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绝尘-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为〃四僧〃的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反对摹古,取得十分显著的创新成就,其特点只要在于: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四位僧人都各具特色、自具风采。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的画作上都能找得到四僧的痕迹。

    在20世纪以前,绘画如果模仿得越真实、也就显得技术越高超,这在世界的那些名家和中国的不少大师的画作中不难看见其痕迹,但是**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尤其是随着电脑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的飞跃发展,常用的绘图软件越来越多,用page可以制作简单动画,当然还有更高级、更专业化的hand,绘画就变得日益简单和省略。

    于是就不仅宣告了百年胶片柯达公司的末日,也宣告了绘画模仿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越来越凸显出中国画的那种写意的无限生命力。看一看宋代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的丰富写意,想一想齐白石的《虾》那么多的空白留给人无限遐想,就知道中国画因为中华文明的传

506。凡是搞艺术的() 
506.凡是搞艺术的

    不知大家是否与我有相同的观点,凡是搞艺术的、或者与艺术沾边的、或者与艺术不沾边可又想表现自己的,除了有些天生的或者自己认定的艺术天赋以外,在外表上也或多或少的有些与平常人与之不同的地方。

    男艺人中间这样的不少,比如刘欢的那样的一根脑后马尾、比如潘长江那样理一个另类的发型;再比如说黄健中的一脸白发苍苍的大胡子、比如陈坤戴着耳环或者耳钉就那么招摇过市、比如孙红雷戴着一副没有镜片的眼镜框等等。女艺人就更多了。从麦当娜在演唱会上不仅有意**外泄,还用指头去捻弄自己的那个凸出之物,到已经人老珠黄的巩俐将自己的*部做成破衣欲出的样子到美国的玛尼直播自己生小孩的行为艺术,从袁立的**装到***的突破底线……这所有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眼球,引人注意,只不过如今的招数越来越精彩纷呈、目不暇接、的确是够热闹的。

    有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样如此。他们当然没有老一辈那样学富五车,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没有稿件就侃侃而谈,也不能仅仅带着一张提纲就能和基辛格会谈,他们不过就是站在讲台上,拿着秘书写好的发言稿照本宣科而已。可是却不甘心失去这样的作秀的机会,于是就在悠扬顿挫的念着稿子的同时,时不时的就会抬起头来向前面张望。那当然不是在查看会场有没有人中途溜号,也不是在检查有没有人在会场打瞌睡,而是和京剧里面的那种亮相,为的是让台下的那些记者给自己不停地拍照。

    尤其是开〃两会〃的时候,就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看见那些大人物不厌其烦的做着这种低头念稿、抬头亮相的动作。上行下效,各级领导自然也学会了那一招,给自己留下一个个头发油亮、衣冠楚楚、文质彬彬、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只不过木青莲和绝大多数老百姓一样,从来不看新闻联播,后来长成大女孩的时候,如果和她的一些姐妹正在吃饭遇到这个时间段就会毫不犹豫的跳台。只有钟玉卿、金蓓和山田美智子在的时候她们会坚持看政要新闻。这也难怪,一个是国家干部、一个是证券分析师、一个是记者,都会对那些领导的行踪和言行感兴趣。

    不过上述的这些都不是艺人、或者不算是真正的艺人,真正的艺人应该是像刘文博这样的美院教授、大画家、大艺术家。人家却反而没有那么多的表现欲,留一口美髯是因为崇拜仁义的关云长,喜欢穿毛式制服是因为口袋多方便、衣扣能扣到领口、能在作画的时候万一忘了袖套和围裙也不会把里面的衣服给弄脏了。后一项是秘密,只告诉我一个人,因为我从成为他的学生和弟子以后,他就开始把我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了。

    身为艺术家,刘文博也有些属于这个领域共有的个*,那就是观察敏锐、感情丰沛、一些时候*格直率、快人快语,一些时候多愁善感、沉默寡言。不过这位教授从来没有画家的那个范,也没有除了绘画以外别的爱好,除了上课讲授就是喜欢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后来才知道他是省美院的副校长,美术系的系主任,可时常忘记自己的身份,也不去打理那些行政事务,而且有些不修边幅。如果处在作品创作之中,往往就是一头蓬乱的头发、一副过时的金丝眼镜,衣服上总有些可疑的污点,那是水墨画笔或者是油画颜色无意之中蹭上的,还有些一眼就可以看出的精神恍惚,说话和待人接物都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这很正常,艺术家都这样,不是这样的,就肯定不是艺术家。

    在省美术学院,刘文博教授是个好老师。

    上课只要站在讲台上,说不上三句***就直奔教学主题,没有一点废话,于是他的学生的课堂笔记永远也记不完。除了抽烟喝酒就没什么**嗜好,因为躲在自己家里喝酒,所以不算是个酒鬼,可却是一个有名的烟枪。按照师娘的话说,每天只需要三根火柴点烟就够了。想一想似乎在那里听说过,可人家说的是会在南海边画圈的那个矮子。

