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潘金莲诞下的皇子,这还没开启争夺皇位时呢,先就被人看扁了一分。
“阳谋啊。”陆谦叹道。这是明明白白的手段,偏就防都防不下。事儿先就是小陆梅有了错,陆谦能洗掉北苑失宠的谣言,却洗不去小陆梅所犯的错。这等事儿也只能用时间来消磨,毕竟陆梅还小。
“不要哭了,哭了也没用。也不许回去罚咱闺女。”陆谦拉起跪在脚下的潘金莲,美人就是美人,泫然欲泣的模样也叫人心疼。“晋儿还小,日后读书,丢去的分数再捡回来就是。”
陆晋日后进学后,若是读书习武全都出类拔萃,兀的还有人记得今日之事。
女校里。
李清照拿着一叠诗词慢慢翻看,字里行间的意味让她笑了起来。“较之去岁,倒强了不少。”女校里不仅有幼学,更有成人班。内里学生年岁小至十二岁,大至十六岁,交够了钱财,身份地位清白无差,那自可以入学。
成人班又可以叫做家政班,却是与后世的家政学有所不同。现下家政班之教育,首先不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庭人际关系方面也涉及很浅。主要是分三大类:一经济,二才艺,三卫生。
这经济就是内外两块,内者是看账查账的本事。能进入女校的,都是非富即贵者,今后嫁人,自也是当家主母。这账本不可谓不重要;外者却是指她们的嫁妆。
如今这个时代,女方的嫁妆是受法律保护的,不算入‘公款’里。像后世的红楼梦穿越文里,一个贯用的设定就是王夫人从官中搂钱,给进宫的大女儿打点上下;而被坑的侄女王熙凤却被架的高高的,担着管家的重任,掏空了自家的嫁妆填进了官中。
而贾母却死死握着自己的嫁妆,以至于要荣府的大老爷贾赦都要求取母亲身边的大丫鬟鸳鸯,好走曲线救国之路。谁叫那鸳鸯拿着贾母库房的钥匙呢。
现在这经济于外处,便就教了理财之学。
而才艺自也就是琴棋书画,针绣女红,言谈举止,世道规矩。只是与往日大家闺秀所学相比,就还多了一住宅、室内布置、家具与装饰,及家庭动植物养殖。
最后的卫生就更是简单了。就是教导一些简单的病灶和预防,以及生理卫生知识和食品安全。
其他的体育等科目,都尽是副科也。
李清照所办的这所女校为何名头响亮,每每招生时候,都能叫未婚贵女削尖了脑袋钻进来?
原因就在于她们在这儿可学以致用。
经济、才艺、卫生三分类,对于她们的日后生涯,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李清照此刻拿着一叠诗词,就是学生们所做。已经五月中旬了,很快便要休假了。暑假!
李清照就在翻阅着手中的诗词,一个身穿翠色长裙的侍女从院廊边走来,步伐显得有些急切。到得厅外,福了一礼,开口说道:“夫人出事了。”端的不曾想到,短短两日不到的时间,就已经传出了这般多的消息。
她得赵家都管送来消息的时候,人都傻了。
“怕甚个?还怕皇帝怪罪到我们头上不成?”李清照淡淡的扫去一眼,口气轻描淡写。
侍女脸上的焦虑半点没下,“夫人,事情由头,到底是出自……”
说一半留一半,意思却很清晰。可侍女的话却惹来了李清照更大声的嗤笑,“事情由头可不在女校。这事儿,要怪就怪皇帝去。”说着似乎就想到了甚个好笑的事来,眉眼一挑起,整个人都生动了。
紫禁城内。陆谦无奈的看着一脸促狭的看着自己的扈三娘,这有个人在益都的机灵哥哥,就是不同啊。
那程婉儿的老爹兀的也是个聪明人,可人不在益都,在中原,相隔千百里,就也无奈何了。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陛下正好顺水推舟,广纳后宫,多诞子嗣,叫皇家开枝散叶,岂不是好。”
北苑所遇到的糟心事,那是查不清的,因为出手的人太多,且身份不一。也是因为这事儿的吸引力太大,别人只是一个顺水推舟,就足以成事。根本不用多费手脚。自然也就无有多余的蛛丝马迹留下了。
只是陆谦虽查不出源头,却很轻易的便能排查出后宫那几家是否有人在动作。结果是没有。
那原因便就简单了。
静等着看吧,不出几日就定会有人上书言事,恳请陆皇帝广纳嫔妃,开枝散叶。
这些上书之人极大可能还根本就与谣言毫无瓜葛。人家是一片公心!
