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回到大明宫尚药局之前,梁御医的医术几乎就已经登峰造极。在大明宫的十多年时间里,他开始研究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但他起初也并不知道梁御医竟能做成这么诡异的手术。
这个手术,非常的危险,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搏一搏。
当时梁御医虽然提出了这样的可能,但他也说了,这么做,在临死之前必定要忍受非人的痛楚,需要十分坚韧的意志,是郭鏦坚持要试一试。
连李淳自己,都不敢回忆那惨烈的医治过程。梁御医生生地剜下郭鏦的双眼,安放到他的眼眶里,在这个过程中,郭鏦必须清醒地坚持撑下去,坚持到下一项,才能剖出鲜活的心脏来换给他。
以最清醒的状态等待自己的眼睛和心脏被挖出,却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能死亡,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痛,意志稍微有一点不坚定,就会在中途忍受不了那样的痛苦而死去,整个医治都会失败。
那一次的医治整整持续了一整天的时间,郭鏦为了不影响梁御医和他的情绪,硬是忍着一声没吭,一直撑到最后心脏被成功剖出。
到那个时候,李淳才明白,其实郭鏦这一生最珍爱的女人,也是念云。他的爱情在一种不能说,不能得到的痛楚中隐忍而坚持。两个曾经一起长大,并肩作过战,又曾经相互猜忌过的男人,在那一刻,怀着对同一个女人最深刻的爱,一笑泯恩仇,融合为了同一个人。
而梁御医,也是在那一次的手术中耗尽了心神,后来强撑着配好了李恒的药,交待好后事,一口气松下来,就再也没有起来。
他没法告诉她郭鏦曾经为她受过的痛,那太残忍了。可是在她身边,他感受到了那颗属于他的心,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在伦理和道义上,他是她的亲哥哥,他不能真正地陪伴她一生,可是他用了另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终于名正言顺地借着他的身体,和她在一起。
最终将守护她一生的人,是他,也是郭鏦。
念云哭得差点晕过去,心中说不出是悲还是喜。李淳是真的回来了,可是她的三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
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低声问道:“三哥哥可曾留下什么话?”
李淳轻轻拍着她的背,艰难地启齿:“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我带着他的心回来爱你,带着他的眼睛回来看你”
他顿了顿,“无论是我,还是鏦,爱你,守护你,永远都不会改变。”
那一天,李淳拥着她,亲手握着毛笔,在那块未完成的牌位上写下:夫李淳之位。
很久以后,在扬州繁华的街道上,念云和李淳携手并肩而立,看着夕阳将两个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念云慢慢地靠在他肩上,远离了那权力的中心,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长安,东宫,大明宫,都像是一场遥远的梦境,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一场大梦,终于又回到了原点。
宫里,后来传出来的消息是,太皇太后郭氏薨,追谥为懿安皇后,停灵数月以后,归葬宪宗皇帝的景陵。而李忱的生母郑氏,很多年后被追谥为孝明皇后,葬在了景陵外面的妃陵里。
在李忱登基以后,宫里又有了一次大赦,想要离宫的宫人和太监们可以从宫中领取一笔钱,离宫养老。当年郭太后手下的那一批人,大部分都在这样的政策下告老还乡。
杜秋在郑氏成为皇太后以后,被册封为尚宫,协助打理后宫事务,后来又做了皇子的傅姆,教导皇子李凑。只是在皇子李凑长大成人以后,杜秋被卷入了皇位之争,同太监党起了冲突,后来事败,被赐离宫还乡,晚景有些凄凉。诗人杜牧后来曾遇见她,有感于她一生的坎坷经历,并为她写下了一首杜秋娘诗。
李忱慢慢地成长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是为唐宣宗。他开创了大唐十余年的中兴盛世,后来,有人称他为“小太宗”,这都是后话。
和亲回鹘的定安公主,也就是太和公主李落落,在回鹘被册封为可敦,很受回鹘人的爱戴和拥护。后来,可汗去世以后,皇帝以盛大的仪式将太和公主迎回了长安,册封为定安大长公主。她也是大唐最后一位和亲的正牌公主,被载入史册。
韦桃卓番外:桃之夭夭()
望舒楼正坐落在平康坊最繁华的地界,金字的招牌,是前朝大诗人亲笔所提。朱漆描金的万字花格门大开,直面着长安城的鼎盛。门前有两人才能环抱的朱漆大柱子,上面镌刻着一副银粉嵌的汉隶对联,左边是“凭栏枉度仙姝影”,右边是“隔江犹谙美人香”,十足香艳的字眼。
在这里的日子久了,朝迎夕送也是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可悲愁的。多少多情的公子王孙千金买笑,多少佳人红颜易老。风尘女子,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的,人前笑靥如花,人后,悲苦自知。堂前不知道什么人题的一首诗里有两句倒是说得很合情理:“玉人翘首凌霄晚,望断江心梦里人。”
我来望舒楼已经有些年头了。这几年,鸨儿妈妈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叫我出场迎客。如果不是我还有些拿得出手的才艺给妈妈赚钱,早就像别的姐妹们一样被逼着接客了。但即便如此,我已经十六岁了,这在教坊的清倌儿里头算是个很夸张的大龄了,我的清净日子已经所剩无几。
