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身战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近身战兵-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十三人,全是秦武找来的,都曾是禁军高薪聘请的教头,奈何禁军糜烂,他们心灰意冷。

    如今沈浩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

    “志泽,仅仅一年,练出如此强军,老夫敢言,有你在,大周东南半壁江山,可高枕无忧。”秦远山激动的看着沈浩。

    “大人过奖了。”

    沈浩很谦虚,实则,他制定的练兵之法,三个月就能让一个普通青壮,成为合格的战士。

    不过,这样的养兵之法太贵,后勤保障的投入,折合成白银,分摊到每一名士兵头上,是北疆边军精锐士兵的十倍。

    大周朝廷断然不会这么养兵。

    “不是说有神兵利器,给老夫看,在哪里?”秦远山问沈浩。

    “大人,请看。”沈浩说着话,指着迈着正步走过来的最后两个方阵,这六百人,握在手中的,不是特制的长矛,而是火绳枪。

    制作火绳枪,比沈浩想象的艰难,枪管,火门,圆形弹子,与扳机联动的卡火绳击锤,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制作难度极大。

    好在沈浩折腾出水力钻床,并利用中学的化学知识,反复试验,炼出硬度极高的钢,打磨成钻头,取代人工钻枪管。

    两百工匠,八个月时间,造出六百杆火绳枪,速度已不慢,随着工匠对整个流程的熟练,以后每个月打造一百杆到一百五十杆火绳枪,不成问题。

    “他们拿的是什么?”秦远山第一次看到火绳枪,不明所以。

    “火铳。”沈浩笑着回答。

    “火铳?”秦远山皱眉桥沈浩,沈浩笑而不语。

    三个方阵迈着整齐步伐,昂首挺胸,走过检阅台,然后在校场中间迅速变幻队形,六百人,百人一排,共六排,人与人间隔半米。

    百步外,立着一百个套着两层皮甲的稻草人。

第八百零三章 即将开战() 
第八百零三章即将开战

    “第一列,准备!”

    随着把总的口令,第一排火铳兵,几乎以同样快的速度,从腰间皮囊,掏出一个比成人大拇指略粗略长的纸筒,用牙撕破纸筒,将火药灌入枪管,再将溜圆的弹子装入枪管,用特制的捅条,将弹子和火药夯实。

    这一连串动作,火铳兵每天练习上百次,闭着眼睛也能做到准确无误,几乎同一时间,举火铳瞄准。

    “放!”

    把总一声令下,排枪爆豆般打响。

    百步外,套着双层皮甲内里填充沙袋的稻草人随之爆发一连串闷响,皮甲抖动,干草纷飞。

    第一排打完,马上转身,从后排人与人之间的空隙,向最后面跑去,第二排随之顶上来,继续射击。

    火铳就这么一排接一排打响。

    一轮射击过后,一百个稻草人已被打成筛子。

    最先射击的那排士兵已装填完毕,继续射击。

    打完第三轮,沈浩才示意传令兵挥舞令旗,六百火铳兵齐刷刷站定,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保持着立正姿态。

