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奋斗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根奋斗记-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秘密调查,他知道了大阳的经委主任是王元平的同学,而大阳厂的几位领导人都是王元平得力干将,也都是王元平一手提拔上来的。可以这么说,在大阳,凡是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王系人员。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赵明的心里感到非常不舒服,这种现状是赵明绝对不能容忍的,他明白,王系人员已经跟随王元平多年,并且已经在大阳的经济领域各自树立起了巨大的威信,自己要染指这个领域,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而大阳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从最末一位窜升至全县第一位,大阳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掌握大阳的经济,必须控制大阳厂的领导权。

    但赵明也知道,刚刚上任不多久,把王元平派出去学习就已经引来了其他乡领导的不满,再要是动其他人,那么党委和乡政府的班子成员搞不好会对自己群起而攻之。

    但一个地方的一把手,如果不能号令地方,那以后自己的施政方针怎么实施,自己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怎么能实现,而想干一番事业,没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现在的现状是,大阳的钱袋子—大阳厂却被牢牢控制在王系人员手中。

    因此,在权衡利弊后,赵明决定,即便其他领导不满,那也要按自己的计划来换人,即便不是自己人,那么也需换上和自己一条心的人。张忠诚那里他决定先不动,经委主任这个位置,用他就能发挥作用,不用的话也就起不了多少作用了,先让他坐坐冷板凳吧。当务之急,必须先和李平和李大海谈一谈,摸摸这两个人的态度,看看能不能收为己用。

    带着这个想法,他试探着找了李平和李大海谈过几次话,但谈话的结果却很是令他失望,因为,他发现这两位和王元平穿一条裤子,就连说话的语气都和王元平差不多,这令他感到非常失望!

    于是,他决定,调整大阳厂的领导班子。只是这次调整赵明不想经过班子合议,他心里跟明镜一样,只要经过班子合议,那么自己的调整办法肯定通不过,而且还会和班子成员闹得不合。与其这样,还不如独断专行先调整再说。反正李克书记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工作的。

    主意已定之后,赵明开始了他的第一步计划。先调整大阳厂的党委书记李平。党委书记调整,应该别人不会说什么。这次调整是试探性的调整,李平接到水利站副站长的任命时人都傻了!这次调整太突然了,没有提前谈话也没有任何征兆。

    李平火透了,拿着任命书直接奔到乡里找到了程长江。他记得王元平的嘱咐,在王元平学习的这段时间,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去找程长江书记。

    程长江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吃一惊!他原来预想到赵明会动手调整干部,但没想到会调整大阳厂的干部,要知道大阳厂的干部可随便调整不得,当初王元平和吴明德调整几名干部的时候,绞尽脑汁慎之又慎。衡量了半天这才敢动手调整。因为他们清楚,这个厂的班子如果一旦调整不当,那么势必引起大阳厂的动荡,大阳厂可是大阳的经济命脉啊,轻易动不得!这位赵书记一上来就调整大阳厂是不是太不懂事了。

    程长江是老官场了,人很正直,但遇事思虑比较周全。他尽量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安慰了李平半天,告诉他既然是组织上的决定,还是请李平顾全大局,在政治上还是和党委保持一致。

    好不容易将李平劝住安慰了一番,待李平激动的情绪好转。程长江送他出门时一再嘱咐,不要在思想上有任何的抵触,尊重领导,服从指挥这是一个党员的基本素质。不要让别人看低了大阳的党员们。

    看着李平渐渐远去的背影,程长江若有所思:这位赵书记刚刚上任没多长时间就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草率。是不是去和他谈谈。

    程长江来回踱了几步,摇摇头。现在去谈不合适,还是等等看看吧。

    令程长江没有想到的是,调整李平后没有几天,大阳厂的班子,大阳厂厂长李大海也被调离,到文化站任副站长。

    新来的文化站长宋建被任命为大阳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赵明的这些动作引来了程长江、陈奎和冯立武等人的不满,陈奎连夜和程长江一起找到了赵明,告诉他这样做是有巨大风险的,整个大阳厂的情况只有李平和李大海最清楚,当初吴明德书记和王元平副乡长为了整个班子绞尽脑汁,直到最后才敢定下人选,最后提报上会,大阳厂的人选是党委和政府成员全票通过定下的。

    你现在这样做,如果大阳厂一旦有个闪失,大阳的经济命脉也就断了,要知道,现在围绕着大阳厂衍生出多少产业来,远的不说,就说第三产业吧。就在大阳厂周围有小吃摊、饭馆、旅馆、商店、服装店和理发馆等等不下数百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就是因为大阳厂有着近一万多工人!现在的大阳厂周围俨然是一个市镇,红红火火。

    如果因为我们用人不当,大阳厂一旦不行了,这上万工人谁来养活?周围的这些好不容易养起来的三产人员谁来养活?

