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并没有抛弃理学的根本宗旨,作为中国古文化的大成,作为一个最精致、最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对读书人的吸引力是不可小觑的。
那种纯粹的精神上的追求,心性上的渴求,实在是太符合读书人了。
这是一门以道德的实践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的学问。
它的最高目标是以个人为单位来成圣、成仁、成大人,实际意义是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
这简直就是一种精神阿片。
就像是空想中的乌托邦,那样的美好,那样的隐忍沉迷。
现在不少理学之人就发现了徐徽言一事背后似乎另有玄机……
因为徐徽言的事儿最终是走到了‘反问’的阶段,走到了追根究底的阶段。那结论虽然没有的出来,矛头却隐隐指向了读书人,指向了“文贵武贱”。
在陆齐的天下,‘文贵武贱’自是不可能出现的,但你却不能否认这一观念始终存留在百姓的心中。而对于理学之人言,文贵武贱却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陆谦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这股潮流不会沉渣泛起,重新发扬光大。可他怕以后啊。就像红朝开国的那三十年里,哪个人会说‘好男不当兵’?扯淡的么。那三十年是新中人地位最为崇高的岁月。
但是进入到八十年代后,纵然兔子都在与人开打开战,但在社会上‘好男不当兵’的萌芽已经有在发展了,等到九十年代,这一论调俨然就气候已成。
何为好男不当兵?
从根本上言这就是一种对尚武精神的抹黑,对‘武功’的攻击。
陆谦上辈子并没有经历那段岁月,可网上甚个没有,他记得很清楚很清楚。
现在他最怕的就是他所建立的大齐过上百十年后,子孙后人出现个不孝子,再次被理学给忽悠瘸了。
现下的中国若是稳步发展百十年后,那将是远超汉唐一样的强大,吊打世界无敌手。在如此环境下,不仅是皇帝,怕就是社会各阶层都该有了更新更高的追求。
理学在这种环境下重新焕发生机可并非不可能,顶多它改头换面一下么。这种个人生命的无限圆满,保不准就能让一些人沉迷。
且陆皇帝也不可能保证后世无意外啊。
这事儿看朱明就可知道。洪武、永乐两朝后,因为朱高炽、朱瞻基的早逝,那继位的明英宗朱祁镇都还只是一个八岁大的孩子,三观鸟都没有塑造好,如何不好被人摆布?土木堡之败真只是王振之祸么?
如果子子孙孙都能成年后继承大位,陆谦还有信心。他相信接受了皇家教育后的成年人,脑子还不会残废到轻易就被理学给忽悠。
但怕就怕后代子孙中有人是幼年继位。
陆皇帝日后会开设高等的贵族学校,就像英国的伊顿公学,算是专门为上流社会子弟开设的。在这样的一所贵族学校里求学,只是师生关系,就是一笔丰厚到极致的财富。
皇室子弟日后也会在这所学校里求学,但那肯定不能是皇帝在求学,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若是真有不成年的小皇帝了,肯定是不能再去学校里求学的,那时候的学习模式就与现在差不离了。宫廷老师,也可以说是过往太傅、少傅的变种,只是没有了光明无比的前途和权利。
这里头可操纵的空间便就大了。
若是有人故意使坏,让一个潜在的理学分子成为了小皇帝的宫廷老师之一,把小皇帝向理学这条路上勾引,那一切就都有可能。
陆谦也能对理学痛下杀手,但他总不能在陆齐内部玩大清洗,把宋儒或是隐藏起来的宋儒同情分子全都清洗掉吧?而到了日后,这一学脉也必然断不了跟,那闻焕章与之纠缠的极深,他早早就拿定主意要去海封疆建国,原因不就是想打造一个自己的理想国么?