    火药燃烧产生的烟,被风吹散,秦远山以及其他没见过火铳的人,都面露惊容,当这些人快步下了高台,走到一百多个稻草人前,莫不倒吸凉气。

    “这这火铳的威力,堪比强弓劲弩,而且不受制于臂力,可持续发射,果真是神兵利器啊!”秦远山一位心腹幕僚惊叹。

    “火铳比强弓劲弩厉害的多,强弓劲弩射不穿木盾,火铳能。”沈浩笑着补充一句,又令秦远山等人心尖狂颤。

    “这是军国利器,得马上奏明圣上,大量打造,装备边军。”秦远山当即想到即将开始的北疆战事。

    经过这一年多,钱粮物资已调配到位,西军精锐,也已与北疆边军精锐汇合,屯驻在雄州一线。

    雄州,大周最北端的边防重镇,往北两百里,就是大黑河,奚国的南京,坐落于大黑河北岸。

    如果在开战前,打造出成千上万杆火铳,装备不善野战缺少骑兵的边军精锐,可多几分得胜的保障。

    虽然秦远山不看好这场战事,但打心眼里还是希望大周能侥幸取胜。

    沈浩苦笑,放眼大周,会打造火铳的,不过是由他培训出来的两百工匠,哪可能大量打造。

    若是没有水力钻床,靠人工钻枪管,速度更慢,火药的产生,弹子的生产,都得跟上去。

    再者,火铳兵也需要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否则远不如用弓箭利索。

    沈浩把这些一一道明。

    秦远山皱眉沉吟后点点头,道:“志泽,好好干,老夫会全力支持你,并向圣上禀明你的功劳。”

    “谢大人栽培。”

    沈浩拱手施礼,不过不像其他人面对秦远山这三品大员时那么卑微,敬重秦远山,是因为秦远山没少帮他。

    行文大周各府各县找美美,单单这一点,就值得沈浩敬重秦远山,只要美美看到各府各县的告示,两人就能相见。

    这一年多,他也曾乘着大船出海,到达过美美坐舰所在的那片海域,并深入海底看过,断定美美还活着,只是不知她身在何处。

    如果不在大周境内,寻找的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他丝毫不气馁,会一直找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秦远山带着“参观团”走了。

    三千士兵有序回营,沈浩带着一干亲信,巡视各处后,来到筑墙工地,沈浩计划,用砖石砌墙,彻底把江心洲围成一个要塞。

    可用砖石砌墙,工程量太大,所耗时间太久,石料是从江北百里外的山里开凿出来的,运输起来很艰难,所以这墙砌的特慢。

    担任司狱的左平建议沈浩用圆木取代砖石,但沈浩固执己见,以木头筑墙,不耐久,易燃烧,临时凑合还成。

    若做长久打算,只能用砖石。

    大牢里的四百男囚,如今成了筑墙的苦力,实际上,江心洲这一年多发生的巨变,他们出力不少。

    沈浩来之前,陈楚生死死看着他们,哪敢解开手铐脚镣把人全放出来,当初围杀沈浩那三十多人,是陈楚生最信得过的一伙人,而且做好了放他们走的准备,形成越狱暴动的假象。

    换了沈浩掌控江心洲,囚犯们“自由”了很多。

    起初,一些心思活泛的,接二连三逃跑,但都没逃出沈浩的手掌心,被沈浩抓回来,当众腰斩。

    跑,等于死。

    这些以武犯禁的武林败类、江洋大盗,认识到这点,也就不跑了,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沈浩带人步入工地,劳作的四百囚犯或多或少显露紧张,可见沈浩带给他们怎么样的恐惧感。

    “这道墙筑好,大人的江心洲,那就如铁桶一般。”一团长姜宁兴奋嚷嚷,此人是秦武在禁军时的结拜兄弟。

    二团长吕战,三团长赵虎,也是秦武的熟人,而秦武并不在江心洲,走私船队由秦武负责。

    船队极为重要。

    沈浩当然得派最信任的人掌管。

    “这江心洲,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的。”沈浩说着话意味深长环顾三个团长、十个营长。

    十三人动容,而后抱拳行礼,齐声道:“愿为大人效死。”

    “别动不动就提死这个字,都给我好好活着,以后咱们要共享福。”

    沈浩话音刚落,一名差役气喘吁吁跑到沈浩面前,拱手行礼道:“左先生有急事请大人去商议。”

    “急事”

    沈浩皱眉,司狱左平,不喜欢大人这个称谓,江心洲众人,都称他为左先生,这一年多扮演江心洲“大管家”的角色,将方方面面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位左先生做什么事都从容不迫,从未有急事一说,莫非沈浩眸光一凝,转身朝着大牢走去。

    “左先生”

    “秦大人还未进城,就收到急报,朝廷正式昭告天下,出兵北伐灭奚。”

