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这边还有七万的兵力,羌兵和青州郡县兵并没有损失多少,那么联军的数量虽然是从十一万减少到七万,但要说起来主力还在。
“那……”王腾本来是要给一些意见,耳边却是听到一阵喧哗。
有人慌张跑进军帐,吼道:“我们被袭营了!”
军帐内的联军高层都是一愣,下密战事进行了将近一个月,汉部除开会进行短促突击之外,今夜之前还真的没有主动出击过。
众人快步走出军帐,四顾张望看去,夜色之下的南侧和北侧军营一片片的火光,听动静亦是喧哗声和喊杀之声震天。
“赶紧调动骑兵!”姚兰不忧反喜:“不管他们出动多少人袭营总该是会退回去,截住,一定要截住!”
联军的营地布置比较简单,除开必要的围栏木栅之外也有拒马,开始的时候他们会谨慎巡营,但汉部长期没有袭营让联军早就懈怠下来,结果今晚就被突然来了那么一下子。
北侧和南侧的联军营地出现了明显的混乱,火光中可以看到一群上身红、下身黑的士卒追着一帮身穿五颜六色的人劈、砍、刺,所过之处必然是惨叫和哀嚎不断,地上的尸体不断地增加。
主持北侧袭营的是从下密主城带兵出来的李匡,南侧率军袭营的主官则是王朴。
要说王朴最近可是干劲十足,他们只要能够打赢这一次战事,个别人可以直接被转为正兵,余下则是会转为仆从军。
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只有明确知道阶级待遇的区别才会明白该追什么什么,王朴等新附军现在的追求无比简单,那就是不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身份,直到可以像战兵那样记功,战事缴获也能留下四成。
王朴挥刀劈死一个乱跑撞过来的敌军杂兵,四顾扫视一下,吼:“放火!”
联军营寨很不讲究,看去军帐数量并不多,大抵就是一些胡乱搭起来的窝棚。
用木梁、树枝、树叶、杂草搭起来的窝棚,只要是稍微点个火星就会猛烈地燃烧起来,再有风将火星吹着去引燃,火势蔓延起来的速度非常快。
袭营的汉部士卒得到的命令是只管往前突,随后是各自想着北方和南方突围,介时刘彦会亲率一支部队吸引联军的注意力,给两支袭营的部队有机会返回各处。
姚兰集结骑兵想要堵截,姚靖兴冲冲亲自过去。
“刘彦亲自率军除了下密城!”姚靖几乎是咬牙切齿:“这是一个机会!”
联军这边猜测不出汉部为什么会选择在今夜袭营,更不了解刘彦为什么会亲自率军出城,他们只要能够逮住刘彦并杀死,那就会获得战争的胜利。而这个机会还是刘彦自己送上门的!
刘彦为什么这么干?是曹岩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徐州那边会在三天后出兵参与青州战事,打出的旗号是剿灭叛逆。
刘徵可以宣布刘彦为叛逆了,那么徐州所说的叛逆是不是刘彦?
还没有确定的事情,可是对刘彦根本就没差,不管徐州那边出兵的目标是什么,汉部想要占领青州必然是会与之为敌,那就只能加快下密这边的战场进度。
“其实应该再耗上一两个月的。现在还不是联军最士气低迷的时刻啊!”
刘彦全身披挂,手里握着一杆长枪,座下战马的马颈两侧各自悬挂战刀和骑弓、箭囊。他单骑位于全军的最前方,后面的第一个方阵是两千的系统剑士,左右两侧是各自由两千战兵长矛手组成的枪阵,被三面拱卫的则是数量在两千左右的弓箭手。
四个口字型的军阵就摆在下密主城的西面,距离城墙该是有一里地左右?
深夜中排列军阵没有亮出火把,看去就是一块块黑色的巨型方块,八千人安安静静地站立在原地,与之联军那边无比吵杂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今晚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日子,恰是这样才会被刘彦选择出击。
“都是被逼的……”刘彦在抬头看星星,他喜欢登高望远,少不得也喜欢看星星:“局面越来越大,失控无可避免。我这是改变的历史了吗?”