我很快也会像姐妹们一样,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与那些形容猥琐的中年男人打情骂俏,等到年纪大了,寻一个能让我食宿无忧的主子嫁了,做仆做妾,或者是,年老色衰时独自凄凉。
我叫韦桃卓,韦是长安城里一个著名的大姓,无数的高官贵人出自韦家。
其实说起来,我也曾经有过一段很是富贵的日子。
我的阿爷叫韦坚,曾经是户部尚书,这是一个据说很肥的差事。我的姑姑做过太子妃,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肃宗皇帝。小时候,我们住在尚书府里,我是名副其实的千金大小姐,阿爷曾经抱我在膝盖上,教我读书写字。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当初教我的这些东西,如今竟成为我在教坊里卖艺卖笑的资本。
后来阿爷被奸臣所害,尚书府被抄家,我就成了罪臣的眷属,被没入教坊。鸨儿妈妈大概是看我底子不错,又会读书识字,于是又请了师父教我琵琶琴瑟、唱曲跳舞,把我培养成她的摇钱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我学会的第一首曲子。因为我的名字也来源于此,所以我颇爱桃花。桃花又叫玄都花,表面上是红得喜人,有些委曲求全的媚意,可是这另一个名字,却是给人一种看透了红尘的冷清,像是我们强颜欢笑的媚态之下无奈的叹息。
那天我站在窗前,往外头的街市上看去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无比的威风。我羡慕他,倘若我是一个男儿身,我也宁愿被发配到某个将军府做奴才,说不定,还有机会能跟着主子上战场建功立业呢。
我盯着他看了很久,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他回了头。他的剑眉星目深深地撞进我的心里,报我以淡淡地一笑,笑容中像是凝集了三月的晨曦,明亮得几乎能照亮我整个生命。
后来,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叛军冲进了长安城。望舒楼里的姐妹们都四散逃走,而我带着堂妹韦明玉在逃离的路上再一次遇见了他。他带着部队打回来,和他的父亲一起,收复了长安城,也救下了我们。他似天神一般,从天而降,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深深地住进了我的心里。
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汾阳郡王郭子仪,而他,是子仪公的第三个儿子郭晞。后来叛乱平定了,皇帝被迎回大明宫,我就跟着晞郎住进了汾阳府。我不在乎名分,明面上我是身份低贱的教坊女,暗地里我更是罪臣之女,我的身份绝对没有办法登上大雅之堂。但我知道他是喜欢我的,这样就够了。
在晞郎身边那段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到后来,我独自在扬州的小巷里虚度光阴的时候,只要回想起当年的那些美好,想一想他的笑容,他的每一句话,我才觉得自己还活着。在我的余生里,在那个孩子到来之前,怀念他,是我生存的唯一意义。
我没有自己的孩子。在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一段噩梦一般的岁月里,我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是还没出生就已经死去,也让我彻底失去了做母亲的能力。我几乎不敢再回忆那段痛彻心扉的生活,我是在错误的时间里被错误的人爱上,卷入了宫廷的纷争。
我一生都忘不了那时候晞郎看我的目光,有多么的沉痛,多么的无奈。在后来的很多年里,只要一想到那天他的目光,我都会心痛得泪流满面。
可我不能连累他,我只能选择离开。谢自然带我离开了东宫,离开了长安城,陪我度过那一段最黑暗的岁月。
她是我在尚书府的时候就交下的小友,在后来的许多年里一直在帮助我,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朋友。
也许是因为我的爱情太过于惨痛,经历太过于残酷,眼睁睁地看着我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所以她早早就堪破红尘,出家做了女道士。她聪慧异常,出家以后很快就悟了道,也不知是不是运气好,很快就声名远播,被长安城的百姓尊为女神仙。
我一直都觉得,她并不是什么女神仙,只不过做了些故弄玄虚的事。她小时候就跟着家里的郎中学过医药,能治好几个病人,还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
大概是看我离开长安城以后太寂寞,余生唯一的乐趣只剩下了回忆晞郎,所以她带回了木叶给我抚养。木叶的身份不寻常,她可是公主的嫡女,我相信她一定是靠着坑蒙拐骗才让公主把孩子交给了她。
谢自然说,她就是要一个身份高贵的女娃儿,等到孩子养大了,再把她送回大明宫去。大明宫不是毁了我的一生么,她说,那就让木叶替我杀回去,把所有应该属于我的东西统统都拿回来,让已经进宫成为妃子的韦明玉把得到的东西全部吐出来,让整个大明宫都成为她的,让她母仪天下,最好再效仿一把则天皇后。
她是注定要回到大明宫里的天之骄女,但从谢自然把她抱回来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命运就注定要有诸多磨难。
谢自然的局,布得太宏大,把皇帝、妃嫔、公主,乃至整个长安城都算计在内。不,也许她算计的,是整个大唐。
荼蘼开尽,贞元八年夏天,在那个闷热的傍晚,有人敲响了我家一向很早就紧闭的大门。
不徐不疾,不轻不重,但是无比坚定的,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国度。我问是谁,门外是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娘子可需要熏香?上好的白檀香,白丁香也有。”
好像是一个货郎。早又不来,太阳都快落山了却来叫卖。
我想叫他回去,因为我一向不喜欢熏香,可是货郎忽然又说,“沉水香也有,茜色的甲煎口脂可还要么?”