还有方腊、田虎、王庆、钟相四人麾下也有如此分子,甚至是宗泽、程万里、李梁等人都与之有割舍不开的联系。陆谦也只能转变一下注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他早年时候是打定主意要把理学从根源上铲除,但现在看,还真的很困难很不容易。而且斩草除根也很容易让理学彻底扔掉这个坏掉的马甲,来一场大整容。
所以他默认了理学的存在,但却在朝堂上对理学进行打压。
如此他实是没有想过,理学一脉之人胆敢‘反抗’!
几个聪明人竟然看破了还要去说破,要招呼些笔杆子和几家报社的编辑,要给“自己”撇罪!这是陆皇帝绝对不允许的,这是对他的挑衅!
安保司与地方警局系统全力在处理此事,具体的细节陆皇帝也不清楚,他只要最后的结果么。就算里头涉及到了些特殊人物,他也有之心,后者还不会胆大妄为到要给他拆台。
事情的来龙去脉多已经知道,但有些事情办起来偏就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他不想给人留下一个刻薄寡恩的印象。那就只能期望‘某些特殊人物’的胆子不要那么大了。真牵扯的太深了,谁也救不了他们。
“父皇,父皇,你等等我!”就在这时候,一个身影猛地跑进了内书房里,一边走一边大声的叫着,还不时催促着身后的小男孩,“你快点,让父皇跑掉了,我要你好看!”
一身正红色的襦裙,头上戴着两三只贴翠华盛,让这位大齐的长公主殿下看起来很不和谐。跟在她身后的自然就是陆豫了,小嘴厥得老高,看向小女孩的目光也是隐隐惧怕。没别的原因,女孩子发育的早,何况陆梅还比他大了几月,欺负起陆豫来没压力。
“长公主,您慢点!”跟在二人身后的是几个太监和宫女,有一个年纪不小的姑姑则是紧紧的跟在陆梅的身边,不时还小声的提醒一句。陆豫身后也有个这般年纪的姑姑,只绷着嘴并不言语。
陆梅在‘上学’前夕,便被陆皇帝封为了长公主。这长公主与皇长子的意义可不一样,从内涵上说,这是一封号而不是在说陆梅在皇女之中年岁最长。
东汉之后,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姐妹称为长公主,姑母为大长公主。这其中长公主仪服同蕃王。
而陆豫虽然贵为皇长子,却要首先等到六周岁后才能被封爵,且在这方面陆皇帝学习赵宋,先是公爵,待年满十八岁后能成亲时才封郡王爵,再等几年的磨砺,才会被外封就藩。所以,陆豫的前途不是陆梅所能比的,但只言当下,他却比陆梅还要差上老大一截。
拿辫子戏的说法,陆豫就是个光头阿哥,而陆梅则是亲王,中间差距大了去了。
同样是公主皇子身边的管事姑姑,前者是正六品,后者却是从七品。差距就摆在那儿呢。
陆谦听到这声音就知道今天什么也别做了,万幸他也没甚大事。但看了一眼陆梅后,眉头就皱了起,直直的看着陆梅,大声道:“你头上怎的戴这个作怪?”华盛那是小女孩能戴的吗?跟后世六七岁大的小女孩抹口红穿高跟鞋一样。
