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辉冷冷的说道:“建彬同志的话我很难理解,又是同意又是不同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省财政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继续扶持这么多的企业。这你是知道的。如果不兼并或者破产重组,企业每年的补贴和救济金,会耗掉我们为数不多的资源,其他的工作还怎么干?不把包袱甩开,怎么来轻装前进?我还是那句话,扶持重点企业,对那些无法扭转局面拖累经济发展的企业,必须采用这种方式减负。”
高建彬没有理会这句话中的不耐烦。而是用戏谑的眼光看着赵家派系的三个人,慢吞吞的说道:“赵省长,国有企业改制势在必行,但不是说非得只有这两条途径才能解决问题,承包、联合、合资、扩股等方式,都是可以解决的好办法,为什么非要用这两种模式来运作呢?想让经济腾飞,就要有足够的产出,企业都砍光了,拿什么来提升经济的速度?还有。国有企业承担着为省财政输血的功能,我们把血源搞废了。以后需要用钱的时候怎么办?”
云山雾罩的扯了半天,这一句话才是重点,也是对付赵东辉的致命杀器,我是同意改制的,没有问题啊,可你为什么非要搞兼并或者破产重组呢,别的手段不能用吗,坐视国有资产流失,你这个省长到底安的什么心?
口号喊得震天响,有没想过一个事实,国有企业的资金是可以由省政府来安排的,这是一笔灵活的支出,失去了这笔钱,万一遇到省财政困难的时候,你这个省长怎么解决,自己印钞票吗?
一句话说出来把赵东辉直接的给问的哑口无言了,他最擅长的就是这两种模式,其余的办法他还真是没有想过,但是高建彬一说他回过味来了,自己的思维走进了惯性的死胡同,对啊,为什么不尝试别的办法呢,干嘛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可是高建彬说的这些办法虽然是可行的,操作起来却太过于繁琐和费时间,和他出政绩的目标背道而驰,在赵东辉看来,改革就应该大刀阔斧的清除那些累赘,专心发展有潜力的重点企业,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正确和成绩。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刘春培老成精的人物了,怎么会抓不住这样的机会,当即就发出进攻信号,说道:“我认为建彬同志说得对,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我赞同,但改制可以有很多的办法,没有必要非得走这两个方式。我们岭南的资源少,企业更少,何况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也要引起省政府足够的重视。”
接着说道:“表面上看,这些企业改制以后是减轻了负担,省财政也能挤出更多的资金帮助重点企业上市,可几家企业的增长,能比得上百花齐放吗?国有企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少目前是这样的,那是省财政输血的重要来源。这些企业的根基还在,还有那么多熟练的工人,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为了一时的轻松损害了长远的利益,这是杀鸡取卵的行为,我是不支持的。”
侯俊才是分管公检法的副省长,接着话就说道:“还有,国资委的同志们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去尝试过做这方面的工作,有没有从根本上挽救过这些企业,我指的是从别的方面,比如市场的评估引导,技术的革新,搞联合互补,并不是一味的给钱。我没有看到国资委对这些企业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也没有看到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确认,按照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改制要求,这是不符合规定的,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改制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漏洞可以钻。”
赵东辉听到这两个人的话后,鼻子差点给气歪了,刘春培说他坐视国有资产流失,这还不是最难听的,侯俊才的话可就太恶毒了,直接说他要在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动心思,里面可是包含了大量的利益。以赵家的实力之雄厚和他的为人,用得着动这些企业的心思吗?
赵家的嫡系继承人,将来是要走入国家权力核心的,钱,算什么狗屁玩意,多少钱能买来领导干部的那种威严和霸气?但他还不能反驳,自己做事被抓住了尾巴,越是辩解事情越是模糊。
老板有难,当下属的自然要站出来背黑锅。张新克只好说道:“给国资委安排工作的时候是我去的。做的不细致这是我的过错。做事情有点过于着急了,执行赵省长的意图不利,我向大家道歉。”
黑锅也不是那么好背的,侯俊才说道:“这么重要的工作千万不能马虎对待,牵涉到三十多家国有企业,上百亿的资产,还有二十多万职工的利益,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就是岭南的罪人!”
和张新克一向不和的秘书长陈冠群。在一边说道:“国资委是刘春培同志的分管部门,国有企业改制也是他来负责的,张新克同志绕过分管领导直接干预国资委的工作,这有些不符合常规吧?”
又是一刀,血淋淋的一刀,名不正则言不顺,你一个分管工业的副省长,跑到国资委指手画脚的,到底想干嘛?要是大家都这样做,那省政府的工作岂不是乱套了?
赵东辉也非常人。说道:“这是我交代给新克同志的,他负责全省的工业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也有一定的关联。怎么,冠群同志有意见吗?”
