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至于功成之日,陆皇帝亲自写下诏书,封其为开国男!

    皇甫端这位平日里素来没有甚存在感的人物,在诏书下达后,一时间都成为了益都城内的热门话题。

    只是青贮窖投入不小,又因为时间缘故准备不充分,去岁寒冬时候的青贮饲料还有很大不足。故而,在蓄养战马的时候,青贮只能作为细料的替补。

    财力粮秣充沛的齐军,青贮不足,细料来补!在双边歇息后,齐军的战马并未继续掉膘,养到二三月时,状态较之停战之时已经有了很大的恢复。

    而现在,杨志认为,这个时候就是他手下马军最好的出击之时。已经转回益都的刘法不提,种师中甚是认可杨志的想法。

    双方马力我强敌弱,此刻齐军的优势正值最大时,此刻再不出击,莫不是要等到秋高马肥时候,契丹人自己气势汹汹的打来吗?

    那天祚帝与回离保、耶律大石、郭药师等已经汇合,本人更是从云内进到了中京大定府。女真人也知趣的让出了原先的辽中京道与上京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如今的契丹,比之得燕云之前的契丹也就少个辽东。

    单纯的来讲,契丹的国运从最危险时刻的近乎灭绝,到现在依然是直线拔高了。可是天祚帝他们也清楚,这般‘飞速壮大’的后果并非没有半点危害。

    首先,被女真人扫荡后的中京与上京道,契丹的忠实力量和在东部草原上的影响力已大幅度消弱。

    ——草原上多的是墙头草,随风倒。便是那契丹人,底层的契丹人,也能身子一转,去做女真顺民,只要女真人能一直强大。

    所以,后者在此处的统治是全部瘫痪的,中京道与上京道的政治态势也已经重回到了部族时代。

    所以,天祚帝的地盘看似扩大了,可他手中的实力却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反而因为地盘的扩大,而摊弱了兵力!

    其次,女真人如此痛快的退出了中京道与上京道,这是心怀叵测,是希望天祚帝的‘扩张’能吸引去齐军的注意力,是拿天祚帝来顶缸,为自己做肉盾,好争取更多的时间恢复实力。

    但天祚帝明明看出了内里,却不得不踏入这个不是陷阱的陷阱。横竖现下他声威是起来了。

    或许还有最后一个缘故,女真人希望缓和自己与契丹人的关系。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么。现下塞外局势大变,女真人与契丹人,甚至还有西夏人残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盟友了。他们都拥有陆齐这个共同的敌人!

    那不管契丹和女真怎么‘亲亲我我’吧,大同府是已经在准备着跨越金河山,进击云内的准备了。

    杨志没想过一举杀进上京道去,后者与中京道作为契丹主力所在,要对付之,也要看燕京府。他们这儿收复云内就是第一。

    年纪一样不满十六的杨再兴并不是真的以一名士兵的身份参加先行的马军的,他只能算是个学生兵。等到年满十六,他就要进武略院了。而杨温的观点是,在进武略院之前,叫他最好先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厮杀。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杨温知晓云内等州已经无有契丹兵马,在天祚帝离开后,彼处已经成为了谟葛失部的地盘。

    谟葛失部就是蒙古人。辽国时候,蒙古人已有一部南徙阴山南北,辽西南面招讨司所属有梅古悉部。

    当然,此时还没有蒙古这个词汇,更多是被汪古及萌古。

    谟葛失部人口不小,但契丹人既然敢把他们放在西京道之策,那自然是有手段制衡的。彼辈有马而无铁,控弦之士不少,战力且不是一般的差。

    祖孙二人正低声细语时候,外头传来了宣赞的声音。“宣都统!”杨温与杨再兴站起相迎。

    宣赞很给面子,人杨温放着青面兽的面子不动,亲自上门以杨家的名义相求,他岂有不认的道理?

