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自己呢。据杜奶奶讲只在芽儿满月的时候,姑姑们来过一次,那时候芽儿还睡着了。
初二一大早,杜爹杜妈就起床了,把屋子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吃过早饭,二婶也来帮忙准备午饭,今天杜奶奶则显的有点心不在焉,不时打发几个哥哥去路口看姑姑他们来了没有。上午10点多钟,几个哥哥一溜小跑,边跑边喊“奶奶,奶奶,姑姑们来啦”,那声音响亮的能传出两里地。芽儿也赶紧倒腾着自己的小胖腿,准备着给姑姑们一个好印象。
这时,一个30多岁的中年汉子赶着牛车进了家门,看到奶奶,喊了声“娘,过年好!”,也就不再说话。杜爹接过牛绳,把牛车赶到后面的院子,把牛车上的年礼拿到奶奶屋子里,随后两个姑姑和另外一个姑父也走进家门,表哥们则跟着哥哥们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玩了。
两个姑姑长得很像,是双胞胎。杜爹这一辈一共兄妹五人,爷爷奶奶今年才50岁出头,家里杜爹杜建国是老大,今年32岁,家里三个孩子,大儿子杜皓宇9岁,小儿子杜皓轩7岁,闺女芽儿1岁。其次是双胞胎的两个姑姑,今年都29岁,目前为止家里都是2个男孩子,年纪也相差不多,大的都是7岁,小的都是5岁。然后是二叔杜建民,今年27岁,家里是双胞胎男孩,大儿子杜文昊7岁,小儿子杜文博7岁。
最小的是才14岁的小叔叔杜建设。本来姑姑和小叔叔中间还有一个叔叔的,几岁的时候因病没了,所以家里的几个兄弟姐妹对小叔叔很是疼爱。说来也巧,杜爹这兄妹几个家里,现在就芽儿这一个女孩子。虽然在他们的观念中,儿子才能传宗接代,但家里男孩子多了,反而不稀罕了,再说了在他们看来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才要富养,都对芽儿喜欢的紧。
大姑一进大门,就看见一个穿着大红小袄扎着冲天辫漂亮跟年画娃娃似的小女孩,知道是自己的大侄女。一看那个可爱的小模样,一把抱了起来,稀罕的不行,心里还想着自家大哥和大嫂也不是多俊的人啊,咋生出来这么漂亮招人疼得闺女。小姑慢了一步,只好把自己给小侄女做的新衣服递给杜妈。杜奶奶则忙着招呼把姑姑姑父们进屋子里取暖。
两个姑姑嫁的都比较远,离清河湾有三十多里地。今天大姑父特意借了村子里的牛车,顺道接了小姑一家,要是光靠腿要走多半天,所以平时姑姑他们也很少回来。虽说姑姑们很少回娘家,但跟娘家亲的很,光看大姑小姑带的大包小包的礼物就知道了。奶奶看着一年没见的两个闺女有说不完的话,两个姑父则跟爷爷他们聊聊家里的收成。
大姑父王大友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大姑平时性格泼辣,是过日子的好手,所以家里的事情一般都是大姑说了算。小姑父郭小松脑子比较活,会木工活,在他家小姑夫年纪最小家里日子过得还不错。
小姑父家离公社比较近,消息比较灵通,听他说现在镇上的小将们和民兵闹得越来越厉害了,整天的不是□□这个就是□□那个,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子的小事。而且现在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下放他们村子里参加劳动改造的“臭老九,黑五类”什么的,弄得老百姓整天的惶惶不安,就怕哪天被人给弄去□□。
听到小姑父这么说,气氛一凝,大家都不说话了。是啊,虽说现在村子里还算安宁,但不代表乡亲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少乡亲们熟悉的老师医生们都被那些小将们们以“臭老九、牛鬼蛇神”的名义抄家,打人,□□。随着这场轰轰烈烈的动荡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批。斗的对象越来越多,村子里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不敢乱说话,都不止一次先自己抄自己家就怕有什么反动物品。
