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就见李平不疾不徐的说道:“我们有铸造和机加工,不用再行投入。找几名纺机装配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干起来。也正是因为此,只要不是专用的、特别的机械,咱厂都能做的了。而其它个体户想干那就难了,除非和柜镇一样,只是装配。”
李平的这番话说完,李大海首先拍了巴掌:“李厂的话有道理,只要有这两个车间我们什么行业的机械都可以做。关于生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关心他们的销售怎么样?”
这才叫卖什么吆喝什么,李平管技术和生产,他关心的是生产能不能搞了,而李大海是搞销售的,自然关心的就是销售。这就叫“术业有专攻”。
看着李大海,王元平笑道:“大海,这个我早已想到了,我这个同学说销售没问题,前几天我让司机小刘去了柜镇私下了解了一下,确实如此。销路没问题。现在的纺机市场,说句不好听的,还是卖方市场。如果我们做,加上中央电视台广告的推广,我想,市场方面应该没问题吧。我现在考虑的是这个厂到底是整体搬到大阳呢还是放在柜镇?”
二李不说话了,又是一阵沉默。一直没有说话的老谢这时说道:“领导,我想还是要整体搬迁到我们这里来。对于纺机我多少也知道一些。搬迁过来也不太麻烦。”
李平插话道:“嗯,谢厂说的有道理,机械厂如果不带铸造和机加工这两块,搬迁很容易的,小个体户没有多少东西。三天之内就会搬利索。”
“那行,就这么定了,关于组织生产和技术研发李平去搞。你组织一个领导小组吧,你来做这个小组的执行组长,名字嘛,就叫纺机分厂吧。地点嘛,把空闲的十六号厂房也就是原定九车间的那个厂房。这个工作作为这段时间厂里的头号工作,所有资源都要向这里倾斜。我的要求,必须在这个周完成。大家看行吗?”
李平思考了一下,拍着胸脯道:“领导,不用一个星期,我想最多四天我就能让纺机分厂转起来。”
“嗯?有那么快吗?那感情好。”王元平喜道。
“领导,既然定了,我这就让赵科长组织一队人,立马赶赴柜镇,今晚我过去,连夜做出方案进行搬迁。”
“用什么手段那是你的事情,我只看结果。”
“好的,我先打个电话。”说完,不等王元平说话,李平径直走到办公桌前拿起话机拨通了总机要了生产科的电话。
李平的电话打得很干脆,在电话中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和赵科长详细说了一番,后又嘱咐赵科长哪些人要参与到这个组里来。等到对方记录好,李平接着吩咐他,马上把这些人找到生产科开个会,等自己回去就要看到搬迁执行方案。
看到李平办事的利索劲,王元平满意的点点头。心想:如果都像李平这样,那么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本书源自看书惘
第120章 又生一计()
会议结束后,李平把生产科的方案要过来仔细过了一遍,修改了几处之后发报给了王元平签批。
王元平拿起方案计划书认真阅读,这个方案写的很详细,也很细致。连新来的纺机安装的工人吃、住和行都考虑到了。王元平看完后感到很满意,提笔在方案右眉头批了几个字“同意此案,请李平同志组织实施。”
拿到领导签批后的方案,李平紧锣密鼓的组织了队伍,当晚赶到柜镇,与王元平的同学接上了头,并连夜开始了验厂、合同签订、付款和准备搬迁事宜。
王元平的思绪还是在东吴省考察团那里:如果能把这个考察团弄到大阳厂来,以大阳厂现在的规模,应该能使他们动心。可怎么能把考察团吸引过来却是个难题,要知道,这可是省委副书记带队的考察团,规格这么高,接触都很困难,不用说吸引过来了。
因此,等李平从柜镇回来后,王元平连夜再次召开了班子会,这次的班子会杨丹参加。
等王元平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后,与会众人均沉默了。想把一个省长带队的考察团弄到大阳来参观,恐怕比登天还难!
半天后,李平像是忽然想起来什么,眉毛一动。说道:“领导,我倒是有个亲戚在省会昌南当军官,好像是个师级领导吧,但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王元平一听来了兴趣:“嗯?说说看,他在什么部队“?
“好像是省武警总队,是什么政治部主任还是副主任的。是我老婆的舅舅”。王元平一听,心里一喜。省武警总队政治部,那应该可以的。他到底还是对官场的事知道还是有些少,省武警总队的一个政治部主任也就是师级干部,别说和省长打交道,就是和市长打交道都是不可能的事。
老谢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师级干部和省领导恐怕说不上话。”
王元平一皱眉,想了想道:“管他呢,先让李平联系一下看看,李平,此事不宜拖。你现在就去打个长途电话看能不能联系上你这个亲戚,在电话中详细说明白这个事”。
李平答应着去了,王元平对剩余的两人道:“你们也回去想想,这几天以这个事为主。大海,你牵头,赶紧行动起来。把我们的宣传材料带上一些。先派人过去。派人选我要过目,这次我想咱们几人都去,毕竟这个事不是个小事。老谢在家看家,组织好家里的事情,要保证厂容厂貌干净整洁、工人管理井然有序,再弄点横幅标语什么的把厂内弄得好看一些。围墙和机加工车间的施工要赶快,别管冬天不冬天的,先弄起来。别到时真要是弄过来了一片狼藉可就麻烦了”。
老谢和李大海连忙答应,各自忙乎去了。
老谢他们刚走,杨丹和于得水一前一后进来了。王元平笑着问于得水:“于哥,谈好了吧”?
