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卷天下-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彦手上是有不少甲胄,就是那种轻便的扎甲款式,数量足有五百套。他库存这些甲胄有自己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挑选出一个精锐的武士组建攻坚部队,可李坛要是想要拿去列装由各个家族整合起来的士兵,基本上是属于想太多了,也显得李坛情商上的幼稚。

    “汉部,兵强马壮啊!”申钟眯着眼睛在看操练的士兵:“与之其余部族不同就在于此。”

    得了,刘彦都懒得再变换什么脸色,申钟无非就是抓住刘彦不是胡人部落这点在不断地试探,可真的是够了!

    事实上,民间的胡人部落压根就不存在什么练兵,都是到了要打仗的时候招呼牧民操上家伙,临阵了懂得留下预备队已经算是会用兵,要不都是直接一拥而上。只有在政权规模的胡人才会练兵行为,但脱产者的战兵数量也不会多,像是后赵只有一支脱产的职业军队,就是拱卫襄国的龙腾卫士。

    汉部兵强,这一点刘彦只是笑笑,说到马壮却是胡说八道。

    如果不是召集了投效胡人家族中的善骑者,汉部自己能够被称为骑兵的也就不到五十人,剩下的近五百人顶多就是骑马的步兵。整合起来,总数就是接近六百多左右的马队。

    “不知道贤弟打算什么出兵啊?”申钟一脸的感兴趣:“老哥我不会那么快离开,可要好好见识一下贤弟如何大杀四方。”

    看出来了,另外那些从襄国来的人,待了不到五天就各自离去,只有申钟这一伙人留下没走。

    “另外,贤弟想要操练攻城军阵,或许老哥这里能帮一下忙?”申钟一脸我很仗义的表情:“护卫我前来的百名卫士,不乏攻城行家。”

    刘彦立刻就感到有兴趣了。他有特别观察过那些卫士,看着就是真正的汉家儿郎,而汉家儿郎对于攻城之战绝对不会陌生。

    “修成侯庇护的人多了,总会有些人才的嘛。”申钟又开始了,明明就是一个大老粗,为什么非常装腔作势说一些拐弯抹角的话呢?他开价:“十柄战刀,保管教会!”

    刘彦并不觉得贵,其实还非常划算。他试探地问:“修成侯麾下能人辈出,却不知道接不接受……雇佣?”,唔,是买人!

    …………

    《马前卒》:昔日马前卒,后世开国君!

第98章:各有所需() 
刘彦算是看出来了,自己的身份已经被冉闵那边的人所窥知,不然申钟不会特别跑这一趟。

    当然,刘彦还是搞错了,冉闵那边是知道了刘彦晋人(汉人)的身份,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刘彦可以拿汉部的所有主意。

    事实上,关于刘彦是高句丽那边在后赵掺沙子的这一定论,冉闵那边一直非常笃定。他们之所以派出有绝对份量的申钟过来,是要拉拢或者利用刘彦。

    拉拢有一个前提,便是收刘彦为己用。利用就更有说头了,只要控制了刘彦,冉闵这一方不就可以源源不断从高句丽那边获取资源了吗?

    “所以,并没有发现汉部在海岸边有盐场?”申钟不装疯卖傻的时候还是一个很有威严的人:“将海中某个岛屿存在盐场的事情也排除了吗?”

    宁文博保持行礼的姿势,回道:“禀侍中,汉部领民对我等警惕心太强,难以询问。”

    “这样啊?”申钟摆了摆手,示意宁文博退下。他将视线转移到一直恭恭敬敬站在一侧的那些人身上:“刘彦想要买人。”

    恭敬站立的人闻言都是立刻挺直了腰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的身份,既是冉闵的私人部曲。

    要真切的知晓一点,部曲可不是谁都能够当上,同时身为某个人的部曲也等同于是签下了卖身契。

    冉闵的部曲与其他人的部曲略有不同,虽说都是部曲,但冉闵收下的人几乎全是各豪强或大族派去的家中亲族。这些豪强和大族派家中子弟为冉闵效力,里面的因由非常的不简单,并非简单的庇护者和被庇护者的关系。

    如果了解历史会对一件事情感到意外,那便是冉闵从来都是以寡击众,屡屡更是以弱胜强!