赵东辉此刻脸黑的吓人,直接拿出省长的身份强行压制,一把手可以对任何副省长的工作指手画脚,他有这个权力。背黑锅也是有底线的,他不能看着张新克受欺负,老板不出头,人消失了队伍就难带了。
按说这个事情还真是因为赵东辉拍脑门子惹起来的,以前他在江北省的时候就强势惯了,现在成了省政府的一把手,思维就更不受约束了,张新克是他的人,这么重要的工作当然是要交给自己人来办,刘春培那是对手,不会真正的服从自己的命令。现在陈冠群一句话戳到了他的软肋,他有点恼羞成怒了,你们这是干嘛,想造反吗?
刘春培当然不害怕他生气,大家都是省委常委,掰手腕谁怕谁?点上烟就说道:“赵省长,任何事情都有原则和底线,你交代张新克同志办理这项工作我没有意见,但他为什么不事先和我打个招呼,省长分工方案很明确的规定,我才是国资委的直接领导,这么大的动作我都不知道,你觉得合适吗?难道我的党性和能力不足以胜任?”
这句话说的就很重了,你赵东辉再厉害也不能无视游戏规则胡乱插手,不遵守规则的人,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提出这个游戏!再说了,有你这么当省长的吗?
好好的一场会被这些人一刀又一刀,砍得是鲜血淋淋血肉模糊,赵东辉再强势也不敢说刘春培就是不胜任这项工作,我就是不信任你,这话是那种失去理智的人才敢说的。
更要命的是,班子不团结的现象传了出去,国家组织部的领导就该找他谈心了,连大局都把控不了,一把手当得还有什么价值?
赵东辉咬了咬牙说道:“这件事情我考虑的不到位,在这里向刘春培同志道歉!”大家谁都不说话了,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你还能逼着赵东辉自杀不成?
高建彬说道:“既然这个方案还不成熟,我建议暂时先放一放,春培同志督促国资委的同志们加快速度,要求企业先拿出自己的改制方案,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以后,再报省政府党组会议讨论通过。”
省政府要是不先拿出自己的态度来,哪个企业愿意进入兼并或者破产程序?赵东辉知道这件事情被高建彬硬生生的搅了,这家伙本来就是维护国有资产的坚定者,从来不相信没有治不好的企业,只要付出了努力,逐步的会改变企业的处境。
但他也怪不到别人头上,今天晚上被人抓住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太急躁了,明知道高建彬和刘春培要反对,却没有事先准备好对策,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旗扯出来是没有人反对,人家也赞同,可细节上就要出麻烦了,为什么要说细节决定成败呢!
赵东辉说道:“那就先由国资委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具备可行性之后再上会吧,今天晚上的会议先开到这里,散会!”被几个人抡起大刀片子砍得遍体鳞伤血流不止,太窝囊了!
赵东辉悲哀的发现,在发展经济方面他还欠缺很多,特别是实际的操作经验,高建彬为什么能够让他憋得说不出话来,人家这方面的经验太丰富,随便一看方案就知道漏洞在哪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本上抓起循序渐进的完成改制,不能出了问题就搞一刀切,那不是也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吗?
还真是个莫大的讽刺,他前面说完这个话,高建彬接着就一巴掌抽回来了,好疼啊!。。
ps:感谢大家伙的月票,谢谢对本书的支持!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八百零七章 我要单干,不带你们玩了()
什么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高建彬觉得自己领会了这句话的真谛,省委省政府真是遍地起阴风啊,传递的是正能量的时候,消息慢的象蜗牛,遇到争斗闹矛盾的事情,速度比狗仔队的花边新闻传得还要快。
党组会议针对国有企业改制的讨论不欢而散,高建彬刚回到家还没有喝口茶呢,方德辉居然主动的按响了他家的门铃。
忙着在浴室放热水洗澡的罗燕,听到铃声响,跑出来一看视频显示器,发现是书记大人大驾光临的时候,慌忙说道:“高省长,方书记来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这可是电视上常出现的大领导,她一个保姆能在这么近的距离见到,说出去也是很有面子的。
高建彬心里纳闷,大晚上的书记跑到自己家里干嘛,破天荒的第一次啊!走出去打开院门,恭恭敬敬的把方德辉请了进来,罗燕给两人重新泡了壶茶,老老实实的和婉儿去房间做功课了,这里可没有她旁听的份。
方德辉上下班的时候也偶尔见过高建彬家的保姆,这在省委大院也是一个很抢眼的漂亮女人,就因为太漂亮,也惹了不少的非议,不得不说罗燕的魅力相当大,穿着睡衣的她尤其风情无限,把山沟里女人的美展露的淋漓尽致。
颤动的胸部双峰,雪白如玉,嫩的都要出水的皮肤,在灯光下格外惹人注目,三十多岁的人,比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还要水灵。还要有青春活力。连到了年纪的方德辉。看到后也有些心动的感觉。
方德辉笑着说道:“建彬,我听说你们这次的党组会议争论的很厉害?”高建彬一听就明白了,党组会议的成员中有人在通风报信,这也是正常的,一个省委的一把手,堂堂的大老板,要是连九个成员中的一个都控制不住,那也太无能了点。
高建彬也笑着说道说道:“是啊。今天晚上大家畅所欲言,会议的气氛倒是很热闹,充分体现了省政府的领导班子是讲民主的。”
