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天我为帝-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此方小世界,单单是雄浑到极致的功力,就无人可比,虽然因为对域的掌控还能稚嫩,没有匹配的功法使用,战力上还达不到无敌,却足够行走四方。

    顾承也想借此机会,真正见识一番神州大地,而非单单坐于皇座上,俯瞰天下。

    安隆见顾承其意已决,自然不敢阻拦,甚至还期待起来。

    但作为三军统帅,身负灭陈重任,想要独自离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顾承召见贺若弼,屏退左右:“将军对此战首功,可有想法?”

    贺若弼信心满满,拍着胸脯:“请殿下放心,杨素韩擒虎之辈,皆非大将,此战我必大败陈军,破敌都城,以得全功!”

    顾承笑了:“将军莫非忘了,兵贵神速,擒贼擒王,你出广陵败陈军之际,韩擒虎若以少股精锐夜渡长江,袭占采石,过姑苏、进新林,继而直逼建康,又当如何?”

    贺若弼摇头:“健康乃南陈之都,又岂是少量精锐能够攻下?”

    顾承又道:“那若是前线陈军大败,军报传回,韩擒虎趁机劝降,说服将领开城,又当如何?”

    贺若弼思索片刻,脸色僵硬了起来。

    历史上确实如此,贺若弼在正面战场大败陈军,韩擒虎于敌侧翼闪电突入,一举攻破健康。

    这不能说韩擒虎捡漏,以五百精兵渡江,一路势如破竹,打到建康城下,兵不血刃,让敌方守将投降献城,如此有勇有谋,非常人可为之。

    但话说回来,若非贺若弼正面大败陈军,隋军渡江,南陈大势已去,给韩擒虎十倍兵力,他也不可能短时间攻下建康,取得首功。

    所以当时贺若弼就炸了,对韩擒虎拔刀相向,两位大将闹得不可开交,回京面圣,杨坚予以安抚,都封了上柱国,贺若弼进爵宋国公,韩擒虎因为放纵士兵,淫污陈宫,没有加封爵邑(yi)。

    现在顾承提前点破,贺若弼左思右想,没有办法,恳求道:“请殿下教我!”

    “附耳过来!”

    顾承招了招手,贺若弼凑上过去,仔细聆听,瞳孔却是逐渐收缩,最终更是拜在地上:“怎能让殿下为我赴险?万万不可啊!”

    “将军请起!”

    顾承伸手一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天下一统之际,是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你我都不愿错过!对么?”

    感到那股雄浑无匹的劲力,贺若弼抬头看向顾承,目光一碰,心中顿时有所明悟。

    换成老成持重的高熲,是万万不可能同意的,但贺若弼也是胆大包天之辈,抱拳道:“辅伯绝不负殿下重托!”

    辅伯是他的字,这便是真正的效忠之意。

    “好!”

    事不宜迟,顾承轻车简从,即刻动身。

    但出了元帅府后,他没有出城,在城中逛了起来。

    如今大军驻扎在广陵,也就是扬州,寇仲徐子陵的故乡,故事的起始点。

    此时的扬州城,还不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江都,没有大运河,没有升格郡制,战争萧条,不见繁华,平心而论,没有什么好游玩的。

    顾承看的是民心。

    隋朝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

    神州大地乱了太多年,老百姓早已苦不堪言,这时发动对南陈的战争,应该是有反抗抵触心理的,但顾承所见,却是井然有序,军民一心。

    这就实在了不得,怪不得后世很多人将杨坚视为最伟大的皇帝,他的治国手段,在历代帝皇中,确实数一数二。

    “民心可用,猛将如云,这个条件比起南宋简直天上地下,只要我登上帝位,三年之内,就可以将异族统统扫平,收割龙气……”

    顾承扬了扬眉头,突然觉得有些不对。

    单就“主线任务”来看,似乎太简单了。

    虽然大汉龙灵没道理故意给自己增加难度,但他进来是扰乱世界原本进程的,既然连低武的世界都露出强烈的排斥,没道理这个世界更强,反倒任由来去。

    “等等,天意呢?我进入世界以来,即刻苏醒,也没有那种天意监察世界的感觉……”

    “这个世界,没有天意?”

    上个小世界的天意,利用张角残魂处处找麻烦,这个小世界的天意,直接消失不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火’、‘德’,用你们剩余的力量,助我看一看这个世界的天意,感应一下‘复’的位置!”

    “是!”

    顾承默默闭上眼睛,在火德力量的相助下,精神向着冥冥虚空探出。

    隐约间,他感到了一丝熟悉的波动,那是大汉龙灵入界时留下的痕迹,顺着痕迹,一座被地底熔岩,无尽雷霆包围的殿宇,一闪即逝。

    下一刻,顾承猛然睁开眼睛,面色沉下:

    “天意化作战神殿,与进入这个世界的大汉龙灵‘复’,融为一体了?”