    常年穿青色文士装的左平开门见山。

    “终于开始了”沈浩话里有话,大周为灭奚进行一年多的动员,貌似慎重,实则是朝廷各机构效率低下所致。

    “我们得做好勤王的准备了。”左平意味深长。

第八百零四章 勤王令() 
第八百零四章勤王令

    万寿十七年,三月二十一。

    大周皇帝柴熙瑞祭天祭祖,后检阅五万禁军,这五万禁军接受完检阅,直接开拔,向北疆进发。

    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张勇,担任行军总管,节制各军,也就是名义上的北伐统帅,兵部左侍郎庞谦督军务,冯林任监军。

    三巨头带着五万禁军,浩浩荡荡北进,旌旗遮天蔽日,只走了半日,就有士兵开始叫苦抱怨。

    军官不得不喝斥弹压。

    这一日,五万禁军,只北进三十里,还未走出京师地界,就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或许禁军太久不远征,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乱成一团,巡营的张勇看到这一幕,面沉似水,但没说什么。

    代表勋贵利益的禁军这次本来就是去装样子,捡功劳的,打仗还得靠集结在雄州一线的十五万边军精锐。

    张勇巡营一半,庞谦、冯林派人请他前去商议重要军情。

    当张勇回到中军大帐,得知怎么个情况,皱眉不语,雄州来报,奚国南院大王萧大石调集十六州十万骑兵,与奚国皇帝合兵一处,对女直进行最后一次决战。

    这意味着拿下十六州的绝佳机会摆在眼前。

    边军数十位将军联名求战。

    可坐在中军大帐中的北伐三巨头,面对这天大的好消息,你看我,我看你,犹豫着,纠结着。

    张勇皱眉道:“我觉得,不便急于出战,萧大石这十万铁骑,肯定有去无回,到时候,十六州人心崩塌,更利于我们。”

    “张帅所言甚是。”冯林笑着附和张勇,看来张勇这话,颇合这位监军太监的心意。

    庞谦也轻抚颌下美髯缓缓点头。

    “传令边军诸将,不可擅动,否则格杀勿论!”坐于帅案后的张勇肃然下令,传令兵接过令箭,转身奔出大帐。

    不可擅动。

    这道军令隐藏着在座三人的私心。

    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他们一个多月后才能到达雄州,若让边军诸将出战,攻下十六州,功劳的大头,哪还能归他们。

    当禁军开拔第五天,连绵春雨下个不停,道路泥泞,行军更为艰难,五万禁军精锐怨声载道。

    行军第十日,雨依然在下,又湿又冷还要淌泥前进的五万禁军终于不干了,集体要求休息。

    为防止哗变,张勇与庞谦冯林商议后,决定安营,待雨过天晴再走,这一等,等了整整三天。

    离开汴京时的雄壮之师,不到半个月,已是疲惫之师,一个个军容不整,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五月初三。

    五万禁军终于以比蜗牛快不了多少的速度,到达雄州,也就在这一天,女直击溃奚国最后的野战力量。

    奚国皇帝西逃。

    东、西、南、北、中,奚国五京,四京落入女直之手,只剩南京,萧大石收拢四万残兵,退回十六州。

    妖帅金宗望带兵追击奚国皇帝。

    魔帅金宗翰得知萧大石退回十六州,放弃追击,坐看大周二十万雄兵,如何夺取十六州。

    五月初十。

    集结于雄州一线的边军精锐,全线进发,张勇、庞谦、冯林率领五万禁军跟在后面,美其名曰:压阵。

    五月十三。

    做为前锋的三万西军精锐开始强渡大黑河。

    西军主将王实立马大黑河南岸,遥望远方雄伟的坚城轮廓,豪情在胸中激荡,时隔百年,大周的军队终于又出现在这座坚城之下。

    “传令下去,加快渡河速度,晌午的时候,三万将士,要在北岸吃午饭!”王实拔出佩剑直指北岸。

    将令传遍全军。

    兴奋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河岸边一片繁忙景象,数百木筏被推入水中,包括王实亲兵在内的三千死士,率先渡河。

