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建兴走时,还是把钱放在了蓝铃儿的床上,蓝铃儿执意把钱塞回到他的手里。
“普建兴,如果你真的想为女儿做一点什么,就把钱存起来,等她长大以后再亲自给她,我是不会沾你的钱的,你妈之前张口闭口就说我看上了你家的钱,可庆幸的是结婚两年来,我从来没有见过你家的一分钱,所以你妈的那个罪名可谓是莫须有的,现在我如果接受了你的钱,不是坐实了这个罪名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普建兴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蓝铃儿和老妈吵架回到了娘家以后,他每次看见蓝铃儿,常常被蓝铃儿一番言辞犀利的话说得哑口无言,这些话虽然锋利,但是句句属实。让人无可辩驳。
普建兴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话中突然间明白过来,自己两年来的婚姻,忽略了蓝铃儿的感受,让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可是这一切都太迟了,等他明白过来想要弥补她的时候,她已经对他失望透顶,她对他的感情已经荡然无存,更要命的是,他被老妈逼迫着离了婚,彻底失去了蓝铃儿,他才发现自己的老妈这辈子害苦了他,之前每次蓝铃儿对他控诉老妈的不是,普建兴都很不耐烦,觉得蓝铃儿斤斤计较,不宽容大度,老是对老妈吹毛求疵。现在他才真正明白,老妈对蓝铃儿的一些做法确实是太苛刻。他之前就像是猪油蒙了心,怎么就看不到呢?
都说旁观者清,确实如此,普建兴自从为了工资本和老妈闹翻,又因为老妈的逼迫离了婚,就自己一个人吃住在学校。每当午夜梦回睡不着觉的时候,想起蓝铃儿的那些话,想想自己一直纵容老妈对蓝铃儿的那些刻薄和刁难,自己就后悔得要命。自己以前,为什么就一点感知都没有呢?可是现在失去了才知道,却已经来不及了。
很快,如意半岁多了,因为有蓝妈帮忙带孩子,如意又是个很乖的孩子,蓝铃儿很轻松。她把屋后那些空着的猪圈鸡圈充分利用起来,养起猪和鸡来,反正她种在空间里的菜长势那么快,也吃不完,她可以用来养鸡和猪,蓝铃儿买了一台小切菜机,用切菜机几分钟就可以切一大筐菜,而且切得很细,就适合喂鸡猪。
林巧巧和刘晨光已经结婚了,住的是林巧巧所在单位分的一套福利房。
他们周末的时候常常到蓝铃儿的小院玩,用林巧巧的话说蓝铃儿的小院是他们周末的休闲胜地。雅静舒适漂亮的小院,再加上蓝铃儿出色的厨艺,让他们流连忘返,连林巧巧的老妈都骂林巧巧到南村来,在蓝铃儿小院的时间都比回娘家的时间都多。
刘晨光在县政府工作,做的是文秘工作,因为他做事踏实,领导喜欢带着他出行,这样,领导吃喝接待的事情就理所当然的由刘晨光料理。
那次,上面来了一个大领导,刘晨光的领导很重视,想要上面来的大领导满意,就得在接待的行程单上大做文章,要弄得有特色,可是南县这个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些饭店也大同小异,人家大领导什么没有见过?要弄一个让大领导感觉新鲜奇特的东西还真不容易。
刘晨光的直接领导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个特别的花样来,他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晨光。要求他务必想出一个让大领导感觉与众不同的满意的地方吃饭。
南县城里的饭店,差不多有一点档次的,刘晨光他们都去消费过,几乎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个任务可难住了刘晨光。
那天刘晨光愁眉苦脸的回到家里,林巧巧看他耷拉着无精打采,问起来,刘晨光把他的苦恼和林巧巧说了。
ps:谢谢蓝精灵宝贝小乖乖的礼物,谢谢大家的推荐票!
