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强梁-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大人,我们是无辜的”

    “许大人,我们只是奉命行事”

    “许大人,快发馒头吧,都快饿死了!”

    牢里的卫所官兵七嘴八舌地叫着,乱哄哄的。站在栏杆边上的人便探手出去想要抓一两个馒头过来,不过,很快便有一块戒尺打过来。

    “肃静!”龙峰见状,大吼一声!

    众卫所官兵受他这一吼,惊惧着慢慢安静下来。

    龙峰朝许梁做了个请的手势,自觉地退到许梁身后。

    许梁上前,随手自身边的筐内抓了个馒头,放到嘴边,闻着升腾的热气,赞道:“这馒头真香!”

    牢内顿时暴出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众卫所兵眼巴巴地看着许梁。

    许梁朝众人笑了笑,蛊惑地问道:“你们饿不饿?”

    “饿”

    “想不想吃?”

    “想!”

    许梁将手中的馒头咬了口,吃了下去,只得又是一阵的吞咽口水声音,不由笑得更加迷人了,道:“想吃馒头很简单。只要你们把你们守西城门这两天时间内,所看到,所听到的事情都说出来,只要每人能说出十件不一样的事情,便能得到两个馒头。如何?”

    众卫所官兵迟疑着看着许梁,没人作声。

    许梁露出个鼓励的眼神,问道:“谁愿意第一个出来试一试?这馒头,很香的哦。嗯,现在还热乎乎的,一会凉了就不太好吃了。”

    卫所官兵,相互看看,终于有三个人迟疑着举起了手:“大人,我们来说。”

    “好,很好!”许梁笑道,指着这三人道:“把他们带出去。”

    便有梁军士兵打开牢门,将三人领了出去,在外边的十几个隔开的小房间里,早有备好的纸笔和记录人员,对三人所说的事情详细记录下来。

    牢内的卫所官兵迟疑着,小声商量着,却再没有人举手,很显然,众人都在等先前那三人的结果。

    许梁也不着急,慢慢腾腾地将手中的馒头啃完。早有梁军士兵抬了张椅子进来,恭请许梁坐下。(。。)

第三百零九章 罩黑蓬布的马车() 
一盏茶的功夫,那先前出去的三人面有喜色地回来,喜滋滋地在十几筐热馒头面前左挑右选了一阵,各自挑了两个自认为个头最大的白馒头重新进了牢里,连走边大口吞咽。

    许梁轻笑道:“看来这三位回忆得很顺利。”

    现成的例子摆到眼前,令不少卫所官兵都放下心来,众人纷纷举手。便又有二十多个卫所官兵走出去回忆。

    又是一盏茶的功夫,二十多人顺利回来,手上各自捧着两个馒头。

    这下子,几乎所有的卫所官兵都举起了手,热切地盼望着早一刻轮到自己出去问话,好早一点吃上热馒头。

    许梁背着手从牢里出来,铁头手里抓着一叠写满字的笔录迎上来,喜滋滋地向许梁报告道:“还是少爷有法子,这一会,便得了这么多笔录。”

    许梁轻笑一声,看着喜滋滋地录完笔录回牢内领馒头的卫所官兵,说道:“笔录录完之后,青衣卫仔细排查,肯定能从中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铁头摩拳擦掌,“少爷放心,我一定查清楚。”

    四百多人的笔录,一时半会却是做不完的。留下几个把总和青衣卫在现场监督,许梁和龙峰,铁头等人便回中军大帐,美美地吃了顿龙峰特意准备的午宴。待到午宴结束,笔录也做完了,许梁等人便回到许府里,铁头自去安排人排查笔录。

    许府的三位夫人迎过来,拥着许梁进府,大夫人冯素琴轻声说道:“相公。上午的时候,平凉推官黄道周大人来府上了。”

    “唔。黄大人说什么了吗?”许梁问道。

    “黄大人来问,什么时候能够打开城门?”冯素琴说道:“西城门事件之后。平凉四城门已经半闭五天了,城内城外的百姓商贾都颇有意见,平凉知府张凤奇催着黄大人好几次。”

    许梁想到,调查西城门事件不知都何时能够有眉目,平凉城里有几万军民,长时间关着城门也确实不是个事。便沉吟着点头说道:“今日便开城门吧。”说罢,许梁招手叫过一名青衣卫,吩咐他去通知城防营的梁军打开城门。

    冯素琴拍手雀跃,“太好了。城内的皂膏早就卖空了,几家店铺也早就断了货,城门开了,正好抓紧时间补货。”

    许梁连咳几声,提醒道:“注意形象,形象!”