    邺城保卫战,冉闵一千对七万,胜,斩首三千。

    邯郸之战,敌军十万,冉闵胜,杀敌一万。

    苍亭之战,敌联军,冉闵二十万大军,胜,杀敌两万八千。

    襄国之战,冉闵十万兵马对石袛、石琨、慕容鲜卑三方十余万精锐,因听信道士妖言,贸然出战,败,全军覆没。

    第二次邺城保卫战,刘显七万大军,冉闵胜,斩首三万,刘显杀石袛。

    第三次邺城保卫战,刘显叛乱,进攻邺城,冉闵再胜。

    常山救援战,冉闵八千骑兵增援,胜,刘显灭亡。

    廉台之战,慕容恪近二十万鲜卑精锐,冉闵不足万人,血战杀敌,突围而走,最后战马倒毙被俘。

    一共记载九次大战,七次获胜,扫平冀州,灭绝石羯。要知道,羯人是超越匈奴的强悍异族,其重骑兵战斗力惊人。冉闵是如何能取得如此战绩呢?历史记载,冉闵麾下将士极盛之时达三十万,超过了石羯鼎盛之时。但是,只要知道乞活军是什么,就不会觉得人数多就是好事。

    在论述冉闵最强盛时期的兵力之前,需要简略的介绍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这就是五胡乱华期间北方汉人最大的武装集团乞活军。

    乞活军是胡人残杀晋人,大肆破坏中原的产物。伴随着匈奴和羯族的崛起,北方晋人遭受了几乎灭顶之灾。幸存的晋人为了自保,自发的组织在一起,他们以流民集团的方式,一边武装自卫,一边四处迁徙求生。这种流民武装集团就是乞活军。而乞活军的统帅是李农!

    李农是谁?是石勒的好哥们!也就是说,实际上李农并不是冉闵的部下,他会支持冉闵,但是却没有可能完全听命。

    冉闵为什么能够屡屡以寡击众?无它,是因为中原那些依附他的豪强和大族,这些人一直都在向冉闵输送优质的人才和兵源!

    事实上不管是申钟或是其余的什么人,他们在后赵朝廷担当什么官职,有一个身份终究是无法分割,那便是晋人的身份。

    晋人在后赵这个羯人当权的国家生存艰难,他们需要一名领袖。而李农不会是一个合适的领袖,虽然李农有着人数最庞大的晋人武装力量,可因为是主体是流民,注定是与豪强、大族存在阶级上的对立,那只能是冉闵了。

    “为了我们的理想,你们需要有一些人在刘彦手下做事。”申钟一脸的诚恳:“修成侯需要你们对汉部进行渗透,不是掌握这个部族,是能够了解他们,为我们接下来将影响力渗透青州,贡献你们的一份力量。”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有着基本的民族大义概念,不然也不会被说服,成为冉闵麾下的中坚力量。

    中原和北地的晋人不好过,有个绝对的领袖才能让众多的家族抱团取暖,冉闵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既然都已经抱团取暖了,那么去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是应该的。

    说起来,晋人之中真的不乏能人,固然是冉闵武力高强,但军队从来都不是讲究个人武力的地方。冉闵可以在后赵拥有话语权,依靠的是账下那支精锐。当然了,冉闵还少不得李农那边的支持。

    汉部需要一批合格的军官,来为汉部的军队各项事情上产生作用。军队并不是将人召集起来,发配武器什么的,然后就是军队。军队需要进行各种专业的训练,那就需要用到合格的军官。

    刘彦手下的人才太少,尤其是在正规的军队人才上面,流民和地方豪强出身的人怎么会有正规军队相关的知识?他们所在的层面只注定了一点,有相关的军事知识也会有限得很。

    从冉闵那里获得一些专业的军官是刘彦突发奇想的念头,可是想法一出现就无法控制了。

    “君上,这样……不会被渗透吗?”纪昌满脸的纠结:“恐怕不好吧!”

