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强梁-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洪推官轻咳一声,朝许梁拱拱手,说道:“大人,按说飞鹰炮的事情下官不宜多嘴,只是如今我大明兵力积弱,急需要一些神兵利器振奋军心,鼓舞士气,倘若我大明朝的军队都能装备上梁军的飞鹰炮”

    许梁横了黄推官一眼,对黄道周居然站到洪参政一边,支持洪参政的说法感到又气又恼,顿时沉下脸色,冷冰冰地道:“二位今日前来,莫非是单纯上门给本官添堵来了?”

    黄道周愕然问道:“许大人何出此言?”

    许梁愤愤然一甩衣袖,背过身去,冷然说道:“飞鹰炮乃梁军立军之根本,岂可轻易示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二位,出许府的大门在那边,请转身向前,恕本官不远送!”

    黄道周和洪承畴顿时老脸涨得通红。一直以来,洪参政和黄推官出入许府都似进出自己家后院一样,畅通无阻,二人上门,许梁也都是以礼相待。许梁主动往外撵人,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许梁对黄道周一直以来都很敬重和宽容,因为许梁知道黄道周腹有诗书,假以时日,必是治世的能臣,其在政务上的许多见解和办法,都令许梁刮目相看,除了为人过于迂腐,对朝庭过于忠心之外,实在没啥缺点。

    而洪参政呢,为人正直,清廉,没什么坏心眼,作为许梁的上级领导,对许梁一直照顾有加。许梁对其一直都很尊重。

    若是其他的事情,但凡这两人当中任何一个人开口,许梁多半会赞同,然而飞鹰炮对许梁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已经被许梁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送给朝庭?呵呵!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许梁的态度如此坚决,洪参政和黄推官尴尬一阵,互相给了个苦涩的笑容。黄推官见许梁迈步将要离开,忙一闪身拦到许梁面前,讪讪地干笑道:“大,大人,先别急着走,下官还有一件事情要请大人您拿个主意。”

    许梁停顿下来,脸色稍稍缓和,但脸上依旧看不出一丝笑容,淡淡地瞥了黄推官一眼,问道:“何事?”

    黄道周心里暗叹一声,这回可把许大人得罪惨了!洪参政看上了飞鹰炮,我跟过来凑什么热闹?这下好了,事没办成,还碰了一鼻子灰!

    “是这样的。”黄推官脸色讪讪地,说道:“万文山,罗汝才,贺虎臣,贺人龙等四位将军各率一万兵马出征凤翔府,出征粮饷都是下官以平凉知府衙门的名义向平凉城里的商贾富户们拆借的,当时言明十日后先归还三成的供款,这眼看着十日之期就快到了。府库里空得连耗子都不屑于光顾”

    许梁算听明白了,黄道周解释了一堆。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官府借了债。现在没钱还了,要许梁这位平凉同知拿个主意。

    许梁瞟了陕西参政洪承畴一眼,沉声说道:“黄大人的意思是要本官去筹钱?”

    黄推官脸色红了红,小声说道:“虽然听起来很难为情,但下官就是这个意思。”

    “哈,哈,哈哈。”许梁仰天干笑,笑完,断然摇头。“本官也没钱。”

    黄推官见状,笑得很暖心的样子,拉着许梁一处衣角不放,“下官也知道许大人府上并不富裕。可是,官府的借债不能不还哪,有借有还,再借才不难啊,大人。平凉府的情况大人也了解,这一年来都靠借债过日子了。得罪狠了商贾富户,败坏了官府的名声,再要想向他们借钱应急,这可就难了。”

    许梁纹丝不动。摇头道:“虽然本官府上略有簿产,但近几年陕西年辰不好,这个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说来说去。就一句话,许梁不会拿钱。平凉官府说到底是大明朝庭的。许梁感觉也没得到它了点点好处,一个二把手的平凉同知。许梁可是做了好久了呢。说好的提拔升官的呢?没诚信!

