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小儿,你可别得意忘形了!”对此,夏侯惇不但不领情,反而一咬钢齿,怒声喝道。孙策听了嗤笑一声,却不回答。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猝传夏侯惇一干人等过去。孙策听了,面色一沉,遂命众人散开。夏侯惇却也早已整顿好兵部,见孙家军让开了一条道来,遂是神色一沉,与曹纯一对眼色。曹纯会意,两人遂是一前一后,护着队伍而去。
不一阵后,正见夏侯惇引兵而出,曹操遥远看着,似乎也能发觉到从这些残部中散发而出的血腥味道,不由面色变得有些阴沉起来。周瑜在旁暗暗观察着曹操神色的变化,这下见曹操神色阴沉,不禁暗暗提防起来。
“曹丞相你的兵部已出,那公瑾也该回去了。就此别过。”又等了一阵之后,周瑜忽然拨马转去,不等曹操答应便奔飞而去了。
曹操眼看周瑜离去,却也无多大的反应,眯着眼看着周瑜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另一边,却说周瑜转马正回,此下正与夏侯惇的人马对着,夏侯惇眼看周瑜从旁赶来,不由圆瞪起独目,同时不少曹家将士都是骚动起来,一股强烈的怨恨猝而迸发,不少人都是死死地瞪着周瑜,似乎与他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第一千四五百三十三章 昔年恩怨(上)()
而此时,就在夏侯惇一干人等身后的孙家军,却也在暗暗蓄势,犹如一头庞然巨兽,但见夏侯惇等人有任何不安定的举动,便会猛扑过去。
兔起鹤落之间,正见周瑜飞马就从夏侯惇的人马一旁擦过而去。几员孙家将领看得眼切,急欲前往接应,却被孙策举手示意拦住。
过了好一会后,夏侯惇等人终于赶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眼看自己这些心腹将士,各个血迹斑斑,遍体鳞伤,气得是闷声不出。夏侯惇等人却也好不惭愧,纷纷低头不敢与曹操的眼神对视。
“撤!!”憋了许久的曹操,最后只是忿忿地喊了一个字后,便是一甩披风,转马便去。夏侯惇神容一紧,忙引着部下追上。
另一边,刚回到阵中的周瑜,便见一干将领纷纷策马赶了过去,都是急劝他下令追袭曹军。孙策震色,也一并喊道:“公瑾,眼下正是大好时机,我军若往猛扑,必能杀老贼一个措手不及。”
“其他人或许可以,但老贼恐怕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适才我已经暗暗发觉到那曹子孝暗中调走两部人马,在两边埋伏,但若我军此时急扑杀去,反而是中了曹军的埋伏。”
周瑜此言一出,众人不由纷纷色变。孙策也是眼睛一瞪,一时无言以对。周瑜轻叹一声,道:“此番我军遇到的可谓是自从我孙家军建立以来,最为强大的对手。这次我军虽然是得胜了,但下一回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周瑜此言一出,孙策不由皱起了眉头,他心知周瑜是一个傲到骨子里去的人,他竟肯当着众人面前承认曹军的厉害,那说明状况已经到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地步。孙策想到这,不由心头一紧,忽有几分急躁在心头涌起。
“且先撤回,其余的回到营帐再说。”这时,周瑜似乎已经有了决定,震色而道。孙策轻一颔首,遂是快速地调令起来。不一阵后,却见孙家军各部人马也开始了撤离,吴敦口激烈的战事到此暂且告一段落。
另一边,却见曹仁正引一干人等急来迎接,曹操把马一勒,急声喊道:“子孝先命大军做好防备,让元让他们先是疗伤止血,此处距离襄阳还有一段距离,不容大意!!”