于得水咧着嘴笑的跟什么似的,几乎是冲到王元平的办公桌前,喜笑颜开的道:“王书记,谢谢了!谢谢了!这个活我保证做好,刚才杨主任说这几天就要干。我回去准备准备,马上带施工队伍进来。您看怎样”?
王元平也笑了,站起身来走到他的跟前,看着他认真说道:“于哥,咱们交情归交情,但和工作是两码事。只要价格公道。工程质量有把握。你放心,今后大阳厂的维修活就交给你了。但是有一样请记住了”。
说到此,他脸上的神情立马严肃起来。于得水心里一惊,赶快收起笑脸。一本正经的看着他。只听王元平缓缓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工程质量如果不过关,于哥,咱哥俩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会立马请你离开大阳厂。”
于得水连忙道:“你放心,你放心。如果工程质量不过关。于得水再无颜面见你,上天也好,入地也好,自此再不敢登老弟的门字!”
“呵呵,上天入地到不用。工程做好咱哥俩都不为难。上天入地?”王元平正在拿着茶壶倒水,这几个字引起了他的兴趣,一是出神,竟然忘记还在倒水。
于得水和杨丹眼见着王元平直愣愣的倒茶,倒满了却不知道停下,水流的满桌子都是。而王元平兀自没有感觉还是在倒,杨丹赶紧轻喊了一声:“王书记,王书记。”
“嗯,啊?”。走神的王元平醒悟过来,赶忙手忙脚乱的放下茶壶,想找抹布,杨丹和于得水手脚伶俐的早已拿着抹布收拾起来。
王元平见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二人说道:“于哥,不好意思啊,让你跟着受累。这样,你先到杨主任那里等一会。一会咱们一起吃饭。杨主任,你把老谢和李大海喊来”。
于得水出去后,杨丹赶快给两位领导打了个电话。老谢和李大海刚回办公室,听到电话,立马赶了回来。
王元平对老谢和杨丹道:“谢厂,上次会上不是说了要换工程队吗?刚才的工程队是县里一个领导介绍的。就是他了吧,今后厂里的工程基建方面的活请他来做吧。好吧。”
老谢点点头,赞同道:“咱们那个施工队早该换了,工程进度慢不说,老有人偷盗咱们厂的东西。保卫抓到好几次了,我早烦透他们了。”
王元平点点头:“是啊,是啊,我听说了几次,所以,下决心换吧,谢厂。”
不等老谢说话,他转头吩咐:“杨丹,你管工程基建,你可听好了。咱厂所有的工程基建方面绝对不能出现质量问题和伤亡事故。这是原则!老谢,这方面你也要多留留心。我先把丑话说在前边,如果到时真在这两条出现问题。我首先拿你们试问,到时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杨丹和老谢倒起了苦水:“谢厂长,我这里没专人管工程基建这块。我又不太懂。很容易让人钻空子,您知道王书记的脾气。如果到时让人钻了空子,我可倒霉了。您是分管我们的,您说怎么办”?
老谢沉吟了半晌,道:“这样吧,找机会我跟他念叨念叨。给你们找个专人来管这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工程基建很专业,我们不懂别弄出事来那可就讨厌了”。
杨丹听了他这番话松了一口气。
王元平目送二人出去,转头看着李大海道:“大海,刚才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不过不太成熟,咱俩商量一下。是这样,我想租个很大的气球,上面弄上咱们厂的宣传广告,到时咱们把这东西挂到考察团下榻的宾馆附近。让他们一目了然,来个先入为主你觉得怎么样?”
李大海眼睛瞪的溜圆,大张着嘴看了领导半天,见王元平一本正经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到嘴边的话也就咽了回去。认真的琢磨了半天王元平的主意。
半晌,他抬起头:“领导,我觉得行,但那里去租这么大的气球呢?”
