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嫣然从遐想中回过神的时候,朱梓校已经离开了,她笑了笑,自言自语:“老朱的个个都这副死德性,也罢,算是还了老朱家一个人情,只是别枉费了我一番好心就行。”
朱梓校从行政楼层直接乘电梯来到一楼,此时一个泰国旅行团正要入往,大厅里乱哄哄的。他皱了皱眉,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有了洁癖,那些脏兮兮的人还是离自己远一点比较好。
一个肤色偏深的青年与他擦肩而过时,一个便物顶在了他的顶间:“想活命,别出声,跟我走。”那人说的中文有些生硬。
朱梓校不慌反笑,点了点头:“好。”
那人明显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目标人物会如此配合,就在他愣神的一刹那,朱梓校反身一手握住枪口偏向自己身侧,另一肘径直击在那人的鼻梁上,肘击的同时,他的手掌间已经露出一根毒刺,那青年只觉得自己脖子上被蚊子蛰了一下,随即全身麻痹,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朱梓校冲他挥了挥手,踏着轻快的步伐,吹着口哨离开。
见那人就要倒下,立刻有两名身着西装的男子快步过来,扶着那人跟上朱梓校的步伐。
李云道从机场接到王抗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这位年过六旬的老纪委脸上写满了疲惫,她本该已经退二线准备退休事宜了,但是一系列打老虎拍苍蝇的行动,又将这位革命老将推上了前线。
从国内到达出口出来,李云道便送上泡好枸杞的保温杯:“大姑,啥也别说了,先喝点水,回去休息一晚,明早再聊。”
王抗日摇了摇头:“来不及了,必须抓紧时间。”
李云道想劝,但他也清楚王抗日的脾气,此时多说无益,只问了京城的情况,但王抗日对回京的过程语焉不详,李云道理解,这是纪律。
回卧龙山庄的路上,王抗日突然道:“赵平安有大麻烦了。”
李云道一愣,即后便意识到,赵忌的反攻正式开始了。想想也差不多是时间了,否则年底他就要被调去军校,到那个时候,他的政治生命就彻底结束了。可是,用这样一种祸起萧墙的方式来对付自己的兄弟,不知道赵家那位老人家会作何感想。
王抗日见李云道不说话,皱了皱眉:“我在京中听到一个说法,你跟赵忌联手了?”
李云道苦笑:“大姑,赵忌人家是什么身份?我一个小警察,人家犯得着跟我联手吗?”
王抗日道:“那曲费清跟赵忌怎么认识的?”
李云道大窘:“姑姑明鉴,我就是个牵线搭桥的。”
王抗日认真地看了一眼正在开车的李云道:“云道,你的智慧在姑姑之上,但是政治决斗不同于一般事情,你是王家人,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王家。所以姑姑要问你,是不是真的想要支持赵忌。你迟早要为王家撑起一片天,如果你打定主意将筹码押在赵忌的身上,那么我们这些长辈就要随着你的决定而有所动作。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云道不再嬉皮笑脸:“大姑,赵家兄弟,赵平安和赵忌,都没有一个好东西,我也只是想看看这对兄弟在煮豆燃豆萁的态势下,会上演怎么样的一出好戏。”
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最佳的局面()
秋日的西湖美如画卷,寻常街巷粉墙黛瓦间落叶翻飞。
正是夕阳如血的时分。
老宅小院里的秋菊高歌盛放,老人手里拿着松土铲,动作轻缓。
吱嘎一声。
木门被人推开。
不请自来。
布满老人斑的唇角扬起一阵轻蔑的笑意,头也不回:“我劝你们,哪里来的,便回哪里去。西湖的水深不见底,游着游着,指不定就葬身鱼腹了。”
王抗日打量着雅致小院,一草一木倒真是精心打理过,穿着布裳的老人比我自己要年长十岁,从这市井小巷的街道办主任,一路高歌猛进,直至省部级,如同古时仕子东华门唱名般光宗耀祖。
“汤家祖上出过六位状元?”王抗日蹲在老者身边,看着专心致志侍弄花草的老人,她也一样神情专注,只不过是专注于老者的表情。
“错了,是七位。除了唐、宋、明、清的那载入史册的六位外,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建都西湖,汤家也出过一位状元郎,可惜国主钱镠只肯称王却不敢称帝,故而史书里把那位甲子年的状元给忽略不计了。”老人声音嘶哑,仿佛在回忆着历史上的铁马金戈。
“那当真是漏算了一位。哦,不对,你也算,当年你也是状元。”王抗日很真诚地道。
“我?嘿嘿,我算什么状元,那种动乱时期的所谓状元,看成份的更多些,比真材实学,多数人在我之上。”老人倒是谦虚,但他是实打实当年榜上有名的状元郎了。
王抗日话锋一转:“贵宗祖上七位状元,能死谏而终的有几位?”
