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卷天下-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辽东的主要战场是在高句丽边境,有时候甚至是爆发在高句丽国境之内,尽管高句丽一直愤恨汉军不太出力,可是被侵略的是高句丽,导致高句丽哪怕再愤怒和有怨言也只能忍着。

    “弱者的愤怒什么的,从来都是笑话。”伏伟满脸不屑地说:“没有大汉的帮忙,高句丽根本挡不住慕容鲜卑。”

    南下舰队在夷州仅是停靠了两天,第三天的中午就起锚开拔,下一个目的地是朱崖洲(海南岛)。

    “大汉消耗那些藩属的作为太明显了,不止是高句丽有怨言吧?”庾方之带着十足的好奇:“难道百济、新罗等等国家就没有感到兔死狗烹?”

    “半岛那旮旯地方上的三个国家是世仇。”伏伟眺望广阔无边的大海,闻的是带着腥味的海风,抽了抽鼻子依然不屑地说:“谁被消耗,另外两国只有高兴的份。”

    对于汉国来说,高句丽就是一帮叛逆,原因是高句丽目前的地盘原先是汉家旧土,高句丽是趁着西汉内乱的时候独立建国,那么高句丽必然是上了汉国消灭的名单,暂时还没有灭掉高句丽是力有不逮,要不然还虚与委蛇个什么劲。

    当然了,汉国想要开疆辟土也不一定要理由,比如以后随便找个机会灭掉百济、新罗、等等一些国家,只要有实力说灭就灭了,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蛮夷就是蛮夷,丝毫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庾方之也开始带着明显的不屑表情:“若是大汉征调,他们恐怕不敢不听从?这样一来还是快快征调些人过来,让他们作为先锋去消耗西南的蛮夷。”

    伏伟看着庾方之一口一个蛮夷,内心多少是感到欣慰。

    亚洲的东方,华夏苗裔阔绰的时间太长,其余苗裔要么是配角,很多连配角的资格都没有。站在民族自豪感的角度来说,文化的优越是一方面,自西汉横扫各国之后,汉家苗裔的确是有资格一口一个蛮夷地称呼那些异族。

    之前的东晋小朝廷,他们很少有机会可以底气十足地称呼异族为蛮夷,那是东晋小朝廷尽管文化依然优越,可是军事实力上真的是不行。只有随时随地只要愿意就能将谁摁在地上摩擦,口呼蛮夷才没有违和感。

    庾方之现在可不是东晋小朝廷的一份子了,他是军事实力强大的汉国一子民,还真的就有足够的资格去称呼东亚大多数异族蛮夷两个字。

    请求征调藩属国仆从军的公文已经发出,是夷州校尉黄艾一封,西南远征军郎将伏伟一封。他俩有足够的自信能够会得到中枢的满足,毕竟藩属国不止是拿来面子上好看,为了减少本国损失的时候,将藩属国拿来消耗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得益于刘彦早就有派出船只探索涨海(南1海)海域,伏伟手头上是有一副海航图,他们一直南下,期间还经过东1沙1群1岛,不过并没有进行停靠,是拐向靠近陆地的航线抵达朱崖洲。

    要说西南半岛还有当地的土著,说不上是为了什么,朱崖洲就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大岛。

    “那是什么树木?”庾方之看到椰子树相当好奇,船只停在离海岸线不远地方,眺望天蓝色的海洋和沙滩,又说:“如此景色,真是别有风情啊!”

