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个星系来修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个星系来修仙-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均摇头。

    太上老君道:“此念甚玄,恐只有佛门如来方有游神天外之能。”

    如来道:“据我推想,我等三界恐距末世不远,合该有此灵气不足之劫数,也不能推责于人界贪婪。故此,我等何不离此三界,至那天外之天、界外之界另谋生机,也为后辈子孙留下一线生机。可知,诸天灵气固然不足,却是因我等在此而加剧?”

    满堂神仙听如来一席话,顿时震惊,一时之间,纷纷攘攘,议论不休。

    元始天尊道:“如来既然请诸仙前来,又有如此说法,定然是有了离开三界之法,何不开诚布公,以示众人?也让大家有个考量。”

    如来道:“天尊既然见问,我不打妄语,确有此法。只是此法秘不可宣,只有众位发愿前去天外之天,如来方能告之以详。现在各位即可表决,若有一人不依,即不能成行。”

    众仙再次陷入纷乱之中。如来静坐,闭目不语。罗汉伏虎来到如来背后,悄声道:“佛祖,弟子刚才暗地察看,天庭诸仙俱在,只是没见到西王母的踪影。”如来微微一笑,轻声道:“天意如此,不必求全。”伏虎垂首而退。

    元始天尊放目观察众人,见那些佛门弟子寂静无声打坐,显得甚是平静,似乎对身外之事漠不关心;仙家这边,除老辈神仙神官比较镇定外,其他人则喧哗不已,特别是几个武职官员,几乎在大声叫嚷着,天外之天说不定是莫须有的东西。

    片刻之后,大家闹声渐息。如来睁开眼,微笑道:“可有定论?”

    玉帝默然不语。

    太阳真君上前一步,高声道:“佛祖明鉴,此事应自愿为之,有意之人自可留下;我等数人,不愿前往,可否打开石门,让我等先行离开。”

    如来微笑,问玉帝道:“陛下以为如何?”

    玉帝默然不语。

    望向道德天尊,老君正低头默想。

    如来道:“既然如此,尔等可抬头看。”

    天庭众人抬起头,不由暗吸一口凉气。

005 天外飞堡() 
只见整个大厅的天顶上,刻着一个庞大无比的五行阵法。这个大阵法又是由二十五个小阵法组成,每五个小阵法为一组,分别代表一行,即金阵、木阵、水阵、火阵、土阵。五组阵法中央又有一个巨大的五芒阵,五芒阵的五个角分别对应五行。五芒阵的中央,则是一个无极阴阳阵。

    这个阵法非常简单,一看即懂;然而,如此搭配,需要多少能量才能启动?那可是个未知数。让众仙惊异的是,如来佛祖竟然坐在一个刻满道宗阵法的大殿中,这才是最让人感觉怪异的原因。

    “只要往中央阴阳鱼眼中输送能量,即可启动阵法,落下石门自然为之开启。”如来道。

    “佛祖之前说此事一了,就会放我们走,现在为何又出此难题?”太阳真君脸色通红地质问道。他眼见此阵极为庞大,仅靠数十人根本不可能启动,故而有些恼羞成怒。

    “我只说过:待会事了,如来自会指点出入路径。可有差错。”如来微笑道。

    “你……”太阳真君竟然以手指如来,看来是急火上脑了。

    玉帝忙道:“真君不必如此心急,你且施法,我等众仙定然助你一臂之力!”

    太阳真君不再言语,与太阴元君、五炁真君、五斗星君等人一对眼色,率先发出一道火红光芒,输入阴阳鱼眼之中;紧接着是太阴元君的银白光芒、五炁真君、五斗星君的各色能量光。在十数道能量的输入下,只见那鱼眼渐渐充盈,渐渐明亮起来。

    与此同时,一直沉默不语,坐在大厅一侧的佛门罗汉当中,也升起了十数道白色的能量光,输入另一鱼眼当中。顿时,两只鱼眼都活泛起来,闪着亮光,犹如两汩凝而不发的泉眼。

    太阳真君不禁感激地看了佛祖一眼,如来微微一笑。

    紧接着,阴阳鱼似乎慢慢苏醒一般,以肉眼几不可见的速度在缓慢游动。

    玉帝下令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将加入;而佛门这边,罗汉团也输出了等量的能量光束。

    随着众人的努力,阴阳鱼终于活过来了,在无极圆中游动着;两条鱼每转动一圈,就有一道能量波向无极圈外扩散,光波分散在五芒星阵当中。五芒星渐渐亮了起来,然而外围的五行阵法依然没有动静。

    五方五老、三官大帝、散仙加入!佛门四菩萨、八大金刚加入!