    今日再看这杨再兴,明知道是一少年,却也好喝上一声彩。若说他昔日的大哥关胜乃是关云长在世,眼前这少年却给他一种赵子龙重生的错觉。

    前发齐眉,后发披肩,虽身长六尺,面相却端的十五六岁年纪,眉如宝剑,目如朗星,一表好人材。

    若论长相,他宣赞见多了人物,也不是没有见过这般的英雄少年。别的不讲,陆皇帝身侧的那几位,少年时候也个个都是英杰。

    但那几个气质却不尽相同。内里最出众的两个,栾廷玉的沉稳,岳飞的轻剽,给人感官十分明意。

    这却是其他人等所不能有的。

    许是那王贵、徐庆等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才能如此。

    而眼前的少年却也是如那般,锋芒毕露,在面前一耸,如一支刺破青天的长枪。给人一种斩将夺旗,冲锋陷阵,舍我其谁之感!

    “果然是将门英才。无怪杨公常常记挂嘴边,有后如此,夫复何求!”宣赞大是羡慕。

    他也已娶妻生子,可是儿子刚刚会走,日后且还不知道能否成才。而眼前的杨再兴,却已经能上阵杀敌!

第七百二十三章 阴山之南() 
杨志不会因为蜀宋的举动而耽搁自己的盘算。

    如今的情况,蜀宋对于河东根本无有半点的牵制力,陆皇帝教给他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汇同燕京兵马击败天祚帝!青面兽只需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就是,不需要再考虑其他。

    如是,在戴罪立功的宋清作为陆皇帝钦使出行川蜀的时候,大同府城北校场中。

    已经全部到位的河东马军全体集结于此,七千骑,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声马鸣,无个休止。【河东本地马军有多增长】

    宣赞屹立在高台上,双目威严的注视着下面的军士。他们被调集到大同府,那是来干活的,不是等着被反应过来的谟葛失人干的。

    现在就该上工的时候了。

    ——大军出塞,奔袭云内!

    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燕是燕京,云呢?云便是指的云中大同府。谟葛失人在阴山之南草原上的中心城市是云内,那地儿叫如此名字,岂能不被陆皇帝盯上?

    而云内州确切的说,就是后世呼和浩特周边,位于阴山以南地区,那一片土地不仅肥沃,也是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片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而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向南的桥头堡。史载“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是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解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这个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高原,直插入中原。

    “呜呜呜……”号手眼睛一双双的紧盯着宣赞,见他大手高扬起,下一瞬间低沉凝重的号角声就彻响在校场上空。

    人声停,马鸣止,校场上取代的是一片肃然。拼凑起的河东马军也好,宣赞手下的八旗兵也罢,全都仰起头来看向高台上,肃杀之气顿生。宣赞满意的点点头,眼睛一一扫过台下部曲,在杨再兴的方位上停留了片刻。因为杨再兴所在的百户,是场地中所有百户(队)中立定最早,最快的一部,故而一眼醒目。

    “轰轰轰……”万马齐奔,声震雷鸣。

    七千骑人配双马,出城十余里,便很干脆的一分为二,分作两路直向着金河山的南北插进。

    那北路的河东马军是直奔丰州去的,南路的正黄旗部则直奔着云内去了。

    左路军由宣赞本人亲领,右路军则是由张灏带领。是的,张灏,张孝纯的儿子,不是唐斌,不是郝思文,也不是折彦质。

    杨再兴人在左路。

    宣赞把他放入军中,短短两日时间,就打遍正黄旗无敌手,被所在百户的八旗兵奉为神人。实质上则已经取代了那百户的地位,偏偏百户长莫昆对杨再兴推崇之至。他就没有见过一年尚青少的人,就武艺这般高强出众的。而待知道杨再兴这个‘姓杨的’真就是杨家将之后,那就更是敬佩了。

    阴山南的谟葛失人自也警惕着大同府,只是他们的情报能力几近于无,能做的就是向外多撒些游骑。如是,齐军的马军一到金河山,便被他们给发现。

    宣赞不以为意。他这次的目标只是谟葛失人,后者不是契丹人,也不是女真人,他们就是早些日子南下的蒙古人。

    是整个蒙古人中的一个分支,而且他们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阴山以北,而阴山以南的谟葛失人,且还把自己的力量分成许多份,去占领丰州、云内州、东胜州等。如今便是被他们发现了,那能踌躇出的力量还能敌得过整个正黄旗么?