    冯素琴闻言紧张地看四周一眼,见除了戴莺莺和楼仙儿两人在掩嘴偷笑外,路过的侍卫家丁们都低着头行色匆匆,忙掸平了裙摆。摆出端庄的仪态,一手搂住许梁的胳臂,依偎着朝里走。

    许梁目不斜视,嘴里却轻声说道:“过了。过了啊!”

    冯素琴却充耳不闻,搂得更紧了。

    身后的戴莺莺和楼仙儿两人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嘻嘻。”

    第二天。许梁看见铁头顶着双熊猫眼站到自己面前,不由得吓了一大跳:“阿铁。你昨夜做贼去了?”

    铁头叫苦连天:“少爷,昨夜我审了一夜的笔录。眼睛都快看瞎了。”

    “啊?那辛苦辛苦!”许梁暗叫一声惭愧,昨夜自己倒是搂着偎香倚玉,睡得香甜。却没想到铁头会为了审笔录一夜未睡。“看出什么蛛丝马迹没有?”

    铁头呵欠连天,扬了扬手中一张纸,道:“按照少爷的意思,青衣卫将那四百多卫所官兵所能想起来的事情都记了下来,找出了出现次数最多的二十件事件。”

    这时,冯素琴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名端了早点的丫环,叫道:“相公,早点备好了。”

    许梁朝院中的小圆亭石桌上一指,“先放那。”又问铁头:“你吃过没?”

    铁头连忙摆手道:“我一会去厨房找点吃的。”

    许梁摆手道:“何必麻烦,走,咱们边吃边聊。”

    “这”铁头还在犹豫,许梁不由分说,拉着他进了亭子,强按着铁头坐下了。

    冯素琴见状,笑了笑,示意丫环将早点放上,又吩咐另一个丫环再去端些早点过来。许梁这才注意到桌上只备了两份碗筷,想是冯素琴打算与自己吃的,现在多了个铁头,冯素琴只得添加碗筷。

    许梁歉意地朝冯素琴笑笑,冯素琴撇撇嘴,仿佛在说,你叫都叫了,还看我做什么?

    铁头也注意到这个情况,顿时涨红了脸,坐立难安,局促地道:“少爷,我不饿,要不你先和大夫人吃早点,我先去外边转转?”

    冯素琴温和地笑道:“铁管家没关系的。我已叫人去拿碗筷了。”

    许梁喝了口粥,道:“阿铁你坐这,我看了有疑问也好问你。”

    铁头这才小心地坐了。

    许梁边吃边看,忽的噗嗤一声,一口将吃进去的清粥喷了出来,然后不住地咳嗽。许梁指着纸上写着的事件,哭笑不得地朝铁头道:“这上面都记了些什么啊这是?第一条,进城拉粪的牛车,出现了一百七十八次?”

    冯素琴愕然地看着铁头。

    铁头脸色一红,难为情地道:“据卫所官兵回忆,那两天确实有几辆拉粪的牛车进出西城门,由于味道太大,许多卫所官兵都看见了,是以许多人都记上了这一件事情。”

    许梁听了,怔了半晌,摇头苦笑不已。

    冯素琴好奇地问起怎么回事,铁头便将许梁想从进出西城门的物件上入手调查的想法说了。

    “第二条,一件红衣赏的卖菜大婶进城,出现了一百二十一次?”许梁又问道。

    铁头脸色就更红了,“这位大婶我也见过,她本就住在平凉城西郊,经常进城卖菜,又偏喜欢穿红着绿,看上去十分显眼,是以,许多官兵都印像深刻。”