曹操此言一出,就连素来沉稳的曹仁也不由神色一变,并从曹操的话中听出了夏侯惇等人伤势的严重,连忙立是领命,并教左右速是送去他随身携带的金疮药。
不一阵后,经过紧张的疗伤之后,不少已是性命尤危的将士保住了性命。再次不得不说曹操的细心,原来这些人一直都在坚持不说,因此若是适才不是曹操命这些人先是疗伤的话,恐怕这些人在回去襄阳的途中便已坚持不住,渐渐死去。尤其是曹洪,伤势极为严重,而且他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注意,竟一直用手指堵住自己受伤的枪口,曹操当时见到这枪口宽宥将近一寸,并且隐隐甚至可以看到骨头,吓得他几乎当场暴走,并且立即命人赶回洛阳去请行军大夫。
曹操这下好像似乎下定决心,不等曹洪的伤势治好,就绝不撤军,不少将领见了,都唯恐孙家军复回赶来袭击,遂都是担忧不已。蔡和以及他麾下部署适才的那股血气早就散去,并且气力精神都是近乎衰竭。蔡和只怕孙家军若返回猛扑,襄阳军恐怕难以再次奋起,想到这其中的厉害,蔡和不禁压住恐惧,正欲前来与曹操劝说。可就在此时,蔡和忽闻一道惨叫声,吓得不由心头猛揪,急是投眼望去,正见一个将领大喊无罪,正被两个人硬是拖到了一旁,紧接着很快有人持刀赶上,手起刀落朝那人便是砍去,并且令蔡和心惊胆跳的是,砍人的那个汉子第一刀却并没能把那人的头颅砍下来,又是补了一刀,还是未断,紧接忿而一连补了好几刀,砍得血肉横飞,这才把那人的头颅砍下来。
“这蠢货也是活该,那曹子廉可是与主公同出一族,并且屡番救过主公的性命,不但是主公绝对的心腹,更是犹如兄弟手足的一般存在。这下主公正是心如火焚,明说曹将军伤势未定,不能撤军,那人还要去说一大堆的道理,简直就是找死!”
“哼,说得对!主公何许人也,他能看得出厉害,主公莫非还看不出来!他竟然下达如此号令,便正是证明了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蔡和闻言望去,正见旁边不远处,正有两个将领交头接耳地说着。蔡和听了,不由心头一紧,心里怒骂起自己,恨不得扇自己两大耳光:“我这白痴!!这两人说得对,凭曹丞相的才智、眼界,早就看出其中利害,可他依旧决意要留在这里,这不正是证明那曹子廉在他心目中地位的重要!据闻此人伤得十分厉害,岌岌可危,我这下去劝曹丞相赶快撤军,岂不是要害死那曹子廉么!也难怪适才那人被拖出去砍了!”
想到这,蔡和不由心头一怯,这时正见曹仁策马赶来,忙是震色。曹仁见了蔡和,眉头一皱,立刻喊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吩咐你,你速到襄阳军中安抚人心,告诉他们不可轻举妄动,静候号令,但有谁敢罔顾军令者,杀无赦!!”
曹仁此言一出,蔡和顿是打了一个寒战,连忙抖数精神,拱手领命后,遂是转马而去。
另一边,却说孙家军此时已经撤去了一段距离。此时一队斥候迅速赶来禀报。周瑜听罢,冷笑一声,道:“主公不要中计,那老贼老奸巨猾,怕是故意要诱我等前去袭击。”
“嗯,你所言是理,速传我号令,命众将加快速度撤离!!”孙策对周瑜那是极其之信任,听罢,立刻便是喝令起来。
于是随着孙策的号令传达,不久后孙家军的队伍纷纷加快了速度撤离。
两个时辰后,孙策引兵撤到了距离吴敦口足有二十里外的一处依山傍水的平地中,并命大军暂且歇息,另一边又教人去打探曹军的消息。
此时,孙策与麾下一干文武先到了一处商议起来。
“哼!这回几乎就能击杀老贼麾下那些心腹大将,可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各个都这般棘手!!”却见孙策面容紧绷,满脸怒色,咬牙切齿颇是不甘地喊道。
孙策此言一出,周泰、太史慈、朱然、宋谦、董袭等将连忙纷纷跪下,都向孙策领罪。孙策心里也恼,瞪眼看着众将,扯声喝道:“尔等皆是我军骁勇之将,可当时占尽上风的情况之下,却未能将那几人擒住或是杀死,哪怕一个,却都没有!!此番过后,天下人岂不皆笑我孙家无人耶~!!?”
