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许梁急着见乔尚书,倒不是关心韩王谋反的事情,这种事情许梁做局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再往后便不是自己能管到的事情了。许梁关心的是,乔尚书对自己的态度。虽然猜到乔尚书必然会恼恨自己,但没能亲眼见到,总还抱有一丝幻想。
如今乔尚书第三次拒绝见自己,许梁便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想到自己又在朝庭里树立了刑部尚书这么一个强敌,心情便很沮丧。
郁闷地上了软轿,刚要打道回许府,自知府衙门侧门里小跑出来一名京营士兵,士兵走到轿边,陪着笑脸,隔着轿帘,朝许梁说道:“许大人留步。”
许梁心中一惊,掀开轿帘,欣喜地问道:“可是尚书大人忙完了,要见下官?”
士兵错愕了一会,摇头道:“不是!是牢里的原安东中卫指挥同知黄子仁要见您,让小的给您带个口信。”
许梁听说不是乔尚书回心转意,而是已经被关到府衙大牢里的黄子仁要见自己,不由大失所望,唰地一声放下轿帘,许梁沉声道:“不见!”
软轿启动,上了平凉街道,走到一处人少的拐角,侍卫长戴莺莺靠近了轿子,迟疑着说道:“相公,黄子仁想要见你,多半是要向你求救。你与他相识一场,在建昌的时候情如兄弟”
许梁打断她道:“自从我被押解进京,黄子仁不但袖手旁观还大肆挖我的墙角之后,我与他便不再是兄弟!”
戴莺莺嘴唇动了动,还待说什么,终于轻叹一声,什么也没说。
许梁一行人回到城北的许府,软轿刚要抬进正门,戴莺莺忽然轻咦了一声。
许梁问道:“怎么了?”
戴莺莺眼睛看向街道尽道,疑惑地道:“那好像是黄夫人的轿子。”
许梁自轿内探出头来,左右看着,问道:“哪呢?”
戴莺莺道:“走远了,看不见了。”
许梁便哦了一声,把头缩回轿内。软轿在许府内小广场上停稳,许梁自轿内出来,迎面便见大夫人冯素琴和三夫人楼仙儿两人一前一后,迎了过来。
“相公回来了。”两人甜美的嗓音问道。
“嗯。”许梁应一声,一手拉过一人,当先往许府后院走去。冯素琴和楼仙儿轻笑着跟着。
进了内院,冯素琴便轻声道:“方才表妹来过。要见相公,相公不在,我便将她打发回去了。”
许梁听了,不置可否。
冯素琴又道:“表妹说,她明儿还来,看那样子,非要见着相公不可。”
许梁顿了顿,沉声道:“我知道冯敏儿见我是为了什么。韩王谋反,那是通天的案子!若是以前,黄子仁还认我为大哥,那说不得我便拼了这身官袍不要,也要救他一命。如今我们两人形同陌路,他是他,我是我,他的事情,我不会插手!”
冯素琴听了,脸上闪过一丝不忍之色,见许梁说得郑重,便缓缓点头,又问道:“那明儿表妹要是再来,该如何回应她?”
“不见!”许梁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
次日一早,冯敏儿看着紧闭的许府大门,欲哭无泪。(。。)
第三百二十四章 固原兵变【上】()
这天天气晴朗,虽然冬天里的太阳没有多高的温度,但照在人身上多少还有些暖意。正因为了有那一丝暖意,平凉大街上行走的百姓便比平日多子不少,平凉城的街道,也就热闹不少。
由知府衙门朝东门方向的主街道上,更是热闹得紧。虽然沿路都有平凉游击军营的士兵守卫,然而围在道路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仍旧围了好几层,挤到前面的便牢牢地守住自己的紧要位置,围在后边的便探长脖子,专注地盯着慢慢走过的那排成长龙的京营官兵。
他们看的不是那衣着鲜亮战甲的京营官兵,而是队伍中的两辆黑色马车,马车四周车帘紧闭,看不清里面的物件,然而不少百姓都知道,里面关着的,一个是安东中卫指挥使叶延庆,一个是指挥同知黄子仁。
今天是他们两人押解进京的日子。
两辆马车徐徐走过,沿路引来一阵叫骂声,有几个胆大的看客将早备好的臭难蛋,烂菜叶子,馊饭菜朝马车上砸去,嘴里骂道:“狗官!”