    五芒星猛地一亮,光芒散入五行阵法当中,犹如柴火投入海中,一时间便渺无影踪!

    两组人马继续发力,又过了一阵,五组阵法才慢慢闪着微光亮了起来。

    太阳真君等人,满头是汗。

    五组阵法虽亮了起来,却岿然不动。众人皆知,五行阵法是互生阵,金木水火土的能量应该流动互通才对。

    见此情形,玉帝又示意三清出手。他自己是修德不修道,体内无一丝法力神通,只能干着急、抹冷汗。

    只见三道无色光注入鱼眼当中,由于光不可见,只看到能量波动。接着,一道强大的柔和金光也加入其中!玉帝回头一瞧,正是那如来佛祖亲自出手了。

    只见他面带微笑,双目微闭,看不出喜怒哀乐之情。

    ——终于,一片彩光映照下来,五行大阵启动!

    只听得“轰隆隆,轰隆隆……”一阵阵沉闷的响声,似乎从地底升起。随即,大厅微微抖动起来,厅顶的灰尘纷纷扬扬落了下来。众仙皆有些慌乱,回头向门口瞠目而视,却见那石门毫不见动静。

    “诸仙不可妄动,继续发力,不然将与飞堡一道灰飞烟灭矣!”如来大声喝道,如雷声贯耳,众仙皆惊而不敢有所稍动。

    又过得片刻,如来长吁一口气,道:“三清可继续缓力施法,其他诸人均可撤手。”

    一时之间,只听得扑通、扑通,众仙坐倒一大片,喘气休息。

    玉帝见那石门仍是纹丝不动,再也忍耐不住,大声喝道:“如来老儿,你可是愚弄我等不成?现在又是如何?”

    如来双手合掌,一道金光从掌心源源不断地输入鱼眼之中。他也不睁眼,只微笑道:“有劳玉帝了,咱们今天总算是大功告成了。”

    玉帝脸色一变,忙道:“何谓大功告成?”

    如来缓缓道:“这飞堡原本深埋于灵山之下,我研究数千年方弄懂其中微妙之处。这便是天外仙人留给咱们的渡界之船,如今我等已在九天之外,靠着它便可冲出三界囚牢。尔等,现今可明我意?”

    玉帝颓然坐倒在地。众仙更是吵声一片,有破口大骂的,有痛哭流涕的,有的捶胸顿足,有的呆若木鸡。

    太上老君道:“原来你是处心积虑,早有预谋啊。”

    佛祖微笑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尔等皆是苦修数千年,方得仙体正果,如来岂能坐视尔等轻易毁于末世浩劫之中。”

    太上老君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那些散仙的恶形恶状,惹得如来甚是烦躁,一不小心让佛光微动,飞堡顿时抖动了一下。慌得如来急声大喊:“别他麻地瞎叫唤啦,再不抓紧时间休整,待会无力施法,五行阵法便会停顿,飞堡将停在无尽虚空当中,你们只能积月累年干坐等死!”

    此言一出,世界顿时安静。

    元始天尊不禁莞尔一笑,道:“我今日方知如来也说骂脏话!”

    如来佛祖面露苦笑不语,心中却道:这飞堡来历不明,根本不是三界之物,老子也是偷窥人界的飞碟之学,才略懂一二,现今更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他麻知道这开法对是不对?若有闪失,老子只能陪你们这些不死老鳖一起玩完!