第44章 无心之柳()
44。无心之柳
那天刘晨光愁眉苦脸的回到家里,林巧巧看他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问起来,刘晨光把他的苦恼和林巧巧说了。
林巧巧想了想道:“在南县这个小地方,还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餐馆,特别是自从我吃了铃儿做的菜以后,南县那些餐馆里的菜都比之逊色多了。你们领导也是,南县就这么几家像样点的餐馆,没有什么特别的,总不能让你变一个出来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刘晨光刚才听林巧巧提起蓝铃儿做的菜,不禁灵机一动,“巧巧,你说要是让铃儿在她的小院里做一桌菜请这位大领导去吃怎么样?”
林巧巧听了拍手道:“对啊!铃儿做菜的味道比南县那些大餐馆里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铃儿的小院环境清雅,要说有特色,恐怕没有比她那里更有特色的了。”
刘晨光兴奋起来,“我们可以按餐馆里的价格给铃儿,让她也不亏。”
“是啊!这样还可以帮补一点她的生活,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我现在就打电话给她。”
林巧巧立刻就打电话给蓝铃儿。
蓝铃儿听了犹豫着说:“巧巧,我这手艺,糊弄一下你们还行,要招待省上来的贵客,恐怕不行。那些大领导,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我能做的,无非就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到时候把事情搞砸了,刘晨光不好向他的领导交代吧!”
林巧巧道:“铃儿,那些大领导就因为吃多了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偶尔吃一顿你这样清淡但是绿色纯天然的家常菜,可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
林巧巧的话蓝铃儿相信,那时候的农家乐还不盛行,自己做这么一顿饭,就算是农家乐的意思吧!自己种的蔬菜,没有施过任何的化肥,自己养的鸡也没有喂过饲料,猪也是吃菜长大的。这样的食材,再加上灵水作调料,既能够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又让它的滋味纯正独特。
蓝铃儿本着帮刘晨光一把的目的答应了刘晨光他们的提议,刘晨光又把他的计划告诉了他的领导,刘晨光的领导姓施,施领导听了刘晨光的描述,觉得如果属实,确实是个好主意,但是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决定亲自前往考察一下。
刘晨光打电话给蓝铃儿,说施领导下午要来考察,让蓝铃儿下午准备一桌菜。
蓝铃儿把如意交给了妈妈,杀鸡宰鱼蒸煮煎炸弄了一桌菜出来。
刘晨光陪着领导和其他的一些同事来到小院的时候,蓝铃儿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一群人来到小院的门口,看见门外那片烁烁的红玫瑰,便惊叹不已。推开院门,入目的是一片葱绿,一片姹紫嫣红,好一个幽静又活色生香的小院,比刘晨光描述的更加美丽,原以为只是一个种满了果树的农家小院,再加上全部是自己种的菜,做菜的手艺也不错的话,倒是真的算是一顿有特色的宴请。
如今身临其境,才知道刘晨光所言不虚,小院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面干净的地面,几间普通的房子,摆设也不华丽,但是无处不精心的透露出主人的品味并不简单,那些果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那些玫瑰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且品种奇特。还有蔬菜,比一般的菜都要碧绿鲜嫩水灵。
女主人也不像一般的农妇,出乎意料的年轻,温婉,落落大方,举手投足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韵味,脸上安详自若又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微笑。而且全身上下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他们一行九个人,蓝铃儿做了十一个菜,用精致的盘子装着摆满了桌子,桌子是石头桌子,就在石榴树下,那时候正是五月石榴花开的季节,星星点点的红石榴花掩隐点缀在一片翠绿色中。在这样的景色中吃饭,本身就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美。
那菜看上去也是清爽悦目,入口味道鲜美纯正,它不像是一般餐馆里的菜,用各种各样的调味品调制出来,虽然味道可口,但是却吃不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而蓝铃儿做出的菜,却是完完全全保持着蔬菜本身的味道,只是这种味道更醇香可口。
一行人吃饱喝足,还坐在那里流连忘返,连连感叹这样的一个小院,是能够让人忘记工作的疲劳,忘记生活的烦恼的清幽之地。接待第二天即将到来的大领导绰绰有余,就算是那样见多识广的大领导,也未必感受到过这样令人清心怡人的环境。既有幽静雅致的环境,又有农家田园的浓浓的生活气息。还有鲜美可口的纯天然的菜。大家订好了第二天的菜,天快黑了,才恋恋不舍的赶回县城。
临走之前,刘晨光拿出五百块钱作为这顿饭的费用,蓝铃儿拒绝道:“只不过是一些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鸡,蛋,猪肉也是自己养的猪做的腊肉,这样的粗茶淡饭,承蒙你们不嫌弃,怎么能够要钱呢?”