    刘彦是有这方面的忧虑,可是一想也就不那么担忧了。

    一个势力要是能被一些身份摆在明面的人控制住,刘彦认为就此投靠冉闵也不会是什么坏事。毕竟,冉闵那些人就真的是摆在明面,还不是暗地里进行渗透,这样他们都会被控制,谈什么独立自主,哪天不是被冉闵渗透控制,该是被另外的人渗透控制。

    “如此……”纪昌有些振奋,有些欣慰:“便如君上所定吧!”

    刘彦是怎么说呢?他告诉纪昌,汉部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现在看似冉闵派来的人是忧患,但谁又知道在未来这些人不会是汉部反而渗透向中原豪强、大族的棋子呢?

    既然君主有那样的志向,身为属下的纪昌只能鼓励不能泼冷水,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和另外的人好好谈谈。

    是的,豪强和大族,刘彦也是将目光盯向了他们。现在他已经是郡守了,可以将触手伸向那些豪强和大族,有足够的时间来整合他们。

    “那么就是先攻楼家!”刘彦拍手定下了进攻对象:“这样的家族,理应成为第一个攻伐对象!”

    已经有快骑向四方传檄,自然不是什么号召起来攻击谁的那种檄文,是向四方公布刘彦成为长广郡郡守的消息。

    汉部需要再一次地向长广郡地界的所有家族收一次税,这一次仍然是象征性的意义,算是给那些先前没来表示表示的各方势力一个机会。

    “这是确认敌我的一次动机?”申钟看上去很感兴趣,他已经卖了二十来个人给刘彦,换取到了不少的兵器。他得知汉部很快就会有一轮新的军事举措,要求道:“那便如上次约定?”

    “成。”刘彦不排斥申钟带人观战:“到时候还要老哥多多给些意见。”

    申钟抚慰着胡须:“好说,好说。”

第99章:炎黄庙() 
“这么说,炎黄庙的‘续香’没有被司马一族带到长江以南?”

    今天是刘彦带着部队返回的第二天。

    出征的部队归回时,得知灭掉楼家,战胜塞娄纳阿部落,栖息地立刻就是陷入了狂欢之中。他们享受胜利,只有不断的获胜才能证实汉部的强大,身处一个强大的部族才会有安全感。

    不要小看安全感的作用,那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更能决定民族该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得知出征获胜,那些原本因为大军出征时时刻刻忐忑的人恢复了镇定,他们带着心有戚戚焉的心情歌颂出征战士的勇猛,被称赞的将士则是满心的骄傲和战胜对手的执行。

    士兵需要自信,这点刘彦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也正在慢慢地……竭尽所能地让汉部的将士心怀自信,没见部族武装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吗?

    回归,他们经过一天的歇息恢复了一些状态,隔天清晨聚到一块,一边吃着朝食一边进行商谈。

    炎黄庙既是炎帝和黄帝之庙,两位算是华夏族群公认的先祖,长期以来就接受朝拜祭奠,只要是华夏族群开创的皇室必然会尽心尽力修缮炎黄庙,因为只当了皇帝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获得万众的认可成为炎黄苗裔共同的族长,如此才能号令天下,使得万众甘心为其所用。

    “数千年来不止有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会祭拜炎黄庙,匈奴、羌族等等一些古老民族也会拜炎黄。说某些族群,是因为某些各种各样的原因迁徙出中原之外,不是空穴来风。”纪昌在讲述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记载:“汉匈大战期间,一些黄种匈奴人认为他们与汉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并非被杀怕了胡乱找借口。金日蝉为此忠于汉室,并至死不叛。”

    刘彦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只要是华夏族群,不管是谁当了皇帝必然会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点祭拜炎黄庙?”

