套理论,但是从汉代开始,这种做法就变得格外流行起来,除了玉衣,九窍玉也是富贵人家下葬必不可少的一套物件。
在这个石棺里,只有这一只玉蝉,显然是不对的,这也是周世涛他们笃定这石棺里原来盛放有葛洪的尸首的原因。
这只玉蝉,一定是之前有人挪动石棺里面的尸骨不小心遗落下来的!
这只玉蝉的蝉头眼睛都不小,身翼窄小精致,整个蝉身呈倒梯形,看得出来刀工非常精致,但是雕纹简单,是非常典型的汉八刀工艺。
所谓的汉八刀,是中国玉雕技法中十分有特色的技法,是从汉代葬玉文化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雕工技法。
其主要的代表作品,就是八刀蝉,又可细分为佩蝉、冠蝉和琀蝉,形态通常是用平直有力的线条切出来的,寥寥几刀就可以给玉蝉注入饱满的生命力,所以俗称汉八刀。
眼前的这只玉蝉,头部并没有孔,可见是纯粹作为葬玉使用的,采用的玉料是上等的白玉。
但因为是被含在墓主人口中的缘故,这只玉蝉上面布满了紫红色的丝丝血沁,而且沁色已经深入到了玉石内部,使得整只玉蝉在手掌之中呈现出盈盈红晕,晃动下隐隐还可见血光流动,只要是稍微懂一点玉石的人,都知道这不是凡品。
有血沁的玉蝉并不多见,更何况这只玉蝉无论是雕工还是玉质都无可挑剔,不说霍思宁,就是周世涛考古了这么多座古墓,也是头一回见到这样极品的血玉。
因着周世涛对这枚玉蝉极为重视,后面有不太懂行的工作人员不由得暗暗嘀咕:
“不就是一块玉么,还是从死人口里抠出来的,这儿随便一件东西都比这玩意儿值钱吧?”
这就是专业和外行的区别了,这些考古队员们平时都将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了,光知道一些考古的理论,但是对于鉴定文物的真假,还有一些古董市场价格的行情,其实并不是太了解。
这枚玉在古墓里面沉寂了一千七百多年,颜色自然就呈现出灰白色,看起来灰不溜秋极不显眼,所以这些考古队员都不认为这玉有什么好稀奇的。
周世涛似乎是听到了那个工作人员的嘀咕,闻言倒是忍不住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