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河快要凝结了,”诺兰用下巴指示着河面,那些粘稠液体的涌动速度正越来越慢,而且呈现出即将凝固的迹象,“黄昏之后,纳米机群会暂时停止活动,变成仿佛合金块一样的平面,足以承载装甲车通过。当然前提是电磁休眠装置不要停机,否则这些东西一瞬间就会苏醒,我有一批人就是这么死的。”
诺兰现在的心情似乎很好,或者说是稍微有点亢奋,她不像之前那样冷漠疏远,而是很耐心地解释着郝仁的疑问,后者认为这是个问问题的好时机:“话说六十五年前人类是怎么把这些失控的纳米机群给停掉的?”
“停?”诺兰淡淡地摇摇头,“根本没人停下它们,机群是自己停止扩散的。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世界就要毁灭了,所有反制措施和安全装置都不起效,在这里的人都在等死,是纳米机群突然停了下来,放过人类一命。看到这些河岸了么”
诺兰跺了跺脚,用力踩着那金属质地的地面,这些“河岸”的形态就仿佛自然界的岩石,但材质却是金属。
“这些看似屏障的东西不是人造的,是纳米机群自己制造的,它们给自己划定了活动范围,于是人类才能苟延残喘,在机群的地盘外面继续打来打去。原本纳米机群应该覆盖整个世界,不断增殖,不断吞噬,直到将这个星球变成一团泥浆……但它们自己制造了一个复杂的容器,把自己盛放在里面。”
郝仁瞪着眼睛:“为什么会这样?”
“谁知道呢?科学家都说不清楚,”诺兰的嘴角微微上翘,“你应该问乌兰诺夫,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过我估计他不会喜欢这方面的话题。”
“啊,既然已经来到这,我倒是不介意跟你们谈谈这方面的事,”乌兰诺夫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他来到郝仁身边,静静地看着正越来越平静的灰河,“有人猜测是‘主宰’计算机宕机之前成功发送了最后一个控制信号,让机群停止了增殖,也有人怀疑其实‘主宰’计算机仍然在运行,它们埋藏在地下深处,用核反应堆供电,理论上倒确实能运行至今如果考虑到它控制着纳米机群在地下给自己做维护,或许永远运行下去也说不定。”
乌兰诺夫说到这顿了顿,用嘲弄的语气继续说道:“还有更疯狂的猜测,自称为游骑兵的变种人们相信纳米机群已经进化出智能,它们基于某种超人类的智慧和逻辑做出了保留这个世界的决定,只为了观测人类的进化过程。游骑兵们将纳米机群视作这个世界的新主宰,他们通过无差别攻击其他人类来彰显自己的进化优越性,并且认为这样可以在‘审判日’到来的时候在新世界获得一席之地。诸如此类的说法……数不胜数。”
第七百三十二章 如履薄冰的世界
整个世界的存续都建立在纳米机群的“开恩”上,而更让人胆战心惊的,则是根本无人知晓这些机群当年是为何停下,更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就会重新启动。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从六十五年前那场灾难中幸存下来,事实上灾难仍然在持续,只是它减缓了步伐如同一场被推迟的行刑,人类在引颈待戮,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的刀刃。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或理智或疯狂的声音都在涌现。
曾经有人试图冲进北地废墟群彻底摧毁纳米机械,但机群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抵挡的力量,纵使动用核武器也无法将其完全消除;有人尝试重新建立对机群的控制,他们都已经成为灰河的一部分;有人希望重建战前的太空科技,通过逃离这个星球来保全种群,但他们的雄心壮志在这个乱世根本毫无成功可能。
游骑兵们将纳米机群视作一种已经远超人类的、足以主宰世界的超级生命,并将其像神那样崇拜,他们认为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种族都是在纳米机群的开恩下才幸存至今,因此他们用癫狂的方式对自己的“主人”表示忠诚,只希望在纳米机群最终决定重塑世界的时候能有一席之地。
但纳米机群对此有何反应呢?
它毫无反应,只是在灰河中静静地流淌着,不管是人类的攻击还是控制,敌意还是崇拜,对它们而言好像都毫无意义,它们只是严格按照某种规律运行着:不扩散。不减少,不侵蚀外界。但也会毫不犹豫地吞噬掉进入北地的冒险者。
乌兰诺夫眺望着灰河朦胧的对岸,光滑的面甲上倒映着天边最后一抹光亮:“在废土其他地区生活的人总是会忘掉这个世界最大的危机所在何处。他们甚至会忘了这个世界仍然被绑在炸弹上只有来到这里,亲眼看着灰河涌动,你才会从心底里意识到这个世界始终在如履薄冰,我们能活到今天完全是因为一个人类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原因。在我还是研究员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个课题,探讨人类接触异星生命之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会如何相处,但我没想到答案会是这样:现在这颗星球上就有着一个与人类截然不同的、无法理解的生命形式存在,二者之间的相处只有两个字:未知。”
“只是因为无法交流吧,”郝仁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几乎快要凝固的灰白色液体。“我也相信纳米机群进化出了思维,只是和人类思考方式不一样而已。它们停下来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许就是想和人类交流?”