第六章 传统之始(第四更求订阅!)()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顾承和安隆并没有由扬州城渡江,而是选择骑快马一路南下,寻处渡口。

    南陈大军防的五十万隋军,只要避开广陵、江夏、江陵等几个主要战场,以顾承安隆的实力,过江当然不难,碰上小股陈军也怡然不惧。

    “公子,前方有巨鲸帮的印记,巨鲸帮和大江会关系一向不错,我持有大江会令牌,明日清晨应该就能到南陈境内了。”

    安隆一路上鞍前马后,服侍得颇为妥协。

    魔门弟子都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按照阶层划分,其实都是寒门子弟,有知识,得传承,却难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而顾承微微颔首,脑海中却在思索对策。

    “收不回大汉龙灵,平了异族也取不走龙气,必须拿下战神殿!”

    “那么,如何令其现世呢?”

    “天意既然化身为战神殿,战神图录就是此世的天授神功,通过这个切入点,四大奇书……”

    “来了!”

    正在这时,安隆的声音打断了思索,江面上缓缓出现一个庞大的影子。

    那是巨鲸帮的大船,能够出现在这里,显然有南陈的官方背景。

    坐着它,可以顺利渡江,去往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地。

    “咦?!”

    安隆已经露出喜色,不料顾承眉头一动,突然一掌向他拍来。

    安隆浑身汗毛倒数,下意识就要躲闪,但最终直挺挺立于原地,任由顾承一按。

    他只觉得一股难以形容的力量没入体内,竟将天莲真气包裹住,脚步顿时变得虚浮,就像一个不通武功的寻常商贾。

    “殿下如此做,是船上有什么高手,怕我的身份被识破?”

    安隆反应极快,心中猜测,更加低眉顺眼。

    大船缓缓靠了过来,不时一艘小艇划来,上面跳下来数个精明强干的汉子,在验过安隆的大江会令牌和身份后,抱拳道:“两位贵客,请!”

    一行人通过小艇上了大船,巨鲸帮众垂着头,就要将两人往船舱引,顾承却迈步向前。

    安隆止不住好奇心,跟在顾承身后一看,就见一位作文士打扮的俏丽佳人,立于船头,似在眺望南朝都城建康。

    此时明月高挂,皎洁的光芒洒下,给万物披上一层银辉。

    但这天地赐予的星月之光,似乎都不及女子本身的辉光,那无可挑剔的容貌还在其次,关键是无与伦比的气质,集中世间一切美好。

    “这种域的运用……有意思!”

    顾承眼中露出精芒,就像是看着件精美的艺术品,仔细欣赏。

    感到这种凝如实质的目光,女子缓缓转过身来,一对灿若晨星的眸子迎上顾承的注视,颔首致意,檀口轻启:“这位公子,我们认识吗?”

    “不认识!”

    顾承笑笑:“不过我想认识一下。”

    这话说得天经地义,女子不禁微微一怔,那巨鲸帮众却是狂生怒火,大声呵斥道:“哪里来的狂徒,这里不欢迎你们,速速下船!”

    心中的仙子被亵渎了,就是这种反应,顾承不加理会,看着女子,两人目光再度相触。

    这一刻,他的身上也浮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女子心中一动,唇角逸出轻柔的笑意:“梵清惠,见过公子!”

    “梵乃佛姓,姑娘绝代风华,必然是出自佛门圣地,慈航静斋了!”

    顾承嘴角一扬,意味深长地道:“梵姑娘刚刚远眺建康,似有感叹之意,可是怕兵戈一起,生灵涂炭?”

    梵清惠轻轻摇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陛下以隋代周,乃是顺应天命,登基后推动汉化,将百官胡姓改为汉姓,民族融合,文武皆盛,本次休养生息,再大军南下,而陈后主昏庸,臣子尽皆庸碌,已无幸免,此战必大胜!”

    既然大胜,就无生灵涂炭的危险,自古战势胶着,才是对百姓的最大伤害。

    顾承道:“那梵姑娘担心什么?”

    梵清惠轻叹:“南陈世族多高傲自矜之辈,犹自沉浸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荣耀中,必然不服新皇,若陛下稍有疏忽,士族便可利用民间对移民关中的流言惊恐,煽动叛乱,起兵谋反,此大患矣!”

    顾承目露欣赏。

    这次的原因不同了,因为梵清惠真的有预见性,判断得半点没错。

    这个年代南北差异是极大的,江南自东晋以来,世家士族一直欺压寒门庶族,瞧不起北方胡人,现在由北向南,天下一统,自然不满。

    历史上,灭陈不过数月,平世家反叛却是用了一年多,持续影响更是近十年。

    顾承颔首:“梵姑娘慧眼如炬,当今圣上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你若呈奏,细数南方世家不轨,防范于未然,或能令天下更早承平!”

    梵清惠露出一个清丽无匹的微笑:“清惠正有此意!”

    “是啊!原本的你,还成功地开启一个千年传统呢!”