    大阳厂不但是大阳的骄傲,更是省、市、县三级标杆。当初乡里决定设立一个厂长一个书记就是怕出问题。现在你把一个对经营生产完全外行的宋建搞到书记兼厂长的位置上,我们能放心吗?即便你是一把手,也不应该这样独断专行。

    赵明没有想到陈奎敢公开和自己叫板,他不能容忍有人挑战他的权威,即使这个人是乡长也不行,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在办公室吵了起来。

    本书源自看书蛧

第186章 厂长换了() 
最后的结局是赵明获胜,因为他是一把手。一把手有最后的决定权,这是没办法的事。

    这个结果把陈奎和程长江气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摔门而去。到了程长江办公室,两人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知道,毕竟,他赵明是大阳的一把手。赵明的背后是县委李克书记,即使告了上去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搞不好还要背负一个不配合新来领导的工作的罪名。

    在两人商量半天毫无办法后,程长江给陈奎出了个主意,让他想办法把赵明的做法捅到市里去,说不定会改变赵明的想法。陈奎点头同意,心想,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就在陈奎和市里联系的过程中,这边的赵明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迅速再次调整了乡经委班子。

    张忠诚被调整为大阳乡农机站站长,任命刚刚调到大阳文化站站长的宋建为大阳经委主任、大阳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陈奎也没有想到赵明的动作会这么快。当他得知这个结果后,长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看来大阳厂要麻烦了。”

    新上任的厂长兼书记宋建原是县文化局的一名科员,这个人宋建,今年三十多岁,善于阿谀奉承,赵明在给李克当秘书时,通过自己的亲戚认识了这个人。几次交往下来后,两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铁。

    但这位宋建在单位的名声和人品委实不怎么样,因此,虽然个别领导对他青睐有加,但限于这个人的名声,却不怎么敢重用他。多年来一直守着办事员的位置上不去。直到认识了赵明,境遇才有所改变。先是在单位解决了正股级,后又听说赵明到大阳去,便找了过去,两人一拍即合。

    此时的赵明虽然在大阳叱咤风云,一手遮天,但其实他心里很明白,这里的人没有几个服他的。因为这里的江山说白了是吴明德和王元平拼出来的。而自己来这里等于摘了一个现成的桃子。没有任何说服力,这样的境况迟早会令自己吃亏,必须改变现状,调几个人来这里。

    在这种情况下,宋建是赵明考虑调过来的第一个人选,在赵明运作下,先是任乡文化站站长,没多久便调到经委任主任,并兼大阳厂党委书记、厂长。

    宋建上任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倒也规规矩矩,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但一个月后的一件事使得大阳厂陷入了危机。

    宋建这个人除了善于阿谀奉承之外,还有最大的一个致命弱点——贪婪!

    原来的大阳厂由于吴明德和王元平盯得很紧,再有,所有原料和备品备件采购机制定的较为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一把手的权利,大阳厂所有的采购活动谈判,大阳厂级领导班子必须回避,由厂财务、业务和法务加上企管几方会和谈判,谈判会分三轮,每一轮都会有不同的财务、业务和法务人员参与,等到三轮谈判完成后,敲定下最后的入围目标。这才把方案报上去,而要选定供货商则要经过班子集体讨论后方可决定。少一个人的签字都不行。

    这样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谈判人员外采拿回扣的可能性。这个办法是王元平冥思苦想定下的机制。之所以制定这样的制度,是为了防止有人钻空子。运行了几年很好。

    机制运行了几年也在不断的改善,虽然效率稍微慢一些,但能有效的防止原辅料采购容易出现的问题。

    但再好的机制也需要人来执行,也需要人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方可有效。如果不按套路出牌,那就不好说了。

    宋建就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他上任后摸清了大阳厂的底细后,便在这里开始下手了。下手总的有个理由啊,因为当初制定这个机制的时候,王元平怕后任不按机制运行,因此,特地制定了一个办法来约束,如果要废除或停止这个机制,或者绕开这个机制,必须由大阳厂班子联名写清理由,上报乡里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

    宋建要废除这个机制,得找个理由。现在的大阳厂班子都是他提名的,自然对他的意见不会反对,而如何请示乡里的理由他早就想好了:效率太慢,做企业效率慢了就是找死!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充分也很有道理,对于不懂经营的赵明来说,也没有过多的去过问,大笔一挥同意了废除这个机制。

    这样的机制一废除,意味着整个采购环节失去监管。这一来,整个的原辅料采购就都由他宋建一手说了算了。

    大阳厂的供应商们的耳目众多,听到这个情况时很多人都乐了。王元平时代,想到打通门路简直比登天还难。

    由于整个采购环节是两次“三务谈判”加“主管领导”回避制,且两次“三务谈判”均由不同人员组成,这样一来,想要打通这些环节势必要全部买通才能做到,而要全部买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原来的供应商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按既定程序参加。

