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卷天下-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ɡ褚蔷褪歉呒丁

    酬谢的饮宴其实也是一种汉家的礼节,始自商周,到了西汉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时期一再被发扬光大,但是最为奢靡的却是孝武皇帝。

    酬谢饮宴的刘彦从来不会去讲什么威严,他最喜欢直接与参加的士卒交流。

    “所以还是很好的嘛!”刘彦看上去颇为放荡,一手拧着酒壶,另一手是酒盏,酒盏没了就添上,偶尔还会为同样酒盏空了的士卒添酒:“训练量大,每天都有荤腥?”

    被添酒的士卒看着也就是二十来岁,左边脸颊上有一道比较明显的疤,可能是喝酒也可能是激动,那条疤现在看去就更加显得狰狞。

    刘彦在搞恢复耕战体系,可能是学了个形,但关于什么样的级别有什么待遇是抓死了的。

    军中每一阶级的将士,他们的待遇全然不同,例如民伕是半个月能有一次荤腥,辅兵是七天一次荤腥,战兵是三天一次荤腥。可战兵在训练大的时候会有特例,例如每餐加一条咸鱼什么的。战兵还是有爵位(秦二十等爵),爵位的不同在待遇上又有不同,比如有了爵位,每餐是固定会获得多少荤腥,就是在汤水上的碎肉、油花什么的也肯定更多。

    汉部的士卒为什么喜欢上阵砍脑袋?那是因为斩敌首级是最直接的记功方式,要是肉搏兵没有首级而有人证明确实杀敌了,功劳也只能是折半。弓箭手这种不可能亲自斩敌首级的士卒只能更加折算。

    另外,汉部与之秦军有区别的是有“集体功”,比如那支部队获得命令出战,不管有没有杀敌,只要是获胜了就算是一次军功累积,多少次的“集体功”之后升一级的爵位。

    从普通人升到“公士”,秦二十等爵是需要杀敌军甲士(军官)并获取首级,但是到了“公士”之后想要再升可就复杂许多,例如一些爵位的升级上需要考校秦律。所以吧,在秦帝国想要当官,不管是什么官都至少需要懂得任职范围内需要懂的秦律。

    刘彦的汉部之所以是借鉴秦二十等爵,不是说完全参照,那是一件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因素制约,也就是他根本无法搞到“原版”的秦二十等爵记录。

    两汉的军功爵位倒是能搞到一些残篇,整理一下估计可以还原,问题是与秦帝国的二十等爵相比,两汉的军功爵位就是一堆被玩坏了的狗~屎。

    西汉“以金粟代功获爵”搞了不止一次,那么需要上战场拼命才能获得的爵位,竟是可以用财帛粮秣换到,那肯定就会发生一件事情,无数家庭富裕的人拿出钱财或粮食找朝廷换。

    一些拼死拼活都不一定能够拼杀来的爵位,竟然是能让一些肥头大耳的阶级拿物资换?谁特么还上战场去拼命!

    再有,一旦爵位易得,谁还会有什么尊重,毫无意外的就是汉的二十等爵崩溃了。

    刘彦却也是明白一点,军功爵位被搞崩溃恰恰就是老刘家愿意看到且亲自操刀干的,毕竟老刘家需要休养生息,那军功获爵不被淡化,一帮武人没完没了地喊打喊杀,搞个屁的休养生息?

    老刘家能将军功获爵的神圣性~玩死,其中黄老学派却是出了大力气,反而是当时人人喊打的儒家是作为反对派,结果是等待小猪皇帝要北击匈奴,眼见军功获爵无法激起人们的好战欲望,只能是扶持一直在喊打喊杀的“公羊派”儒家与兵家。

    现在刘彦需要刺激治下的好战欲望,咋办?只能是捡起了秦军玩过的,再好好地来玩一遍。

    饮宴还算尽兴,主要是刘彦搞了蒸馏,已经有高度的白酒,一帮人除了明天需要率军出去扫荡的李坛,包括刘彦在内都是喝得昏天暗地。

    隔天……是隔天?刘彦醒来的时候天竟然还是漆黑一片,他睁开经验看到的是拓跋秀在亲自照料,而以前可都是侍女向依寸步不离。

    喝白酒,特别是以不成熟技术搞的白酒,喝多了醒来绝对是头疼欲裂的痛苦感,刘彦的感觉是之前有人用棒槌狠狠地给脑袋来了一下。

    “夫君醒了?”拓跋秀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中看着有些发亮:“天未亮,再歇息吧?”

