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煞七十二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煞七十二变-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风吹云过,松涛阵阵。

    老人终于开口。

    “日子太久,小老儿也是记不清了,大抵”老人回首指着烟笼雾绕的山上,“在此山深处。”

    说罢,山风拂来,人已飘飘飞起,随风掠过树梢,转眼便没入雾中。

    毕竟只是山中游魂,还能记得多少东西?

    李长安也不甚失望,不过是厌倦山路重重复复,道左相逢,随口一问罢了。

    他笑了笑,转身走入云山更深处。

    这雨云似乎与这山眷恋不去。

    李长安才走了一阵,便又开始霏霏靡靡。

    他撑着一把大伞,但山风却卷着雨水从四面八方漫过来。

    李长安狼狈爬坡上坎。

    忽的。

    山林深出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秋有鸟,寂寂更无人。”

    有人?!

    李长安寻声跟去。

    远远看见一个白衣僧人沿着小溪漫行。

    “和尚?等等。”

    李长安喜上眉梢,加紧步伐追上,然而到地四面环顾。

    山雨淅淅,溪水咚咚。雨水将山、石、溪、木调成一色,融成一副山雨图,然而这幅图卷中却没有那白衣僧。

    不见了?妖鬼?

    李长安不惊反喜,他唤起冲龙玉,鼻端却一无所获。

    此时,山雨大作。

    李长安只得放弃搜寻,他抬眼看去,旁边一黄角树冠高出林木,望之如屋盖。

    他赶紧过去,便见黄角树足足十人合抱,树旁倚着一块屋子大的青石,青石与树干的夹角间立着一个小小茅草棚子。

    大雨临身,恰巧能在荒郊野外遇见一容身之所,这是何等幸运?

    可惜,草棚下早已有了个“住客”。却是个石雕的菩萨,风蚀日久,也不晓得是哪家佛陀。

    李长安朝他合十一拜。

    “反正菩萨是石头身,不如把这棚子让给小道吧。”

    说完,他就这石佛请了出去,自个儿钻进棚子。

    别说,有了遮雨的地儿,反倒看得到山雨曼妙,只不过一路跋涉,实在有些疲乏。他把剑横在膝上,用伞挡住迎面风雨,靠着青石便浅浅睡去。

    梦里不知时日长短。

    一点风雨打在脸上,李长安立刻清醒,眸光似电,长剑轻吟。

    眼前,树是树,山是山,水是水,并无什么不同,只是挡雨的伞哪儿去呢?

    李长安转眼一看,却讶然瞧见,自己的伞正撑在佛像头上。

    他按剑观察这佛像良久。

    没错呀,顽石而已。

    他满怀疑窦,将伞取回,依旧放在原处,闭上眼假寐。

    没过多久。

    面上一凉,风挟雨刚漫入棚子。

    李长安猛地睁开眼,伸手往前一捞。

    但见雨伞滴溜溜在地上打转,而自己手上却是多了一窜佛珠。

    他将其放在鼻下,嗅了嗅。

    “唉?”

    唯有雨的气味儿。

    李长安找到了那间寺庙。

    或者说那间寺庙的废墟。余云寺早已化作一片烂泥破瓦,面目模糊的佛陀在一片碎瓦里冒出个脑袋,遍生青苔,野草疯长。

    唯有偏殿残存着一段墙桓,勉强可遮雨容身。

    李长安并不为寺庙是废墟而失落,或者说,他一开始寻找的便是废墟。

    他走入那片墙下,施施然坐下,闭目养神。

    不知多久,兴许是一阵雨的时间。

    李长安如有所感,睁开眼睛。

    但见,傾倒的围墙一点一点立起,房屋在身后重建,青瓦飞回屋顶,正殿牌匾斑驳,檀香缭缭里如来宝相庄严。

    院落里,枯树繁花似锦,淹没膝盖的荒草消退,露出青石板的路径。

    “嘎吱。”

    山门出,红漆的大门推开,雨中走进一个白衣僧人。

    他走到李长安身前,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小僧空衍,请问道长法号。”