    ……整座城堡拔地而起,城外的大地、树木、山石因此时无以凭借,哗啦啦向下掉,慌得一众天将力士纷纷运起法力,驾起祥云,升至空中。待到心定,向天际望去,那飞堡却早没了影。那阿傩、伽叶早率群佛门弟子,向西天归去,此时远远看到背影。

    众侍卫一个个面如土色,如丧考妣,疾回天庭禀报此祸事……

001 爱抽烟的闻人旦() 
天色渐亮,池塘里鼓噪了一夜的蛙声,终于渐渐歇了。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一个大裤头,磨磨蹭蹭从凉席上滚下来。

    他坐在床边,还有点迷糊。

    蹲在门口抽旱烟的,是一个头发斑白的中年人。在烟雾缭绕之中,他那略显混浊的眼神,死死地盯着放在堂屋的那一口樟木棺材。

    对于这个只有三间茅草房的屋子来说,这口在市场上还算昂贵的樟木棺材,显得多少有点格格不入。通常只有富裕家庭才用得起这种棺木的,而这个家显然与“富”字不沾边。

    在农村乡下,年老人会为自己准备棺木,这很正常;可是这个中年人,虽然看上去老相些,也不过五十多岁的样子。何况家境又不富裕,早早弄一口棺木放在家里,就显得非常诡异!

    可是,少年显然对这棺材已经习惯了,自从他十三岁那年起,这口棺材就放在了屋里。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了,他也习以为常。可奇怪的是,最近父亲经常对着它发呆。

    ……

    头发半白的中年人,名叫闻人达。闻人,是罕见的古姓,一个达字,寄托了取名人希望孩子长大后兴旺发达的愿想。可惜,闻人达活到四十岁,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穷光棍。

    有一年,清早起来捡粪的杨大爷,在村边的山神庙捡到一个婴儿。但惊愕地发现,这个男孩子只有小**没有蛋蛋,是个天阉!没办法传宗接代,就没有人愿意收留。光棍汉闻人达一时怜悯,就把他抱回了家。

    孩子天生羸弱,阳气不足。闻人达用燥热的羊奶喂他到三岁,这孩子的蛋蛋竟然慢慢从体内鼓了起来。闻人达高兴之下,就抱孩子去找村中的胡仙姑。

    胡仙姑是一个瞎老太太,年轻时得了一场大病,双眼就看不见了,自称狐仙附体。从此,村里有人有什么怪病难事,都找她去算。由于算得准,被村人奉为半仙。

    近几十年,凡谁家有了孩子,都要给她算一算前程。

    胡仙姑先给孩子取了名字,复姓闻人,名旦,字一日;寓意这孩子是在某一天早上得来的。然后又拉着孩子的手,给算前程。这一摸到孩子的手,胡仙姑的脸色就变了,说是不给算。

    闻人达死活求说,胡仙姑才道出实情,说她看不到这孩子十六岁后的情形,没办法给算前程。

    这意思不就是说,这孩子活不过十六岁吗?

    闻人达心里发凉,抱着孩子回了家。

    心中虽然有了阴影,但该怎么养还是怎么养。可这小闻人,却越长越像傻子。长到四岁说话还不利索,嘴里只能蹦出几个词。到了七八岁,一吃完饭就出去溜达。受人欺负、戏弄不说,竟然还学会了抽烟。

    抽烟就抽烟吧,想着孩子活不到十六岁,闻人达就凡事由着他,惯着他,家里虽然穷,但从不愿让他受半点委屈。孩子慢慢长大,身体虽然瘦弱,但也健健康康,平时没怎么害过病。但就是有一点,这孩子的脑子不灵光。

    闻人达有时会想,胡仙姑会不会算错了呢?

    闻人旦十三岁那年,有一个游方道士从村口经过。他见到一个满脸傻气的少年,光着个膀子坐在墙边晒太阳,就停住了脚,盯着看了半天;然后自语道:“这孩子十六岁有一大难,可怜呀可怜,待我敲醒你,也不枉白活一场!”