“这个就是你的事了,主意我想出来了,实施你去吧。呵呵。”
“唉,这个事难办,去哪里找呢?我试试吧,领导,不一定能完成啊。”
“什么?”王元平勃然变色厉声问道。
一见领导变脸,李大海慌了,连忙道歉:“领导,领导,你可千万别着急,我就那么随口一说,你又急了。好吧好吧,我马上去办,钻天我也弄回来。”
王元平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声音力度还是没有减多少:“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开玩笑!快去准备吧。”
李大海答应着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伸了伸舌头,急速出去办去了。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網
第121章 一餐羊汤()
李大海出去后,王元平开始琢磨着要给在河东省政府工作的恩师薛成功打个电话,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在从南方返回大阳路过河东省会昌南时,他曾经特意下车找过自己的恩师,可不巧的是没有找到。于是也就怏怏而返。
第一次给省机关打电话,王元平多少有些紧张。
电话接通后,省府办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薛成功有事不在。至于什么时候回来他们也不知道。
想通过恩师的这条路看来也不通,无奈,王元平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杨丹办公室等候的于得水,看着杨丹忙忙碌碌,感到不安。几次想出去等,但都被杨丹摁住了,告诉等自己忙完了,一起讨论一下工程的事情。
无奈,于得水只好拿起一张报纸看了起来。
于得水前几年干的是建民房的活,这个活和农户打交道,赚不了多少钱而且特别累。他自己老早就想找个工程做做,但苦于一直没有门路接不到活。
与水利局结缘说来很巧,今年年初洪南水利局在南河建配电房,由于工程太小,找不到施工队做。
于得水很有经商意识,得知这个消息后,他认为是个机会,别看活小赚不了多少钱,但说不定对自己的小施工队会有好处。于是,七拐八拐找人介绍把这个小活揽下来。
这个配电房没用几天建起来了,几天下来,于得水也跟水利局内部逐渐熟悉起来。加上他心眼活泛,会处理事,而且不计较个人得失。水利局管维修基建的几个干部很喜欢他。这个活刚刚完事,便又找他做了水利局办公楼维修的活。
慢慢的,于得水开始和水利局上下关系熟络起来,活也越干越多。
但资金却越来越周转不开,原因是水利局基本都是垫资活,到年底水利局也没把工程宽全结给他。
这一下可把他难为的够呛。干活的民工需要工资回家过年,可是自己没钱给。甚至有一阵民工把他家都给围起来了,好不容易连借带哄把民工们打发走了。可这事影响很大,弄得他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于得水开始考虑要活动活动把钱要下来。
由于总去水利局财务科结算,于得水和刘慧很熟悉。平时刘慧科里有个搬搬抬抬的活也总是让他帮忙。
这一来二去的,算是攀上关系了。开始刘慧告诉于得水有这么个厂房工程修建的机会时,于得水并不怎么热心,因为他实在垫资垫怕了,厂房维修那可不是小数,自己是无论如何垫不起的。
刘慧看着他的样子,知道于得水顾虑的是什么,告诉他这个厂很有钱,从不拖欠款项。于得水这才打消顾虑,央求刘慧帮忙联系这个厂。
于得水怎么也没有想到能够在这里遇见王元平,更没有想到王元平就是这个厂的书记。他心里不由得对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帅小伙另眼相看。
眼巴巴的等到中午,杨丹过来喊他:“于队长,咱们一起去吃饭吧”。
于得水眼珠一转,招手把杨丹喊到一边,悄声道:“杨主任,咱们叫上王书记,一起出去吃吧”。
杨丹听了,看了他一眼。道:“可别,王书记那人你不知道,他不太愿意搞这种事。还是去食堂吃吧”。
于得水没有立即应声,而是问她:“这会王书记办公室还有人吗“?
杨丹奇怪的瞧着他:“应该没人了,你想干嘛“?
“我去请他,保准没问题。您稍安勿躁”。于得水胸有成竹的说道。说着,自顾自的去了王元平办公室。
杨丹想拦却没有拦住,只好不置可否的笑着摇了摇头,心说肯定碰钉子。
没多久,当于得水和王元平说说笑笑的来到她办公室喊她时,杨丹吃了一惊!心说这个于得水还真是有办法。在她的记忆中,从没有人能请动王元平吃饭,这个于得水真不能小瞧。
三人一路说说笑笑来到一个新开的羊汤馆,王元平道:“就是它了”。
于得水心里过意不去,便阻拦道:“王书记,这个地方恐怕不行吧,咱们去个好点的地吧”。
王元平摇摇头,说道:“我下午还要去乡里一趟,这里离的近,再说冬天喝点羊汤暖和暖和身子多好”。见于得水还要再说什么,他假装一沉脸道:“你要是再客气,我就不吃了”。
杨丹劝解道:“就是这里吧,于队长,咱们以后常在一起工作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需客套”。
于得水只好作罢,跟着两人进了羊汤馆。
王元平要了一碗羊杂汤,其余两人要了两碗羊肉汤,外加几个烧饼。于得水坚持着点了四个菜。三人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
于得水一脸歉意的说道:“王书记,这地方真的不怎么样,以后吧,以后请你去好一些的地方吃”。
王元平一皱眉,心说怎么这个于哥不像自己认识的那个人了,记忆中的于得水木纳、不多话,好像没这么势力,现在看起来却圆滑的很,这种变化让王元平感到有些反感。但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