这场动荡迟早会革命到村子里来,如何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家也是每个大人肩头的重担。
芽儿知道这场红色动荡,从现在起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越到后面越激烈。不知道自己的亲人们能否安然度过,这个祥和的小山村能否安然度过。既然谈到这个话题,杜爷爷也不免多叮嘱两个姑父和杜爹他们几句,要他们一定要老老实实的种地,不要多说。不管发现什么事情,都要凭良心做事,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不能做那告密的小人。其实大家何尝不知道大多数挨批。斗的所谓的人都是无辜的。
压抑的气氛被玩疯了回家吃饭的几个孩子打破,杜妈和二婶才想起来还没有做饭呢。还好姑姑他们来之前,该准备都准备好了,就炒炒炖炖,用大锅做,快得很。几个表哥依次给外公外婆舅舅们拜年,笑嘻嘻的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到哥哥堂哥他们给姑姑姑父拜年的时候,这次没有忘记芽儿,五个人高矮不一,依次排开,齐声道“姑姑姑父,新年好”,然后伸出大小不一的五只小手要红包呢。
姑姑姑父们被最小的豆丁逗乐了。小脸白嫩嫩,小手胖乎乎,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你,看得你恨不得给她最好的东西,这次是小姑抢先一步把芽儿抱进怀里揉搓了一番。表哥们大概是听哥哥们说芽儿给他们拜年的事情,都吵着要让芽儿也给他们几个拜年,还把刚刚从舅舅们那里得到红包拿出来一个,说是给妹妹的红包。得,没法子,芽儿不得不再次彩衣娱亲一把,得到了四个红包。
今年芽儿绝对是最大的赢家,不但长辈们给,还从哥哥,堂哥,表哥们手里得到八个红包。在几个哥哥眼中,自己的妹妹绝对是最乖巧最聪明最漂亮的,从现在就开始终极妹控逐步养成,虽然他们不知道妹控是什么意思。
这边拜完年,那边杜妈和婶婶已经手脚麻利的做好饭菜。菜品绝对的比年夜饭还丰盛,除了那几道大肉菜,还加了个油炸花生米,拔丝地瓜,木耳炒鸡蛋,还有专门全都用白面蒸的松软的大馒头,都是孩子们爱吃的。吃饭的时候男女分成两桌,几个哥哥这个桌子上吃两口那个桌子上吃两口,忙得不亦乐乎。
体会着你敬我爱,温馨和谐的亲情,再想一下21世纪那些淡漠的亲情,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甚至对簿公堂,芽儿觉得现在的清贫日子没有什么不好,对她来讲亲情才是最可贵。
热热闹闹的一顿团圆饭吃完,帮着两个嫂子收拾好,姑姑们就要回去了,要不就要摊黑赶路了。杜奶奶理所当然的把姑姑们带来的年礼全部收下,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女儿女婿对长辈的孝心。而姑姑们也很干脆的收下杜奶奶给他们准备的腊肉,冻鱼,白糖,油票,糖票等,因为这代表着长辈对子女的关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么纯粹,真诚。
晚上芽儿爬到床上,从自己的小枕头底下拿出来除夕夜爷爷奶奶们给的红包,再从衣服的兜兜里掏今天姑姑们给的,挨个排开,数一数,“哇,好多啊”,芽儿笑的乐不可支。杜爹杜妈看着小闺女一副财迷样,怎么看怎么乐呵。
杜妈再一看床上铺满的红包,不得了了,自家小宝贝得了一大摞的压岁钱,估计有一半是她哥哥和表哥们给的。最后还是杜妈把这些红包收起来了,芽儿也知道杜妈不可能让自己拿着这些可以说是巨资的红包,不过芽儿再三要求杜妈要好好地帮自己存着,不能花了。明天就要去外婆家了,不知道在外婆家能拿多少压岁钱呢。
9走亲戚,年后()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杜妈就起来了。忙着收拾回娘家时要带的东西,酒,腊肉,熏鱼,白糖等等,收拾了满满的两篮子。外婆家离公社很近就两三里地,但离清河湾很远,有二十多里地,其中,山路就有将近10里。
杜爹昨天傍晚就去村长那里登记要借牛车用,芽儿起床的时候杜爹已经把牛车赶回来了。吃过早饭,杜爹忙着把一床破被子铺到牛车上,现在天那么冷,不垫些东西,孩子们可受不了。