陆梅小手往头上一盖,捂住发誓,眼珠直打转,做出来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这是母后送给我的,戴上多漂亮啊。梅儿戴上了就想给父皇看看……”
陆皇帝却半点不被她的可怜样给打动,只丢给那姑姑一个眼神,吓的后者忙跪到地上。然后又递给了乐和、朱贵一个眼神,二人知道是甚意思。这才上前扯过陆梅、陆豫两个离开。
小丫头转眼间就有蹦跳了起来,那里还有可怜样儿,这丫头精着呢。
“父皇,去母后那里吧。该到中秋节了,霞姑姑做的桂花糕最好吃,软软的糯糯的,满嘴清香……”
坤宁宫是方金芝的住处,“母后”也是她的专称。皇子皇女对其他嫔妃的称呼只能是母妃。
同时那儿也是孩子们往来较多的地方,每到初一十五,皇子皇女都要跟着母亲来向她问好,因为方金芝的位分最高。而方金芝待孩子们尤其的和蔼可亲,小孩们也乐意去。
——别以为方腊军去了海外方金芝就不兢兢战战了,现在她身上的压力一样不小。
虽然方金芝与答里孛、赵福金,这三人的孩子对皇位似乎也都没甚威胁性。因为她们背后都有着割舍不掉的牵扯,除非四贵妃的儿子全都死光光了,否则,大齐的皇位是万万轮不到她们仨的儿子的。
陆梅、陆豫都挺喜欢坤宁宫的,因为方金芝对他们比之他们的生母更是放纵。
在陆谦离去后,乐和与朱贵漫步走出了紫禁城,在宫门前相互作别,期间并没言语什么。也不觉得陆谦与自己的儿女之间有什么不对的,现在一切还都早着呢。
而至于陆皇帝把女儿跟儿子放在一起培养,那是他一意孤行,谁也劝不住。
第八百四十三章 海外封地之争()
陆皇帝在坤宁宫里陪着老婆儿女们吃饭,外面的大臣们也各自忙活着自己的分内事,这几天正值中秋佳节来临,同年同乡等等关系则互相拜访的事情可是多的很。陆皇帝要朱贵关注之事便就被掩盖在了那繁多的拜访之中,朝堂上且没几个人意识到。
宗泽就很感慨,这样做真的好吗?陆皇帝是甚么个人物?他与之君臣相得多年,可是深深知道的。
这事儿上忤逆了他的意思,便是能一时间得手,日后陆皇帝的报复他们有如何应对呢?
不过他不参合就是,就当没看到。横竖也就这两日了,事情马上就可以见分晓了。
闻成业回到家中的时候,夕阳已经落了下去,和去的时候相同,同样是一人一马,但他刚回到府上便被告知自己兄长归来了,在这个时候回到了益都。
来到自己的房间,闻成业就坐到了桌子边的椅子上等着,直到听到外头的脚步声方才站起。
“唉,几年没见,你倒是成熟了不少!”一个淡淡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随着话音,闻继业大步从门外跨了进来。
若是在当年,闻成业是铁定飞快的来寻闻继业,而不是坐等这儿了。
“人总是要成熟的。”看着大哥,闻成业轻轻的笑了笑,语气之中有着颇多的感慨。当初的事情直接断送了他的官途,几年过去,看着大哥平步高升,现如今已经是开封府尹,可以说是官场得意,就也更映衬着他的那啥了。若是仍旧没有吸取一丝一毫的教训,他也枉为人子。
闻继业微微一愣,也有些感慨的道:“是啊,人总是要成熟的!今天的事情顺利吗?”
