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看婆婆,就觉着自己第一眼看的还是不真切,婆婆脸上带着股威仪,尤其是眉眼左右顾盼的时候,更能显出来。这和娘家的三婶那种特意端出来的威风不一样,婆婆是举手投足中,已经融入了,不用刻意的表现就已经能看出来。
脸上虽然带着笑,但是眼神却犀利,被这样的眼神瞥一眼,谁都不会感觉良好。吴苏还发现,齐大太太用这样的眼神,扫过了齐二太太和齐三太太,也不掩饰。
只有在看向了齐老太太的时候,才会收敛。
而那两位小姐,不出意外,应该是齐奕的亲妹妹,二姑娘齐嫣,五姑娘齐瑶。
这两位小姐长得很像婆婆,也是容长脸,年岁十七的齐嫣,两颊还有些淡淡的斑点,尤其是颧骨处,有一小块很明显。
这斑点虽然很淡,但还是严重影响了齐嫣的美貌,原本还算是明媚动人的,但是这斑点醒目的在颧骨上,看起来就好像是脸没有洗干净一般。
五姑娘齐瑶今年十四岁,也是容长脸,好在没有了齐嫣脸上的斑点,肌肤白皙,娇媚动人。
此时两位姑娘坐在齐老太太身边,正说着路上的趣事,将齐老太太哄得笑的前俯后仰的,一个劲的点头。
这样乱糟糟的,只有回来的人给齐老太太行了礼,还只能算是简单的行礼,照理才回来,应该行大礼的。而其余的礼都没有行,胡乱的也就坐下了,齐二太太问齐大太太:“大嫂,路上可还顺利?听说是一路坐船的?”
齐大太太淡笑点点头:“还算是顺利,只是二姐儿有些晕船,吃了点苦头。”
上头的齐老太太听到了,马上伸手在齐嫣的脸上摸着:“哎呦,敢情就是因为这个?这一路上都没好好吃饭吧?瞧瞧这小脸,比走的时候瘦多了!这是怎么养的闺女啊?”半真不假的埋怨齐大太太。
齐大太太转头看齐老太太,这才笑开了:“您可真冤枉儿媳了,这俩丫头去了京城,可比在家的时候吃的多,谁能想到从小在宣城长大的人,竟然说京城的菜更合胃口?可她们俩就是,不信您问问她们两人,是不是更喜欢京城的饭食?”
齐瑶马上重重的点头,大声的笑着道:“对!我最喜欢的点心就是豆面糕、炸糕。京城的点心可好吃了,比咱们这边花样也多。”说着指着齐嫣:“二姐您瞧她瘦的,其实可能吃了,咱们在京城的府里有几个京城本地的厨娘,二姐自己的小厨房就有两个!”
齐老太太立刻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齐嫣脸色微微的有点变,没意思的样子道:“怎么就能吃了,人不都要吃一天三顿饭?”
这样一说,正说得兴高采烈的齐瑶马上反应过来了,笑着忙将话题岔开了:“二姐回来的路上确实晕船了……”
齐二太太低着头去慢慢的喝茶,齐三太太小声哄着想出去玩的齐子琪,吴苏看到,齐云看了齐梨一眼,齐梨正好也在看她,齐云撇了撇嘴,齐梨不动声色的微微摇头。
众人的眼神交流中,似乎也隐藏着不少的玄机。
齐三太太哄好了齐子琪,这才抬眼看了大太太一眼,心中很不以为然,尤其看到齐大太太那样子,齐三太太真恨不能上前挠她一下!
故意的在老太太面前说什么京城的菜更合胃口,更合胃口就别回来呀!回来干什么?!
齐三太太又睨了齐嫣一眼,心里不屑的想着,都快要成老姑娘了!在京城实在嫁不出去了,这才带回来了?估计哪怕是有一点点的希望,齐大太太也肯定是要把齐嫣嫁到京城的,怎么可能带回来?!
还有那宝贝儿子齐子平,不是去活动了想捐官吗?不是还琢磨着娶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当媳妇,好拔高自己么?怎么官也没做成,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没有娶成?