    现在这位新任宋厂长,一下子减掉这么多麻烦的步骤,那就等于告诉供应商,只买通宋建一人就行。

    于是大家纷纷找关系借门路打通宋建的环节,刚开始时,宋建也有些害怕,不敢收钱,只敢喝喝酒吃吃饭。但时间一长,和供应商的关系越来越熟悉,渐渐的,宋建开始收钱了。供应商们见他敢收钱,也就投其所好,开始变着法子送钱。

    大阳厂原来的供应商们很不习惯这样做,多年来,他们一直是靠自己厂家的质量取胜。对于送钱很不齿。但现在的风向改了,只好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但这些厂家由于其产品质量过硬,利润相对比其他厂家要低很多,自然送的钱也就少很多。

    对于宋建来说,当然是谁送的多,就要谁的供货。这种情形下,原辅料的质量可想而知。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边。

    本文来自看書網小说

第187章 大阳厂的变革() 
刚刚上任时,宋建在了解情况时,大阳厂的职工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职工,无不对王元平充满感激和敬佩之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说这件事情是王元平定下的,那干部职工会倾力而为,对王元平的崇拜导致很多干部职工到了盲从的地步!

    这种现象令宋建非常不满!他几乎每天都在琢磨怎样能把王元平的影响去掉。

    他的办公室就是原来王元平的那间办公室,从办公室的窗口向外看去,大阳厂门外的马路上,拉货的车排成长队。初始,宋建没有在意,但时间一长,他便有些心思。亲自跑去和司机和跟车业务员了解情况,从他们那里得知这些人对大阳厂多少都有些微词,说大阳厂的出产的产品好是好,但有一样不好,那就是货发的慢,等待发货的时间太长。

    宋建听到这些信息后马上回到厂里经过详细了解,得知厂里一直秉承王元平时代的特征,严抓质量,尽管生产车间产能已经达到高峰,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产出的产品下线后立即卖出,导致货品供应不足的现象时有出现。

    得知这个情况的宋建很兴奋,在他看来这是个机会。便开始召开生产会,召集有关人员研究怎么样能制造出更多的机器,满足日益壮大的市场。但几次会议下来让他感到失望,因为大阳厂的干部们的思路还是局限于王元平定下的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若盲目提高产能,则质量无法确保。因此,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出现质量问题。这种做法在大阳厂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职工,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想要改变恐怕很难。

    宋建对这种现象当然非常不满,他的想法是趁着现在的市场好,要多拉快跑,尽最大努力满足市场。按说他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事实上,大阳厂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了,再要想有所突破,是非常困难的。

    越是这样越激发了宋建在大阳厂改革的决心。一定要迅速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我就不信超越不了你王元平,消除你在大阳厂的影响!

    可要去“王元平化”彻底扫除王元平的影子,那就必须有过硬的业绩来说服众人。不用说,眼前如果能改变生产现状,使得产能迅速提升,产值利润能大幅增加,到时,大阳厂的职工肯定会在感情的天平上倾斜到自己这边。也就真能够去“王元平化”,扫除王元平在大阳厂的影响也就顺理成章了。

    说的容易,但真要做可就难了,产能在那里摆着,再提高显然已经不可能了。宋建苦思冥想了好多天没有结果。眼看着自己空有抱负不能实施,他很苦恼!

    便给自己的远在县城的几个哥们打了几个电话咨询,这种情况怎么办。

    别说,人多就是力量大智慧多,其中有个人就给宋建出了个这么个主意。借壳下蛋。

    所谓借壳下蛋就是让他去别的小工厂、小作坊直接购买成品机器,回来后打上大阳厂的标识,如此以来既解决了产能问题,又能节省不少用工成本。

    宋建一听这主意连声较好,连夜组织开会讨论,但很遗憾,与会众人一听均不赞成这样做,理由是,这样做虽然可以满足客户紧急提货的要求,但质量无法保证。不符合大阳厂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

    宋建一听火大了,站起身,大声训斥道:“都在强调质量、质量,这些天我的耳朵里整天嗡嗡着这个词,灌满了,也灌饱了,不想再听了。我就问大家一句,你们天天强调加强质量管理是为了客户,可我怎么听到的是很多提货的客户的抱怨声呢?如果这样的抱怨任其发展,以后客户还敢要咱们的货吗?不是一样会失去客户嘛。”

    这时,会上有人说话了,这个人就是九车间的钱大状,他现在是九车间主任。钱大壮忽的一下站起身,气冲冲的说道:“宋厂长,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吗?就是因为我们厂的质量求生存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