闻成业轻轻的叹了口气,道:“有什么顺不顺利的,我不过是看在往日情面上张罗一桌酒席。陛下对那些人的感官如何,小弟可清楚地很。且父亲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干系甚大,小弟怎可能轻易去趟那浑水呢?”照他说那就全都忍下,横竖日后闻家会离开中原,到时候到了他们自己的地盘上,再图复兴不是更好么?现在要来违背皇帝的意思,殊为不智。
“倒是大哥怎这个时候回京了?”这时间也太巧妙了。
“鸿胪寺要对明国派驻使臣,我闻家既早打定主意要远赴海外,为兄自是要多多开阔眼界为上。”
这是个很突然的调遣,闻继业看到自己兄弟竟半点不知情,心中更是觉得这调遣背后有着别的用意。但这用意也可能非是恶意,闻家既然要走出去,那么去到南洋多开阔一下眼界,且是很有必要的。
“离开京师两年有余,如今看益都,真是更见繁荣也。”几日时候皇帝要迁都金陵,这益都的地位也兀的不同凡响。闻继业先就知道,益都的大小学堂、学校是都不会搬迁的。便是武略院和国子监,也会在益都留下分校。
“此处为天子脚下,天下形胜之所在,自然繁盛!”闻成业听了大哥的回答后心里倒是安稳了很多,口中却说着与心里所想之事全然不搭的话。
闻继业轻轻的笑了笑,言道:“那些人是什么打算,我曾与父亲通信,父亲言语那边甚是不智。现在彼辈势单力薄,能做什么?图是逞强。”
难道他们还指望着闻焕章来收底儿不曾?闻焕章现在是位高权重,可无论是他,还是闻继业、闻成业那都清楚,闻焕章次辅的位置是陆皇帝要他坐他才能坐得住。
“未回益都前,我是最担心你的。你非是那不甘于寂寞之辈,当年事只因为你且还有一颗赤子之心。如今看来是真的转性了。”闻继业笑的很愉快。他那兄弟真的成熟了。
“都是些宿老名儒,我又能作甚?人微言轻,那些人如何肯听我的劝?要是没猜错,中秋节后就会有人上辞官的折子了。那些人都这样了,我就更不好说了!”闻成业轻轻的叹气。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多少人读四书五经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前程,现在事不可违,此时此刻且舍得功名利禄把自己搭进去,这都是把书读进了骨子里的人。”闻继业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先贤之学得以传承下,靠的还是这些人啊。”他觉得宋儒一派如此的落下帷幕来倒未必是个坏事。至少能给世人留下一个“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的大无畏形象,很是有几分读书人风骨。倒并非都是坏事。
不然话,就那些个有名无实的官位,绑在一块也不如闻焕章、宗泽隐约里对理学一脉的遮护来的更重要的官儿,不要也罢。
闻成业叹了口气,便道:“现在局势很复杂,南洋的土著王国纷纷在增强武力,马来那块地儿被好几家都给盯上。”因为那块土地是现成的。摩尼教打败了三佛齐后,马来半岛实则就被陆齐掌控了。若是闻焕章能够封国马来,那简直再舒坦不过。可惜那块地盘也被柴进和李俊给盯了上。后者的功劳当然不足以与闻焕章媲美,可他也有他的优势。首先李俊有两个好兄弟,童威童猛唯李俊马首是瞻;其次李俊与南洋水师同出一脉,后者当然更倾向于李俊,因为马来半岛的顶端就是南洋水师的母港。
“只有争取一个上佳之处,我等才有更长远更光明的未来。这段时日父亲也烦恼不已!”
闻继业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也渐渐的变得严肃起来。马来的争夺关乎着闻家的将来,与之相比,眼下的这件事真就是不值一提。这个关键时刻一定不能让皇帝不欢喜,不能参与进去,一不小心陷进去了,可就让柴进和李俊笑掉大牙了。
“陛下既然许了我出任驻明国的第一人公使,看来心中还是更倾向于父亲的。偏偏这个时候除了这档子事,孰是可恼。”
……
数千里外的贵州城下。
穿着赵宋帝王衮袍,摆开皇帝依仗的赵佶,乘坐车马出现在了城池下。
此刻的贵州城已经与他逃出贵州时候全然变了个模样,只有‘宋’字大旗兀自在飘扬。
城池中传出了一阵呜咽声,皇帝,城外的是真皇帝。除了皇帝还有诸多的文武大臣,还有后宫娘娘,这无不说明了赵桓的真实。
徐徽言表现的很崩溃,而后整个贵州守军的意志也都崩溃瓦解了……
徐徽言看着城外的赵佶,眼泪直流满了脸面,事情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了。他终于可以解脱了。天知道这个过程中他身上背负着多么沉重的压力。天知道他多少个夜里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眠。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陛下,陛下啊……”徐徽言跪在城头,声音凄苦。不知道的众人都以为他是在为赵桓苦,可徐昌言却明白,徐徽言口中的陛下那是远在益都的陆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