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法则- 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副组长也说道:“就是,这样不行那也不行,蒋副书记吃错药了吧,还是脑袋被门板夹了,怎么净是干些胳膊肘往外拐的事情,照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到过年这个案子也不能结案!”

    王勇刚就把电话打给了宋静海,没有想到他诉完苦以后,宋静海却出乎意料的说道:“有人监督怕什么,只要你们的工作是扎实有效的,为什么要害怕蒋副书记的不同意见呢?高建彬如果是违规违法的,谁都没有那样的能力帮他,省委派他去也是想要检验你们这段时间的工作成绩,大的原则方面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你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宋静海是这样的意见王勇刚就没有招了,他总不能说自己辛苦半年手里没有抓到证据吧,那样宋静海会不会亲手撕碎了他都很难说,这次在高建彬的问题上,宋静海可是向南江省委常委会做了保证的,还把国家纪检委的首长批示抬出来,要不然省委常委会也不同意把高建彬免职接受双规调查。谁曾想省委会指定蒋志坤副书记来监督调查过程,这样当初制定的策略就要大打折扣,这次才是骑在虎背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当面调查的第二天,王勇刚很没有耐心的说道:“高建彬同志,据调查你在海州市秦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里面,自己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这是怎么回事?”高建彬这次倒是真的懵了,他什么时候在公司有股份了?就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这个情况,而且我也没有签署任何的法律文件,也没有出席过任何的股东会议,更没有收到过任何来自秦河酒业的分红。”

    副组长说道:“你和秦河酒业的董事长秦惜月是什么关系?”高建彬说道:“我到流星桥镇担任党政办主任期间,就在秦河村驻村,我和她以及很多群众的关系都很好。”副组长说道:“有干部群众反映你和她是情人关系,有没有这回事?”高建彬阴着脸说道:“请你注意你的用词,请你拿出人证物证来说明。否则我要向上面反映你污蔑和毁谤!”

    王勇刚说道:“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秦河村的书记孙汝民同志就向我们揭发,你利用职权霸占他家儿媳妇的事实,而且因此他还受到了你的报复。被免掉了村支部书记的位置。”

    高建彬看他有点撕破脸了,也就毫不客气的说道:“罢免村支书是秦河村的党员做出的决定,而且其中就有孙汝民的父亲在内,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我利用职权霸占他的儿媳妇,你们自己到秦河村去问问那里的群众,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这种毫无依据的事情。是违反实事求是原则的!党的干部任命是由某个范围内的全体党员来决定,不是我一手遮天,想干嘛就干嘛!”

    副组长紧接着说道:“秦河村只是个普通的乡村,那里来的那么多钱创办企业?而且秦惜月只是在村子里开了个小饭店,凭什么有那么多的钱成为秦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还占据了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没有你的支持她会有这么多的钱?”

    高建彬也烦了,说道:“你凭着什么言之凿凿的就问我这样的问题,我支持秦河村创办酒厂有错误吗。你们连事实都不去调查,酒厂是和南江省绿城建设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里面的投资主要是来源于绿城。村子里是以配方作为股份,实际上秦惜月的股份是绿城的,连这点也没有搞清楚,反倒来质问我,简直就是乱弹琴!”

    王勇刚说道:“你为什么会在这样的上市企业占据这么多的股份,你要把这个事情讲清楚!”高建彬猜想这就是他最大的杀手锏了,但是他真的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事情,就说道:“我不知道自己会有股份,也没有往秦河酒业投入过一毛钱,没有什么好说的!”王勇刚自以为找到高建彬的死角了。就冷笑着说道:“高建彬同志,秦河村的人都说你给他们投资了五十万,而这笔钱最后成了秦河酒业的股份,这里面你是怎么操作的,老实的回答问题,就不要试图抵赖了!”

    高建彬突然间想起了这件事。就看着王勇刚说道:“那是我在秦河村驻村的时候,为了发展有机蔬菜种植,自己拿出的一部分钱,当时村子里建大棚非常缺乏资金,这怎么就说是我占据了秦河酒业的股份呢?”

    王勇刚很不屑的说道:“说这样的话谁能够相信,问题的关键是秦河村把这笔钱转换成了你的股份,要说不是出自你的授意,道理也是说不通的,秦河村那里白纸黑字的标着,这是你的股份!”

    高建彬鄙视的说道:“要说我有股份你必须要见到我亲自签字的股权证明书,但是我不记得什么时候签署过这样的法律文件,而且事实是,我没有收到过任何的一毛钱分红,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王勇刚不耐烦的说道:“可事实是秦河村那边已经证明你在这里面有股份,你……”高建彬说道:“如果秦河村白纸黑字的标注出来,也证明说你在这家企业也有股份,你会承认吗!”