汤林阳脸色顿时一黯。武将以死战为荣,文臣以死谏而终,此为流芳百世,而汤家的状元郎,加上被漏算的那位,六名皆不得善终,剩下一人也因贪墨而被革职查办,才这令得汤家每百年才有出一位状元郎,好在祖上在西湖积下无数基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每次都能从家族危机里逢凶化吉。只是这一次,汤力生互未卜,汤家一脉也不知是否就此便要终结了。
松完一盆土,老人缓缓起身,转身看到穿着便服的李云道,笑了笑:“万里浮云,终归大道,这名字起得妙啊!”
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这个老人之前,李云道对这个年过七旬的老者有诸多的猜测,只是此时见了面,却觉得这人身上的的确确有面临千军万马也面不改色的大将之风,这一点是曲费清这样的学术派官员所不具备的。
“走吧!”汤林阳的目光落在王抗日的脸上。
“太阳就要落山了,再等等。”王抗日突然唏嘘地看了一眼落日余晖。
“谢谢。”汤林阳又重新坐回小板凳,拖了另一盆花过来,继续松土。
李云道身后的几名同行人员都有些紧张,汤林阳这个名字在西湖不可谓不如雷贯耳,如今真要从自己手上两规这个浙北政界名人,想想都觉得手心发潮。
直至天边最后一丝橙光也消失,汤林阳起身,走到电闸旁推上电闸,院子里顿时亮如白昼。他留恋地望着这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转身时手指轻轻从那乒乓菊上划过,再过些日子,秋霜一过,剩余的菊花也都盛开了。
“劳烦两位兄弟陪我进里屋一趟,秋天凉得很,老头子得穿件衣裳才好上路。”他笑得如同马上要出远门游山玩水的富家翁。
李云道看向王抗日,王抗日点头,他才让身后的两名随行警察陪着他一起进去。
背影绕过二进院的池塘,李云道才小声对王抗日道:“大姑,他会不会耍花样?”
王抗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听到李云道的声音才回过神,微微皱眉:“耍花样?你不是派了两个人……不好!”
李云道随着王抗日焦急的步伐赶往最往处的院子,院子两株桃树均已凋落,此时枝杈分明,随汤林阳进来两人就站在桃树下抽烟,见李云道进来吓了一跳:“头儿,出什么事了?”
“人呢?”王抗日焦急道。
“在里面换衣服。”抽烟的警察迷茫地指了指紧闭的书房。
“云道,敲门。”王抗日是真的着急了,以她的办案经验,汤林阳不耍花样的概率几乎为零。
李云道敲了敲门,里面无人应答。
“撞开!”王抗日急了。
李云道抬脚便踹开了书房的门,书房里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两名随汤林阳进来的警察也傻眼了:“明明看着他进来的,他还说很快就好。我们听里面有穿衣服的声音……”
王抗日却不知为何松了口气:“居然跑了,跑了就好,我还真担心他会……”
李云道知道王抗日担心什么,汤林阳这样的人,如果两规途中自杀了,那巡视组的麻烦很可能就要随之而来了。但是现在汤林阳很惜命,惜命到可以不顾名节地逃跑,这让李云道对这位看上去洒脱异常的老人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所谓人不可貌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找找看,他是怎么跑的。”王抗日冷静了下来,打量着这间雅致的书房。
李云道也在看,汤林阳是个品味极高的人,房间布置得古朴淡雅,但都是动辄万金的好物件,但这套红木家具,放在市场上价值就起码百万,桌上的笔墨纸砚,也都国内外最好的货色。博古架上放了几件瓷瓶,乍一看像是仿制的现代货,李云道上手看了看,顿时咋舌,无一不是价值千万的真品,其中一件还是前几年在香港拍出天价的南宋修内司官窑海棠瓶,当时成交价是八千万港币,现在再拿出去,能翻一番还不止。
李云道低声对王抗日道:“单这间屋子里的东西,不识货的不知道,识货的也要花点时间,价值好几个亿了。”
王抗日点头:“不要动屋子里的东西,我会让人来接手,这些都是证据。”
李云道奇道:“他怎么这么大胆,这么多古董就敢放在明眼处?”
王抗日道:“他应该是以为不会有人跟他秋后算账,加上退下来这么多年了,以前的惯例是退下来就不会再追究了,但他不知道,现在的纪律原则是终生追责制。”
“头儿,找到了!”一名刑警指着书房角落里的卧榻道,“榻板下有个活动暗格,暗格下面有水声。”
西湖市本就水道众多,以前很多老宅为了占尽风水之势,都是傍水而建,这个院落看来也不历外。
“打开!”李云道让人将暗格推开,果然板下是一条河流,刚刚进汤家之前,李云道记得旁边是有一条小河的,这里应该是小河的支流。
“果然跑了。”王抗日欣喜地看到暗格旁的一个新鲜脚印,嘘了口气,“其实刚刚我很担心,一是担心他真的跟我们走了,就算我们一直扣押着他,他不开口,我们也没有办法。二是担心他会自杀,真自杀了,赵平安那边便有了反击的资本。如今这样,也算是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局面了。”
木荆接到紧急暗号的时候,便以最快地速度赶到了汤家,在墙上看到被李云道等人围住的汤林阳便暗道一声不好。好在,汤林阳是个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人。与赵平安的勾结也好,追杀独子汤力也好,都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利益至上,这是汤家的家训。
小桥旁有处木房子,是汤家早就买好的,里面有只皮筏子,木荆飞速放了筏子下水,到了汤林阳书房卧榻下方,按约定好的节奏敲击四声,接了汤林阳便快速上岸,转汽车离开这处是非之地。
中间又换了两次车,坐在副驾位置上的老人看上去有些萎靡不振。
木荆小心翼翼问道:“先生,接下来怎么办?”