临近东城门的一栋三层楼的小酒楼里,许梁坐在临窗的位置上,将楼下街道上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
许梁皱了皱眉头,却没说什么。
做陪的两位,一个是平凉同知陆一发,另一个是平凉推官黄道周。许梁今日宴请这两位官员,一来是与支持自己的陆,黄二人小聚一回,二来。也是替黄道周向陆一发赔礼道歉,为了帮助许梁设局。引着钦差张御史一步步往许梁设计好的方面去查证,陆一发着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受了不少白眼,黄道周为此还差点打了陆一发。
许梁怕手下两员骨干由此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隔阂,便特意将两位聚到一起,只是不知道为何,特意选在今日,又特意桃中了这家靠近东城门的酒楼。
三人静静地看着两辆挂满了各类脏东西的马车徐徐出了城门,在三百名京营官兵的护送下上了官道,消失在官道尽头。
“两位钦差要回京了。”黄道周收回目光,说道。
许梁缓缓点头。轻笑道:“没想到乔尚书醒悟得这么快,居然想出这么一招,他要回到京里,咱们后面的布置可就完全用不上了。”
黄道周感叹道:“下官当年刚中进士的时候,乔允升便在朝庭里当了四十多年官了,以他这样的眼力和手腕,能想出这一招,抽身事外,一点也不稀奇。韩王谋反。光凭半件似是而非的龙袍,还定不了堂堂韩王爷的罪名,从调查到定罪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乔尚书请求朝庭另派专人调查也说得过去。只是乔尚书若是等他回到京城以后。大人便有些麻烦。”
“是啊。”许梁感叹道,“姜还是老的辣,这话果然一点都没错。乔尚书随随便便出手。咱们便只能干瞪眼。”
平凉同知陆一发道:“大人,乔尚书原本的来平凉的目的便是查证王公公的死因。如今他急着回京,王公公的案子也能尽早结案。”
“只是他这一回京。韩王谋反案很有可能便会转交给锦衣卫或东缉事厂来调查,这两拨人,咱们可是插不上手的。”许梁道,“好不容易挖了个坑,到最后却中能在边上看着别人表演,多少会有些失落啊。”
黄道周和陆一发听了,知道许梁是在说玩笑话,配合地哈哈大笑。
笑了一阵,三人端酒吃菜。过了会,许梁道:“如今安东中卫和韩王府一时半会威胁不到咱们了,余下的便只有一个张凤奇。西城门一案,张知府的手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咱们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把这条证据捅出去,张凤奇这知府他就当到头了。到时候,平凉府可就是咱们三人的天下了。黄道周你满脑子的设想计划,本官保证,都会统统实现的。”
许梁说得眉飞色舞,鼓舞人心,陆同知淡淡地陪笑着。然而黄道周会兴致不高,看眼许梁和陆一发,担忧地道:“大人,张知府眼下还是不动他为好。”
许梁吃惊的问道:“这是为何?”
黄道周叹了口气,道:“十一月初三的时候,圣上再一次组织廷推,张知府的恩师,左都御史曹于汴成功入阁,成为内阁大学士。大人已经开罪乔尚书和张御史了,若是再把身为内阁大学士的曹于汴再得罪狠了,大人哪,咱们前途就大大不妙了。”
许梁愣了愣,没料到左都御史曹于汴会这么快成为内阁大学士。曹某人权位提高,显然对许梁来说,并不是件好事。许梁自身为了一个小小的正四品平凉知府的官帽子,都历经磨难,至今还差半步之遥。而曹于汴那老棺材瓢子短短半年时间,居然从左都御史一跃而成为内阁大学士。
人比人,真得气死人哪!由此也可见,什么功劳啊,政绩啊,都是狗屁,拥有圣眷才是升官发财的不二法门!