    学生送礼大多都是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可刘教授最欢迎各地烟厂出的各式香烟、各地酒厂出的那些各种酒类,认为那才是最好的土特产。酒当然留在家里喝,可是在课堂上抽烟很正常,常常在课堂上就信手拈出一支香烟,点燃以后让讲课声和那些淡淡的蓝色烟雾一起在天花板下面一起升腾。没有人不知道这一点,所有的师生都对此视若罔闻,可是曾经有一个女生对他上课抽烟发表过异议,说是〃污染环境〃,他就把那个女生很果断的赶出了教室,并从自己学生的名单上删除,说是〃净化空间〃,那可是最重的惩罚。

    最能体现艺术家那种特色的还是刘文博的心血来潮和随心所欲。如果心血来潮的时候,就只可以用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来形容,一堂《素描概论》就可以讲上整整一个星期,狂热的令人无与伦比;可是如果情绪低落,也许不到一堂课就讲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叫人叫苦不迭,完全只能用随心所欲来解释。可学生们就是喜欢听他的课、当他的学生,每当上大课的时候,美院的阶梯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

    不过属于他的学生不过就是十六个,还是包括我在内。对于我,他在课堂上介绍得很简单,说我是一个来自渝东鄂西的僧人,对于我是免试入院,而且是他帮我付的学费只字未提。可是却把我画的一些胡乱涂抹的画稿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展示,很认真地说出了画风的个*、用笔的特点和技巧的运用,有同学就对我说:〃妈的,你会前途无量!〃

    我有些诚惶诚恐:〃为什么?〃

    〃在教授眼里没有一个人的画作能让他满意,谁都说他鸡蛋里挑石头。〃那个学生告诉我:〃据我所知,像这样单独拿出来进行点评而且不挑毛病绝对是第一次!〃

    刘文博是个知识渊博、兴趣广泛的画家,古今中外、各种画风、各种流派、各个代表人物和各个著名作品几乎都能如数家珍似的娓娓道来。天知道他曾经有过多少次临摹,往往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能够勾画出某个画家的特点,更绝的是他常常喜欢在课堂上对一些功成名就、誉满天下的大画家、大艺术家进行调侃,指出的都是那些大家刻意隐瞒、也不愿意被人提及的欠缺和不足之处,这就有些难能可贵。溢美之词到处都是,但是像这样给人指点、让人启迪、也让人少走弯路才是一个好老师最需要做的。

    他很**自己的学生,根本不在乎课堂纪律,我因为要送木青莲上学和接她回宝通寺,迟到早退是常事

507。这是你画的吗() 
507.这是你画的吗

    在省美院有许多关于刘文博教授的故事流传。据说有一年有一名学生声称要到黄山采风,一去就是大半个月,回来以后不仅带回了一捧松仁,还交出了好多张画稿和素描给刘文博审阅,这是必需的。刘教授乐呵呵的一边吃着松仁一边接过画来,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就马上翻了脸,举着一幅炭素画厉声问道:〃这是你画的吗?这是xxx画的!你下辈子也学不会这样的用笔!你还敢骗我?〃

    那天在课堂上,据说刘文博一共举起了八张画作,点了五个学生的名,更绝的是其中还有一位根本不是他班上的学生。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的画风了如指掌,更能对画中的那些个*如数家珍,就可以见得这个老师对自己的学生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的**。这不仅叫人不可思议,也就不得不叫人目瞪口呆,就不得不叫人心服口服,就不得不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和给我讲这段往事的那位学长感慨的一样:〃遇到这样的老师,值了!〃

    原来那个学生来自西部的大山深处的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因为接到自己的堂哥结婚的喜帖,苦于自己囊中羞涩可又不能不送礼,想了半天,才在同学的支持下只得跑到某家画廊给人家打工挣钱。本来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忙也是会有的,不过就是没有想到会被刘文博一眼就看穿,就只好自认倒霉了。

    刘文博倒是没有批评大家的相互隐瞒和互相包庇,反倒认为同窗之间这样的仗义执言值得表扬,唯一做的不对之处就是不该对他说谎。他二话没说就马上掏出六百元钱塞到那个学生的手里:〃准你一周的假,亲自回去看看,别以为给人家汇点钱就完事了,谁都知道人到人情到!就是得给我记住,带几幅乡村婚礼的画回来给我们看看!〃

    那个学生就在感动的连连点头。

    〃提醒你一句。〃刘文博当然会有条件的:〃婚礼历来是被画得过于腻味的题材,得用心想一想,找出点新颖一些、与众不同的意境。别老是什么大风的《大花轿》,别老是什么漂亮的新娘、傻乎乎的新郎,也别老是什么大肉大鱼、贺喜的亲友和闹洞房的庸俗!〃