    慈航静斋自东汉地尼创立起,迅速成为白道之首,既出世又入世。

    出世处是罕有传人踏足江湖,入世则是在天下大乱之际,择天下明君,助之拨乱反正。

    这是顾承原本知道的设定,但仔细分析一下,三国后司马篡魏,五胡乱华,一直就是乱世,持续了几百年,直到杨坚统一天下。

    所以别看师妃暄出山时,大家说得好像跟几百年的传统似的,实际上所谓的辅佐明君,天下太平,就是从梵清惠辅佐杨坚才成功的,前后也就三十年。

    正因为梵清惠的功绩,杨坚大力提倡佛教,广建佛寺,抄写佛经,宣扬佛学。

    当然,这也与杨坚本身就信佛有关,不过如此一作秀,就好像真是慈航静斋辅助真龙天子,得了天下一样。

    尝到了甜头,此后慈航静斋又有师妃暄相中李世民,言静庵支持朱元璋,秦梦瑶支持朱棣,代代相传。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利益相关,顾承还是蛮佩服这种思路的,突破了武林势力的局限性。

    现在嘛……

    他对着安隆招了招手:“慈航静斋的仙子在此,还不过来?”

    安隆一怔,哭丧着脸,扑了过来,嚎叫道:“仙子救救我!魔门的魔头,要害我商会上下性命啊!”

爆发奉上,只是开始() 
上架三天,上传了近三万,其实也不算少,不过很多书友说不够看,希望再有爆发,这是对书的喜欢,对我的肯定,我是很高兴的,就想逼一逼自己,从今天开始持续爆发,看看能坚持多久,希望大家也能尽力支持一下,付出有回报,才能更有干劲是不,嘿嘿嘿,厚颜求订阅求各种票!

    如果大家给力,这绝不是第一天爆发,只是个小小的开始!

第七章 佛魔死斗(第一更求订阅!)() 
一路无阻。

    第二日清晨,大船到了南岸,顾承三人下船,巨鲸帮连马匹都备好了。

    他们翻身上马,在帮众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向东而去。

    当然,那些人看的是梵清惠。

    顾承的心中,就有些怜悯。

    巨鲸帮到底知不知道,梵清惠此次南下,是为了搜集各大世家,帮派豪族,第一手资料,他日献给杨坚?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向皇权出卖武林势力,换取巨大的利益,这些帮派还乐呵呵地跪舔,不得不说慈航静斋手腕高明。

    将天下太平,天命所归,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再加上绝世容颜,武林中人敬之慕之,哪会将她们往坏处想?

    至于巨鲸帮嘛,隋末唐初的八帮十会,是没有这一帮的,倒是有云玉真的巨鲲帮,不知道是不是被吞并了。

    快马加鞭,一天不到,三人就到了姑苏。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鱼米之乡就比人现在的扬州城要繁华不少。

    而梵清惠身为慈航静斋传人,自然入住属于净念禅宗下寺的寒山寺中。

    按照历史,这个时候寺院有了,名字还不叫寒山寺,毕竟是由唐朝名僧寒山子改来的,但此处的主持亲自接待,竟是自号寒山子,顾承也唯有一笑,在寺院内游览起来。

    看着没有镀金的佛像前,上山拜佛的信徒,聆听他们的祈祷,顾承若有所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同于三国时期佛教的默默无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因为天下大乱,外族横行,佛教成为了老百姓最后的心灵寄托信仰。

    毕竟佛教讲究来生,即便今生痛苦,只要做善事行善果,来世就能享福,对于贫苦百姓来说,自然乐意接受。

    不过众所周知,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行动,其中第二次周武帝灭佛,就在十一年前。

    当时,周武帝毁寺四万,强迫三百万僧尼还俗,使得国力大大增强,为北周一统北方,奠定下了关键的基础。

    那时慈航静斋和静念禅院,放弃了一切外围势力,缩得跟乌龟似的,总算逃过一劫。

    不过周武帝死得太早,杨坚篡国后,大量佛门弟子再度出家,佛教又隐隐兴盛起来。

    当然,这个兴盛需要过程。

    所以寒山寺这样的小地方,也成为了静念禅院的外院,换到三十年后的隋末,绝不可能。

    顾承怀疑正是这个巨大的打击,让慈航静斋打上了皇权的主意。

    他在分析佛教兴衰,心情闲适中带着审视,安隆就是惶惶不安了。

    虽然这里不是静念禅院,但他这辈子也没来过佛门的寺院啊!

    所幸安隆体内的真气遭到顾承炼神法力的隐蔽,本身又编造出了被魔门渗透,将面临杀生之祸的经历,所以他的坐立不安完全正常,无人怀疑。

    很快,佛门展现能耐。

    “大江帮确实被魔门渗透,今夜要运送货入建康,我欲加以拦截,不知公子可愿同行一助?”

    梵清惠走入禅房,背着一柄古剑,更显清雅,好似从画中走出的剑之仙子,无双无对。

    “除魔卫道,人人有责!”

    顾承潇洒起身:“走吧!”

    梵清惠觉得这话有点古怪,但也没有多想,郑重行礼:“多谢公子相助!”

    此时隐隐有佛消魔涨之势,魔门躲在黑暗中,是因为他们不被主流接受,但江湖势力十分强大。

    慈航静斋和阴癸派更是每代派出最优秀的传人较量,梵清惠的上一代,碰到了阴癸派数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祝玉妍,年纪极轻,就修成了十七层天魔大法。

    本落于下风,谁料祝玉妍自己出了事,听说被人坏了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