    “唉”许梁叹息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铁头见许梁脸色不太对,便道:“少爷,这头两条确实不靠谱,您看第三条,第三条就有价值多了。”

    这时,丫环们将添加的碗筷,点心端了上来,冯素琴自顾自小口地喝粥。

    许梁低头看去,不由念出声来:“第三条,一个身穿藏青道袍的道士拿着根算命的旗幡进城,旗幡上写着“神算子”,出现了八十九次”

    噗!咳咳!这回把冯素琴给呛到了,她红着脸不好意思地道:“这粥太烫,你们继续!”说罢,冯素琴又小口喝着粥,刚喝一口,又是噗地一声全吐了出来,这下再也忍不住了,放下碗,伏在石桌上,掩着头,肩膀一耸一耸的,显然在强忍着笑意。

    铁头脸红得就跟块大红布似的,恨不得地上开条缝好让自己钻进去。许梁无奈地摊手说道:“想笑,你便笑吧。忍着笑,好累人的。”

    “咯咯,哈哈哈!”冯素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上气不接下气。

    许梁无奈地看着她,过了好一会,冯素琴才忍住笑,抽出手帕擦着脸上的泪水。

    许梁问道:“好笑吗?”

    冯素琴不由自主地点头,忽感觉不对,又连连摇头。

    许梁白了她一眼,又朝纸上看去,连看了十几条,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件,不由瞪了铁头一眼。

    铁头很无辜地看着许梁,暗道,这可是照少爷你的意思做的,可不能全怪我。

    许梁放下纸,抚头叹气道:“阿铁,照这个样子排查,很难取到想要的结果。”

    铁头点头承认了,“我觉得也是。”

    冯素琴插嘴说道:“相公,铁管家,你们的想法,我也听明白了。在我想来,既然相公怀疑叶指挥夺取西城门另有目的,那咱们就不妨从这方面去想,有什么事情是在梁军守城的时候干不成,非要把梁军支开才能做的。”

    许梁一愣,拍腿称赞道:“说得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做什么事情是非要把梁军支开呢?”铁头疑惑地道,“西城门也就是一座普通的城门,除了进出城外,也干不了别的事情啊。”

    冯素琴揉着额头,苦想一阵,道:“我记得但凡进出城门的车辆,货物城防营都要打开检查的。那么,叶指挥要夺取西城门,必是要送一些不方便检查的东西出城,或者进城。”

    “比如?”许梁听着眼神越来越亮,看着冯素琴鼓励道。

    “比如,武器,火药,违禁物品等等。”冯素琴道,“但凡这类东西,进出城门的时候,多半是会放在箱子里,或者盖上蓬布,总之就是不让人看见。”

    许梁缓缓点头。

    铁头噔的一把坐起,抓过石桌上那纸,指着最后几条兴奋地叫道:“我想起来了,少爷,夫人,笔录上第十八条,有几辆罩黑蓬布的马车未经检查便放行出城,这事,出现了四十八次。”

    许梁取过那纸,仔细看了看,点点头,对铁头沉声说道:“这多半便是咱们要找的东西,阿铁,你去把记得这件事的那些官兵找来,再详细询问清楚。”

    “哎。”铁头兴奋地应一声,急急地离去。(。。)

第三百一十章 打草惊蛇() 
铁头一早出去,傍晚时分便匆匆赶了回来。找到许梁,铁头难掩脸上的激动之色。

    许梁见他这副模样,便猜到调查的事情必有收获,也不着急,静静地等铁头开口。

    “少爷,不出所料。那些罩黑布的马车果然有问题。”铁头道,“经过详细询问,还有一个重大发现。那些马车并不是同一个时期出的城,而是在不同的时段,被城楼上的卫所官兵看见的。据详细比对,至少有五批这样的马车在两天时间内出了城,不知去向。”

    许梁震惊地问道:“一批出城的马车有几辆?”