施领导说:“你别客气,尽管收下,我们到别的地方也要消费这些钱,还没有在你这里吃得舒服,明天还有一桌呢,够你忙的。”
大家也纷纷说:“是啊!这顿饭绝对值这个钱,也不能让你白忙一场,现在是经济搞活的时代,大家各取所需。”
蓝铃儿本来只是想帮刘晨光一个忙而已,可是这件事情却并不是刘晨光个人的事,大家说的对,现在是经济时代,收了钱,大家各不相欠。于是蓝铃儿坦然的收下了。
第二天,蓝铃儿也没有特意去买什么,她所用的食材都是就地取材,自己种的蔬菜,自己养的鸡,蛋,从空间里抓的鱼,从老妈他们那里抓了一只兔子做了一个红烧兔肉,还有腊肉,因为头天预定的是十个人的菜,蓝铃儿自己一个人就手脚麻利的搞定了。
下午五点钟,刘晨光他们带着省上来的大领导一行如约而来。
ps:谢谢落雪缠绵的平安符,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45章蓝家小院()
45。蓝家小院
下午五点钟,刘晨光他们带着省上来的大领导一行如约而来。
这些领导,所到之处,人们都是尽力找最高档,最豪华的场所招待,找这样一个农家小院招待,还是第一次,那位领导听了感觉很新奇,到了蓝铃儿的小院,大领导看了,确实眼前一亮,是一个舒服的所在。菜也是从来没有吃过的味道,既保持了菜原来的味道,又滋味绵延悠长。吃了没有一般餐馆的油腻和饱胀,而是通体轻松舒坦。
这些每天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中辗转的人,舌尖是最敏感的。差不多都磨练出了美食家的水准,不管什么菜,只要一入口,立刻就能品出味道的不同之处。他们问蓝铃儿,这些看似没有用什么调料做的菜,为什么味道却这么独特。
蓝铃儿笑着道:“我这些菜,没有一样是市场上买的,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猪鸡,鱼是自然的河里捞的,这些都没有任何的污染,纯天然的,所以不需要任何的调料但是味道很纯正鲜美。这是食材本身的纯粹的味道。”
其实蓝铃儿的菜之所以味道这么好,食材没有污染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蓝铃儿的手艺确实好,她本来就喜欢做菜,一直做得很好,后来又专门去学了一下,再加上她喜欢琢磨,融会贯通,所以菜做的好,再一个原因,是蓝铃儿利用空间的灵水,灵水的调料功能是一绝,而且灵水含有对身体好的一些功能,助消化,去油腻,去躁热,所以吃了没有饱胀不消化和躁热的感觉。而且蓝铃儿的小院植物多,空气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心情好,情绪稳定,这样平心静气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下吃饭,感觉当然好。
大家听了也都认同了蓝铃儿的解释。都说蓝铃儿真会享受啊!在这样的小院里生活,又吃着这样的菜,可以气定神闲,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啊!
