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卷天下-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的冉闵。

    另一个是终结胡人在中原的统治,登基之后不留余力恢复华夏文化,所做之事皆为“正朔”之名,恢复汉人社会地位,呼唤汉人寻回祖先血勇之心的杨坚。

    汉族这一称呼首次出现在什么时候很难考究,唯有可寻之迹的真正就是在杨坚时期,此后的历史之中汉族才算是被认可成为一个统一的族裔,不再是拿战国旧事以出生某地来自称自己齐人、魏人、燕人……之类。

    因为某些“政治正确”的事情,冉闵干了什么事情不可能出现在正统的教科书之中,只会去宣传王羲之的书法是多么好,同样的道理出现在了杨坚身上。作为世界东方最大的民族要给一些事情“让位”而无法得知究竟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族裔差点消失,所知道的就是想要被告之的,难以言述。

    那一位“一生只干一件正确事情”的人物,他身披甲胄手持利剑在城墙之上纵横,所过之处便是腥风血雨无有一合之敌。

    潼关战事之激烈,已经到了一国之君要亲自上阵厮杀的地步了?

    再次将杀上城关的敌军击退,一身血腥的冉闵才有空接见自己的臣子。

    从长江以南返回的蒋干脸色之差不用过多观察,他将在东晋小~朝~廷那边的遭遇不带修饰地说出,气得冉闵拔剑剁向了案几。

    “简直是不可理喻!”冉闵有气的理由,东晋小~朝~廷辱冉氏秦国甚剧,不但拒绝了归附为臣的提议,甚至是羞辱了派去的使节。他喘着粗气一脸狰狞恐怖:“那些世家不就是有一个好出身吗?如今寡人已为王者,他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事情出乎意料,认为会欣然接受臣属之名的事情没有发生,是无论汉国或是晋国都没有接受。

    汉国那边没有接受至少还讲述理由,并且盛情款待了冉氏秦国方面的使节团,礼节之上没有半点可指摘之处。司空条攸还被吕议在私下场合承若一点,互通有无的交易不会制造障碍,甚至是情况危急的时候汉国也能作为庇护之所,保全冉氏秦国愿来之子嗣。

    冉闵派到东晋小~朝~廷的使节团,他们从进入晋境开始就没有得到一个使节团该有的待遇,甚至是被强烈的敌视以及刻意冷落,使尽手段得以步上晋国朝堂的时候,说明来意被毫不犹疑地拒绝,甚至是被出言羞辱。

    说世家,那是东晋小~朝~廷拿主意的并不是皇族,是外戚以及世家。

    要说外戚,东晋小~朝~廷那边能够称之为外戚的可真不少,光是门阀之中就有王氏与庾氏两个,余下的世家就更多,毕竟皇帝并不止有一个皇后,还有众多的妃子之类。

    “寡人不明白……”发飙之后,冉闵一脸的茫然:“他们不是在争正朔吗?怎么会相续拒绝?”

    蒋干满脸的苦涩,有些话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出去。

    “都认为寡人的国要亡了?”冉闵好像又生气了?他握着剑柄的手非常用力,满手青筋之下又挥了挥,说:“寡人的国亡不了!”

    城墙之上有着忙碌搬动尸体的民伕,砖石砌成的地面流淌着殷红的鲜血,太多的人流血导致汇集而成血水之流,它们从排水沟倾斜着落到城下。

    城下尸首枕藉的程度是叠成了堆,恶臭味随着风势在飘来荡去。注意观察的话,可以看到上面的尸体相对新鲜,越是往下尸体的腐烂程度越重。

    从城头看向东边的外面,那里有着连绵数十里的营盘。

    不管是氐族军还是乞活军,两军的营盘实际上并没有讲究什么方位,帐篷胡乱摆设使得看去没有半点次序,再来是歪七扭八的木栅栏与篱笆墙仿佛无数条蚯蚓似得在乱窜。

    “司空那边……”蒋干说的司空是李农,他小心翼翼地问:“还是不置可否吗?”