    黄道周好话说尽,许梁就是不松口。最终,黄道周给了一旁的洪参政一个无奈的眼神。

    “嗯哼,”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一声轻咳,换陕西参政洪承畴上场了。

    洪参政摸索着手上一沓纸,许梁定睛一看,见洪参政手里拿着的居然是许梁不久前刚逼着陕西巡抚刘之伦的师爷吕师爷签下的盐引契约,上面巡抚衙门的红印章一清二楚。

    许梁眼神一缩,不悦地看着洪参政,道:“洪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洪参政温和地一笑,一手搭在许梁肩上,推心置腹地道:“昨儿个本官清点巡抚刘大人的房间,无意中在书柜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沓契约。唉,国忠哪,得好在是本官及早发现了,否则晚去一步,这些东西就要被打扫的衙役们一股脑儿搬出去,一把火烧干净了!”

    许梁不禁有些恼怒,冷然说道:“洪大人什么意思,不妨直说!不过首先声名,若还想与飞鹰炮搭边,一切免谈。”

    洪参政听了,嘴角撇,神情有些遗憾,见许梁果然如护犊子一般护着飞鹰炮,看来要许梁主动献出飞鹰炮的设想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了。

    洪参政无奈,决定退而求其次。

    “国忠你可知道,这些契约若非被本官瞧见,它就差那么一丁点都要成为一沓废纸了。”

    许梁猛地睁大眼睛,盯着洪参政,神情又缓和了些,略微拱手问道:“洪大人有何高见,还请指点指点。”

    洪参政手指尖弹着那沓契约纸,弹得哗啦作响。他斜了许梁一眼,一份奸计得逞的味道。

    “这契约上面虽然条款清楚,还印着陕西巡抚衙门的鲜红印章,从程序上讲,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洪参政看着许梁,嘴角一撇,道:“国忠你们签的时机实在不凑巧,而且点儿太背,就在契约即将执实的时候,陕西巡抚刘之伦遇刺身亡,为国损躯了。巡抚大人都没了,国忠你觉得这几份契约跟一沓废纸还有什么区别?”

    许梁登时心中一悬,瞪着契约上的大红印章,不服气地说道:“洪大人莫要吓唬我。契约上面连陕巡衙门的大印都印上了,这便是一份朝庭承认的契约。”

    洪参政摇头,吃吃笑道:“若是接任的巡抚大人不承认呢?”

    “怎么可能?”许梁惊叫道。

    洪参政看着许梁,直接泼冷水,道:“契约上面的巡抚衙门印章自然不会作假,可是,印章是巡抚大人的象征,而不是死去的前任巡抚大人。国忠你们与前任巡抚刘之伦的师爷签的这份契约,与接任的巡抚大人何干?若本官是继任的巡抚大人,我便完全有理由不承认。”

    “这”许梁一颗心顿时沉了下来,经洪参政一提醒,许梁顿时也觉得不妙了。契约是在刘之伦当陕西巡抚的时候签的,现在刘巡抚不幸被高子林暗杀干掉了,而经手的那名吕师爷在平凉城外一战全胜之后,已经离开了平凉府,离去时留书一封,交代了些物件资料的存放地点,然后,拍拍屁股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连等待履行的契约都扔到了柜头上。

    经手的吕师爷走了,如果继任的陕西巡抚硬是不承认,理由许梁都能轻易地猜到:契约不是我签的,谁与你签的,你上门找谁去!

    契约是刘巡抚的吕师爷代签的,而吕师爷现在的方位天涯海角?

    许梁突然感到一阵胸闷气短,盐引关系到许府和梁府的井盐合作生意能否顺利开业,从而财源广进,腰包充实,好不容易诈来的一沓盐引契约,如果就此作废,需要重新申请,重新打点,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有精力!还不一定成功!抬头看见洪参政一脸似笑非笑,不由清醒过来,洪参政煞有介事的拿盐引契约说事,他心里肯定早有一套解决的办法。

    于是许梁一整衣袍,端正地朝洪参政拱手施礼,诚肯地道:“下官大意了,还请洪大人教我?”