吃过早饭,大人孩子收拾的整整齐齐,把大包小包的礼物放到牛车上,杜妈再把自己床上的被子拿一床盖在孩子们身上把几个孩子包裹的严严的,不进一丝冷气。告别奶奶,牛鞭扬起,走娘家去喽。
芽儿坐在杜妈怀里,只露出一个带着野兔皮帽子的小脑袋。山路不平的很,颠的哥哥们的小屁股一上一下,但哥哥们混不在意,不停的指给妹妹看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山,叽叽喳喳好不热闹。这是芽儿第一次出村子,小脑袋随着哥哥们的手指,左看看,右看看,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偶尔看到跑到路上的野兔子或扑楞着翅膀的山鸡,激动的忍不住尖叫出来。
现在是冬天,周围的树木都光秃秃的,但可以想象的到等到春天到来,必定又是繁花似锦,茫茫林海,一望无际,古木参天,林幽径曲。这片山林孕育这一方百姓,这一方百姓也用最质朴的道理保护着这片原始山林。估计谁都想不到几十年后,这片山林很可能会变成光秃秃的,没有这满山的参天大树,没有这遍地奔跑的动物。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平坦的石子路,老黄牛的步伐也明显快了起来。路上行人很多,估计都是去走亲戚拜年的。偶尔有一辆东方红的拖拉机突突的经过,引得路人羡慕不已。但大多数是牛车或者步行,也零星有人骑自行车的。
早上起得太早,在芽儿昏昏欲睡快要睡着的时候,听见两个哥哥叫唤着到快到外婆家了。牛车停在一个院子门口,门口站着一位头发灰白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大约60来岁的老太太,然后就听见两个哥哥喊外婆。
“累坏了了吧,赶紧进屋歇歇”,外婆上前从杜妈怀里接过芽儿。
看着外婆抱着自己一点都不费工夫,就能知道外婆身体不错。进了院子一看,外婆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等着呢。外公也有60来岁,跟严肃的爷爷不一样,外公是一个笑嘻嘻的胖老头,听说厨艺很好,村子里谁家有什么红白事一般都找他掌勺,据外公自己讲自己这一身肉就是靠这个手艺吃回来的。
杜妈兄妹四人,杜妈是家里的老小。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舅40来岁面相忠厚,话不多。小舅跟杜爹差不多的年纪,人比较活络。大姨前些年嫁到外地,距离太远,很少回来探亲,一年到头也就能写两封信报个平安。
跟外公外婆拜过年后,哥哥们就拿着刚刚得到的压岁钱,要跟着表哥表姐们去镇上供销社买东西。他们可是盼了很久了,难得一次到镇上一定要买些好吃的回来。表哥他们经常去镇上,外婆叮嘱一番就放行了。
相互拜过年,大舅母就去厨房丁丁当当的准备午饭了,而小舅母就跟没事人一样,跷着腿坐在那里听外公舅舅们聊天。杜妈也知道自家二嫂的脾气,只得起来去厨房帮忙。二舅瞪了她一眼,这才不情不愿的站起来。但即使到了厨房门口也是看大舅母和杜妈忙活,一点伸手的意思都没有。原来在这质朴的年代,也有极品啊。
外婆他们都知道二舅母的脾气,小气,爱贪小便宜,不肯吃一点亏。但二舅母对二舅和自己的孩子是没话说,外婆他们也就忍忍算了,毕竟谁都不愿意弄得家宅不宁。反正外婆他们跟着大舅一起住,二舅他们分出去单过,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
芽儿从进外婆他们村子,就发现各家房后的土墙上都写着标语,歪歪扭扭,用白灰刷上去的。什么“祝福伟大领袖……主席万寿无疆!”,“打倒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反/革/命份子。。。。 ”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气氛比清河湾压抑的多。
聊天时,外公就讲到,现在外公他们村子里是整天的□□,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子的小事,也不知道被哪些个缺德鬼给告的密。外婆家隔壁邻居的一位大嫂就因为多养了一只老母鸡,不知道被那个缺德的告诉了小将们,当天晚上就被带走了,现在每天中午都要沿着村子□□。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例,弄得老百姓都睡不踏实。