汤林阳道:“暂时要离开一段时间,西湖的生意你先照看着吧。”
木荆道:“有人看到阿力在西城拆迁带出没,很惨,应该是在乞讨。”
汤林阳冷笑:“出卖自己的父亲,这样的儿子,生养他有何用。等我走了,处理了。”
木荆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这个瞬间,他很同情汤力。曾几何时,他很羡慕汤家的那位大少爷,至少他有父亲,有家,而自己是个孤儿。
但再在看来,自己是比汤力幸运的。
有时候,身为孤儿却是老天爷对你的恩赐。
暂时歇脚的地方安排在邻省,这里是一处远离喧闹的小县城,一栋独门独院的宅子,平日里每半个月保姆会来打扫一次,只是跟人说这家的主人出国陪儿女了,指不定什么时候才回来一次。
今天,保姆离开前,见到了这位“落叶归根”的老人。
老人很慈祥,临走前又走了保姆一千块的慰劳费,以奖赏她这么多年看着房子的功劳。一千块钱,在这个小县城抵得上半个月的工资了。
保姆千恩万谢,欢天喜地的走了。
老人叹了口气坐在沙发上,对木荆道:“休息一晚,明天走。你也休息一下,回西湖前,把那个保姆处理了。”
木荆愣了一下,但随即道:“好。”
老人平躺在沙发上,喃喃自语:“纵使我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任何一人负我啊!曹孟德如此心性能得天下,却不知我汤林阳将来能几何。”
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好一个萧瑟的秋()
还是那处金屋藏娇的别墅,只是此时别墅大厅内的气氛压抑非常,连金丝雀不合时宜的撒娇也惹得赵家郎勃然大怒,哭哭啼啼跑去二楼面壁思过了。
“愚蠢的家伙!”赵平安一掌拍在沙发前的茶几上,出自名家之手的紫砂茶具都被震得嗡嗡作响,“他居然敢潜逃,这个蠢货!他就算是自杀也好过潜逃!”赵平安怒不可遏,在他看来,汤林阳扔下一群烂摊子便潜逃,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恨的事情。他不相信王抗日真的只是冲着汤林阳来的,一个退休的地方大员,在位时也没来得及站队,只是苦心经营着地方上的一亩三分地,退了休反倒引起了上头的关注?说什么他也不会相信王抗日那个级别的人带队下来,真的只是为了拿下汤林阳。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王抗日是冲着自己来的,或者说京城的某些人是冲着赵家来的。
向龙站在沙发旁默不作声,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说些什么,他的职责是保护赵平安的安全,另外执行那些见不得光的任务。他是赵平安的影子,没人喜欢一个会说话的影子。影子只需要随行,不需要有思想。但向龙还是觉得眼下发生的事情,似乎正在慢慢脱离赵平安的掌控,甚至于脱离赵家的掌控。他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赵平安如此失态,应该说从赵平安升任西部某省的省长开始,这位赵家郎便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隐忍与城府,所以向龙一直觉得自己的名字取得很好, 也许某一天,自己真的可以成为从龙的股肱之臣。
赵平安的怒火很快就被理智压抑了下去,到现在这一步,怒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能做的就是亡羊补牢。外面在下雨,秋雨萧瑟,雨声打在别墅窗台的遮雨帘上,发出快速的砰砰闷响声。他定坐在沙发上,皱着眉头,摸索着下巴:“我估计王抗日肯定在加派人手寻找汤林阳,以你对老家伙的了解,你觉得他现在会在什么地方?”他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但身旁的向龙知道,这是在询问自己的意见。
不等向龙开口,赵平安又喃喃自语道:“汤林阳生性多疑,又是宁负天下人也不让一人负自己的个性,留在西湖冒险的可能性不在。他身边有个栽培多年专门负责偏门生意的助手,也算是死士,叫木荆,是汤林阳从一群孤儿里挑选出来的,又来当过特种兵,我想应该是木荆带着他离开的。我相信汤林阳此前应该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这条老狐狸,是不可能把自己真正陷入绝境的。”他突然抬头看了向龙一眼,“这段时间你辛苦一下,务必要在王抗日之前找到汤林阳,老家伙被王抗日这条母狼撵上,肯定是逃不掉了,所以紧要关头,你可以便宜行事。”
向龙点了点头,他知道“便宜行事”这四个字的意义,他也清楚,自己和木荆一样,都是一具移动的杀人机器。他抬头望向砰砰作响的窗台,走到窗边,将雨帘收了起来,雨开始不停地打在玻璃上,此时声音清脆,宛如乐章。转身时,赵平安已经走上楼梯,他需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