    说罢,梆地一记就敲在闻人旦的头上。闻人旦疼的哇哇大哭,然而从此之后就开了智慧,变得和正常孩子一样,甚至比同龄人更为聪明。

    但是,从那一天起,他爹闻人达心中就开始愁了起来。不但送孩子去私塾上学,还攒了几年的钱购置了一口昂贵的樟木棺材。

    他是这样想的。

    既然孩子活不过十六岁,那么在生前就尽量不让他受委屈,别人有的他必须有;而在他去之后,也要给他准备一个上好的归宿!

    ……

    “还有一个月,就是整整十六年了!”闻人达心中熬煎着,不知不觉湿了眼眶。

    闻人旦一觉醒来,看到父亲的双目之中泛着泪光,不由一惊,马上就从迷糊中清醒过来,急忙问道:“爹,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自从家里多了这口棺材,闻人旦一直怀疑父亲是得了什么绝症,不肯告诉自己。所以,当他发现父亲双目泛泪时,一下子就慌了。

    正想着心事的闻人达,先是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转头看见是儿子醒来了,忙擦掉眼角的泪渍,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身体好好的,被烟熏到眼睛而已!”

    “呃……”闻人旦一想,也是,父亲平时从来没什么头痛脑热的疾病,可能是自己太多心了,“那你老盯着那口棺材干嘛,怪渗人的!”

    “呵呵,咱这屋子就这么大,不是看外面就看里面,还能怎么着。”父亲掩饰着,磕了磕烟锅,弓着个背站起身来,“饭菜都做好了,你趁热赶紧吃吧,吃完好上学堂。”

    “行了,每天都是这两句,上学上学,你好啰嗦。”

    闻人旦嘟囔着,踢拉着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抽了几下鼻子,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忍不住说,“爹啊,你就不能去买点烟丝吗,老是卷些桐树叶子抽,伤身体,你知道吗?”

    “是是是,以后不抽了。”父亲有点尴尬地笑了笑,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旦哪!我昨天捡到一片好烟叶,待会你吃完饭,爹给你卷一根!”

    “是吗?”闻人旦的眼神亮了一下,但马上又暗淡了,“捡到的能是什么好烟叶,肯定是被人丢掉的青黄货。”

    “不,干得透透的!”父亲肯定地说。

    闻人旦没有再理会,径直到院子里一口残破的土缸前,舀了半盆清水洗脸。

    晨光照在他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上去傻样还没褪净。

    他洗过了脸,人也精神了一点,就回到屋里吃饭。

    父亲就坐在门口,拿着一条细纸卷旱烟。他知道儿子最爱抽纸卷的烟,听说今上光绪爷就抽这个,城里也很流行。

    闻人旦的鼻子很灵敏,吃着饭就闻到了烟丝的味道,不由喜上眉梢,惊讶道:“爹,真的是好烟叶呢!你从哪儿捡的?”

    “呵呵,都告诉你了是好烟叶还不信!”父亲的嘴角露出一些笑意,满脸的皱纹展开了不少,“昨天傍晚我从地里回来时,在苇子园边的草沟里捡的。”

    “苇子园?”闻人旦的眉头一皱,“那旁边不就是向家的烟田吗?”

    向家是村里的大户,家富人凶还养有几条大狼狗。

    一听老爹是在向家的田边捡的烟叶,他的心中不由就有些担忧。

    “有人看见你吗?”

    “没有。再说我是在草沟里捡的,又没去地里偷,有人看见又如何?”

    “有人看见,还可以给你作个见证;没人看见,这就说不清了!”闻人数落着父亲,见父亲露出后悔的表情,也不忍再说下去,“算了,一片烟叶而已,应该没事。”

    父亲不再说话,默默地卷好一支纸烟,用舌头舔着边咪好了,小心地放在旁边的木凳子上。然后,又开始卷另一支。

    闻人飞快地扒完碗中的米饭,骨碌碌一口喝完了汤;然后走过来把纸烟拿过来塞在嘴中,从锅灶下面拿出一根柴,就着火头点燃了,坐在门槛边上,美滋滋地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地吐出几个烟圈来。

    “怎么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