“你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想法的,”乌兰诺夫微微转过头,“但空有想法毫无意义。”
这时候诺兰突然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或许它们停止扩散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处理不了这么复杂的东西。”
“啥?”郝仁一时没听清。
诺兰摇摇头,转身离开:“没什么。灰河已经凝固了,准备出发!”
烟尘笼罩的天空中根本看不出太阳的位置,但天边渐渐黯淡下去的辉光还是让人知道黄昏已经临近末尾。灰河中的粘稠液体果然如诺兰所说的慢慢凝固成了一整块,就仿佛液态金属冷却一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一块泛着金属光泽的地面,其表面甚至还可以看到河面翻涌时的波纹和刚刚炸裂的气泡:它们全都就这么固定了下来。
这也是灰河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性质。人们至今不知道纳米机群为什么会周期性地凝固成这个样子,只能解释为是程序变异的结果。
佣兵们纷纷上车,三辆装甲车小心翼翼地驶到河边,在确认河面完全硬化之后第一辆车才小心翼翼地开了上去。前一刻还是液态的纳米机群此刻却坚固的仿佛钢铁。沉重的装甲车开上去甚至留不下一丝一毫的划痕。郝仁他们在第二辆车里等着随队出发,乌兰诺夫注意到郝仁正在摆弄之前发下来的“电磁休眠器”,立刻出声提醒:“别乱动。频率错乱会出问题。”
“话说听你们说好多遍了,这玩意儿可以催眠纳米机群的?”郝仁随口问道。
“没错。自然人那边可能不常见这东西。但无法地带的佣兵经常会用上,”乌兰诺夫指着那小小的设备。“它有两套系统,对应这两个绿色的指示灯,一个主要,一个备用。它们可以让你在纳米机群眼中变成和它们一样的东西,这样机群就不会攻击你,但一旦催眠停止,机群就会立刻涌上来哪怕是凝固状态的灰河也会马上苏醒。”
乌兰诺夫说着,抬手指了指车厢顶棚:“我们车上还有一套大个的。所以等会出去行动的时候如果你的装置出了问题,一定要尽最快速度跑回到装甲车附近,如果你够快,说不定能活下来。”
“所以别乱动那玩意儿,”诺兰看了郝仁一眼,“有一个灯变红就立即报告,等两套系统都坏掉就来不及了。”
头车发回了安全的信号,其他两辆装甲车小心翼翼地从河岸上驶向河面。郝仁感觉车子一震,随之看到周围的佣兵们表情纷纷紧张起来。他好奇地问了一句:“话说灰河这么危险,为什么不干脆从天上过去?”
“空中也有纳米机群,”乌兰诺夫并未嘲笑郝仁的无知,因为一般人也确实不会研究北地废墟的环境,“大气净化型号,不过现在已经变成北地废墟群上空的瘟疫了。它们和云层共生在一起,偶尔会突然下降到距离地面只有一百米的地方,并且经常会主动攻击飞行器。”
这时候坐在车厢尾部的一名白河商会研究员突然开口了:“浮游型纳米机械漂浮在空中,飞行器运行的时候会把它们吸进燃烧室里。机群把这当做一种攻击信号,它们击毁飞行器是为了保护同伴。”
“啊,我还以为你们都是哑巴呢,”乌兰诺夫抬头看过去,“你的话听上去真像是为纳米机群开脱。”
那名身形消瘦的白河商会研究员脸上毫无愠色:“我是科学家,我只说我的发现。”
乌兰诺夫耸耸肩:“真巧,我在拿起枪之前也是科学家。”
“好了,对客户礼貌点,”诺兰出声打断乌兰诺夫,接着看向那四名白河商会成员,“另外也请你们等会尽可能配合我们,否则你们死上两个三个的那就太遗憾了我的订单上可是说只要保证你们至少活着回去一个就算完成委托的。”
气氛一下子有点凉,郝仁意识到这个诺兰厉害的不光是战斗经验和各类知识,她这嘴皮子恐怕也是身经百战的。
灰河异常宽阔,而因为担心惊扰机群,装甲车的行驶速度并不快,这样不知道得走到什么时候。外面单调的灰白色天地让人看着昏昏欲睡,郝仁打了个哈欠,靠在车厢上准备迷糊一会。
他脑海中响起一个声音,好像是数据终端的:“……你想在那找到什么?”
“或许是长子的触须,”郝仁迷迷糊糊地在心中答道,“这个世界的‘崩坏’是从六十五年前开始的,纳米机群失控是一切的根源。如果这不是**,便只能是天灾……听说纳米机群的核心容器埋藏在地下深处,或许那个容器挖的太深了,靠近了长子的一条触须……”
“……如果找不到呢?”
“去别的地方找呗,实在不行我自己找个地方打个洞往下挖。”
“如果这里根本没有你要找的东西呢?你会离开么?”
“离开?为什么离开?”郝仁感觉自己稍微清醒了一些,“事儿还没办完吧。”
“快点离开吧,这里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郝仁激灵一下子完全清醒过来,立刻呼叫数据终端:“刚才你在说啥?”
“本机还在练习走路啊你睡迷糊了吧?”