    “至少有七八辆。”

    “也就是说,至少有四五十辆装戴不明物品的马车出了城?”许梁问道。

    “是的。”铁头肯定地道,“而且,据分布的平凉的侦缉处探子打探的消息,城里的叶家车马行在事发头两天,有人在车马行里预定了十二辆马车,至昨天城门重要打开时方返回城里。我已经派人去车马行调查了。”

    许梁点点头,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那几十辆马车里装的是什么,但至少不是寻常物件。许梁越发肯定里面有阴谋。而且依目前的情况看,安东中卫肯定涉事其中。许梁嘱咐青衣卫暗中加强对安东中卫指挥使叶延庆和指挥同知黄子仁的监控。又从鸡头山大营中抽调一营人马入驻平凉,加强进出平凉的盘查力度。

    安排了这些事情后,许梁刚回到书房,便有青衣卫侍卫来报:“大人。牢里的胡小勇请求见您。”

    许梁闻言一愣,算了算时间。自上次许梁给出两天期限后,到现在刚好是两天时间。胡小勇这个时候要见自己,多半是要坦白了,只是到最后关头才想着坦白,可见他还是抱有侥幸心理。

    “他可是想坦白了?”许梁轻笑道。

    侍卫一脸不屑,道:“大人给了两天期限,属下看时间到了,便按命打算把他了结了,没成想这小子一听属下要送他上路,立马就痛哭流涕地吵着要见大人。”

    许梁哑然失笑。没想到胡小勇不是抱有侥幸心理,而是怕死。

    许梁进了地牢里,在那间小房间里第二次见着胡小勇。

    胡百户这回神态就丰富了许多,怨恨和恐惧情绪纠结在脸上,见着许梁,扑到许梁脚边,一把鼻涕一把泪:“许大人,小的知道错了。小的什么都愿招,只求大人放小的一条生路。”

    许梁一脸嫌弃之色。沉声道:“本官到这牢里来,可不是为了听你痛哭流泪的。”

    胡百户手腿并用,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脸沉痛悔恨地低头说道:“小的坦白。叶指挥抢夺西城门的守城权,是另有目的。”

    “什么目的?”

    “他要偷偷运一批武器出城!”胡百户道。

    果然有猫腻,许梁身子微微前倾。问道:“武器哪来的,要运到哪里去?”

    胡百户摇头。道:“这小的真不清楚。许大人你也知道,小的仅仅是个小小的百户官。上面大人们的许多事情,小的并没有权利知道。”

    “那你是怎么知道叶指挥要运的是武器?”许梁看起来根本就不相信他,蔑笑着问道。

    “嘿嘿,原本这些小的也是不清楚的。”胡百户讪讪地道:“只是小的奉命守卫西城门,指挥同知黄子仁大人给小的指令便是接应一批罩了黑蓬布的马车出城。小的虽然没有打开马车上的蓬布,但几次仔细留意,还是叫小的看清了马车上的东西,正是崭新的成批成批的朴刀弓箭。小的记得十分清楚,那些马车分作五批,每批八辆到十几辆不等,隔三四个时辰便安排出一次城门。”

    “那些马车最后去了哪里?”许梁此时已经信了七八分。

    “许大人,小的以我人格担保,小的真不知情。小的只知道那些马车出了城之后便朝西边走。”胡百户叫道。

    许梁冷冷地看着他,呸了一口,“就你这样,也有人格?”

    胡百户尴尬地道:“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许梁哼哼一声,挥手让侍卫把胡百户重新押回牢里去。胡百户挣扎着叫道:“许大人,小的知道的全说了,你怎么还不相信我?求求您了,把我放了吧?”

    许梁撇嘴说道:“若是证实你所言非虚,自然会放你出去。”

    许梁完全相信胡小勇的话,叶指挥不惜得罪自己也要夺取西城门的守卫权,目的正是要送一批武器出城。然而安东中卫这两年日渐没落,军士常年不发军饷,卫所本身就穷得叮当响,根本就没有能力再弄来这么几十车武器。

    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