    “别提李农那厮!”冉闵咆哮:“他是死心塌地要为石虎卖命了!”

    其实冉闵最近真的有点孤家寡人的意思,尤其是连续被汉国与晋国拒绝,再有潼关战事不妙那些追随的家族不稳,使得他脾气变得非常暴躁。

    乞活军一开始是在胡人不断的暴政和欺凌凌虐下为了活命的团体,最开始真的是与胡人一再血战,作战风格极度的悍不畏死和悍勇。自冉瞻那一代败给了以羯族为主的胡人联军,乞活军是被石勒进行收编,而被收编的乞活军实际上是以李农为领袖。

    李农被石勒封为魏武侯并官拜司空,虽说石碣赵国的侯爵有非常多,司空更是不止一个,但也能说明石勒对李农的看重。

    恰恰是因为石勒看重李农,导致的是李农还真打算为石碣尽心尽力,乞活军也由一支反抗胡人暴政为了活命的集体,变成了胡人手中镇压不服的刽子手。

    从李农成为乞活军领袖至历史进程到了石虎当权时代,乞活军实际上已经是内部分裂的状态,有立志反抗胡人的派别,有想要苟活安稳的群体,更有死心塌地为石碣效力的那一部分。

    说起来冉闵带着的那些就是立志反抗胡人的部分,他们可能并不是真正要听从冉闵的调遣,但与胡人抗争的心思比较坚定。

    冉闵建立秦国,他以亲疏远近封官赏爵,一般看亲疏远近的安排官位断然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以他的个性又是那种极难注意到细微细节的人,结果是冉氏秦国的建立没有让集体变得更加团结,反而是致使本来还算团结的集体有了分裂。

    冉氏秦国建立之后,冉闵要招揽关中之人为己所用,是不分胡汉进行招揽,比较令人生气的是,关中不管胡人或是晋人愿意投靠效劳者仅是少数。

    性格刚烈者做事容易躁动,再有冉闵军初到关中需要军资与粮秣进行搜刮,原本冉氏秦军还只是在局部遭遇袭击,后来却演变成为越来越严重的暴动。

    原本冉氏秦军就以潼关、晓关、蓝田关作为国防抵御氐族从东面而来的反扑,要说怎么重视三关布防都不为过,可关中内部暴动频生也需要兵力去镇压,那就导致冉闵手中可以用的部队不断减少,甚至一度调动潼关与晓关的军队回到腹地镇压暴动。

    还是申钟作为潼关主将的时候,就是因为潼关守军被调往后方,导致潼关守军不足屡次被以氐族军和乞活军为主的石碣赵军攻上关隘,冉氏秦国董王后的娘家人为冉闵的决策失误背了黑锅,但不利的情势已经造成却是需要挽救。

    作为挽救的方法,是冉闵带着亲卫军来到潼关,他带来的部队实际上只有三千,不是不想带更多,是关中各地的暴乱根本就没有镇压下去。

    “寡人要称帝!”冉闵咬着牙,不管蒋干与其余人的目瞪口呆,说道:“称帝之后,立即册封李农为关中王,如此他该没有说法了吧!”

    真的是令人目瞪口呆了。

    要说原有历史,冉闵也是向东晋小~朝~廷请求归附被拒绝,不管是怒还是什么原因,反正他也是立即称帝。

    蒋干吞咽了一下口水,迟疑道:“或许会让李农扭转心意,可是……可是……我们仍然需要汉国的帮助,汉王答应互通有无的事会不会……”

    “寡人算是看出来了。”冉闵怒发须张:“汉王远在天边,李农却是近在左右,不管如何,先将李农拉拢过来为首要之机。”

    左仆射张乾和右仆射郎萧全对视了一眼,几乎是同一时间都站出去咬着牙:“王上,不可称帝啊!”

    冉闵根本不给人说话的理会,一摆手:“勿再多言!”

    ……分…割…线……

    悲剧的,更新时间又乱了。努力调整中,求推荐票!