一转眼的时间,许梁心底便想了许多。黄道周和陆一发都静静地看着脸色变幻的许梁,等待他从沉思中清醒过来。
许梁的脸色渐渐变得坚定,抬眼朝黄道周和陆一发哂然一笑,无所谓地道:“虱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反正曹老头早已经看本官不顺眼很久了,我们即便是毫无动作,曹老头也绝不会放过我,与其如此,倒不如把张凤奇拉下马。这样,本官被打压的时候,也不至于觉得太吃亏。”
黄道周愣了愣,看着许梁呵呵直笑。陆一发不由在心里感叹,“张凤奇啊,张凤奇你抢谁的位置不行,非得去抢许梁的?”
如此又过了两天。
钦差乔允升和张年运忽然召集平凉城内的官员开会,会上,乔尚书简略地透露了些王公公一案的查证结果,纯属意外,没有人为因素!好叫众位官员放心。
众官员大松口气的时候,乔尚书又宣布了一个更让人激动的消息,韩王谋反案,已交由圣裁,自己与张御史在平凉担搁了好些日子,该返京了。连日子都选好了,十二月初四,诸事大吉,宜出行,宜嫁娶。
众官员大喜,随即发觉神态不对,又摆出一脸挽留的神态,请两位钦差再多住几天,多体会一番平凉城的特色菜肴。
然而两位钦差去意已决,诸官员只得作罢。当晚,由平凉知府张凤奇包下了平凉城里最豪华的酒楼,权当钦差大人的送别宴。
当晚宾主尽兴。
十二月初四那天很快便到来,自前一天夜里,平凉府忽然下起了小雪,待到早晨,雪有越下越大的迹像,草地上都铺了薄薄一层白色。
许梁起了个大早,梳洗好了之后,着了身棉夹袄,棉裤,外套件貂皮披风,脚上套双牛皮靴子,如果头上再戴顶毡帽儿,活脱脱一个草原勇士。
他慢条斯理地在清扫一空的场中打舞了一套入门刀法,又将戴莺莺前些天才传授的一套刀法练了一遍。话说许梁的入门刀法已要练到了许梁所谓的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连戴莺莺都惊奇不已。
慢条斯理的舞刀,再慢条斯理的喝着粥,就着刚起锅的油条,许梁吃得香甜。
“相公,您今儿不去送送两位钦差大人吗?”戴莺莺盯着许梁手中的半截黄灿灿的油条看了好久,终于忍不住问道。
“是啊,相公,你吃得也太慢了!”楼仙儿也跟着说道,“我和冯姐姐都早吃好了,就等相公你了。”
许梁瞪了楼仙儿一眼,叹息道:“唉,难得清闲下来,细细品味一根油条,美好的意境就这样被你们两个给打岔打没了。”
“嘻嘻。”楼仙儿根本就不惧许梁。
许梁摇头道:“两位钦差不待见相公我,他们走的时候平凉城的许多官员都会去相送,我就不去给钦差大人心里添堵了。”
许梁说完,将手中那根捏道凉了的油条三两口咽了下去,又伸手去盘子里拿另一根。
便在这时,平凉推官黄道周飞奔着跑进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朝许梁叫道:“大,大人,不好了,固原兵变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固原兵变【中】()
黄道周说完,许梁还只当黄道周是在开玩笑。
固原城乃朝庭九边之一,三边总督府所在地,一直有重兵把守。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发生兵变?