    刘彦张嘴说话,听取却是干涩极了,指了指床边的水壶。

    拓跋秀轻声在哼着什么,看上去心情极度愉快,将水壶整个拿过来,要是向依肯定会记得拿杯子,然而她根本就没有那个意识。

    “我这是睡到了第二天的晚上?”刘彦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那太阳穴能感觉就是脉搏在不断一跳一跳,耳朵也是耳鸣得有些厉害。他左右看了看,身上倒是换了衣裳,就是原先那身被随意地披在室内的桌子上:“向依呢?”

    “谈她做什么?”拓跋秀一屁股坐到床上,有些腻地抱着刘彦的手臂:“不休息,不如……来一发?”

    呃,来一发还是刘彦高兴的时候说的。

    那就来一发嘛,就是脑子不太清醒的时候搞,什么乐趣基本没有,纯粹就是活塞运动了。

    (省略几千字……)

    ……喘着粗气,刘彦又开始在揉太阳穴,他现在其实比较想念香烟,不过烟草是在美洲,哪怕是真的要搞还不知道是几年后,还不如阿三哥那边的罂~粟好搞呢。

    “夫人今晚怎么这么高兴?”刘彦至今还有些懵。

    拓跋秀是落落大方地直立着上身在扎头发,那饱满的不能描述在油灯的照耀下显得挺拔,媚媚地看着刘彦,说道:“夫君说醉话,奴奴知道不能当真,可是高兴。”

    刘彦一听就知道了。他知道自己有醉了放嘴炮的缺点,从少年时代喝大了就是这样,赶紧问:“我没有胡乱答应部下什么吧?”

    “夫君没答应部下什么。”拓跋秀没说全,当时刘彦可是舞着剑乱挥,说是要尽复强汉荣光啥的,还要统一什么世界岛,让什么洋鬼子跪下唱什么政府,但真的就是没有给部下许下什么承诺。她扎好了头发,一身油腻腻地贴着刘彦:“只是答应奴奴,说愿意提供海产,还愿意向代国大量出售酒。”

    “……”刘彦比较明显地悟了一下额头,想了想直白地说:“且不论是不是醉酒,君子一言,说了肯定就会办到。可是嘛……先让你兄长将那些赊欠的账目理一理给还了。”

    拓跋秀当即就笑着说:“自然的事情。奴奴是高兴,不管是海产还是酒,我们会从代国获得更多的人口和战马,两方都有益处。”

    那还亏得是汉部有足够的盐巴,让内陆的谁去试试一个月腌制小十万斤的咸鱼看看?现在相当多的势力向汉部买腌制的咸鱼,大多数就是为了既能够吃上荤腥还有足够的盐分。

    “唔唔唔!”刘彦内心里其实是大大松了口气,目前铁弗这个身份正是到了大用途的时候,可不敢随意舍弃了。他笑着说:“代国战局整体有利,很快就会解决掉匈奴铁弗部的威胁。”,想了想又说:“倒是石斌那边今年秋季就会北上,你家兄长?”