    调查的第五天蒋志坤打电话给谢铭远说道:“谢书记,我认为省纪委督查室的调查组搞得完全就是闹剧,说的都是一些没有事实依据,全凭着猜想出来的一面之词,完全违背了纪委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事实上我发现,高建彬同志并没有任何的违规举动,他的的确确是在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这样的干部非常的难得,符合谢书记对他的推断。我建议省委立刻要制止这样的举措,要不然事情真的闹大了会不好收场的。再往后也没有多少的新鲜东西,调查组的招数都用的干干净净,反而被高建彬问的哑口无言,要把纪委的脸都丢尽了!”

    谢铭远生气的说道:“纪委督查室的这群人简直就是胡闹,你先在那里盯着,我随后就和国家纪检委的首长沟通这个事情!”(。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八十七章 首长的关注() 
虽然得到的消息与自己先前的猜测相吻合;谢铭远还是气得浑身发抖;点上烟刚抽了一口;就被烟雾呛到了嗓子眼咳嗽了半天。他准备拿起电话打给国家纪检委的首长;汇报这次高建彬被调查的事情;对于谢铭远这个省委一把手来说;被自己省的纪委部门几次三番的顶撞;导致出现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可原谅的冒犯和错误。

    虽然暂时还没有新闻媒体报导这个事情;以谢铭远的思维自然可以想象得到;省委省政府将会遇到多么尴尬的局面。释委是公开的把高建彬从市委书记的办公室带走的;按照程序必须要通知海州市纪检委和他的家人;要是谁说这个时候风声没有泄露出去;那简直是扯淡的说法;谢铭远就是宁愿相信夜路遇到鬼;也不会相信现在干部的保密性能到这样的地步。

    结果他的手刚碰到座机;电话突然响了。谢铭远拿起电话刚准备开口;对方就严肃的说道:“谢铭远同志;我是国家办公厅主任丁修杰;首长办通知定于后天中午;首长的专机将抵达南江省省城机场;此行将听取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然后对几个地级市进行考察和调研。”

    谢铭远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首长居然要来南江省;这对他和省委省政府来说是很光荣的事情;就立刻对丁修杰说道:“请丁主任和首长办放心;南江省委省政府将与省军区全力配合;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于首长的安全保障和行程的安排做到万无一失。”

    随后国家办公厅的通知就发到了南江省委;谢铭远紧急通知召开省委临时常委会;研究部署首长到南江的接待工作。谢铭远严肃的说道:“首长能够来到南江束行考察和调研;是对我们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期望;我希望同志们暂时先放下手里的工作;齐心协力完成这次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这次首长考察的重要性我就不用再强调了;总之。首先就是各级部门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特别是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担负着此次的安全保障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不搞什么临时抱佛脚的事情;省城的环境卫生和绿化在文华同志的努力下很有成效;没有必要再大张旗鼓的画蛇添足;作为党员要时刻记住实事求是的原则。”

    国家办公厅和国家保卫局的领导同志。提前来到了省城;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建议;这一忙碌;谢铭远就把要和国家纪检委沟通的事情给忘掉了;什么事情能和首长来南江省相提并论?

    丁永真笑着对张文华说道:“这次我看宋静海算是撞在枪口上了。首长来到南江省必定会到海州去的;那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此行的重点;农业改革工作是国家的大环境和政策导向。首长对于两个农业生产模式关注的程度很高;对建彬也是非常欣赏;多次对他进行了表扬;可偏偏释委就非要用些子虚乌有的告状信双规他;这不是摆明了要和首长过不去吗?”

    张文华点了支烟;慢条斯理的说道:“人要是找死你拦都拦不住。谁都知道针对建彬的那些东西不靠谱。可是偏偏宋静海自己就相信;难道说原来的南江省委省政府都是睁眼瞎吗?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性格太过于刚直疑心病太重了;听不得有人告状;虽然说这样的作风适合在纪委;可是他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了。我对他本人并没有什么意见。是很难得的领导干部;为人正直清廉眼睛里不容沙子。属于那种一心为了党和国家的人;可这样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实在要不得。”

    丁永真说道:“是啊。我也听说过他铁面主任的大名;经他手处理了很多轰动一时的大案重案;有的还涉及到了某些高层领导;他照样是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予以严惩;对此我还是很佩服他的。我们省的纪委部门的确需要这样的人主持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很大的作用;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有着警惕的效果;只是他的矛头对的不是地方。”