然而黄道周大冷的雪天,额头上却见汗,焦急的样子告诉许梁,他没有一丁点开玩笑的意思。
黄道周又重重地说了一遍之后,许梁才惊愕地张大了嘴,怪叫一声,扔下手中的吃食,起身就大声叫着准备马车,屋内戴莺莺急忙回屋,飞快地换身衣裳,带了武器便紧跟过来。
好在青衣卫的反应向来很迅速。一盏茶的功夫,一队青衣卫便拥着一辆马车待在许府外边。
许梁三两步登上马车,戴莺莺呼啸一声,马车便开起朝知府衙门而去。忽的黄道周大呼小叫地追上来,抓着车夫的一只手,也跟着上了马车。
“大人,下官与你同去。”黄道周呼着热气说道。
许梁点点头,忽的摸出随身带着的梁军令符,递到马车外,朝外喝道:“传令邢中山,带两个营的梁军在城外等候待命!”
马车外的两名侍卫拱手接过令符,领命而去。
一行人急匆匆地赶到知府衙门口,见驻守的京营士兵正在集结,进出的官员胥吏行色匆匆,一派肃杀的气氛。
许梁和黄道周朝里走的时候,迎面正遇上乔允升,张年运和洪承畴三人往外走。
“大人,什么情况?”许梁朝三人拱手问道,这种时候。也不分亲疏了,眼睛看着三人。
乔尚书沉声道:“固原城里发生兵变。乱军攻陷了州衙和州仓库,目前乱军正围着三边总督府。老夫正要带人前去解救。”
“下官已命梁军在城外集结。随时听候尚书大人调遣!”许梁忙肃然说道。
“好,那就随老夫出城吧!”乔尚书点点头,沉声说道。说罢便与张年运和洪承畴三人往府门外走去。
驻守的京营将领大声喝斥着,催促官兵们加速集合。
许梁见状,也顾不得进府衙里面了,转身朝外走,走了两步,发现黄道周还紧紧地跟着,不由回头说道:“黄大人。固原危难,但平凉城的安危也不能放松!你就不要跟着去了,留在府里,守住后方。”
“啊?”黄道周错愕会,终于也清醒过来,如果府衙里的大人们都赶去固原了,谁还留守平凉?然而黄道周内心里更想跟着去固原,便迟疑着说道:“平凉有府台大人看着,不会出什么问题。”
许梁顿了顿。朝府衙深处看了眼,道:“我信不过他。”
黄道周马上反应过来,点头道:“那下官就留在府里,等着大人的好消息。”
这时。又一个声音叫道:“许大人,末将与你同去!”
许梁循声看去,却是固原游击将军李英。只是此时的李将军全无半点将军的风采。眼里布满血丝,满脸疲惫。一身甲胄上面血迹斑斑。头盔也掉了,配剑也不知道丢到了哪里。腰畔只挂着只空剑鞘,一双靴子上面磨破了好几处口子,被雨水一浸,湿搭搭地在脚边留下一串水印子。
许梁吃惊地问道:“李将军怎么在这里?”
李英红着脸色羞愧地道:“固原兵变,末将自营中突围之后便一路赶来向钦差大人报信。”
黄道周道:“李将军自昨天兵变时起程,连走了一夜才赶到平凉。”
许梁看着李英将军便有些暖意,问道:“还撑得住不?”
李游击道:“没问题。”
既然李游击说没问题,许梁便把他带上,想要留李将军坐马车,李将军却死活不肯,硬是骑了匹马跟着。
此时两位钦差带着京营官兵已经出了城门,许梁见知府衙门外边停了好几辆马车,马车上都装满了大包小包的货物,平凉推官黄道周领着几名衙役,正马车上将东西卸下来。许梁便猜到这多半是两位钦差大人想带回京城去的土特产。只是十分不凑巧,刚运出府衙便遇上固原发生兵变,一时起不了程。
许梁等人赶到西城门外,见平凉游击副将龙峰领着几名亲兵站在城门口,见许梁的马车过来,龙副将便上前行礼。
许梁厉声说道:“龙将军,部队出城以后,平凉城四门关闭,全城戒严!未得我军返回,不得打开城门!”
“末将领命!”龙副将大声应道。
许梁等人出了西城门,身后的城门便徐徐关闭,龙副将站在城楼上向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