毫无疑问,刘彦这次率军会青州并发动战事,显然是牵扯到了某个大局面,比如斐燕起兵,再比如徐州有异动,该是刘彦没有挥军西顾都会发生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是由刘彦掀开这个局面罢了。
独独是姚家兄弟率军来到青州是明确针对刘彦,那是必须解决的麻烦事。
轰鸣的马蹄声在滚滚而来,夜幕之下其实看不清到底有多少骑兵,隐隐约约就只能看到是黑压压的一片。
营养不良的年代里,大多数人有夜盲症的现象,其实在夜间不适合交战,导致姚兰和姚靖虽然率军逼迫到摆好了阵型的汉部前方,但并没有直接进攻。
“还有多久拂晓?”
“该是一个半时辰?”
刘彦带兵出城必然是要打一场,但主要目的还是吸引联军的注意力,为两支袭营的部队创造更多的机会。
联军的两处营盘已经是火光冲天,烟雾亦是一缕缕地升向天空,目测火势蔓延的速度非常快,要是未能扑灭的话,继续燃烧下去必然是要废掉两个营盘,就是不知道会造成多少伤亡?(未完待续。)
第206章:最后尝试(上)()
拂晓时刻便是大战之时。
联军营盘火势冲天,北侧和南侧显然是已经彻底崩溃,难以再有什么作用,要是火势继续蔓延下去必然会导致全营被焚毁。
王腾给出一个建议:“无用部队后撤,集中精锐以待拂晓。”
真正的决战时,奴兵的作用其实不高,能够起到的作用无非就是亡命冲锋去消耗敌军力气,或许也能让敌军出现混乱,但作用真的不大。
“也好。”姚兰也就是随便说说,他当然知道决战的时候奴兵的负担多过于实际用处:“看模样,不好下令。”
火势冲天外加浓烟滚滚,整片营盘实际上已经乱起来,依稀还能从外围的一些火把长龙中得出一种判断,汉部从其它方向进行了增兵,肯定是要趁势拔营。
营盘混乱,该是陷入某种程度的营啸,此等情况下想要控制奴兵难如登天,姚兰几乎是刹那间就拿定主意,集中精锐一战而定胜负,拂晓时刻就是决出高下之时。
并不显得突兀,甚至可以说联军高层是有心理准备,毕竟联军连续攻打近一个月,没有取得多少战果的事实下已经显得疲软和士气低迷,他们怎么可能会无法猜出也该是到了汉部反击的时刻?就是有一点,他们真的没有想到会是夜袭。
必须了解一个实情,那就是当今年代除了有限的几支军队根本无法夜战,那是受于营养不良影响,导致大多数人都有夜盲症。那些可以在黑夜稍微视物的人,他们无一不是享受极高待遇,至少是不缺肉食和蔬菜,那么就拥有足够的维生素。
联军这边大肆调动可以指挥的军队,直至东方出现了微微的亮光,集结起来的部队不过也才两万出头,余下却是在汉部的几支部队突袭下处于乱窜的状态。
“不是最好的决战时期,应该等待徐正完全切断联军后路,或是纪昌进攻广固城的消息传来。”刘彦当然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笑了笑又说:“今天却也合适。”
立于刘彦后侧的吕绍阳嘴巴张了张没能说出什么。
吕绍阳已经得知这一战打完自己就会被下放,该是到某个战兵部队去当屯长,觉得可惜的同时也是踌躇满志。他很清楚一点,出身于君主护卫队长,身份必然会显得相对特殊,再来是一如夜战部队就是屯长,起步的起点其实已经比谁都高,该是努力向上,说好听点是以报君主厚意善待,说得更加坦白点就是拼搏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苍凉的号角声从联军那边传来,举目望去联军占下了大地黑压压的一大片空间,排在正中的前军该是青州歩军,左右两翼则是姚家骑兵。
“近一万两千的骑兵……”刘彦脸颊抽动了几下:“不好办啊!”