    只有打疼了这些草原鞑靼,他们才会把向南伸出去的爪子缩回来。才会乖乖的老实听话!

    “汉人,汉人……”

    两路骑兵一路急行,越过金河山后,便就能不时的碰到小股的谟葛失人牧民,那些人在眼看着齐军就要赶到的时候,纷纷丢弃牲畜车帐,无论男女老少,都蹿上马背,斜斜的躲开齐军前进的道路。而胆敢反抗的,或者是走脱不及的,全都被一路车翻。

    消息一层层的往后传报,坐镇云内的头人拔里比,自然清楚这支齐军目标就是云内城。甚至他都知道了宣赞部的具体规模。三千多铁骑,这样的力量不是云内可以抗衡的。

    谟葛失人没力量在云内布置下可抵抗三千多装备精良的铁骑的军力。杨志也正是掐准了这一点,才敢事先命令宣赞飞袭金河山,进抵云内与丰州。

    “谟葛失的勇士们,你们是草原上的雄鹰,拿起手中的弯刀和弓箭,用它们告诉面前的汉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勇士,什么才是真正的骑兵,给我杀——”

    宣赞足足在云内城外转了五天,把以云内城为中心,五十里范围内的谟葛失牧民、妇孺都提溜到了一块,自然那些牛羊马匹就也被聚集在一块了。

    而后谟葛失的援军方才抵到。

    谟葛失人从东胜州而来,汇合了更西边的乌迪里,再与带人奔出城来的拔里比汇合,总体兵力已经超过了六千人。虽然这六千人中有那满头花白的老鞑子,还有面庞尤嫌稚嫩的少年,但大致上两倍于齐军的兵力,让乌迪里人和谟葛失人有了跟宣赞一拼的勇气。

    乌迪里人的首领赛罕成为了联军的总指挥,因为前者是乌迪里人的小王。地位比拔里比和东胜州谟葛失人首领安格勒更高。

    此刻他拔出弯刀高呼着,银亮的刀身在阳光下闪闪发着光亮,引得六千老少鞑子一片呐喊。

    而齐军这边,宣赞策马立在最前,面对人多势众的鞑子,他的手下根本不需要做多余的鼓动,“杀鞑子,杀鞑子——”后者可都是财富和地位啊。

    “跟我杀啊——”宣赞高吼一声,如此就够了。

    “杀啊……”两边的呐喊声响成一片,疾踏的马蹄中,汉骑与胡骑相撞而飞。

    出大同府多日了,左路军迎来了第一场大战。

    三千多骑呈品字形向着对面砸去。纪律上的差距叫正黄旗所部,不可能如齐军骑兵那样,排出规整密集的骑兵集群来,但是他们多少也吸取了些经验。那队伍的密度较之汉骑是差了些,可较之对面的牧民们来,可就是密集的许多许多了。

    “杀——”挥舞着铁枪,杨再兴一马当先冲在最前。他身上是一副不起眼的札甲,可实质上这札甲却是杨志特意委托了金钱豹子,用最上等的精铁打制来的,那铁片之下更衬了大块的薄钢片,只说其造价,比一副明光铠只贵不贱。