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方德辉说道:“建彬啊,刚才我也听到你们会议的内容了,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我是支持你做法的。岭南的经济要想得到发展,国有企业必然要发挥输血的功能,因为我们基础太薄弱,财政的家底太穷。而现如今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接着说道:“其实赵东辉的思路也是如此。把那些长期消耗财政的国有企业解决掉,就能省出一大笔资金扶持重点企业,短期内会出现一个增长的过程,这也等于他自己做出了成绩。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也是可以理解的,赵家需要一个支撑点。”
高建彬说道:“我也明白赵东辉省长的意思,从江北省的富裕到岭南的贫穷,他觉得很不适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大的抱负没有钱作为基础,那也是一句空话。从什么地方省钱呢,唯有开源节流,他感觉大多数的省管国有企业是累赘,每年都要支出大笔的救济款,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二十多万职工每个人一年包括工资、养老和医疗等在内,就算保底四万元,那也是高达八十亿的天文数字。”
接着说道:“一次性解决,以后就节约了八十个亿出来,投入到重点企业,会产生相当大的推动力。省政府可以随时调动重点企业的资金,这也是为财政制造一个来源,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他这样做就毁掉了岭南腾飞的真正基础,光靠几家龙头企业能带动一个省的经济增长吗?别看这些企业现在清理的很容易,以后再想重新打造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方德辉说道:“赵东辉也是要考虑成本的,挽救这么多的企业,那要多少投入才会扭亏为盈?而且时间不等人,在西部大开发的环境影响下,周边各省的经济都在提速,只有我们是在下降,省政府一把手的能力会受到中央的质疑,他不敢冒这个险,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压在稳中求胜的方式上,而他选择的办法能够让他站稳脚跟。”
高建彬说道:“我历来主张只要有基础在,必然能够度过任何的困难,关键就是我们是否具备这个决心。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外力因素,而是人的意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事实证明很多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已经成为现实,企业的领导也好,职工们也好,谁也不想自己的企业沦落到被兼并或者破产重组,甚至政策性关闭的地步,那是他们毕生的努力和心血,和生命同样的宝贵,我们只需要稍微加以引导,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必将带给岭南一个巨大的惊喜。”
方德辉说道:“你想过没有,赵东辉作为省政府的省长,不是没有手段换种方式通过这件事情的,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你阻止不了他的决心。不过你还是要注意,破坏国有企业改制这顶帽子,会让你很被动的。”
高建彬说道:“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我眼看着事态走向恶化而无动于衷,这是不可能的。这次会议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那样做!方书记,我尽管很反感这个人,但是阻碍国有企业改制的大帽子绝对不会扣在我的头上,赵东辉的性格我太清楚了,他太要强,他也丢不起这个人,要是有了意外那算我睁眼瞎!”
方德辉哈哈大笑,说道:“你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可惜,赵东辉站在制高点上,他举起国有企业改制大旗的时候,谁都不会支持你的。如果我想的不错,他过两天就要强行推动第一步,所有的国有企业必须进入到改制的环节,而你,没有任何理由进行否决。刘春培也不敢不服从这样的决定。因为就像你说的。这是中央的决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高建彬也笑了,说道:“我知道赵东辉有这样的胆量,也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但我却是希望他这样做,至少也有让企业的主人们选择一次的机会,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关系到将来的生存环境。要是连他们自己都不想办法自救,我也不想出这个头,人要是自暴自弃听天由命,企业也就没有了希望,我吃饱了撑的为他们争取,价值是自己创造的,世上没有救世主!”
方德辉认同这句话,高建彬做的意义就在于争取了一次自救的机会,就看这些企业能不能利用这次时机了,完全可以想象。那些企业知道自己的命运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党组会议开完之后。赵东辉和三个下属来到了附近的一间茶楼,今天晚上搞得一败涂地,把四个人气的不轻,尤其是赵东辉,脸色黑的可怕。
程景华劝说道:“赵省长,您也没有必要和那个高建彬生气,国有企业改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