正说着呢,就听见外面喊着“打倒资本主义走私派!”。。。,芽儿跟着外公他们跑到院子,从门口望过去,就看见一群雄赳赳的小将们押着一位大概40多岁的中年妇女,中年妇女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牌子。
小将们个个神气的不得了,而被□□的大妈面无表情,估计已经麻木了。外公叹口气,不忍再看下去,转身回到屋子里。芽儿也是第一次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残酷,不身临其境不亲眼看到你永远体会不到这段特殊时期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杜爹杜妈他们也是心有余悸。哥哥他们买东西回来正好碰到,回到家里还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说那些小将们显得真威武,将来他们大了也要参加革命队伍,年幼的他们还不知道事情背面的残酷。
虽说刚才的事情弄得大家情绪低落,等端上来饭菜的时候气氛又热烈起来。不管怎么说,日子总要过下去。同样的也是男女分开吃,吃饭的时候二舅母又出来郁闷人了。
“小妹,去年年底你让妹夫送来的白糖你家里还有没有多余的,我娘家妈最好这一口。要我说妹夫也太小气了,也不多送几斤。”,也不看别人的脸色,又指着芽儿身上的新衣服接着说,“小妹,不是我说你,你也太不会过日子了。这么小的孩子穿什么新衣服啊,用旧衣服改改凑活着穿就行。有那多余的布票也不说补贴补贴我们。二嫂我好几年没有舍得做新衣服了。”,巴拉巴拉。
杜妈没等听完,就霍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外婆看二舅母说的实在是太不象话,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二舅母这才闭嘴。芽儿想,自己这算是躺着也中枪。如果让二舅母知道自己还有两身新衣服,会不会把自己身上穿的扒下来。不过芽儿也知道像二舅母这样的人多的是,她其实没有什么坏心眼,就是嘴碎,爱贪个小便宜什么的。芽儿没有怎么生气,只要自家人喜欢自己就行。杜妈倒是气的不轻,在杜妈看来自家闺女就值得最好的。杜妈到走之前都没有再跟二舅母说话。二舅母则跟没事人一样,手里的筷子速度一点不慢,不停的往自己碗里巴拉肉。饭后还是大舅母和杜妈一起收拾得,二舅母连屁股都没有挪。
收拾好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就该回去了。回去前,杜妈偷偷的塞给外婆一些零钱和糖票。因为那些油和糖卖的钱,今年自家的日子宽松了不少,就想着接济一下娘家,不过油和糖的事情,杜妈可以瞒得死死的,一点口风都没有漏,看样子是被今天看到的吓怕了。
杜爹中午的时候被两个舅舅灌的有点多,走的时候还稍微有点晃呢。不过大家都不担心,赶得反正是牛车最稳当不过。芽儿想,不知道醉酒赶牛车算不算酒驾呢。回去的时候正好是芽儿午睡时间,再加上中午吃的有点多,坐上牛车就在杜妈怀里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自家的床上,枕头边上放着一些哥哥们在镇上买的零食。“真是个好哥哥啊!”,芽儿感叹到。
接下来的几天还是走亲戚的日子。杜家爷爷的几个兄弟到现在都下落不明,其余的也没有什么关系很近的亲戚,也就杜爹到同村二叔的老丈人家里去了一趟。
过了正月就要忙着春耕开工了。凑着这一段时间,老爷们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菜园子。乡下地方不稀罕,家家的院子都很大。反正院子里种的东西都是自留的,正好凑这段时间好好拾掇拾掇,来年多产点东西。正月里不动针线,忙活惯了婶婶大娘们可不习惯这样的日子。最后,一般3,5个关系好的凑一块坐在炕头上,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