    其实觉得景色宜人就对了,大陆那边虽然也有不少的沙滩,可是海水的颜色以及一些植物跟朱崖洲就是两个样子。

    不但是景色两个样,气候的差别也是挺大。目前江州的沿海气温还相对比较低,再来是空气也显得湿润。朱崖洲这边的气候相对要热一些,空气里面并没有湿润感。

    朱崖洲是亚热带,术语的整个称呼是热带草原气候。中原那边的人到了朱崖洲,会觉得比大陆南方更加舒适,一样都是岛屿却与在夷州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汉国已经将朱崖洲画上疆域版图,大概是在现代的崖县那边建造了一处军港。

    军港里面已经有停放战船,驻军是五百人。他们对西南远征军的到来无比热情,更多是炫耀大陆上所没有的一些水果。

    “这个叫野子,果壳里面有一种乳白色的水,喝着可甘甜了。”

    伏伟一样感到猎奇,用着芦苇管引用椰子汁,真如所说十分甘甜。

    东晋小朝廷一直在向西南进行版图扩张,收复了东汉末年的失地重新设立交趾。汉军攻灭东晋小朝廷之后,交趾的晋军在汉军到来立刻投降,包含降军在内汉国在交趾的驻军有六千余人,分别驻扎在九真郡、九德郡和日南郡。

    “林邑和扶南还不知道小朝廷已经灭亡的消息,他们对换上旌旗有派人进行询问。”交趾校尉叫武定,是一个看着粗犷的中年人。他用着好笑的表情说:“两国已经派出七拨人过来,后面窝着不走了,就在日南郡的朱吾。”

    “听闻林邑喜好诸夏文化,上层穿着汉家衣裳,使用汉字,说汉语?”庾方之说的诸夏,是华夏苗裔现在对自己民族的称呼,也是正确的一个自称,比东土、中土之类的称呼更加正确。他说:“之所以窝着不走,该是察觉到什么了。”

    “肯定的。”武定不断点头:“晋军旌旗和大汉的军旗款式差不多,可是上面的字可不一样。”

    后世常说中华文化圈,说的就是中原王朝周边学习汉字的国家。一直到西方殖民者入侵亚洲之前,中原王朝周边的国家极少有自行创造文字的族群,哪怕是有造字也是以汉字作为基础,或是缺笔少划,又或者是画蛇添足似得多几笔几划,明显的例子就是倭人的字体和辽国的字体。

    除开一些自行学习中原王朝的文化,更多是当地原本为汉家旧土,却是在汉家衰弱之后割土建国,像是东北有高句丽,西南的林邑也是这么一回事。

    林邑国本是西汉时期的象林县,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县功曹一个叫曹区的人,他的儿子曹连杀掉县令自立为王,传承到曹魏都没有断绝,后面曹姓王室断掉子嗣,由外孙范熊代立。

    中原陷入三国并立时期,林邑没有向中原朝贡,是到了司马晋国的时候才恢复朝贡。范熊之子范逸死后,一个叫奴文的人篡位立国,林邑断掉对东晋小朝廷的朝贡,攻伐兼并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诸国,并且不断侵袭交趾各郡。

    武定说道:“林邑其俗皆开北户以向日,至于居止,或东西无定。人性凶悍,果于战斗,便山习水,不闲平地。四时暄暖,无霜无雪,人皆倮露徒跣,以黑色为美。贵女贱男,同姓为婚,妇先娉婿。女嫁之时,著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首戴宝花。居丧翦鬓谓之孝,燔尸中野谓之葬。其王服天冠,被缨络,每听政,子弟侍臣皆不得近之。”

    庾方之听得非常认真,都恨不得拿笔来记。

    庾氏一族这一次将作为入侵林邑国的主力,随行的是一些同样有兴趣的家族,合兵起来有七千余人。他们面对的是林邑国不会少于五万的敌军。

    “蛮夷兵甲器械并不精良,不习兵法战阵。”武定当然知道庾方之是谁,又是来干什么,提醒道:“别看那些蛮夷身材矮小瘦弱,山林作战灵活轻便,尤其善于使用各种毒物。”

    “昔日秦军南下,密林之间摆不开战阵,蛮人不与正战,乃以偷袭……”庾方之说的是秦帝国在一统六国之后的南下岭南之战旧事。他非常认真地说:“已经有多做准备。”

    武定该提醒的已经提醒,过多的话却是不会再说什么。

    伏伟负责的是入侵扶南国,因为身份便利在来之前已经阅读很多的相关信息,不用像庾方之不属于汉国的国家体系要临到地头才做功课。

    扶南国在中原王朝的记载上有多个名字,相对出名的就是扶南、夫南、跋南,都有山岳的意思。这个国家约是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建立,是由混氏为王,所以也叫混氏王朝。