    刘教授的支持、宽容感动了那个学生,刘老师的苛刻条件后来真的逼出了一幅很优秀的油画:画面上,送亲的队伍已经走过去了,被左右两堵斑驳的高墙夹着显得更加狭窄的青石板小路上满是燃过的鞭炮的大红纸屑,就变成了红红的一条小街。站在自家门前的街坊邻居已经在笑逐颜开的议论着新郎的模样、新娘的装束和那些陪嫁的嫁妆。一条黄狗从门缝中谨慎地望着外面的一切。一缕阳光透过屋檐落到了青石板上,透过光晕,可以模模糊糊的看见一些孩子跟在送亲的队伍后面手舞足蹈……

    这幅题为《送亲》的作品在当年举办的全国美展上一鸣惊人,以构思的新颖、线条的粗犷、细节的细腻、光线的渲染和人物表情的丰富而获得极大的好评,几乎没有任何争议的获得了金奖,那幅作品也毫无悬念的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我的那个学长如今是京城美术界的重量级人物,获得不少有钱人的赏识,也就是名利双收吧。

    央视的朱军曾经在《艺术人生》对我的那个学长进行过人物专访,学长在节目中就十分动情的讲出了那个感人的故事,念念不忘的就是老师对自己学生的了如指掌、宽宏大度,当然还有那六百元钱和那个十分苛刻的要求。不过,录制节目的现场却没有出现刘文博的身影,他已经带着我们一帮学生钻进大别山区采风去了。

    刘文博从来拒绝参加这种歌功颂德、出头露面、的活动,也不接受那些有关方面记者的采访,他总是会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别相信功利。功是这个社会对你的肯定,利是这个群体对你的评价,一个搞艺术的人首先就得把这功利丢得干干净净的,首先就得清清白白画画,坦坦荡荡做人,就得做好自己的学问、画好自己的画,要知道金子总会发光的!〃

    〃千万别学我。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会你们绘画的基本技巧和需要做到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和小学的时候教你们、你我他的老师一样,不过就是个启蒙而已,你们需要的是从这一刻开始前进!〃他会不厌其烦的对自己的学生说:〃千万别学我。这并不是怕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因为我本身就不是浪花,充其量就是死水微澜;这也并不是怕大家画虎不成反类犬,因为我本身就不是老虎,了不起就是一个会打鸣的公鸡!〃

    〃婴儿都是吃着妈妈的奶长大的,可谁见过长大了还叼着妈妈的奶头不放的家伙?小孩都是牵着大人的手开始学走路的,可谁见过长大了还牵着大人的手不放的家伙?〃刘教授很明确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因为历史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事物是进步的,小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走会跑、会哭会笑,可是那些父母和长辈却会逐渐衰老下去,退化到需要杵上拐杖、坐上轮椅才能走路,需要克服老年痴呆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生态发展的必然规律。〃

    〃绘画的三要素是什么?点、线、面;另外一种三要素是什么?造型、光影、色彩;有人延伸了一下,就变成了线条、形装、色彩、明暗、布局五要素!〃他在课堂上经常和大家谈心:〃绘画就是在创作中把要表达的人或物以简化的形式、美的法则使各单元在参照构架中反复摆弄以达到心理和视觉上的平衡。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美的构图样式?构成一个以点线面的组合形式、同时排除自然中产生的杂乱现象使之单纯化、秩序化和**化,进而产生画面节奏和平衡、力感和动感的有机结合就成为成功的前提之一。〃

    在刘文博看来,作为中国画家,就得尊重中国文化:〃因为一个人类种群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其文明程度的基础上,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足以傲视群雄,画笔所记录下的就是这种历史和文化所带给人的某些感悟。而现在不少的画家都在盲目模仿和效仿西方的意识手段和表现方法,而且还津津乐道,而那些少了东方的人文精神的作品其实就是一些畸形儿,奶奶不*姥姥不爱。人家老外欣赏的是中国元素,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人也瞧不起那些东施效颦的作品,有那样的功夫,何不直接去欣赏西方的画作?要知道误入歧途其实也是一种悲哀。〃

    〃对于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来说,其最后受到历史承认的作品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个人风格的艺术品也必然有其民族*和个人的时代感。〃这是刘文博着重指出的一点:〃因为每个画者都产生于属

508。愿我侪努力潜修() 
508.愿我侪努力潜修

    天知道这个有些狂妄、有些自大、有些名气、有些**的刘文博大教授从我的什么地方对我有了莫名的好感;天知道那个画作很有名、教学很认真、学生很尊敬、画商很推崇的大画家从我的哪一些画中看出了闪光点;天知道那个说话直率、很有创作欲和想象力的大艺术家从我的那些临摹的手法里知道了一些什么,反正从我们见面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口咬定我就是他的传人,说出来谁会相信?

    刘文博知道我学过功夫,说绘画其实和功夫一样,学得了一身的功夫,把那些功夫秘诀背得滚瓜烂熟,把那些功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