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总是希望自己的身边多一些有能力的干将。这对自己当政是很有益处的。
但现在,这个想法只能收起来了,恼怒归恼怒,不满意归不满意。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听党的话跟党走这是原则性问题,再有意见也要保留。
对于吴明德,李克也只能好言宽慰。
本書源自看書網
第214章 是不是过于莽撞了()
有了市里的指示,洪南当然无法安排王元平的工作,就算是李克和吴明德想安排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先让他待在应急办主任的这个虚职上晃悠,至于要晃悠到什么时候,不但王元平不知道,就连李克和吴明德心里也没底。
吴明德之所以不和王元平正面谈,是不想冷了他的心。他在等待机会,吴明德不相信这场争议会这么永远持续下去,关于市场经济这个敏感的话题一定会有定论。
他也意识到,市里之所以不让县里安排,肯定也是在观望等待。
这一切王元平自然无法知道。从吴明德办公室出来,一阵莫名的悲愤填满了王元平的心头,回到办公室真想大哭一场,但冷静了片刻,还是止住了自己这些荒唐的念头。
回到办公室,他把门关上,对于这些天的事情在自己的脑海里来了一个回放,蓦地,一个念头令他不寒而栗!
莫非是自己的言论不当吗?是不是在这个时期提“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就是大是大非?
沿着这个思路,王元平继续理顺:再往前看,国家从1979年开始到1989年初,这十年是改革开放的黄金十年,在那个时期,由于人们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很快,国力渐渐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良好的改善。
但是,到了89年的时候,发生了那场巨大的风波,也就是这场风波使得风向产生了变化,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中央到地方,不少老干部对改革开放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这种怀疑和守望的态度致使很多地方都不敢轻举妄动,也是坚持了十年的改革开放,在这一两年内有所倒退,可以说,改革开放此时已经处在一个非常时期。
既然改革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处在要紧的关头。那么自然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的特征的市场经济的话题成了最为敏感的话题,谁都不敢触及。而自己在公开场合,包括媒体采访上都说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话,虽然大部分国家级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也都隐去了这句话,但自己其它言论说白就是市场化的东西。这当然会触动部分思想守旧的同志的底线。
在那个以政治为纲还没有完全走出来的年代,说错一句话都会引来麻烦,更何况是“市场经济”这个牵扯到姓“社”还是姓”资:路线的大是大非问题了。
想到这里,王元平吓出一身汗来,暗暗责怪自己,说话时不走心。这不,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要知道一个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那是一定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现在的自己,在没有任何人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发表了这样的言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
“唉!这下完了,恐怕自己的政治前途要完蛋了!”王元平无比懊悔。但事到如今没有卖后悔药的,后悔了几天之后。痛定思痛,他把心一横:算了,既然已经这样了,别想了,想也没用,自己问心无愧就行,就是支持市场经济怎么了,反正已经这样了,大不了自己回家种地呗。
想到这里,卸下了思想包袱,身上轻松了不少,先回家吧,能回家待上一个周这在过去对自己来说很奢侈,基本是不敢想。现在有了这个时间,可以回家陪陪家人了。
想到这里,起身收拾东西,他的办公室说实话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收拾。不知为何,看到这里的一切现在感觉特别讨厌,一种想迅速逃离的思想弥漫在他的脑际。
下午下班时,王元平快步走出县委大院,刚出门,一辆崭新的桑塔纳从不远处开了过来。王元平下意识的闪开,没想到,车里右驾驶座探出一个脑袋:“元平,赶紧上车啊。”
王元平闻言定睛一看,是三叔王可凡,几步奔到车前打趣道:“三叔,换车了,你可真**。”
“去你的,整天拿你三叔寻开心,再这么没大没小的,看我不揍你。”王可凡假装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扬手做出要打的姿势。
“不敢了,不敢了。嘿嘿。”王元平边笑边拉开车后门上了车,屁股用力往下蹲了几下:“好车就是好,坐着舒服。”
“三叔,这车多少钱?”
“上路之后是二十多万吧。”王可凡答道。
“二十多万啊?”王元平惊叹:“天,真贵!”
“就这还买不到呢,我们去上海等了好长时间才提到车。人家就这个价,爱买不买。你不买他不买,有的是买的。没法,店大欺客”王可凡无奈的说。紧接着,他回头像不认识似的看着王元平。
王元平被三叔盯得心里发毛。惶恐的问道:“三叔,我脸上长花了?您干嘛这样看我呢?”