    洪参政嘴角带笑,唰地一声把契约一收,昂首挺立,胸有成竹地道:“国忠不必担心,怎么说这都是许府的一笔正常生意,不能就这么可惜地黄了。本官在京师户部和盐运使司还有些使得上力气的关系,待本官修书一封,盐引一事,当不是什么难事。”

    许梁喜上眉梢,拱手施礼得更恭敬了,“如此就有劳洪大人了。洪大人仁义之人,来日必有厚报。”

    洪参政捋须轻笑,自得不已,“小事一桩,国忠切莫挂怀。”说着,洪参政瞟了黄推官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那么,归还富户们债务的事情”

    许梁哈哈一笑,心里忍着恼怒,大包大揽地道:“许某好歹忝为平凉同知,平凉府的事情就是我许梁的事情,洪大人放心,本官必处理得妥妥的。”说着,许梁微笑着朝黄推官问道:“黄大人,咱们要还人家多少钱?”

    黄推官又惊又喜,忙道:“大人,一共是两万一千两。”

    咝!许梁听了,突然感到一阵牙疼,两万两,又来一个两万两!

    事情圆满解决,洪参政和黄推官满意地告辞离开许府。路上,黄推官好奇地问洪参政:“洪大人,下官记得您老一直在外地做官,想不到您与京里的关系这么深厚?冒昧地问一句,您与户部哪位大人相熟?户部尚书还是左右侍郎?”

    洪参政捋须,笑得高深莫测:“其实本官与户部那几位大人连面都没见过。”

    “那必是盐运使司的关系咯?”黄推官转而问道。

    洪参政红着脸色摇头道:“惭愧,本官连盐运使司衙门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啊?”黄推官愕然。(。。)

第四百三十九章 晋级知府() 
两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许梁倒也不是出不起这笔钱,只是心里略有不甘。然而盐引的事情却不能耽搁,拖一天便要损失一天的进帐。

    虽说以许梁如今的势力,他即便是放开胆子卖私盐,估计陕西地面上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会去找他的麻烦。不过如此一来,许梁揽钱的吃相就未免难看了些。

    闷闷不乐地吩咐冯素琴从许府帐房里支取了两万两现银给黄道周送去,许梁连着几天都没有好心情。连带着贺虎臣等人前线连战连胜的战报,许梁看着兴奋度都小了许多。

    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八,天气晴朗,诸事皆宜。

    朝庭的旨意终于下到平凉府。

    平凉同知许梁,守卫平凉,平剿民军有功,擢升为平凉知府。参战诸将,各有升赏。

    传旨的是司礼监的一名中年太监,约摸三十多岁,满目风尘,看上去有些木讷,却有个极有大气的名字,姓杜,名量。杜量,肚量?

    平凉知府衙门里,许梁等一众知府衙门官员恭敬地接了圣旨,正要笑嘻嘻地起来,忽见杜公公又从怀里摸出另一册黄绢来,朗声念道:“陕西参政洪承畴接旨”

    许梁等人才知道这杜公公虽然一人传两道圣旨。

    陕西参政洪承畴,擢升陕西巡抚。

    众的注意力很快便由许梁转到洪承畴身上。没办法,一省首牧和一府知府,其份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知府衙门里的诸官员忙围着洪承畴和许梁连连道喜。许梁既然已经升任平凉知府。便正式成为平凉府的主人,当即客气地将杜量杜公公迎进正堂。命人上茶上点心,再不着痕迹地塞了两封银子。杜公公的脸色顿时就生动了不少。

    此时此刻,许梁终于成晋级,当了平凉府的一把手,自身的欣喜且不说,更让许梁惊讶的是,老上级洪承畴居然一跃而成为陕西巡抚,一省首牧,可喜可贺。

    虽然洪承畴,呃。现在应当是洪中丞了,虽然洪中丞几天前还伙同黄道周从许梁手里敲走了两万两现银子,但看在许梁升任平凉知府的份上,当然,更重要的是,洪承畴升任陕西巡抚的份上,许梁决定暂时原谅洪巡抚和黄推官了。