    张文华笑着说道:“估计宋静海在国家纪检委的时候看到不少的告状材料;心里就已经对建彬有了看法;再加上督查室的那群干部做事情有些偏离;他就认可了这种并不存在的事实。其实护短是当领导干部的通病;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情况;可是纪委是什么样的部门;有时候是可以决定干部前途和命运的;做事怎么能这么草率呢?我倒是觉得这个事情有别的内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要真是思维这么幼稚;也没有办法处理那么多的案件。”

    为了迎接首长的到来;似乎所有的人都把高建彬的事情给忘记了;一个市委常委的双规和首长的考察孰重孰轻;似乎并不需要分辨;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而且双规并不代表着最后的结果;只是为了排除查案干扰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当然;这样的手段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用的;代表着纪委调查组已经掌握了某些事实;所以;往往一旦被双规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对干部来说这是最可怕的场面。不过此时的高建彬没有那种觉悟;他抽着烟看着对面气急败坏;却又被他说得无言以对的纪委干部;神情仿佛非常的悠闲。

    事情到了这样的地步;要不调查组能够找出依据把高建彬定罪;要不就是等着纪律的惩罚;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王勇刚等人也明白;这次已经把高建彬得罪到了死地;要是就这样的把他放走;海州市委也不会善罢甘休的;高建彬自然更不会放过他们;这个人的影响力纪委督查室都很清楚。

    可是现场有着蒋志坤的存在;他们没有办法使用任何的手段;但手里的牌已经都打完了;他们此刻也意识到了危险的来临。王勇刚扫了一眼调查组的其他成员;神情都显得很沮丧;无非就是在这里和高建彬耗时间。你还能拿他怎么样?

    宋静海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打电话来问;案件的进展情况到底如何;他比这些人更着急这可不是小事情。高建彬是市委常委是副厅级干部;是省委上报给国家组织部的优秀党员干部;在南江省论起影响力要比他强悍的多;几位省委常委的态度他记得清清楚楚。谢铭远和常思辉的意见他也很明白;如果证明纪委的行动是错误的;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绝对不是向组织承认错误那么简单。

    在省委常委会上他可是表态对此案负责任;而且还把国家纪检委的首长批示抬出来。才勉强通过了对高建彬免职接受调查的决定;常委会对常委的发言是有会议记录的;越是想到这些宋静海的心里越是烦躁。

    省城机场已经被武警部队和省军区的预备役部队实施了戒严;首长的安全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情;南江省委省政府当然是不敢怠慢的;所有的省委常委们都怀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等在机场上;省委办公厅主任傅文超来到谢铭远和常思辉的身边;低声说道:“发行量很大的《聚焦周刊》已经刊登了高建彬被纪委双规的消息。昨天晚上网络上面也对此闹翻了天。海州市委和纪委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媒体记者。”谢铭远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高建彬本身就是媒体的焦点人物;如果没有发生这类的事情反倒不正常了。

    常思辉黑着脸看着远处有些孤独的宋静海;说道:“到现在海州的纪委调查组;也没有任何的结论出来;看起来宋静海同志这次是被误导了。他有些太相信自己部门的干部。总以为别的人和他是一样的行事作风;却不知道这个事情其实是另有内情的。自己把自己给陷进去了可是不管怎么说;舆论方面的压力都会让我们省委省政府很难堪。正好又是首长来南江省考察的期间;但愿这次的案件不要引起什么糟糕的局面。”

    谢铭远淡淡的说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我们说再多的话也是苍白无力;等到这次首长考察结束离开南江省;我要对纪委的领导干部们做一次大的调整;太不像话了;仗着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利胡作非为”

    在南京宾馆的会议室里;首长听取了谢铭远和常思辉的工作报告;这次跟随首长前来的还有吴春杨副总理;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农业部的主要领导同志。首长对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说:“南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对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金国林同志和陈锡坤同志带领的上一届省委省政府的努力下;调整了全省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附加值低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南江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全省的工业基础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出现了以高新企业为龙头的新的经济链;gdp指数有了显著的增加。”

    随后他又说道:“让中央感到更为欣慰的是;南江省委省政府没有把工作重心全部放在工业上;而是采取齐头并进;以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调整;出现了像是流星桥镇这样的全国百强乡镇;出现了孤凤镇这样的农业改革工作试点乡镇。我国正在扭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原先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以现代物质条件来装备我们的农业生产;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保障;达到双赢的局面。在缩短与发达国家在农业上差距方面;南江省走在了全国各省市的前列。”

    当天下午海州市委市政府就接到省委的通知;明天上午首长将赶到海州;对流星桥镇和孤凤镇等地区进行考察调研;省委副书记丁永真和常务副省长李春平;以及国家保卫局的同志;提前赶到了海州指挥;而这一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