    其所在百户的队列在马匹的奔跑中慢慢被拉成了一个不规则的锥形。

    两军对冲,好如水银泄地,又似沸水泼雪,片刻间就似一把尖刀插进了鞑靼骑兵中间,两军只一撞,谟葛失人与乌迪里人的联军就被硬生生‘啃’出了一块大口子。

    鞑靼联军的队列被整个撞散了开,或者说是被劈开,与正常的骑兵交锋,两军交叉而过是两码事。

    这就像是本该相互伤害的模式,猛地变成一劈两半模式。

    联军的士气一下就低落了下来。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损失足够大。

    “杀——”一枪刺进一鞑靼头目的脖颈,杨再兴横枪一挑,百多斤重的尸身就被甩出一两丈远,砸在奔涌过来的鞑靼骑兵群中。

    以他的武力对付起眼前的牧民,真就是猛虎扑羊,所到之处,血肉横飞,无可抵挡。

    即便是鞑靼人发觉了他的厉害,人群中冲出多人来齐齐向他杀到,那也兀自是鸡蛋与石头的磕碰。

    一阵冲杀后,杨再兴眼前豁然一亮,却是已经杀透敌阵。迅速调转马头,“杀——”杨再兴再是一声虎吼。就打算迎接之后的第二回合碰撞,只是现实让他失望了。

    眼前的这些人也算是骑兵吗?他们连八旗兵都远远不如,更不要说与选锋军、健锐军,乃至御前铁骑相比了。杨再兴憋着一口气要开大,却发现自己只能收一个残血的小兵。

    两军碰撞后,那鞑靼联军一阵怪叫,赫然是头也不回的朝着前方径直奔去。

    便是宣赞也吃了一惊,“这是逃跑?”

    适才的撞击,若是有第三方观阵,在外人的眼中,看见的就是正黄旗兵马几乎是毫无阻碍的一击而穿透了整个鞑靼联军阵列。

    两边的差距太是悬殊了,都没必要继续厮杀碰撞下去了。

    数千骑兵四分五裂,可偏偏逃跑的人中,愣是没有一股人向着战场东南方的那群战马奔去。前文说过的,正黄旗人手两匹战马,那厮杀的时候自然不可能自己骑一匹,再牵着一匹。

    那唯一的法子就是把战马安置在战场外,留下少量兵力看守。而现在,胆气已落的鞑靼人,竟然连看守战马的百十名八旗兵都不敢冲撞。

    与凶猛的女真人比来,此时的鞑靼人就是一群胆怯的绵羊。

    八旗兵在惊愕之后,所有人都喜形于色,“弟兄们,杀啊……”来不及多考虑,他们就纷纷调转马头向着溃散的鞑靼人追去。

    痛打落水狗是所有人都乐意做的。而且这些家伙们知道,只有把鞑靼人的威胁彻底消除了,这阴山以南的草场方才是他们信马由缰的乐园。

    只有杨再兴兴致怏怏。他想到在大同府时的激动,觉得自己真是表错情了。

第七百二十四章 “和平”演变() 
    就在杨志出动马军顺利夺回了整个阴山以南地区的控制权的时候,从金陵向西入川蜀的铁扇子宋清,也同样抵到了成都,并顺利完成了使命!

    大艺术家对宋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似半点不为张邦昌被杀而感到愤怒,也不为赵九儿被滞留陆齐而担忧。高高兴兴的把自己闺女拉了出来,带着早有准备的陪嫁婢女奴仆,以及华丽到极点的“嫁妆”,交付到宋清之手。

    那嫁妆单只把宋清的眼睛给闪瞎了去。内中除珍玩珠宝不计,更是有各种图书典籍、大成乐器,乃至诸科医生、教坊乐工、各类工匠,计千百人之多。

    这些可都是宝贝!

    那教坊乐工地位说起来很可怜,可实则呢?那一个个在音乐上都是国家级大拿。放到陆齐,不管是进到宣政司下属的‘文化单位’,还是留在格调格外lo逼的内务办,再或是进到礼部,那都是宝贵人才!

    而工匠与大夫,别说只几百人,便是几千人陆皇帝也不会发愁的。多多益善!

    “啪嗒!”一颗八分大的浑圆珍珠落到了匣子里,满满一箱子的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