(求啦~!快要到月底了,大家看看手头的,或许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手头就多出一张可用呢,反正点娘常年是玄学投票机制=。=)
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地环塔
郝仁揉了揉额角,试图抓住心中那一点残留的感觉,但之前迷迷糊糊中在脑海中响起的声音已经如梦境般褪去。他查询了之前的精神通讯记录,发现果然是一片空白,数据终端根本没有说话。
“我刚才好像听到有人说话,”郝仁呼了口气,扭头看着车厢上的显示器,看样子车队已经快越过河面,另一侧的河岸就在不远处闪闪发亮,“好像提到这个世界快支持不住什么的……”
“你的梦境总是很特殊,不要轻视,”数据终端难得认真起来,“你好像有一种用梦境和其他意识沟通的能力。”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这次‘连接’太短了,我抓不到线索。但我有感觉,这次来北地废墟群是正确的,这地方一定是这颗星球的关键……先兆总是出现在事件中心不是么。”
三辆装甲车平安无事地越过了凝固的灰河,迎接佣兵们的是一个比外面的废土更加荒凉的死亡世界,而且这里的万事万物更加诡异。摄像头传来了装甲车前方和两侧的景象,郝仁看到外面是泛着银灰色光芒的大地,所有一切都覆盖着同样的光泽,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经被转化成一块金属。在这银灰大地上没有植物,没有建筑,甚至看不到一块形状正常的石头,可以看到的只有一些形状怪异的隆起和圆塔状物,它们就仿佛融化的奶酪一样和地面融为一体,其光滑的表面上反射着装甲车的灯光,朦朦胧胧的光线在大量这样的金属结构之间不断折射,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模样。
郝仁努力思索眼前的景物到底像什么,最后他终于想到一点:融化的城市。
就如同用金属铸造了一个等比例的世界,然后让它们融化到一半再突然冷却,所形成的应该就是这种东西。
“钢铁的大平原……”一个年轻士兵抱着枪紧张地看着这一切,“所有东西都被转化成金属了?”
“不是金属,纳米机群没有改变物质属性的能力,它们只是让这些东西呈现出和自己相似的材质。”乌兰诺夫说着,用枪碰了碰身后的装甲板。“欢迎来到旧星洲市,你们正行驶在六百五十三万名市民以及二十万座建筑物的残骸上其中还包括我的一条腿、一条胳膊、所有的肝脏以及四分之三的肺。现在我是真没办法把它们找出来了。”
年轻士兵面色古怪地转过头:“你的玩笑从来都不好笑。”
乌兰诺夫嗓音嘶哑地笑了两声,显然他对自己的“内脏玩笑”还是很满意的。郝仁则在看向车外景象的时候忍不住带上了异样的情绪:外面那片银装素裹的大地便是纳米机群肆虐的产物,它们看上去诡异而又美丽,但却是无数人的尸骨和城市的废墟堆积而成。那些高大的隆起物和仿佛融化的冰激凌一样的圆塔应该是曾经的大型建筑如果把它们炸开,是否还能找到里面一星半点的人造痕迹?如果把这片大地深掘,是否还能找到城市的地铁和残存的管道遗骸?
也或许什么都找不到。纳米机群可能早已渗透这片大地,将整个北地废墟群从地下深处开始改造成了自己的领域。总之所有事情都只能凭借猜测,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未知的,银灰色的大地深处埋藏着人类无法涉及的领域,从六十五年前开始,就已经没人能理解这些纳米机群都在这片大地上干些什么了。
类似的想法也在其他佣兵之间弥漫着,即便是这些以战斗为生的粗人,在面对北地废墟群的时候也忍不住会感慨良多:恐惧和敬畏让他们变得敏感起来。而诺兰看到周围人的反应之后却只是无聊地打个哈欠,似乎兴趣缺缺。
夜幕逐渐降临。被尘雾笼罩的天空无星无月,一片黑暗:事实上这颗星球的人类已经几十年没看到过星空了。但诺兰非但没有让车队停下,反而下令加快速度。她说夜幕下是纳米机群活性最低的时候,那些恐怖的小魔鬼仍然需要依靠太阳能来提供一部分能量。虽然它们在夜晚也能活动,但反应要比白天迟钝很多。
根据诺兰的计算,如果一路顺利,大家应该可以在太阳升起前抵达北地环塔,正好错开纳米机群恢复活性的时刻。
装甲车正从两座高耸的银灰色“山丘”之间驶过,强光灯照射在两旁的金属质“山坡”上,反射出一圈圈幻光。乌兰诺夫看着这两座对称的“山丘”,声音低沉:“这一定是洛克?林顿双子大厦,它们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我去过几次,在这座城市还在的时候。”
“是啊。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机群失控的时候创下了同一建筑物内瞬间死亡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不过第四年就被远东三号避难所的大爆炸刷新了,”诺兰说着,按亮了旁边的通讯器,“所有车辆,把车灯关掉,用超声波探路,这前面是一块危险区,强光可能会激活一些休眠程度较轻的纳米机械。”
三辆装甲车都关掉了各自的灯光,在失去这仅有的光亮之后,这只小小的车队更像是几只在寂静地狱中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