    混氏王朝是被范氏王朝取代,范氏王朝也被记载为第二王朝。范氏这个第二王朝后面又被憍陈如王朝取代。

    现在扶南国应该是处于范氏王朝统治阶段,但范氏是被来自天竺的一众婆罗门架空的状态,其中以憍陈如实力最强。

    “还是一个母系社会。”伏伟笑着说:“这边基本都是母系社会。”

    说的没有错,不管是林邑还是扶南,尽管国王都是男性,可民间就是一个母系社会,尤其是越愚昧的部落更是这样,只有一些开化了的部落才有些改变。

第534章:难题不少() 
时间进入到元朔五年春季,第一批准备入侵南亚的汉军抵达朱崖洲,随行的还有一些家族武装。

    季节进入到春天阶段,汉国最北边的疆域冰雪还没有融化,相反是到了春季依然有在下雪,看来今年的北方会比较晚进入春暖花开的时节。

    往年这个时候,长江流域是应该下起连绵的大雨,今年却是有些反常,仅仅是下了几场小雨,看不出会有连绵雨季的迹象。

    气候的反常让汉国上下变得紧张,北方冰雪一直不融化预示着播种将会出现延迟,中部的雨季不到来可能会出现干旱。中枢的文官系统现在最急切的是加快各地的灌溉水力建设,要真的出现干旱至少在天灾之余,人力可以起到一些补救作用。

    汉国的最西南端,身在朱崖洲的众人并不是那么清楚内陆的情况,他们在享受人体感觉最合适的温度,当然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景色。

    朱崖洲要是不看产出只看风景,毫无疑问是一个十分适合放松的地方,尤其是要会游泳的话,泛起小舟出到近海区域,看着因为水不太深而呈现的薄荷绿海面,再看看一片黄白色的沙滩,入目的风景将使人陶醉。

    “这地方着实是待起来舒服啊!”伏伟是躺在靠椅之上,晒着温和的阳光:“这一趟真的是赚到了。”

    也就是在沿海才会觉得舒服,那是沿海景色的确非常不错。要是深入腹地的话,其实景色与内陆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是这边根本没有经过开发,长久待在没有人烟的原始地带只会感到郁闷而不是开心。

    伏伟是与一些部下乘船出海,停靠在距离沙滩约有一里之外。

    朱崖洲的沿海大多数地方并不太深,吃水太深的船只无法靠近,以目前的工业能力仅是一些天然深水区适合作为海港。而现在选择港口只能是选天然深水区,毕竟人工港口的建造可不是那么简单。

    已经是离沙滩有一里之远,可是水深最多也就六米,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之下,也是海水清澈得不像话,竟是能够从水面窥探到海床,水底下到处都是珊瑚,众多的鱼类来回地游逛。

    十分应景地,包括伏伟在内的所有人都只是穿着一条裤衩子,喜欢的时候就下水游泳或是潜水,觉得累了就上船挺尸,简直是悠哉得不像话。

    “来来来!”军侯吕良双手捧着一块木案,上面是发出热腾腾蒸汽的龙虾:“当地特产,仅仅是蒸一下,再撒上一些葱油就闻着香。”

    龙虾已经被切好,可能是不太懂得伺候海鲜的关系,料理的时候弄破了壳,看去并不是太好看,闻着却真的是奇香。

    身在军伍,放松的时候也仅是需要注意一下顶头上司,平级的同僚根本就不会讲什么客气,伏伟率先“划拉”一小半过去,剩下的很快就被瓜分干净,倒是将美食捧上来的吕良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尾巴。

    龙虾并不是朱崖洲这边才有,只要是沿海想找肯定能够找到,却是很难找到像朱崖洲这边这么大的龙虾。

    “比青州那边大了至少一倍!”伏伟说的其实是长广郡,那边的水产一场丰富,一些壳类的海鲜并不缺少:“有船只返航的时候,挑大的给带上几桶,献给王上与诸公。”