下密主战场这边,汉部的骑兵只有一千不到,余下皆为步军。
昨晚的袭营为什么要大肆放火?无非就是想要压缩战场空间。可是,战场这边可供骑兵移动的空间依然还是很大。
刘彦特意观察了一下,几支袭营的部队已经转变战术动作,开始向着一些要道方向开拔。他大略地判断了一下,袭营部队的损失似乎有些惨重?
似乎也是该损失惨重才算合理,火可不会分敌我,再来就是战时混乱难以避免,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仅是拥有一定信息量上的优势,可以预先定好撤退路线,但意外也总是会有。
与姚兰的选择一致,刘彦摆出来的决战部队中也是没有奴隶兵的身影,那是出于同一种顾虑,奴隶兵可以驱使着送死,但奴隶兵通常也极易于崩溃,决战时刻发生奴隶兵崩溃倒卷阵型的事情可就显得搞笑了。
“敲响战鼓。”
自然会有人将刘彦的命令传达下去,没有多久战鼓声就“咚咚咚”地被敲响。
战鼓颇大,呈现圆形,该是有两米的圆径?
每三百米左右就会有一个战鼓,此时看着高大强壮的壮士正轮着粗粗的鼓槌不断敲击直立的战鼓,他们敲得汗流浃背。
姚兰诡异地看向了刘彦。是的,他一眼就能看到刘彦,只因为刘彦待的位置非常明显。
“汉部要主动进攻?”王腾看着略略吃惊:“他们是步军,却要主动进攻?”
看得好像显得诡异,但是稍微想一下又会觉得理所当然,目前的战局是汉部那边占了士气上的优势,那么必然是要抓住优势进一步打击本来就士气低落的联军。
看看联军阵营中的兵卒,一晚的袭营迫使他们被动迎战,自昨天傍晚吃了一顿饭,忙活了大半夜还是滴米未进滴水未喝的状态,得说不管是精神上或者是肉体上都显得相对萎缩。
联军的将士本来还是有些自信,他们是人多势众的一方,更有众多的骑兵,理所当然地认为全是步军的汉部会采取守势,于这一点上稍微扳回了了一点心理优势。
现在是什么情况?是汉部敲响了战鼓,军阵似乎也真的在向前移动,导致联军将士一阵错愕之余,不由会怀疑自己这边是不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汉部是在推进了,听战鼓声也不再是急促,是一种听着很有节奏感的鼓点,形成了鼓声与士卒迈步的同频率,以至于仿佛是大地变成了战鼓,好像是汉部整体成为敲动战鼓的“一个人”。
“军主,还请下令让左右两翼骑兵游弋起来。”王腾脸色显得严峻:“敌方的军主是个会带兵的。”
战争打的是什么?战场之外是国力之类的因素,战场之上最讲究的则是士气。而士气其实是看不着摸不到的一种慨念,却可以从双方士卒的精神状态来得出判断。
其实不用王腾说,姚兰也会让左右两翼的骑兵游弋起来。
只有处于活动状态的骑兵才是最好的骑兵,自古很少会有骑兵去打阵战,既是很少会发生骑兵冲击敌军严密阵型的步兵,那是因为失去速度的骑兵陷在步兵海绝对会被屠戮。
联军的骑兵游弋活动,汉部军阵的战鼓之声出现变化,几段急促的鼓点响起,远远看去还看到某些位置有令旗摇动,随后汉部左右两翼的部队停了下来,只有中军依然在踏步向前。
“甲士……又是甲士……”姚靖既是迷惘又是震惊:“至少两千的甲士,刘彦哪来这么多的甲士!”
两千系统士兵迈步向前,跟随其后的是一千长矛手和八百左右的弓箭手。在外面看不到的位置,阵中该有接近三十辆的车弩?