    云州城上的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因为城中只有五千老弱残兵,没法出击,他们的南院大王萧大石还没赶回来。

    三千死士顺利渡河,迅速构筑防线。

    王实看着一批又一批将士渡过大黑河,暗松一口气。

    跟在大军后面,距大黑河五十里的张勇,得知王实的三万西军精锐顺利渡河,急命全军跟进。

    大周北疆边军,十二万精锐,出现在大黑河北岸,沿着河岸,蔓延十余里,旌旗招展,鼓声震天。

    十二万人准备渡河。

    这时,云州城中爆发欢呼声。

    正在吃过干粮的三万西军为之诧异。

    城中爆发欢呼声,是因为萧大石带着四万骑兵回来了,云州城北门大开,伴随着大地的震颤,骑兵入城。

    “狼骑兵随本王出战,其余各部,在城中休整!”南院大王萧大石纵马狂奔的同时,发号施令。

    狼骑兵,是萧大石麾下最精锐的骑兵,原本有三万,如今只剩下一万,一路败逃回来,都盔歪甲斜,疲惫不堪。

    “儿郎们,女直如狼似虎,不可战胜,然南人软弱,尽是鼠辈,吾等若不能一击溃之,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奚国超一流高手萧大石,霸气嘶吼,声音回荡,久久不绝,本已疲惫不堪的一万狼骑兵,顿时热血沸腾,奋起余力,追随萧大石杀出南门。

    北门进,南门出,萧大石的勇猛,尽显无遗,不愧是奚人心目中最后的希望,上万骑兵源源不断冲杀出来。

    大地在颤抖。

    三万西军的心也跟着颤抖。

    大黑河北岸,十二万北疆边军精锐竟停止渡河,遥遥观战,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骑兵杀出来,不知道步兵为主的西军精锐能撑多久,也不确定贸然渡河会不会成为狼骑兵的刀下之鬼。

    归根结底他们没有勇气再渡河!

    萧大石一马当先,直接冲开西军的中军大阵,手中狼牙棒每一次挥舞,就会有一片西京兵卒翻飞出去。

    挡在王实前面的军阵,一层层崩溃。

    “将军,快走!”

    一名副将焦急拉拽王实的马。

    王字大旗下,王实缓缓摇头,神情坚毅道:“某若动,军心即动,三万将士,将不战而溃。”

    十几名副将没法再劝,眼看萧大石冲过来,一个个咬牙迎上去,仅有的五百骑兵跟着迎敌。

    萧大石的速度太快,西军两翼根本来不及救援,所以这五百多骑,是护卫王实的最后一道防线。

    七八名副将的长兵刃几乎同时戳向萧大石。

    “开!”

    身形雄壮宛若巨灵神的萧大石浑身迸发强劲气场,手中狼牙棒硬生生拍飞周军诸将的兵器,另一只手取下挂于马鞍侧面的长鞭,挥甩。

    围攻萧大石的八人,来不及做任何反应,被长鞭的鞭稍击爆头颅。

    立马于土坡之上的王实看到袍泽惨死,心如刀绞,猛地咬牙,一踏马镫,人如离弦之箭飞射出去,从五百亲卫的头上奔行而过,然后双手持剑,劈砍萧大石头颅。

    当!

    萧大石手中狼牙棒与王实的剑碰在一起,火星四溅。

    王实身手不弱,可与跻身超一流的萧大石相比,终究有着不小的差距,借力向后翻飞的同时,张嘴吐血。

    若非几名骑兵眼疾手快,合力拽住王实,王实已摔在地上,一名骑兵翻身下马,将自己的马让给王实。

    骑在马上的王实脸色惨白,不停咳血。

    萧大石继续冲杀,无人能挡,带领狼骑兵将王实的五百亲卫以及王实,淹没在滚滚的铁骑洪流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