    接下来三四天,平凉城里很是热闹了一番,平凉府和周边府县得知洪承畴居然不声不响地升任了陕西巡抚。纷纷赶过来拜会,联络感情顺便混个脸熟。

    当然,众官员拜会洪巡抚的同时,多半要顺道恭贺许梁一番。只是从那礼单的厚簿上看,许梁感觉自己多半是附赠品,如同在菜场上称了一斤猪肉。店老板捎带的二两猪下水。话虽然粗糙,但许梁感觉很贴切。

    许梁有些伤感。干脆将知府衙门彻底让给新上任的陕西巡抚洪承畴,自己躲进许府里。眼不见心不烦。

    好在洪巡抚没打算一直在平凉府里呆着。陕西巡抚衙门在西安府内,如今凤翔府的民军已被官军彻底赶到了汉中府内,凤翔府算是明军的天下。洪巡抚上任伊始,事情却很多,军队补给,军粮调配,战死军士的抚恤,出缺官员的补充,落难百姓的安置,这些都是急需要这位刚上任的陕西巡抚决定的事情。

    杜公公在平凉宣旨后的第五天,西安府的巡抚衙门仪仗赶到平凉府,迎接洪巡抚回归西安府。

    许梁带着一众平凉府的官员恭送洪巡抚出城。

    平凉城东城门口,许梁与洪巡抚做着最后的话别,眼光有意无意地瞄向巡抚仪仗队伍中的那三辆马车,马车上鼓鼓胀胀,看外形便猜到洪巡抚上任伊始便收获颇丰。

    洪巡抚面色微红,尴尬地轻咳一声,将许梁拉到一边,感慨叹道:“国忠哪,你我缘份不浅哪,连升官都不带分开的。如今你已是平凉知府,往后对一府主政方向,有何打算?”

    连着几日众多平凉府周边府县的官员登门拜访,洪承畴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居然隐隐就有了上位者的气势,气度沉稳,语气威严,听这意思像是要临别前考量考量许梁这位新晋的平凉知府。

    许梁又朝那三辆马车上瞄了一眼,撇嘴说道:“待中丞大人将下官所需的盐引拨付到位后,下官决定联合平凉府的大小商贾,大力开发井盐生意,将陕西的井盐事业做大做强,争取将平凉府的赋税收入水平跨入一个新的台阶。”

    “咳咳”洪巡抚被呛了好几口,连连咳嗽,语重心长地劝戒道:“国忠,一府之治,民户,赋税,城防,教化,农桑,样样都不可荒废,当然了,发展井盐生意,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许梁用特真诚的眼光看着洪巡抚,问道:“巡抚大人打算什么时候将盐引的事情办下来?”

    洪巡抚非常自信地大手一挥,道:“如今本官身为一省首牧,些许盐引的事情,也就本官便向户部递句话的事儿,呃,国忠你这么看着本官做甚?”

    许梁的眼神很受伤,忧怨地问道:“洪大人是不是早就知道朝庭要擢升您为陕西巡抚,是以才敢在盐引一事上大包大揽?”

    洪巡抚老脸一红,顾左右而言他,“说起来,国忠你可知道其实这陕西巡抚的人选该是你的。”

    “恩?这是为何?”

    洪巡抚凑到许梁耳边,小声地说道:“这一切还得感谢三边总督武之望。武大人临走前,向朝庭上了一道折子,举荐本官为延绥巡抚,举荐国忠你为陕西巡抚,只是不知为何,最终我成了陕西巡抚,而许梁你仅公升任了平凉知府。”

    许梁怔住了。自武总督自杀后,许梁已很有些日子没有听到武之望的名讳了,万万没有想到。武之望临死前居然还为自己和洪承畴的仕途出了最后一把力。

    许梁鼻子一酸,感叹道:“武总督对下官的厚爱。下官无以为报。”

    “是啊,”洪巡抚也动情了。眼眶红红的,眺望北方,担忧地道:“请求为武总督追封的折子早就逞往京师了,如今连你我的任命都下达了,为何武总督的事情还杳无音讯?”

    许梁黯然,尽管许梁自认自己在平凉府内可以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