    PS:章节名的意思是,有些职位只有皇帝能给。

第368章:潼关战场() 
冉闵要称帝一半是盛怒,另一半的想法是觉得李农嫌弃自己封的官职不够高。

    之前冉闵给李农的爵位是郡公,也算是开出了历史之先河。

    真的就是那样,华夏文明到了五胡乱华时期之前,县公基本上就到了头,郡这一级别以上是用来作为封国,因此有郡王却是没有什么郡公。

    在欧罗巴那边,公爵等于是封建,华夏文明的封建公国却是在发生在有周一朝,至始皇帝一统天下去除封建改为中央集权再无公国一说,有也是刘邦建国之后搞的诸侯王国。

    胡人入主中原之后,许多格局不免败坏,一郡之公开始出现,不过并不是什么公国。

    李农是觉得冉闵给的官职和爵位太低而不愿意接受吗?他实际上从一开始就认为冉闵是在胡闹,只是出于先辈之间的情谊既不阻止也不支持,隐隐约约间也是发现石虎有意为之,那么作为臣子就更不该去瞎掺和。

    此时此刻,李农是与苻洪面对面屈膝跪坐,两人都各自有一个案几,上面摆着一些果脯和水果,少不得是要有人煮茶奉上。

    两人待的地方是军营前沿,周边站立着氐族军与乞活军将士,前方更是有两军将士前仆后继呐喊冲锋,与之对阵的是冉氏秦国出关而战的军队。

    “永曾依然是如此悍勇。”李农说的永曾当然是冉闵,他看着前方的己方将士在冉闵亲率铁骑左冲右突难以招架竟然在笑:“郡公麾下可有悍将可与之相持?”

    苻洪在石碣赵国是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和西平郡公,除了爵位之外,什么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其实都当不得真,一切只因为只要是手握重兵谁都是一连串的头衔,什么持节或什么都督,冠军大将军排队能连出一大串。

    “先让杂胡耗着。”苻洪笑不出来,氐人栖息的关中在被冉闵肆虐,西部地区有张氏凉国不断扫荡,可不知道要死多少氐人。他满脸的阴沉,说:“魏武侯麾下有悍将,不如调遣与之对阵?”

    说起来,苻洪虽然是氐族领袖,可是与姚弋仲一般都是侍奉过不少的君王。他投降过匈奴刘耀的赵国,败于石虎之后又投降石碣赵国,但投降没有多久立刻反叛归附了张氏凉国,结果是再次被石虎击败又再次投降,反反复复的来回那么几次才算是认命为石虎效劳,屡屡建功才有了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封为西平郡公。

    不但是苻洪自己有了一大串的头衔,实际上他的部下有两千多人被石虎赐给关内侯爵位,以他为关内领侯将。

    两千多个关内侯,那也就是胡人才能干出来的事情,毕竟胡人就没有什么“国家重器不可轻授”的观念,也足以说明侯爵什么的真的是多如狗,只有县公以上的爵位才能显示出足够的尊贵。

    李农摆着手,一脸的笑意,说道:“某麾下哪有什么悍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农麾下不缺悍将,可在装备上面一直都是石碣赵国各路中最烂的。

    有一身悍勇的本事也要有与之相配的装备,不是说什么借外力,但拳头砸人只伤,利器命中却死。有无甲胄护身又是关键,要不再武勇被捅一下就死了,又怎么发挥实力。

    苻洪下意识就看向了周边的乞活军,没有统一制服就不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其实都是一个样,可哪怕是李农的亲卫军也真的显得很寒酸,有一把看上去不错的金属兵器就算不错,甲胄什么的想都别想。

    乞活军不是没有能力搞来甲胄,是石碣赵国不允许晋人身份的乞活军在级别不达标时拥有甲胄,那么也就是一些个别人能够有甲胄,其余人哪怕是有甲胄也不允许穿上。

    当然了,规定是那么回事,藏在衣服之内又是另外的回事,没人追究不算什么,真要有人高密却会没了小命。

    要说石碣赵军中晋人的境地那么恶劣,为什么李农还要死心塌地为石虎效力,那就关乎到所谓的忠义问题。而民族观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个人的忠义真比什么民族大义或国家之分来得更被重视。