孙策此言一出,众将都是惭愧不已,纷纷低头,不敢答应。这时,在孙策身旁的周瑜轻叹了一声,忽地拱手向孙策一拜,道:“还请主公息怒,此番却是我调拨有所不当,若是我的调令能够更为迅速果断,或者此时那几人早已成了我军的俘虏,并也把老贼杀得狼狈而逃。”
孙策听话,把头一扭,却是喝道:“公瑾你调拨素来精细,并善于把握时机,我却不信此番问题是出在你的身上!”
孙策此言一出,众将更为羞愧,尤其是周泰和太史慈两人,两人身为军中上jiang,自然要承当更多的责任。
“哇啊啊~~!!是我意气用事,并未能顾全大局,这与大都督毫无关系!!是我使得我军错失了一场大胜,令主公丧失颜面~!!”突兀,却见太史慈猝是拔出了腰间的宝剑,神情激动,便要往自己的脖子抹去。
“不要~!”孙策见状,急喝一声,这时却见猝有一条强而有力的手臂,犹如蛟龙出洞猛地抓住了太史慈的宝剑,霎时他抓住宝剑的手掌里,一滴滴鲜血快速地滴落在地。
“子义磊落,不欲去占那夏侯元让便宜,此气概实乃令人敬佩,又何罪之有?但这也算是有罪,当时我数番曾有机会可以夹攻或是偷袭那夏侯元让,但却并无行动,那么我应当与你一并惩罚!”
却看周泰眼神赫赫,望住此时眼中有几分煞气的孙策。孙策咬着牙,看似怒火甚大。
“我等愿一并领罪!!”殊不知这时朱然、宋谦等将竟也一起拱手领罪,这一下子众将倒是显得坦坦荡荡,反令孙策显得有失气度。
“义兄!”周瑜也一肃色,在旁提醒道。孙策不由转过了身,并闭起了眼睛,长吐了一口气,呐呐道:“罢了罢了。此番起码也挫了老贼以及他一干部下的锐气,扬了我孙家军的威风。只不过尔等记住,但有下回,当以大局为重,否则我绝不轻饶!!”
孙策此言一出,众将不由纷纷露出感激之色。这时,孙策又轻叹一声,道:“尔等却这里有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和老贼交手,因此并不知道此人的奸诈狡猾。此人善于用兵设谋,一旦被他抓住任何机会,往往就会被他扭转整个局势,因此对付老贼,必须尽快削弱他的实力,若是可以,最好把他一举重创,甚至是杀了!否则一旦被他翻盘,或者抓住机会,那我等便可就岌岌可危了!!”
孙策说罢,不等众人回应,遂是迈步离开。周瑜在旁看了,不由皱起了眉头,暗暗腹诽道:“主公的情绪似乎有些怪异。”
想到这,周瑜不由下意识地望向了董袭,遂命众将起身。众将不由都是犹豫。周瑜笑了笑,安抚了一阵后,众将方敢站起。
“老贼还未撤去,因此不能大意,诸位先去整顿兵部,原地歇息,却不能卸甲,兵刃更不能离身。”周瑜沉色吩咐而道。众将各是拱手领命,遂是纷纷走开时,周瑜却忽然喊住了董袭。董袭微微变色,遂在周瑜示意之下走到一旁说话。
一阵后,周瑜听董袭说完,不由沉凝起神色,一时无话。董袭在旁不禁喊道:“大都督,你也知道主公对于其父之死,一直耿耿于怀,此事不容小觑。不过适才听主公的口气,似乎他也有在提防老贼。”
第一千四五百三十四章 昔年恩怨(下)()
“嗯,老贼怕也知道主公对此事极其在意,当时若非天黄虎护主,强行带着主公离去,后果不堪设想!此事始终是个隐患,若不能尽早除之,怕是后果不堪设想!!”周瑜呐呐而道,忽地凝住了神色,并是沉思起来。
董袭见状,也不好打扰,遂是在旁作揖一拱后,转即离去。
与此同时,却见孙策正一人独自站在河岸的一边,面色落寞,不由喃喃地喊了一声。
“爹…”
忽然眼前场景猝变,当时正于孙坚决意要与曹操联手对付董卓,并准备出兵的前夕。
夜色昏暗,却见城头之上,大风吹刮,旌旗猎猎作响,天地此时悄然无声,却见有一人负手而立,遥望着满天星空,在星辉之下,感受着夜色的宁静。
这时,孙策正往走来,正见旁边无光,不由皱了皱眉头,正要喊人来把火盘的火点起来照明。
“真舒服啊!”忽然一道清爽的声音响了起来。孙策听话,面色一震,遂往走去,并拱手拜道:“孩儿见过爹爹。不知爹爹有何事要吩咐!”