蓝铃儿笑说:“这么说我已经是在过着安享晚年的生活了。”
大家笑着说,这有什么不好,人人拼命工作,最终还不是为了享受生活,你年纪轻轻的就有这个条件,是多少人都无法奢望的。
大家说笑了一阵,心满意足的走了,这顿饭,蓝铃儿又赚到了六百块钱。前后两天两顿饭,蓝铃儿就赚到了一千一百块钱,这可是当时当地的两个月的工资。
蓝铃儿以为,这次的事情只是她平静的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之后她还是过着她每天种田养女儿养鸡猪偶尔和朋友聚会聊天的悠闲自在写意的生活,可是没想到,这两顿饭,却完全改变了她平静的生活方式。
几天以后,刘晨光又打电话给蓝铃儿,说领导自从吃了蓝铃儿做的菜,其他饭店的菜都没有味道了,打算第二天再次光临蓝铃儿的小院,品尝蓝铃儿做的菜。
蓝铃儿再一次做了一桌菜接待了他们,从此,隔三差五的,他们就来蓝铃儿的小院光顾一次。渐渐的,县政府其他部门的人也来光顾,有时候甚至一天两顿都有人订餐。
后来,其他单位的人也听说南村有一个农家小院环境优美,做的菜味道独特鲜美,便也纷纷来订餐,蓝铃儿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请嫂子丁香来帮忙,甚至有时候蓝宝儿和蓝爸也来帮忙,渐渐的,订餐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再多,蓝铃儿只是答应每餐两桌,一天四桌,人们疑惑不解,有钱赚为什么要拒绝呢?蓝铃儿的小院,坐五六桌没有问题,但是蓝铃儿却不这么想,她知道人们喜欢来她这里吃饭,有一半的因素是喜欢这里的环境,如果摆个五六桌,小院变得又拥挤又嘈杂,没有了清幽静谧的小院也就没有了特色,只是一个乱哄哄的饭馆,长期以往,便没有了特色。小院就不是小院。蓝铃儿不希望小院变成了那个样子。
短短的两三个月,蓝铃儿的小院就在县城里名声大噪,许多食客闻讯而来,可是来蓝铃儿的小院用餐是必须提前打电话订餐的,因为她每顿只接待两桌人。许多人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可是就算是这样,人们更加好奇,想要竭尽全力去蓝铃儿的小院吃一次饭,亲自体验一下人们口中传得神乎其神的美味佳肴。
林巧巧也没想到蓝铃儿的小院一下子这么出名,她兴奋的为蓝铃儿出谋划策,说应该趁热打铁,赶快给小院起一个名字,让小院的名声传得更响更远。
蓝铃儿想,许多人来村里找她的小院都找不到,问人也一下子说不清,如果取一个名字挂在门口,别人也不会路过而不识了。食客找起来也方便。
于是,蓝铃儿给自己的小院取了一个名字叫“蓝家小院”。她请人做了一个木头牌子挂在了小院的门头上。
蓝家小院的名声叫得很响,餐位常常几天之前就订满了。订不到的牢骚满腹,有的劝蓝铃儿加桌,可是蓝铃儿不改初衷,她解释说,她每天种的菜只够每天四桌,多了没有食材,去市场上买的,做不出她现在的这种味道。
蓝铃儿的这种解释,让许多食客更加的认同蓝家小院的饭菜。
蓝家小院出名以后,因为订餐的很多,几乎排到了十多天后,蓝铃儿有意提高了价格,让一些人知难而退,可是订餐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正因为难吃得到,更勾起了一些吃货的馋虫。
有的人不明白蓝铃儿为什么每天只做四桌,有的人却说这是蓝铃儿的一种经营手段,不管别人怎么说,蓝铃儿就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她每天只做四桌,希望做得精致,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数量,最终轮为一个普通的饭店。别人开饭店来者不拒,人手不够可以大量的请人帮忙,可是蓝铃儿却不行,烹饪的工序流程人人一学就会,但是同样的制作方法,每个人做出来的却是各有千秋,所以蓝铃儿希望蓝家小院做出来的菜就是自己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加灵水作调料,所以请人做,就没有了现在的这个味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