“哈哈,我看看我这个电视和报纸整天出现的大侄子是不是变样了,你不知道,这些天,咱们村都炸锅了,一到你的采访时间,家家户户争着看。你现在在我们村的声誉如日中天啊,我估计你在王庄的威信比我要高多了。”
“三叔,瞧您说的,我哪敢和您比。”王元平急忙摆手,他怕三叔沿着这个话题再絮叨,于是赶紧转移话题:“三叔,我听我妈说四叔和我家开了厂,我打电话给我爸,听他说最近好像没有什么订单。什么情况。”王元平打断王可凡的絮叨,急切的问道。
王可凡别看能干,但究竟学历低,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有时话题会被别人轻轻一带跑偏:“快别说了,你四叔还带听话的,当时,他刚从木工机械厂回去,我说去村里那个企业都行,他不干。说要自己干,他和你爸两个人凑了有个六十几万。连借再加上贷款,估计投上一百多万了,春节前干起来的,我听说好像接了没有多少单子。我正在琢磨着要不要从村机械厂挪几个订单给他们。在这样下去,光贷款利息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这么多啊?我们家哪有这么多钱?”王元平一阵惊奇。
“你都不知道,我哪知道。”王可凡扭头白了他一眼。
“没人跟我说。”王元平心里对爸妈一阵埋怨,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和我商量商量。
“嘿嘿,小子,那是你爸妈怕你担心,没告诉你,我上次听你爸说,这些年你们家攒的那点钱都投上了。好像大部分是你赚的提成吧。”
王元平摇摇头,说:“家里的钱我从来不知道有多少。”
三叔这么一说,王元平有些恍惚,家里哪来这么多钱?几十万不可能啊。这可是天文数字。
桑塔纳轿车速度很快,不到一小时,他们到家了。
王庄越来越漂亮了,几百栋二层小别墅整齐划一,街上道路宽阔。村子周边的工厂越来越密集了。街上人来人往,俨然一个小县城的样子,甚至比洪南还要繁华漂亮!
本文来自看書惘小说
第215章 王元平的担心()
王元平家的前面是一个人工湖,紧靠人工湖的是一个新修的公园。上次王元平回家时这个公园还没有修成,未完工的公园到处是建筑材料,现在全部修完。非常漂亮的一个大型林木公园。此时,正是五一之前,北方的春天比较长。公园里刚刚能够看到有些萌绿。
王元平顾不上欣赏美景,快步回到家,走进小别墅的院子里的时候,母亲李红莉正在洗衣服。当一眼看到儿子时李红莉呆住了,几个月没有见到的儿子瘦的像一根竹竿,白皙的脸上眼窝深陷,白色衬衣穿在身上肥肥大大,人比上次回家时瘦了很多。
李红莉的眼泪婆娑,冲到儿子跟前,摸着儿子的脸颊:“我的儿啊,你怎么瘦成这样!这是遭了多少罪。”
“妈,妈,没事,您别总是这样,我一回来您就哭,这样搞得我心里也很难受,本来是个高兴的事是不是?笑一笑。”
王元平哄了母亲半天。李红莉这才破涕为笑。
回屋里刚刚坐下,王元平顾不上休息披头就问:“妈,问您个问题,我听三叔说,这个厂咱家投了不少钱?”
“这个老三,嘴比女人还碎,他跟你说这些干嘛。”李红莉有些不高兴的嘟囔道:“是投了些,不多。”
“妈,咱家到底投了多少?你赶快告诉我,要不然我这心里不踏实。”王元平央求道。
“大概有三十几万吧。我忘了,都记在那个本子上。”李红莉说。
“三十几万,家里哪来这么多钱?”王元平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啊,你怎么忘了,这几年光你拿回家那奖金差不多都快有十好几万呢。”李红莉看着他不解的说道。
“啊?我拿了这么多吗?”王元平惊着了,忽的一下子站起身。
“这孩子大惊小怪的。你不信?我记着帐呢。”李红莉起身从抽屉里找出一个黑皮笔记本翻了翻,手指着上边的数字对王元平说:“你看,这上边一笔一笔记的很清楚。去年,这是说去年啊,你刚调动工作了,奖金不多,年底拿回来两万五吧。”
王元平想了想,这倒是记得清楚,去年大阳厂发奖金的时候给他两万五,其他大阳厂领导的年终奖是八万,为大阳厂建厂以来发的最多的一次。因王元平等人调工作的原因,宋建决定就给发这些。
为此,李大海等人还愤愤不平了好一阵子。此时,见母亲拿出账本,王元平不由得想起宋建,心说:大阳厂还是大阳厂,可宋建已经早就走人了。想到这里他摇摇头笑笑。
李红莉见儿子摇头,以为他不信便接着说:“你摇什么头,不信妈的话妈?”