齐三太太想到这里不由得得意,无声的哼了一声,得意什么呀,还不是两手空空、灰头土脸的回来了?
齐老太太在上面笑着听齐嫣和齐瑶说了好一阵子京城的见闻,这才和齐大太太说上话。
吴苏因为离得远,听齐老太太说话听得不是很真切,断断续续的:“既然回来了……那些事情就慢慢说……二姐儿没事就好……”
一说这些,齐嫣低下头去,齐瑶也安静了,齐大太太似乎很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个,胡乱的点着头,也不接话。
齐老太太却好像没看到齐大太太的脸色,依然接着说:“宣城好人家多得是……你儿媳妇娘家也是官宦……瞧着挺好……”
吴苏感觉到齐大太太的眼睛看了过来,抬头本想笑一下的,谁知道齐大太太的眼睛迅速的移开了,就连齐嫣和齐瑶也一样,看了她一眼就移开了。
齐大太太脸色不太好,齐嫣抬眼的时候,迅速也看了一眼身旁的齐老太太,眼神已经没有了刚刚的亲热,冰冷中似乎带着愤怒。
吴苏眨了一下眼睛,低头,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再抬头,齐嫣却低下了头去。大约的……听出来老太太是故意的?
老太太又为什么要故意当着众人的面,落大太太和齐嫣的面子?
齐三太太嘴角微微的勾着,和刚刚不忿的神情截然不同了。
吴苏心里叹气,婆婆小姑子这一家子……显然也绝非容易相处的,尤其那两个小姑子,看着都不好相与。
尤其似乎在京城还有着什么事情,不顺利才回来的,这心气儿不顺啊!
门口丫鬟进来笑着禀报:“大老爷和四爷来了。”
屋里马上安静了,二太太和三太太都看着齐老太太,齐老太太便道:“平常便避一避,不过今天老大从外面才回来,你们也该行个礼,都是一家子,正经的都见见。”
二太太、三太太答应,大太太已经笑着道:“呦,这样一说想起来了,刚刚进了门只顾着说话,二姐儿和五姐儿都没给老太太磕头。”
三太太看不惯大太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便在旁边半冷不热的道:“不晚,一会儿和四爷一起给老太太磕头就行了。”
大太太扭头看了三太太一眼。
说话间,外面已经进来了两个男子,一个四十多岁,一个十五六岁,正是大老爷齐慕华,四爷齐子平。
大老爷一进来,看到了老太太叫了一声:“娘!”
‘噗通’一下在门口就跪下了,跪着膝行到了老太太跟前,已经都哭起来了:“娘!儿子不孝,这么多年没回来看您,儿子不孝!”
齐子平自然也赶紧的跪下了,丫鬟们都没来得及将跪垫拿来。大老爷一这样,大太太坐不住了,已经站了起来,便忙要跪下,丫鬟吓得忙低声叫:“奴婢去拿垫子……”
大太太身形顿了顿,等着丫鬟将跪垫拿来了,这才跪在上面。齐嫣齐瑶同样,等着丫鬟铺好了跪垫这才跪下。
屋里所有的人全都站了起来。
老太太搂着大老爷的头也哭了起来,老太太是真的想儿子,一时屋里没人敢说话,只有母子俩的哭声,大太太也不敢劝,非但不敢劝,还得陪着哭,不然显得她好像不想老太太一样。
哭了好半天,齐瑶都有点跪不住了,伸手在跪垫上按着,身子微微的颤抖。齐嫣也一个劲的看大太太。
大太太擦了擦眼泪,终于道:“老太太,老爷……这不是回来了……幸好回来了……”
二太太忙道:“是啊,是啊,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老太太,快让大伯起来吧,还有明哥……一路上多辛苦的,这样跪在地上也不好受……”
老太太这才被提醒了,忙不迭伸手将大老爷拉起来:“起来起来,快起来!”忙忙的又伸手对着后面跪着的齐子平:“明哥起来,快起来!”