    “像是椰子,还有那个叫什么来着?”吕良想了一小会,终于是记起了名字:“荔枝?对,就是荔枝。全都冰镇上,一定要献给王上尝尝。”

    目前的交通并不方便,再来是移植的技术也不过关,明明是同一个国家的产物,可是距离远了根本就见不到。

    荔枝是西南边的特产,还有一种叫龙眼的水果也是西南和东南部的特产。

    吕良会那么说,是当初刘彦特意让入侵南方的军队快马加鞭送过龙眼,想着荔枝比龙眼更大更甜,应该会得喜爱。

    发现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想到献给君王就对了,尤其是出了国境远征的将士,有炫耀自己武功的成份在内,其实也有一份心灵寄托。

    朱崖洲这边能够献给中枢的奇物并不算少,能吃的玩意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花点功夫去探索和收集的话,珊瑚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项,再来就是珍珠、宝石之类的奢侈品。

    珊瑚目前在华夏的赏玩界是压根没有一点点的名气,主要是没有多少获得途径,要等海航贸易兴盛之后才在南方流行起来,北方一直是玉石占据主要市场。

    珍珠的话,中原的珍珠觉得价值最高的是东海珠,主要是东海珠足够大和圆润,但朱崖洲这边的珍珠比东海珠更大和色泽更好,另外就是倭珠了。

    舰队到了朱崖洲之后没有立刻入侵林邑和扶南,停靠在朱崖洲之后进入休整期,将校只要没有公务随时随地都能猎奇,士卒则是进行轮番放假。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气候,身体更是需要调养,才能以全盛的姿态进行入侵。

    伏伟还得知一个事实,春季十分西南半岛这边的气候异常多变,不是简单的下雨,是会出现狂风暴雨,是真正意义上的狂风暴雨,也就是会从海上飘来叫飓风和台风的恐怖存在。

    还没有开始入侵却不是惊怵于自然气候,汉军还没有见识过飓风和台风,并没有直观上的印象,是有另外的原因。

    经过长久的海航,不做任何的休整就进行登陆作战,时间太长的海上航行会致使将士状态变差,将会造成很大的无畏伤亡。这样一来也就简单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会在海上长久航行之后,不经过休整就立刻进入登陆作战。

    今天是休整的第三天,还会经过七天的休整,随后就该投送第一批入侵部队。

    随着东晋小朝廷的灭亡,属于东晋小朝廷的交趾大部分地区是被汉国接收,有一些地区则是林邑国和扶南国突然进军被攻占。

    汉军会在日南郡进行登陆,登陆地点是一个叫比景(现代广溪)的地方,那里是交趾的一处天然海港,距离朱吾(现代洞海以西)最近。而林邑国就是将原本属于东晋小朝廷的朱吾以西给占了去,南下舰队入侵的第一阶段就是先收复失地。

    虽说是决议入侵南亚,但是追根到底汉国对当地的地形基本是两眼抓瞎,还是查阅了东晋小朝廷那边宫藏的地图才有了初步的了解,问题是东晋小朝廷对南亚的了解也不多,很多还是自己凭空想象的乱写乱画。

    比如说,东晋小朝廷是进军了南亚,光复东汉时期失去的一部分疆土,重新建立交趾,要命的是仅仅光复到后世越1南的岘港附近,而西汉时期可是直接打穿到最西南端。

    东晋小朝廷除了没有完全将西汉时期的失地全面收复之外,他们对于腹地更是完全不在意,仅仅粗略记载一些诸如腹地一两百里有大山,山是什么山,山有多么高或是长,之类的基本是没有提到过一个字。

    七天之后,伏伟是亲自带着第一批登陆部队抵达比景,迎接他的是在朱崖洲见过一次的交趾校尉武定。

    “来得不巧,刚好是下雨天气。”武定蹙眉看着昏暗暗的天际,老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