“没有,没有。妈,我是想起了一件事,跟您没关系。您接着说。”
“哦,我说的没错吧,前年,前年在这,你看,拿回来六万多。大前年拿回来五万多,再往上一年好像是三万多吧。”
“这么多啊。我还真没算过。”王元平摇摇头。
“你那个脑子不知道整天想什么。”
“妈,那也不对啊。”
“怎么不对,你在海崖厂的提成还有七八万呢。咱村里这两年的分红每户每年两万多,上年两万二。这已经分了两年了,上回开党员会,你三叔说今年分的还多。”
“木工机械厂的提成不都搞了装修了吗?村里还有分红?我怎么不知道?”王元平惊奇的问。
“等你知道黄花菜都凉了!先说你的提成,是分了两次拿回来的,第一次的是装修花了,可后来村里把装修钱都退回来了,各家装修的统一花价,按三万退的。第二次的提成没有花我存上了。”
虽然母亲说的有根有据,但王元平还是不放心,他最担心的就是别是有人送礼。但这话不知道该怎么问,沉吟了片刻尽量把口气放缓问道:“妈,我只问您一句话,这里面有没有别人送的?”
李红莉闻言一下子脸都变了,声调提高了八度:“你个小兔崽子,把你爸妈当成什么人了?你以为你爸妈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吗?你妈我一辈子从来不拿不干净的钱。”
王元平知道自己问的有些唐突了,于是赶紧陪着笑脸解释道:“妈,您别着急,我是怕有人钻空子,您要知道,您儿子之前管着大阳厂上万人呢,谁能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人,如果真要是送到咱家来咱们收了,即便是不知情收的那也会犯法的。我可不想落个这样的名声,您以前老是教育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是按照您的吩咐做的。”
李红莉道:“我知道轻重!别看你妈妈成天不出门,但这点道理我还是懂。我有个信条是该咱们拿的一分不能少,不该咱们拿的咱们坚决不要。放心,妈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不会给你添麻烦!”
王元平笑着说道:“还是我妈知道轻重!理解儿子的不容易。我倒不担心您,我是怕那些人投机钻营惯了,咱们一不小心着了人家的道。您不知道,单是大阳厂采购这一块,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
李红莉白了他一眼:“你放心吧,家里我看的严着呢。没人能钻咱们的空子。实话跟你说吧,这些钱都是我替你攒下来的,原想以后讨媳妇需要花钱,可你爸开厂需要钱,这不,就把这些钱都提出来了。可惜了利息了。后来家里的钱不够,我去你几个姨家借的,总共借了五万。这不好歹才凑足了三十万,但愿别有事!
看着面前有些苍老的妈妈,听着她深明大义的话,王元平的眼睛有些湿润,刚才自己真的不该怀疑爸妈,真是不孝!
“妈,对不起!您应该早和我说,钱我来想办法。不能让您二老负债啊。”王元平不误愧疚的说道。
“好了,好了,这些年家里多亏了你,这些钱大部分是你挣下的,要说亏,还是我儿亏啊,你看看,瘦的和猴一样。”
说到这里李红莉一阵难受,眼圈再次红了。
“妈,咱不哭,不哭。我这回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南方我的一个朋友给我一个订单,我正愁着不知道哪里能生产呢,这个单子要是咱家的厂能生产,一下子就能赚很多。”
“是吗?那可真好。你爸和四叔这几个月为了订单的事没少操心,投了那么多钱,心里都没底。嗯,这个点,他们快回来了。”
娘俩正在说着,门铃响了,李红莉脸上一喜:“真是不顶念叨,说着说着就回来了。”
进门正是王可建和王可辉哥俩,见到王元平在家,两人分外高兴。王元平赶快和王可辉说了说情况,并把单子交给他。
王可辉看完后直摇头,叹了口气道:“元平,你这个朋友列的这个单子,我们大部分干不了。”
“为什么?”
“我们缺技术啊,你知道吗?因生产量少开机不足,我们的技工很缺乏,好的技工请不起,不好的技工又担负不起技术任务。单是铸造这一块因没有熟手,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原料了,上次有个小单竟然连成本都没弄回来气的我够呛,每次生产我的头皮都发麻。你想,这种情况下,技术要求高的单子怎么敢接啊。”王可辉有些沮丧的说道。
王元平点点头深表同意,机械行业,没有好技工一切都是零。其实不但是铸造,即便是安装没有好的技工,根本做不了。不过,这些在王元平眼里都不是大事,他完全相信这样的问题大阳厂可以帮他解决。
“哎呀,我当什么事,走,我先去看看厂。”王元平不由分说,拉起四叔往外就走。王可建一看,回头嘱咐李红莉:“赶紧准备好菜,元平喜欢吃鱼,多弄点。”
“走你的吧,不用操心。”李红莉笑道。
看書辋小说本書
第216章 这是自家的厂()
王家的这个工厂离王庄有三公里远,按地方应该是在李庄的地界。
整个工厂占地不到七八十亩的样子,王家老兄弟俩一边走一边给元平讲着。这块土地是王家老三王可凡费了很大的劲才给他们征下来的,李庄村书记多少给了点面子,工厂土地出让金等费用至今也没有催着交,这就使得资金紧张的王家兄弟大大松了一口气。
整个工厂的地势、地貌和地形都很好,缺点是没有供水,供电也是时断时续。再就是这个地方离王庄和李庄的距离都有些远,显得十分荒凉,工厂的安保可能会有些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