大老爷这才站了起来,他站起来了,齐子平才敢起身。
第29章 轻佻()
满屋子的人互相的行礼,这一次就不像刚刚齐大太太进屋,胡乱的就过去了,正经的按照长幼见过礼。
轮到吴苏上前的时候,齐三太太语气中带着不知道什么情绪的说道:“这就是大伯大嫂过门三年的儿媳妇,城里吴家的三闺女,父亲在应天的布政司……”似乎是讥讽,又像是嘲笑。
齐二太太忙笑着圆场:“是啊是啊,大侄媳妇很懂事,性子又好,平常帮了我不少的忙。”
齐大老爷和齐大太太已经在上首的椅子上坐好了,吴苏在跪垫上跪下,给两人磕头:“媳妇参见父亲,母亲。”齐二太太好心,忙忙的低声叫丫鬟端来两杯茶。
齐大老爷还是有些尴尬的,过门三年的儿媳妇,公公婆婆居然没见过,他干笑着道:“这是儿媳妇啊?好,好……哈哈,好。”说了半天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审度了一下吴苏,不知道为什么却转头看了自己的太太一眼。
齐大太太审视的眼睛将吴苏从头到尾盯视了两三遍,面上一丝笑容都没有,眼下的眼袋肉甚至都抽搐了一下。
邵妈妈有心,知道这会儿大奶奶拜见公婆,她也想观察观察这两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因此趁着人多,在门口伸了个头看着,亲眼看到了齐大太太一副见了仇人的样子,脸上的横肉都哆嗦!
邵妈妈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底!原本还抱了一点希望,盼望着齐大太太都是好相处的人,性子好一点,现在看来……
这这这,到底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大爷?大爷骗了家里的钱财,大太太恨到了大奶□□上?!
邵妈妈都觉着,这一家子真真也是太……这都叫什么事呀!
吴苏虽然低着头,可头顶上一双极端不友好的、审视的眼神,她还是能感觉的到,加上刚刚齐大太太看自己的那两眼,眼神中带着的审视、不屑、怀疑、厌恶等等的情绪,总之就是没有一丁点的高兴,她还能感觉不到?
听到耳边齐二太太的笑声:“来,新媳妇敬茶。”
这话将周围一些人给逗笑了,齐老太太的笑声最大,这明显是给吴苏解围。吴苏也涨红了脸,抬头感激的看了一眼齐二太太,伸手将她亲手帮自己递过来的茶杯捧了,先给齐大老爷。
齐大老爷倒是脸上还有点笑意,伸手正要接过来,齐大太太冷冷的道:“翠儿接了!”
站在齐大太太身后的一个梳着妇人头的丫鬟忙答应了一声,上前双手接了吴苏手中的茶,捧给了齐大老爷。
男女授受,公公本就不应该直接从自己手里接过去,吴苏倒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转身又从齐二太太手中接过了另一杯茶,双手捧给了齐大太太。
依然是齐大太太身后的丫鬟接过去,捧给了大太太,她象征性的端了一下,便放在了桌上。
如果按照正常的,新媳妇成亲第二天跟着相公给公婆磕头敬茶,这会儿就应该是齐大老爷这个公公教训媳妇两句,例如孝敬长辈,和睦妯娌等等的。接着就是身为婆婆的齐大太太教训,婆婆一般教训的就会多一些,有些更是为了给新媳妇一个下马威,唠唠叨叨训导半天,只为了叫媳妇多在自己面前跪一会儿。
不过齐大老爷并没有说教训的话,而是直接道:“起来吧。”
齐大太太马上就一副愕然的样子,动作很大的转头看齐大老爷。齐大老爷表情无辜:“老太太还在这里,一会儿还要回前院,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去前院给老太爷磕个头?”
齐大老爷说得对,齐老太太还在屋里,难不成听着你们夫妻两人慢条斯理的教训新媳妇?