这能怪谁啊。只能怪陆谦自己。这皇帝位都且坐上了,怎的就没选妃呢?这不叫很多人等着心急心焦么。
现如今难见北苑送出一个把柄来,如何不叫他们掀起风浪?能黑掉一人是一人,一共也才五个人头啊。
“所以啊,朕要搞个事儿来,转移一下百姓的注意力。”上层人物的八卦是底层小民们最爱谈及与传扬的。且往往以讹传讹,自己听来的本就水分众多,他们自个偏偏要再来添油加醋。
陆谦在用强硬和柔软两种手段平息事端的抉择上,选择了后者。那般就必须用一个更具有轰动性的消息,来把此事压过去。就好比后世的娱乐圈,这都是惯用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翌日。一道新的传言就在益都城内暴起,并且很快就吸引去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
痘疮能治了……
这一消息可以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风传全城。所谓之痘疮,即使天花也。
在眼下这小冰河时期,天花主要侵袭的对象是儿童,成年人几乎不得这种病。因此中医把“痘疮”归属到了“小儿科病类”。
在如今时代,‘痘疮’看似远没有满清时候叫人谈之色变,却依旧是天下闻名的恶疾之一。
叫无数家长闻之色变的,无奈何,孩子可是无数人家的命根啊。
这消息可说是叫无数人惊喜的。要知道痘疮这种病,具有很大的致命性,以及传染性。这并不以人生活之富贵贫贱而论。就像真宗朝的宰相王旦,其子嗣就多有死于痘疮者。
那富贵之家的子嗣门,自幼娇贵,体质柔弱,对于痘疮的抵抗性且还不如贫家子弟,死于痘疮者不在少数。
第六百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
益都城内沸反盈天。
官民军商,那有一个是一个,尽都坐不住了。沉稳如林冲,莽撞如李逵,都主动进宫求见。
前者他与张氏成婚多年,至今也只有那一个孩儿,待得真如宝贝蛋一样。后者刚成婚没两年,媳妇肚子争气,一举得男,那也是宝贝蛋一个,可都不愿意教孩子有半点闪失。
当初梁山泊诸人,许多都是近几年局势安稳后始成的亲。孩子尽都处在年幼时候,对于痘疮这种小儿恶疾,是人人畏如猛虎的。如今听到竟有此等的好事秒事之后,那里还按耐得住?
陆谦稳坐钓鱼台,看着城内沸腾起来的议论声就仿佛长江里的后浪,确确实实的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无声的笑了。
他心里很是感慨,当初在谣言凶猛时候,陆谦也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衅。很想用强硬手段展开反击。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柔软”。
毕竟,就是神仙也管不住人是怎么想的,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谣言面前也相形见绌,要不然后世的雍老四就不会名声那么坏了。
而如今看来,至少这效果是不差的。
“诏曰:医者,通天地人之理,以保身,以保人。今太医署上下汲汲苦心,始成牛痘,功在千秋,利福百代……”
当时间进入六月,事情发酵到一定程度时候,这一日的《新闻报》头版头条正式刊登出了关乎痘疮的正式消息。
“牛痘”二字正式进入了天下人的眼睛。一时间,总领太医署的安道全身上的神医光环更加浑厚三分。若是要用一个成语来表示,那是再没有“万家生佛”这四个字更合适的了。
虽说这个‘攻坚战’的起始是陆皇帝,是他在两年前提点安道全主意牛痘。而后安道全带人,经过前后两年时间的反复验证,取得了牛痘之可靠性、安全性的大量实例证明。事实会说话,这个东西的的确确就是‘痘疮’的天然克星。
“臣实是惶恐。此事多赖陛下,臣有何功劳,却贪天功为己有……”安道全额头上都冒出一层冷汗来。这事儿他真的贪‘老天’的功为己有了。错非知道陆谦断不会有意挖坑埋了自己,他两腿都能软成面条了有木有。
实是因陆谦在这件事上,把自己摘得过于干净,全部的功劳都推到了安道全身上。
“安卿不必惊慌,此事朕自有计较。”陆谦安慰着安道全,便道:“你我有兄弟之义,朕就不瞒于你。
讲实,民间百姓对于痘疮是深恶痛绝,又深是恐惧,如此一头无比凶残之病魔为我大齐所降服,那于整个朝廷的威望上都将有一波大幅度提升。朕本人,作为大齐的皇帝,岂能无利?