    一边是冉瞻时代的情义,另一边是石勒时代的忠义,李农内心的纠结于徘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他来潼关是君王诏命,来了之后也不是真的拼尽全力,那就是苻洪为什么会是这种态度的原因。

    冉闵的三千亲卫军装备上非常豪华,手中的兵器是汉国出产的骑枪、斩马刀、强弓,身上的甲胄也是汉国出产的骑甲。

    要说什么汉国出品必属精品有些言过其实,但要说精良程度绝对不输当世任何一国,一千具装重骑再辅佐以数千打下手的轻骑,有冉闵亲自作为锋利的矛,战场上正在上演的就是一出地地道道的屠杀。

    尽管关中暴乱不止,潼关与晓关的战事也是吃紧,可冉闵自信不会亡国还是有底蕴的。他的底蕴就在于手中的数万精锐,尤其是有精良兵甲的三千铁骑。

    在这么个年代里,甲骑具装就是处于最巅峰的兵种,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车兵的存在,是彰显国力的一部分,也是一国得以存在的武力。

    厮杀过后的战场,冉闵骑跨朱龙马手持长戟,一双重瞳扫视战场。

    出战的冉氏秦国具装重骑兵慢慢汇聚到了冉闵身后,一千具装重骑兵实际上只有伤而没有亡,不少具装重骑兵的骑士和坐骑身上插了不少箭矢,可实际上只是伤了点皮肉并不严重。

    潼关之外的战场空间并不大,那是作为一个关隘所决定了的事情,毕竟关隘之首要就是因地而置,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建关隘。

    具装重骑兵汇集到了冉闵的身后,随战的轻骑却是在忙着干掉只伤没死的敌军和寻找己方伤兵,他们还会收集兵器以及甲胄,连带活的或是死的战马也会被收集回去。

    石碣赵军可不会安安生生地让冉氏秦军干活。

    在苻洪的命令下又有杂胡吆喝着出了营盘,看数量该是有三万左右,他们一出营就是各种声音“嗡嗡嗡”连成一片。

    胡人不缺骑兵,可胡人并不一定就是骑兵,处于最前面的是接近六七千的轻骑,余下则是徒步跑在最后面。

    按照苻洪的想法,他最想消耗的并不是杂胡,该是李农麾下的乞活军。

    李农当然清楚苻洪的心态,往阴暗的方向想没有比同室操戈更让苻洪愉快,但李农并不是苻洪的家奴更不是部将,石虎更是没有指定谁主谁副。

    率领杂胡进攻的不是别人,是与汉军有过较量的翟斌,他战败回去之后神奇地没有被有残暴名声的石虎干掉,是撸了官职之后发配到苻洪麾下。

    无论怎么讲翟斌都是一族在中原的王,苻洪自然不能拿翟斌当小兵兵使用,可苻洪也不会让显得极度无能且自私的翟斌去率领氐族军,派去统率杂胡就显得合适了。

    翟斌还是秉持一贯的理念,丁零人当然不能拿去消耗,要死也是非丁零人去死,结果就是他带着两千多的丁零人美名其曰压阵,剩下的爱咋咋地。

    “首领,这样不太好吧,做得太明显了。”

    “管那么多,俺无能的名声已经坐实,那就显得更无能一些。”

    “……”

    这可是一个连羯族都敢随意派上去送死的家伙,以憨厚和无能来当成自己的面具,伴随其中的还有贪财和好色的举止。

    翟斌穿着华丽丽的套装,骑跨着血统优良的乌孙马,一脸的满不在乎:“俺就是愚蠢,俺就这么任性。”

    周边的丁零人就是“嘿嘿嘿”笑出声来,名声是个什么玩意,财宝美女才是真的,只要能够捞足够了,他们就该拍拍屁股跑回漠北。

    冉闵毫无疑问又是亲率大军打了痛痛快快的一场胜仗,再接下来还是继续获胜,连续六次之后军心士气达到了巅峰,连带他本人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