    这个却不是纪昌或者其他人所能答上,需要中枢的核心人物,或者是累世的世家大族才会清楚。

    事实上,华夏历朝历代有一个习俗,各朝皇帝会修缮位于关中(SX的炎黄庙,开国之初便会从炎黄庙引香火到都城,会建造特别的庙宇位于自己的宗庙之旁敬奉。日日夜夜有人照顾从炎黄庙引来的香火,哪怕是皇帝自己直系祖先的香火断了,都不敢让引自炎黄庙的香火断掉。

    然而,司马皇室丢掉了几乎所有可以丢掉的东西逃到了长江以南,他们不止丢弃了子民、土地、财产,也是将炎黄庙丢给了胡人。这是第一个国家未灭,却是不再敬奉炎黄庙的皇室,还是第一个让引自炎黄庙香火的“续香”熄灭的皇室。光是这样,司马皇族都注定是要遗臭万年,外加被永远地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司马皇室丢掉了传国玉玺,他们没有隐瞒这个消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白版皇帝”,他们却是不敢将引自炎黄庙香火断掉的消息透露出去一分一毫。没有了传国玉玺的司马皇族顶多就是“白版皇帝”,但要是被知道引自炎黄庙的香火断了……问题绝对是大条!

    “刘汉(前赵)和石赵(后赵),并未有破坏炎黄庙。”纪昌满脸的严肃:“他们不敢,亦是无法承担。”

    炎黄,是不止一个民族公认的祖先,其实不止是中原这边的人认可炎黄,匈奴、羌族、氐族……等等很多的族群也是认可炎黄。当然了,羯人和鲜卑并不认可炎黄是自己的祖先,他们一个是从西域被匈奴人带到了东方,另一个的起源地是极北区域,还真就跟炎黄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谈到这个问题?不是要建立英灵殿嘛!结果困惑要不要获得炎黄庙那边的承认,话题就牵扯开了。

    刘彦发现了一点,给予那些晋人好吃好喝,可能会有一些晋人产生归属感和感恩戴德,但这一招并不完全管用,特别是在融合那些各家族的上面。

    从那一次在楼家战场遗址的祭奠上,刘彦讶异地看到了不分年龄与来历的那些人,包括胡人在内的所有人脸上首次出现了共同的向往,立刻恍然物质方面或是能够使人产生归属,但从精神层面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君上要派人去关中,自炎黄庙引来香火???!!!”

    纪昌、田朔、徐正、吕泰、盖聂、李明之……,有一个算一个,有些人脸上的表情非常奇怪,像是众多的情绪突然间爆发,结果是不知道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才算合适。剩下的人则是茫然地看着突然变奇怪的同僚,似乎开始有些不知所措。

    老天!炎黄庙的香火是能随随便便引来的吗!?那是身为炎黄苗裔的族长才有资格干的事情啊!并且,炎黄一族的族长从来都是正朔的皇帝,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所谓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说,那不全是关于皇帝位的竞争,还是炎黄一族族长的位置该由谁来坐。毕竟,一个族群怎么可能存在两个族长!?

    纪昌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一直不断重复“这个……这个……”,其余的话根本就是被锁在了嗓子眼,说不出来。

    家中有传承,或是看过相关点击的人,他们才会知道引自炎黄庙的香火意味着什么,升斗小民只是知晓炎黄是共同的祖先,不会明白从炎黄庙引香火有什么意义。

    刘彦要从炎黄庙引香火,等于是要争一争炎黄苗裔族长的位置,立志只高远直接就是比那一句“我要当皇帝”还震撼人。

    皇帝可以自称,哪怕是只有一个人,不怕死都能自称帝号,异族、胡人等等一些族群也能够当皇帝。但是!炎黄一族的族长可不是自称就能办到,更加不是简简单单地引香火就算数,还要让人认可!

    “那等于是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