    “和尚见礼,贫道玄霄。”

    说完,李长安饶有兴趣上下打量这和尚。这空衍面容俊美,气质也好似这空山秋雨,清澈空明。

    却是一副骗得小姐夫人香油钱的好面相,如果他还活着

    李长安挪出小半个位置,笑到:

    “和尚,何必站在雨中,且来一同避雨。”

    “道长说笑了。”空衍和尚立着不动,淡然回应,“小僧一介雨中孤魂,何必托身屋瓦。”

    这回答倒是洒脱坦荡得很。

    随即,他也开口问到。

    “不知道长来我这荒山破庙,所为何事?”

    “无他。”

    李长安横剑在膝,坦然告知。

    “斩妖除魔而已。”

第五十七章僧鬼() 
“斩妖除魔。”

    李长安声色平淡,但言语内容却凛凛如剑锋。

    和尚却是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笑着就这么盘腿坐下,雨水自他身上淌下来,却不曾打湿衣物。

    “道长瞧得小僧是魔么?”

    这和尚身上气息透彻空明,若不是尚存一丝淡到极点的鬼味儿,李长安还以为这又是一尊山神。但他还是摇摇头。

    “和尚魂虽然不是,但躯体”

    人死之后,魂魄投胎,留下尸体尸变为祸一方也是常有的事。

    “道长何不自己看。”

    说罢,他指着李长安身后。

    此时,李长安身后倚着一面泥石墙,但那不过是幻象而已,他伸过手,便径直穿了过去,用剑鞘扒拉一阵,最终取出一个发黄的骷髅。

    “这是你?”

    “正是小僧皮囊。”

    李长安摇摇头,也没太失落,取出那串佛珠与这骷髅一并物归原主。

    和尚道了声谢,捧在怀里,借着雨水用袖口差掉骷髅上的泥污。

    “当时一死,便见他一日日朽了。中间,虫儿也咬,草儿也长,末了墙塌下来掩住,也算作一了百了。”

    “只是偶尔怀想,下雨的时候便回来看看。”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几枚果子递来。

    “山中青果,聊以奉客。”

    李长安接来,果子沾上雨水,显得青葱可爱,咬在嘴里,理所当然的酸涩。

    李长安放下果子与其交谈,发现这僧鬼言语豁达,不羁于物,词句里妙语连珠。于是,一人一鬼,一僧一道,一在雨中一在檐下,倒也相谈甚欢。

    说了一阵,李长安瞧这空衍心胸开阔,于是翻出黄壳书,指给他看。

    “大师可曾见过这妖魔?”

    空衍隔着雨帘瞧来,但见书页上绘着个三头六臂的人像,勾勒生动,色彩浅旧。其人坐莲台,披袈裟,戴毗卢,却又面容狰狞,口吐獠牙。

    如此图画,其他和尚看了怕是要骂娘,空衍却只是笑到。

    “小僧可没见过这等佛陀。”

    李长安拱手告罪,空衍摆摆手,问到。

    “所以,道长入深山,访古寺,问老鬼”他指了指自己,“便是要寻这魔物么?”

    “正是。”

    “如此道长自去寻便是,斩了这孽障,也算为我佛门除去一恶,只是”

    空衍指着东方。

    “切莫再往那边去了。”

    “为何?”

    李长安却是奇怪。

    空衍郑重说道。

    “这些日子,从东方来的雨云中,凶气扬扬,腥气冲冲,正是兵灾之相。”

    说罢,他顿了顿,瞧了眼李长安膝上长剑。

    “道长豪胆,只身仗剑入深山寻魔,想必一身好本事,可这兵战凶危,卷入其中,无异于片舟卷入海涛,顷刻便有覆身之祸”

    空衍正苦心告诫,忽的风来挪走雨云,雨势顿时便稀疏了。李长安往上瞧了瞧,连檐下的“帘子”都不成串了。

    此时,空衍站起身来。

    “这番雨也要停了,小僧也该告辞了,道长一路珍重。”