这方是大实惠。其已为朕所得也。”
陆谦没必要去沾这儿的功劳,他可不是人韩冈,有那孙王传人的名头。陆皇帝现今头上只盖着‘百战名将’与‘仁义’两个戳,若忽的来沾医学上的光,反倒有可能弄巧成拙,被人看做是贪臣子功劳为己有,甚至扩大化到他所有的功勋都是抢夺来的,而声望为之一跌。
陆皇帝实没必要冒此风险,“朕实是希望安卿身上的‘神医’光环能更加明亮,如此日后于朝廷当有大用也。”这天底下的很多事儿,皇帝老子说了许都没人会听。可若是有大名望的人说来,那就会被臣民们深以为然。
尤其是术业有专攻之事。
而至于这“牛痘”,陆谦用屁股想也能知道后世的评价,中国医学上的一巨大进步么,但他真不觉得有甚稀罕的。小小一个牛痘又不能叫中医跨越式的进入化学时代,还能有个屁的巨大进步。
他更关心的是朝廷和他个人的声望,关心的就是此举能够凝聚到的人心。
太医署上下参与了“牛痘实验”的医官们一个个都受了重奖,种痘的工作也将在接下的日子里于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
毕竟这可是痘疮啊。
从“痘疮病毒”进入中国的那一日起,任你王公贵族也好,平头百姓也罢,碰到他全要听天由命。如果陆谦只是这个时代的一屁民,那么当头上的朝廷忽的发明出“牛痘”这一根本性解决痘疮威胁的“疫苗”时,那安道全在他眼中便会成为活菩萨,成为神医中的神医。
种牛痘第一批被推广的地方是益都和济州。
一个现在的国都,一个过去的老根据地,意义非同一般,从这两个地方最先开始无可非议。
而这个消息被传播了后,益都城内的百姓们可谓是载歌载舞。尤其是消息传来说,那第一处接种牛痘的就是承福坊小学堂,第二处接种牛痘的便是女校。那是最后一点的顾虑也没了。
只是如此消息传到广南的时候,赵桓却险些没一口血喷出三丈去。
他一路仓惶逃到广州,颠沛流离,如是惊弓之鸟,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可谓是吃够了苦头。偏到广州的第一日,三阮还自海上向广州发起了攻势,趁宋军一时无备,沿着水道,一路势如破竹,险些杀到了广州城下。
赵桓当即就病倒了。
等他知道北面传来的消息后,心中更气的不可遏制。“废物,废物!”他赵家是多么重视医学啊。至今九位皇帝当中,有六位熟悉和爱好医学,并加以个人实践行动。宋太祖就曾亲自为其弟治病。宋太宗远在登基之前,在自己的封地也非常留心医术方药,并多年苦心收集经营。其后的真宗仁宗等,那是尽通医术。
范仲淹一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足可以证明赵宋皇帝和士大夫阶层对于医学的看重。
甚至大艺术家还把医官从武官改为文官,这是实实在在提升了其社会地位。
如此重视医术,却从来无有这等大发现,而陆谦对医术有甚个重视?只是凭着一个安道全来,先是‘开膛破肚’,后是‘牛痘’,赵桓心中都要呕血。
恰恰这个时候,闽地与粤北又都传来败讯。李珙、徐徽言漳州大败,徐徽言靠着一身出众的好武艺,在乱军中杀透重围,倒是逃了出来。可李珙的武艺相比徐徽言来,就逊色多了。至徐徽言上报之时,兀自没有听闻其消息。这多是要没于阵中了,一同没有消息的还有闽军猛将孙昂。
南宋小朝廷是如折一臂!而闽军丧失了灵魂人物,也注定要就此没落。
李珙与徐徽言,一文一武,配合无间。前者智谋过人,后者武艺超群。就如是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与一身强暴的肌肉,配合来是一加一远大于二。但现在脑子没有了,只剩下徐徽言一人,闽军就再也不是昔日的闽军了。
论徐徽言的武艺强是不强,其人武艺绝伦,可比肩五虎级。然偌大的赵宋,武艺出众者,何止一徐徽言?他与李珙能成为南宋之支柱,原因更在于二者久在闽地,数年间与摩尼教军厮杀,威望高深,根基牢固,牢牢把持着闽地兵权。赵桓初来乍到,轻易不敢动之。
毕竟赵桓在福州实时日见短,且都不及怎么琢磨李徐这对王牌组合,便无奈的逃奔广南。
是以,李珙、徐徽言方始终实权在握,在外人看来是深受南宋朝廷信任。
闽地恶讯,粤北也是噩耗。且对广州的威胁更直接!那粤北门户韶州,丢了。谁能想到蓝贵父子会反呢?
张仲熊明明只是领兵在外头转悠一圈,两边就是一个对峙。谁也没能力把重重大山视作等闲。偏偏一直来对赵宋忠心耿耿的蓝贵做了妖。
可是将何栗给坑惨了。人径直被叛军活捉,当做礼物,被蓝贵送给了张仲熊。叫后者喜欢的只见牙不见眼。这捉到的大官也是多了,但能捉到一个状元,那也是荣誉。
这消息传到广州,一干重臣尽数吐血,这是完全意想不到之事。本就有病在身的赵桓,又惊又怒又气,直昏了过去。
却不知道人兰家父子也是被逼无奈,孰叫闽军不给力,眼看着就要让方腊军杀入粤东,他们父子就怕自己再不起事,那别说是赵桓了,就是一根毛儿都摸不到。
横竖现今的韶州还是一军事重地,有着不俗的份量。而方腊军若是打入了粤东,韶州的重要性便要荡然无存了。
广州官署。
南宋小朝廷一干朝堂大臣,领兵重将,悉数聚集一堂。
众人按职位高低列坐。现如今皇帝病重,可国势危急,该当如何处置,领议朝政的宰臣陈过庭必然是要召集文武大臣参政的。时候他兀自要通禀朱皇后。
陈过庭面色肃穆到极致,比被赵桓拜为尚书左仆射的时候还要庄重。
按照赵宋官职,最初时候是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后又设参知政事,以分宰相职权柄。后神宗朝时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高官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代行侍中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