刘徵与其他人商量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该派出军队迎战。
说起来,联军的身后依然是火光冲天的模样,大量的滚滚浓烟亦是飘向天空。要是能够从高空俯视,联军的营盘已经被肆虐得不成样子,一些没有燃烧起来的营地正在发生交战,却是不知道内讧还是汉部的军队仍在。
刘彦所率的部队后面是下密主城,可以说至少还有退路。
联军这边的身后是火势蔓延的营盘,不主动迎战不免会被挤压空间,到时候难道要推进火场?
又是以箭矢作为开战的前奏,汉部的弓箭手组成了箭阵,连绵不绝的箭矢攻势是到了前方的甲士抵近到青州军二十步才停止。
双方的士兵成为不规则的纵向发生碰撞,那是汉部甲士先用盾牌顶住,随后不断刺出战剑,一排又一排地顶着前进,刹那间战场上鲜血狂飙。因为太过拥挤的关系,相当多的战死者哪怕是断气也是被挤着无法倒下。
伏伟很详细地观察了一下情况,亲自进行一次校射,随后念出一些标码之类的数字,下令组成箭阵的弓箭手持续放箭。
待在远处的刘徵看到汉部的弓箭手不断向本方后面的士兵射箭,看得他脸颊不断抽搐:“很不想承认,但汉部确实是一支强军。”
姚家兄弟默默对视了一眼,已经交手近一个月,本方压根就没有讨到什么便宜,要说汉部是强军的确是的。他们却知道刘徵再次强调,那不过是觉得战事前途堪忧,提前在为自己的无能进行解脱。
其实现在姚兰和姚靖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选择,战事打到这一份上已经非常明显,他们无法一次就解决刘彦。现在战争态势对刘彦有利,或许再打下去不是没有机会,但损失肯定会很大。
要是刘彦一直龟缩,姚家兄弟继续耗下去没有什么,驱使攻城攻寨的是奴隶兵那种炮灰,不损失本族的族兵又心疼个什么劲?
即将开始的较量对姚家兄弟来说不一样了,拿出来拼的会是本族的族兵,他们应该思考一下能不能打赢,损失多少才会赢,然后失去和获得又是值不值得。
“打打看?”姚靖不甘心:“我们有足够多的战马,随时可以撤离。”
姚兰也是不甘心,猛地点头:“一成!”
王腾眯了眯眼睛,看一眼离得较远的刘徵,嘴巴发出“嘿嘿嘿”的笑声。
苍凉的号角声被吹响,不断在两翼狭小空间游弋的羌族骑兵开始调转方向……(未完待续。)
第207章:最后尝试(下)()
亲们,求点推荐票,也请订阅,拜托!
…………
骑兵作战并不是那么简单,首要前提是战马需要足够的热身,等待热身之后才能进入最佳的冲刺状态。
显然,姚家骑兵才活动不到一刻钟,看战马的呼吸节奏和流汗状况,战马小小地奔跑一刻钟很难完成热身。
不管是不是热身好了,战局有需要的前提下,几段急促的号角声中,率队的羌族军官只有带头转向。
发现羌族骑兵即将攻来,汉部这边敲响了紧促的战鼓声,军官不断呼喝着军令。
作为应对的是长矛兵开始组织枪阵,他们的长矛长度约是四米,矛头被半斜着指出,矛底部紧紧地杵在地面。一杆又一杆的长矛半斜着竖出去,看去就是一排排密集的尖刺之林,步兵历来就是用紧密的队形抵挡骑兵,那是从上古先秦时代就传下来的战术。
长矛兵身后的弓箭手亦是在布置箭阵,他们大概是一个队五十人为一个小箭阵,再由众多的小箭阵组成一个大箭阵。
被人墙挡住的车弩部队,一声声的军令声中被摆布起来,器械兵紧张又快速地调整车弩,他们听从军令将射击方向和角度一再调整。
车弩除了因为刘彦的建议被撞上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