    说罢,一转身竟就融入细雨中,随即,云歇雨收。再看庭中,不过残砖废瓦,枯树一枝罢了。

    李长安也站起身来,该见的也见了,虽说结果不如预料,但见到这么一人,也算不虚此行。他活动活动筋骨,把剑负在背上,提起行礼,转身便往东方去了。

    不是李长安不把空衍的话当回事儿。

    斩了几次黄壳书上的妖魔,他也算总结出了点经验。这书页上的妖魔图,开始时都不过是简单线条勾勒,但离得妖魔愈近,这线条就愈生动,颜色也就愈鲜艳。

    此番,他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转过一圈,唯独往这东方,这画上颜色才显出一点。

    说到底,不是拂人好意,而是不得不往这个方向啊。

    辞别余云寺,一路向东。

    战乱尚未见着,只是一山连着一山。

    转过一个晨昏,终于在山间寻到一条茅草疯长的小道。

    踏上这道路,他是多多少少松了口气,既然有道路,那顺着道路就一定有人烟,那么就可以正儿八经吃点儿东西,寻个住宿。

    他正高兴时,忽的神色一变。

    路旁,灌木林里。

    一点寒芒带着厉风呼啸而来。

    剑在背上仓促难以取用,李长安后撤一步,抬手就抓住此物,随后身随力转,卸掉力道,定眼一看,三尺长的黑漆短杆,梭状枪头,却是一把梭枪。

    这把梭枪只是一个开头,接着,接二连三的呼啸声自空中响起,数根梭枪破空而来。

    李长安仍不拔剑,只是仗着眼疾手快,膀上气力,将几根梭枪一一挑飞。

    转瞬间,他的周边就散落着十来根梭枪,自身却毫发无伤,而林中也仿佛为他身手所慑,一时之间,竟是全没了动静。

    李长安冲着那处灌木林子,冷声道:“出来。”

    林子里没有回应,只是听得细微的悉索,貌似这帮人正在悄悄撤走。

    “呵!哪儿来这么容易?”

    李长安听着灌木林中动静,举起标枪,朝着声音来处挥手掷去。

    立刻,林中响起一声闷哼。

    却转瞬即止,似乎中枪之人在开口后,便立刻被人捂住嘴,而林中细微的动静也同时停了下来。

    李长安冷笑一声,放声说道:

    “哼,现在不动有什么用,刚才声音的方位贫道可是记得一清二楚。”

    说吧,他用脚尖挑起地上一根梭枪,举在手里,对着灌木方向,作势欲投。

    “且慢!”

    忽的,灌木丛里枝叶摇动,跳出一条兽皮裹身的大汉来。

    这人一出来,便连忙向李长安讨饶。

    “道长且慢动手,都是误会!误会!”

    “误会?”

    李长安放下梭枪,打量了这大汉几眼,又指着灌木林。

    “既然是误会,何必藏头露尾?”

    这大汉闻言拱了拱手。

    “却是我等的不是。”然后对着林子招手。“出来吧。”

    说完,林木里又是一阵悉索,相继又钻出来五条汉子,其中一个精瘦的,瞧着李长安神色愤愤,走路捂着屁股,一瘸一拐。正是中了李长安一枪,发出闷哼那位。看来,那一记梭枪被枝叶所隔,倒是没造成太大的伤害。

    当头出来的大汉拱手说道。

    “我叫孙仲,和我这几个兄弟都是山中的猎户,先前听着这方有大动静,以为是野猪,一时鲁莽”

    这人说得真诚,只是李长安颠了颠手里的梭枪,与其他梭枪略一比较,杆子都用黑漆刷上,形制、长度相差无几。

    猎户?