我忽然明白,这是故人。宫里最喜欢将上好的沉香屑装在特制的鎏金小香炉里,香炉放置在水底,香味儿经水滤过以后,分外的细腻清甜,称为沉水香。
又有尚宫局的小太监将上贡的甲香、沉香、檀香、苏合香、泽兰等数十味名贵香料用宫中秘法精心炮制数月,得到两寸许长一段的口脂,宫中的妃嫔用来涂唇,气味芬芳馥郁,颜色鲜艳饱满,十分娇艳可爱。
茜色更是个中极品,十分珍贵,宫中只有位分较高的妃嫔才能够使用,宫外更是十分难得,唯有得宠的大臣才能得到皇帝赏赐一些出来,寻常百姓乃至官员都无福消受的。
小时候我在尚书府曾见过,后来在汾阳府,得晞郎赠过一寸许的半管儿宫里的茜色甲煎口脂,正是我当年最喜欢用的品种。
来的是晞郎的五弟,郭家的五郎郭晤,我从他的眉眼间依稀瞧出了当年的模样,认出了他。我记得,当年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他才刚刚十五六岁,总是跟在晞郎的后面,看见我送给晞郎的荷包腰带,就老缠着我给他也做一个。
初一照面,郭晤有几分拘谨。但对我来说并不觉得这三十多年的岁月造成了什么隔阂,因为我每天依然在靠着回忆过活,他们都鲜活在我记忆的每一个角落,仿佛从来都不曾离开。
我问他,“可还好么?”
他理一理衣襟,“蒙挂念,一切都好。一别又是许多年,韦娘子看起来过得还不错。”
我淡淡一笑,“没什么不好的,总比长安要清净得多。”
他微微沉吟,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三哥不大好。前两年因大公子获罪,卸了校检工部尚书的职务,如今虽然又起用,改任了太子宾客,到底老来丧子是个打击。近年来身子骨已经不大好了,早年征战落下的刀伤箭伤时常复发,颇有些苦处。”
我知道晞郎过得并不好,谢自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一次长安,每一次她看我,都会带来郭家的消息。
我说,“我已听说过,难为晞郎了。”
郭晤看了我一会儿,又说,“你总还是记挂着三哥,三哥心中真正眷恋的女子,怕也就是你一个。如今三嫂已过身了,身边倒没有一个可意的人儿。不如你同我一起回去,也算是偿了一桩夙愿?”
我低头默然,仿佛数十年的岁月就在眼里如水般缓缓流逝而过。我与晞郎之间横亘的东西太多太多,即使三夫人已经不在,这三十余年的岁月又怎么算?
“青丝变白发,桃花成枯骨。我离开长安整整三十六年,回去,还如何回得去!”
郭晤亦感慨万千,笑容中仿佛透过迷蒙的雾气远远地看到了曲江烟柳,杨花飞絮,他低头叹道:“三哥带我在曲江池畔第一次见到你,惊为天人。不想已经三十六年了。”
我笑着看向他,“亏你还记得。”
他露出孩童一般的狡黠神色,像当年一样带着点微微的撒娇意味,“怎么不记得!再过三十六年,我骨头化成泥也记得。你既然不肯回去见三哥,那么同我回去如何?我在长安南郊去寻一座好宅子与你,一样可以天天看曲池流水,看垂柳抽丝,也不必同郭府来往。”
其实他的心意我何尝不知,只是我一向视他如小弟。三十多年都这样过了,我想他也不过是说说而已。这次来,他也并不是特地来看我的,而是时机已经到了,他来接木叶了。
“让我在岳州安度晚年罢。”
我抚育了她十三年,而在这一天,她对我拜了三拜,磕了一个头,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一生不会再见到她。长安城,那座巍峨的宫殿,都已经等了她整整十三年,那里才是她的天地。
西江月·薛七喜()
在整篇文所有的配角中,我最喜欢的是薛七喜,对,就是贵妃娘娘身边的那个大太监,脸上有几粒痘印,瘦高的个子,衣服总是看起来太宽大,松松垮垮地罩在身上。
薛七喜这个任务的历史原型其实是吐突承璀,但事实上,我给他的改变太大,大到已经和历史上的那个大宦官没有太大关系了。
我想表现的薛公公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我没有给他写番外,因为他的经历注定太过于悲情。年少遭家庭变故,被人收养,却再一次遭离乱。前因后果加在一起,注定他一生没有办法说出心事,没有资格去爱。
我为他写一首西江月,对这个人物的感情,尽在不言中吧。
ps:亲们请不要嘲笑他有一个饮料的名字哈哈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