“哎,别那么紧张。你啊,就是常常精神紧绷,你这年纪还少,何必把自己逼得这般紧呢?趁着如今你还有机会可以闯祸可以胡闹,就尽情地去闯去闹!否则日后你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却见那如盘山般高大的男人转过身来,只见他一脸的胡渣,看似粗犷,但却又有一份豪爽的霸气。这男人赫然正是孙策的爹爹,被称为‘江东猛虎’的男人。
“哼,爹爹你怎么总把我看做是个小孩,我入伍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你也该是时候让我独当一面了!”此时的孙策还显得有几分稚嫩,瞪起眼来,就想一头急欲成长,与其父一同并肩作战的小虎崽。
“哈哈哈~~!!你这臭小子性格真够顽固,你不听为父的,日后待你肩负重任之时,可别怪为父没有提醒过你!”孙坚见孙策有些顽固和认真的样子,不由一乐,伸手摸起了孙策的头,不过孙策似乎还是反感,正想拨开孙坚的手,可又看到他眼神中暗暗流露出的怜惜,不由心头一揪。
“诶…”忽然,孙坚把手收了回去,并轻叹一声,转过身子,望向了江东的方向,这时正好又有一股大风刮起,孙坚不由满怀思念地道:“还是家乡好啊,这中原的风太过猛烈了。而我江东的风,你若能用心去感受那是一种感受,那你就能感受到一股能够温暖人心的力量。”
孙策听得玄乎,不由露出一脸狐疑之色,孙坚转过头来,见孙策满脸的不信,哈哈大笑起来:“臭小子这才来了中原多久,竟然就忘了家乡的好!那可万万要不得!你记住,我孙家的归宿始终还是在江东!若是有朝一日,你走投无路,天下无处可以安身,你别忘了,你的家乡一定会容纳你,甚至支持你!”
孙策听话,却也是半知半懂,孙坚笑了两声道:“你还少,如今不懂也是难怪。不用急,日后你就会懂了。”
“爹爹,你别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了。我听闻你要和那曹孟德联手,你不是曾经说过,此人精于计算,深藏不露,恐怕是你将来最大的敌人。你为何却还要和他联手呢?”
“因为在我们的面前,有着更强大的敌人!”孙坚面色一肃,然后看了孙策一眼,不禁地举起手臂并抓紧拳头,沉声紧接又道:“董卓这狗贼实在太可恨了,他不但操纵朝纲,并且还淫n后宫,就连当今天子也全然不放在眼里。若不早日将其除之,却还不知陛下要吃多少的苦头,可怜我等的陛下年纪尚幼,他如何承受得了那豺虎之辈的折磨!!”却看孙坚说得激动之时,竟有泪光闪动。孙策看得眼切,也心知自己的爹爹恐怕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竟是如此,还请爹爹把孩儿带上。孩儿愿和爹爹一齐并肩作战!”孙策面容一肃,也是下定决意地说道。
“不!”殊不知孙坚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孙策,孙策面色一变,还未来得及说话,这时孙坚不禁转过身来,并用双手按住了孙策的双肩。
“策儿你给为父听好,为父此去,志在报国,可曹操和吕布这两人却是不同,他们一心想要借国难而发家,并趁机建立势力,可谓是野心磅礴。为父刚烈,难免被人利用。尤其那曹操,此人不但善于谋略、权术,麾下更不乏谋才智士。为父就怕但若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