    李长安笑了笑,并不言语。

    “冲撞了道长,我等也是抱歉得很,不如这样吧。”

    这孙仲又是一拱手,做足了礼数。

    “这山路崎岖偏僻,道长不如在我们哪儿歇息一宿,顺道,也好让我备上些吃食,给道长赔罪。”

    李长安本要拒绝,可忽的,他发现这几人虽然长得都不一样,但却有一些共同特点,俱是眉毛稀少零落,额上经脉鼓起发黑,眼仁里微微泛着血色,嘴巴开合间,牙齿稀疏。

    他沉吟片刻,忽的把手中梭枪抛还给孙仲,答了一声。

    “好。”

第五十八章肉香() 
这院子是极其破旧的。

    墙面斑驳,梁柱倾折。

    修补的手段也很粗陋,拿些泥巴、竹篾、破布糊弄住破口,弄些还泛着青色的树干撑起房梁、墙壁。

    四周高大的松柏枝叶四合,侵占了院子上空。山木蔽日,阴气森森。

    李长安还在打量着这处窝点,那边孙仲已拍手说到。

    “到家了!大伙儿各自歇息去吧。”

    院里的汉子顿作鸟兽散,唯独那个臀部受伤的汉子直勾勾地盯着李长安的背影,手掌在腰间猎刀柄上不停摩挲。

    李长安偏过头来,他便赶紧挪开目光,一瘸一拐的快步离开。这便反倒换作李长安瞧着他,若有所思。

    那孙仲见状,连忙出声打了个哈哈。

    “走了许久山路,道长想必也饿了吧。”

    李长安回过头去。

    “听你这么一说,肚子还真有些没着落。”

    孙仲脸上做出个憨厚的神色,笑道:“如此,道长且随我来,我这就给你备上些吃食。”

    孙仲把李长安引进一间屋子。

    这个院子虽然破败得很,但房舍却不少,庭柱之间依稀可见得许多精致的镂刻,想来是座官宦人家建造的山间别院,遗弃已久被这帮猎户作了据点。

    不多久,孙仲便端来了吃食,不算丰盛,不过是一碗稀粥,几块饼子混着些野菜。

    “山里条件简陋,女人们都在山下的村里,味道不好,道长还请多担待。”

    孙仲给李长安碗里添上菜饼,殷勤相劝。李长安也不作声,端起稀粥放在嘴边,也不动口,只拿鼻子嗅了嗅,粥的香气里隐约藏着些特别的清香。

    李长安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孙仲,他的眼睛就像张了钩子,盯着李长安的嘴巴。

    李长安忽的又将这碗粥给放了下来。

    孙仲有些愣神,眼神闪动几下,勉强笑道:“可是不和道长胃口。”

    “那倒不是。”李长安老神在在,“我这人有个毛病”

    说这,他扭头看着孙仲,脸上似笑非笑。

    “无肉不成欢啊。”

    “这个”孙仲显然没料到眼前的道士回来这么一出,眼睛里有了一丝鄙夷,这得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出这话?

    但他却仍旧按耐住性子,小心作答:

    “似道长这般贵客,平日里自当好酒好肉招待。可道长这一路也瞧见了,这一趟兄弟几个都是两手空空,实在无甚收获,这肉食自然也就没有了。”

    “施主不老实,道士我明明闻到”李长安拿手往鼻子里扇了扇,“有炖肉的味道。”

    孙仲闻言,脸色大变,正要说话,李长安已然提剑起身,两三步窜出门口。

    “嗯,是这边。“

    他闻着气味儿就走,可没两步,就被孙仲追上,伸手拦下。

    “道长你真闻错了,实不相瞒,兄弟们都快揭不开锅了,哪儿还有肉食?“

    道士冲他一咧嘴,忽然起手一拂,便把他扫了个趔趄,越过他快步就走。

    没几步,就转到一个柴门紧闭的小房子前,正要推门而入,孙仲又不依不饶追了上来。

    这次,却张开手臂,整个人堵在了道士前头。

    “道长且慢,是孙某人小气了,确实是前不久猎到一头野猪,你请回,我这就割上几斤上好的肥肉给你送去。“

    “不劳烦,还是我自个儿来吧。“

    说着,李长安又是抬手推去,孙仲却是脚下生根抵住了力道,可李长安随机便拽住他的衣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