    “不会有事的。”拓跋秀像是在安慰自己,又说:“夫君的细作不是从襄国传来信息,石虎要广纳美姬、大建宫阙?这样一来,想必石斌是拿小部落开刀,不会是与代国大战。”

    刘彦不得不高看一眼拓跋秀,这女人竟然能够从一些细微的事情就得出与大局有关的判断,着实是不容易。

    那一刻,刘彦心想:“也许纪昌他们说得对,是该再娶一个晋人女子了……”

    是的,石虎是在狂征暴敛,不过那也是襄国那边刚确定没有多久的事情,冉闵就是因为石虎要狂征暴敛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

    历史有记载,因为这一次石虎的狂征暴敛,全国陷入了大动荡之中,征集民伕骸骨遍野,广纳美姬弄得处处妻离子散。不止是这样,今年(公元342年)也是石虎大肆尊佛的开始,为了尊佛可干出了相当多不忍言之事。

    当然了,对这一段历史不熟悉的刘彦,他压根不清楚这一年会是怎么样,只是依靠广派的细作察觉到明显的不对劲。(未完待续。)

第154章:家事、国事。国士?() 
佛教是东汉传入华夏,不过一直没有能够壮大,至于是什么原因致使无法壮大的说法很多,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

    另外,现在的佛教并不需要剃光头,但不能留长发束冠,或是绑纶巾什么的,只可以留下大概是后世的短发。有人说正是因为需要剃发的原因才使得佛教在华夏传播困难,说得好像颇有些道理的模样,毕竟华夏苗裔真的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之前,刘彦有着一个寸头,不止一次被当成僧侣,不过僧侣的穿着有讲究,大体是与后世无二区别,他可不是什么僧侣的装束,说自己是汉人被误会成为匈奴人也就情有可原。

    后赵大兴佛教并不是今年(公元342年)才发生的事情,稍前就已经有过征兆,那是有佛图澄先传教,再有吴进(又称胡进)深受石虎信赖,导致石虎下令凡是“国人”和“国族”都能信,倒是被视为下等人的晋人不能信佛教。

    石虎不知道是受到什么刺激,在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就连出昏招,根本不像是一个已经坐国数载的国王。

    后面,刘彦收到一个消息立刻懂了,东晋改元了,成了建元元年,也只有一个解释,是司马家族的皇帝死了。

    东晋的皇帝驾崩,由司马岳继位(史称康帝)。

    刘彦大概是猜出来了,给予后赵极大军事压力的晋国死了一个皇帝,让石虎那颗紧迫的心可算是松弛了下来,再有成汉的李寿反悔不再与后赵结盟瓜分江南,石虎大概是觉得很难攻打晋国,索性就开始要享乐了。

    时间进入到了建元元年(公元343年)的二月份,对于刘彦来说是人生大事,甚至可以说对汉部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只有一个人显得忧心忡忡的事情,那就是拓跋秀有了身孕,汉部马上就可能要出现一个世子了!

    得知自己的女人有了身孕,刘彦可以说脑袋是发懵的。

    那一刻,将要身为人父的喜悦让刘彦难以用语言形容,硬要说就是看什么都是美好的,人生有了更大的盼头,一种为子孙后代奋斗的使命感爆棚狂升。

    纪昌、田朔等等不在辽1东狭隘半岛的人,只要是够资格面见刘彦的人,他们在得知效忠对象的女人有身孕后,立刻是放下手头的事情,准备好礼物就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马石1津。

    那真的是大事啊!拓跋秀有了身孕,不知道让多少心如飘萍的人瞬间就安定下来,连带那些在恐惧前燕可能会发兵来攻的人,他们心中似乎也不是那么惧怕了。

    “职已经派人前去乐陵郡,崔氏那边很快就会有回音。”纪昌有足够的胆量在拓跋秀有身孕的时候来说这些,那是一件极度政治正确的事情,哪怕是拓跋秀都要对此感到满意:“职以为,若是将辽1东与朝1鲜的事情一说,崔氏会答应的。”

    刘彦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个正牌的女人,要是将侍女向依算进去,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自由民连带奴隶在内快要逼近二十万人口的统治者,怎么能够只有两个女人呢?充分使人怀疑刘彦是不是在某些方面不太行。

    不是开玩笑啊!晋国的靡靡之风可是一件从上到下都觉得美好的事情,一切都要最好的享受,女人能多就绝对不能少,看看中原的一些大族就知道了,哪怕是出远门都要有女人伺候,不带几个姿色好一些的女人贴身伺候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吗?