这话齐大太太自然不能说不对,只能用那种阴鸷的眼神狠狠盯了大老爷一眼,大老爷大约被这种眼神盯得习以为常了,干干的一笑。
老太太脸色沉了。
吴苏听着公公婆婆争论完了,这才站起身来,鉴于齐大太太的严厉神情屋里人都看的清楚,金缎等几个丫鬟们也没有敢过来搀扶的,怕给她招不是。
吴苏起来了,齐嫣和齐瑶这才过来给她福身行礼:“大嫂。”
吴苏忙回礼:“两位妹妹。”
齐瑶扬扬眉,行了礼马上拉着齐嫣走开了。
齐子平过来了,眉眼都是笑嘻嘻的,拱手行礼,声调拉长了:“见过嫂子。”
吴苏忙回礼:“四弟。”
齐子平直起身,眉梢挑的高高的:“嫂子是吴家的?吴家哪一房的?我原是认识吴家的三爷、四爷,吴家的……”
吴大太太重重的咳嗽了两声,道:“行了,见过礼就行了,满屋子的长辈,听着你两个晚辈闲聊?”
吴苏本就不想和这位眼神四处飞的四爷多说话,听了顺势就退开了。四爷也笑嘻嘻的,又过去和齐大太太咬耳朵,齐大太太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嗔怪的白了儿子一眼。
齐大老爷过去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大致讲了讲路上的事情,又道:“在京城详细的事情,容儿子慢慢和您老人家说。”
老太太点点头,半天了又叹了口气。
齐大老爷带着齐大太太、四爷、齐嫣和齐瑶一起去了前院,给老太爷行礼,也要和二老爷、三老爷见个礼。
她们一行人出去了,屋里这才稍微的安静了一些,外面的天色都暗了,丫鬟们进来重新的换热茶,掌灯。
老太太感叹了一声:“终于回来了……”
齐二太太笑着点头:“是啊,终于回来了,这下就好了,全家团圆了。”
齐三太太嘴巴动了动,忍了忍,又动了动,一副忍不住的样子,嗫嚅着道:“母亲,您别怪我现在说这个……大哥大嫂回来了,那回春堂的生意,到底是怎么个路数……是不是也该说清楚了?”
一听说这个,齐二太太马上就把茶杯端起来喝茶,一句不在多说。老太太抿着嘴,嘴角有点塌,显然是不太高兴,不过也没有说齐三太太,半晌才道:“这个自然是要有个明话的……才回来,不急这一两天吧?”
齐三太太便道:“儿媳自然不是因为急这一两天,实在是……这里面的事情,老太太您清楚,只希望到时候……好歹能帮我们说两句,我们三老爷这些年的辛苦……”
齐二太太眉头蹙了起来。
老太太听了这话,半晌才道:“知道了。”
屋里人面色各异,齐云是三房的,显然知道嫡母说的是什么事,眉梢也轻轻的皱着,低着头手里的手绢搅成了麻花一样。
齐二太太笑着道:“忙忙活活的天都黑了,老太太您也饿了吧?是不是叫厨房把饭菜端上来?儿媳吩咐了多做些菜,还温了酒,咱们小小的庆贺一下大哥大嫂回来,给他们接个风?”
老太太这才高兴起来,点头:“好,端上来,前院的也叫端过去。”
这头才吩咐着,齐大太太她们也回来了,丫鬟婆子熙熙攘攘的,开始在厢房那边设宴,因着人多,摆了好几桌,长辈们两桌,晚辈们三桌。满屋子院子的亮了灯,照的灯火通明的。
十四岁的齐瑶,刁钻刻薄摆在脸上,吴苏坐在了其中的一桌,齐瑶就专门的拉着齐嫣坐到了另一桌,摆出一副我就是故意冷落你的样子。而齐嫣,虽然是被齐瑶拉着,不过吴苏能感觉到,她只是因为年纪大会隐藏了而已,她似乎比齐瑶更反感自己。齐嫣是齐奕的妹妹,所以是自己的小姑子,但其实年纪比自己还大一岁。
齐瑶甚至还对着二房的齐梨招手:“三姐,过来坐这边。”
齐梨都往吴苏这一桌走了,被招呼了,面子上不得已,只能笑着过去了。三房的六姑娘齐眉坐在了吴苏身边,撇嘴:“嫡出的了不起啊……”
齐云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