    瞧瞧蔡优,他在中原根本不能称作大家族的公子哥,什么时候身边缺少过女人了?那些女人伺候起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闲暇时还要给拿捏按摩,甭提是有多么的腐败了。

    然而,像是蔡优那样的人才是正儿八经的晋人中的贵人,是九品中正制体制中的一员。像是纪昌这种“劳碌命”的家伙要不是胡人当道想当官?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真以为是说说罢了?要不怎么有那么多晋人争先恐后地想去效忠胡人政权,那是因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在晋国有所发展。

    再娶个女人?对刘彦真不是什么太值得权衡的事情,娶呗,别说是再娶一个,就是百儿八十个也无所谓。

    “播种”那是看情况,就是别想刘彦花太多的时间在“后宫”身上,哪怕是想要与女人厮混,等他先将中原光复了再说。等待哪天可以旌旗所指,数十万大军狂呼酣战,为他灭国诛族,或许可以改变一下作风,玩玩言情戏什么的。

    纪昌立刻就是松了口气,身为人臣不怕君主不“种马”,就怕君主不“种马”,甚至是在评价一名君主上面,“种马”可是占了很大的评分数。

    要深切知道一点,一个家族是不是兴盛,不是简单地看有没有出能人,该是那个家族有多少嫡系人口,有人口才会有一切,哪怕是出英才的机率低一些,人多了不是可以广撒网嘛!

    一个年约三十来岁看去斯文的男人,他叫吕议,是荆州江夏人,算是汉部之中少有来自南方的人,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考校之后,暂时是东牟郡郡丞,实际上现在是负责汉部在后赵的两郡政务。

    吕议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刘彦满是不在乎的神态,等待被点名才说:“李氏与王氏一直处于监控,两家与东莱书院来往频率大增,该是会有动作。”

    刘彦点着头:“青州刺史可有什么动作?”

    “动作……颇为奇怪。”吕议先介绍了一下广固城的动静,最后才说:“前任刺史刘征被罢官,由刘徵新任青州刺史。”

    别说,现在中原姓刘的人真的是太多了,特别是匈奴、羌、氐这三个胡人大族中改胡姓为刘姓的尤其多,再加上晋人之中不缺乏刘姓,简直就是多到了几乎是难以辨认到底是哪族的地步。

    刘徵,何许人也?刘彦这边暂时没有太详尽的情报,只是收到一些风声,例如石虎给刘徵下达了命令,要刘徵建设大量船坞并收集工匠。

    阿勒!?后赵要大举造船了?听到这个消息,刘彦是不是该紧张了?

    刘彦是该紧张,特别是以前刘征在的时候可以为汉部多少遮掩一二,换了新任的刺史……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

    说起刘征,那还是与曹嶷有关,要说曹嶷可是青州土霸王,石勒剿灭曹家之后大肆杀人,仅是在攻破广固城就想要满城诛杀,还是刘征说“你留我做青州刺史,没有居民,我做什么刺史?我干脆回去算了!”,石勒一听也对,要是人都杀光了设立治所做什么,给刘征留下了七百人……

    刘征是匈奴人无疑,但长久以来对刘彦多有照顾,仅是在完成朝廷的赋税上严格要求,其余多多少少有些挡风遮雨的恩惠,哪怕是知道刘彦非匈奴人之后态度也没有改变。

    对此,刘彦曾经多次试探,刘征从来都没有正面的回应,这一次刘征被罢官,回去之前写了信笺,一块木犊之上只写了一个“漢”字,不仅没有让刘彦释怀,反而更加疑虑重重。

    “已经病亡了。”吕议听刘彦问起了刘征,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含义,径直回答。随后,他说:“我们已经查明,朝廷是要在济水边上广布船坞。”

    刘彦突然想起来了,后赵似乎是有大肆造船的历史,好像是集全国五万工匠到了乐安郡(济1南以东一百公里),还真的是疯狂大建,可……真没有记载到底建造了多少船,或者是那些造好的船究竟是哪去了。(传闻是到了前秦要攻东晋被拉出来利用,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