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改天换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改天换地- 第1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这样,可是众口铄金。。。。。。算了,不提我这边了,你打算怎么收尾,要知道,这件事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全世界关注的事件,一个弄不好,对我们的国际声誉就是一大损伤,另外,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削弱我党的执政基础。所以,必须得慎重再慎重啊。”何保国肃然说道。

    何保国作为一个高级领导干部,他不可能不去评估和担心这些深远影响的方面。

    作为一个高级领导干部,讲政治是排第一的,一个不讲政治的干部,是很难走得远和承担更大责任的。

    “呵呵,不好意思,那些不应该是我考虑的范围,我一个平头老百姓而已,我只在乎我的权益是否受到影响。而且。。。。。。说真的,这些有人比你更关心,所以啊,你还是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比较好。”陈康杰轻松惬意的回应道。

    说职位高,何保国是省长,说职位低,他才是一个省长。站在国家层面,上面有中央,站在西川省的层面,他上面还有周永福。所以要急也应该是其他人急,再怎么着,最担心的人也轮不到何保国。

    对事件的收尾,陈康杰心中有没有数,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关键就看中央和周永福那边什么态度,收尾的方式是可以根据事态的发展来做调整的。

    当然,有一点陈康杰也知道,不管怎么收尾,不利的影响多少都会产生,毕竟他还是状告个一个地方政府和一个法院单位了嘛,这无论怎么说,都不可能算是光荣的事情。

    “这不是我要问的,是赵志邦同志问了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何保国忽然说道。

    “赵书记问你的?”陈康杰也有些吃惊。

    然而回头一想,陈康杰又释然了。

    赵志邦关心这个事,一点不意外,一方面当然是出于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陈康杰的关系。要是赵志邦对这事不闻不问,那才真的是奇怪。

    “嗯。”何保国郑重的点了点头,“他担心事件最终的影响超出控制,反而成为西方批评我们的重要借口,为他们的反华动作提供了弹药。现在正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国内的稳定和对外的良好关系很重要。”

    对外的良好关系这一点很好理解,西方批评我们了,那我们也一定会做一定程度的反击,这样一来二去的,互相之间的关系多少就会受到影响,有些合作不免就会被波及到,这是赵志邦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何保国的话还透露出一个很重要,但是陈康杰并没有怎么想到的方面,就是国内的稳定。

    所谓的稳定,并不是说我们会发生动乱或者政变,而是他会影响到招致的政权巩固。

    现在还只是赵志邦的第一任,他现在虽然成了国家领导人,可是,下面的重要大员很多都还不是他的人,从这个角度说,赵志邦的统治基础还存在薄弱面。

    可是,作为最高领导,不管出现了什么样的事态影响,他都要承担第一责任,这无疑就会让他成为某些人的批评对象。

    别忘了,何保国就是赵志邦的人,而陈康杰也与赵志邦关系密切,这无形中就会让不利的反作用力落在赵志邦的身上。

    某部分人的批评固然不至于让赵志邦倒台,但是,进一步稀薄他的权利,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他的统治基础变薄弱了。

    一个领导人的统治基础变薄弱,那么他的政策他的理念想要得到贯彻和落实,一定程度上就会被打折扣。

    这个方面,当初陈康杰的确没有考量到。

    而赵志邦找何保国问,而不是直接问陈康杰,这是不是一定程度上说明赵志邦对陈康杰产生了意见了呢?

    一想到这点,陈康杰的心就颤了一下。在国内的政治势力中,赵志邦不但是何保国与陈启刚的靠山,实际上他也是陈康杰的靠山。

    陈康杰这么做的出发点不可能是针对赵志邦,可是,难保没有在客观上对他造成冲击。要是赵志邦对陈康杰产生了别的看法,这的确不是一个好事。

    实际上陈康杰猜测的并不完全对,对于陈康杰搞出来的这个事,赵志邦的确是谈不上高兴,可是,他也还不至于到那种对陈康杰产生看法和意见的程度。

    要是赵志邦因为这么点事就迁怒于陈康杰,那他的格局与度量未免也太小了,还怎么当国家领导人啊。

    他之所以问何保国而不是直接问陈康杰,其实就是相信了这事不可能是何保国指使。要是知道这事就是何保国指使的,他还问何保国要怎么样收尾,这成什么了?谈判?博弈?他那个位置与何保国的位置,怎么可能谈判,又有什么好博弈的。之一将何保国调走或者发配,比什么都来得快来得省事。

    由此推论,就可以解释赵志邦为什么不找陈康杰问了。

    就因为晓得何保国不是主谋,而何保国又与陈康杰又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才想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和想法。

    “干爹,这样吧,回头我找赵书记汇报一下。不过,不管怎么说,无论是省里面还是上头,都应该给我一个交代,要是那边服软了,我愿意配合做到相对有利的收尾。”陈康杰说的那边,当然指的是周永福。

    至于服软到一个什么程度,那就得看具体情况。

    陈康杰与周家没有私仇,就算周康帮助宋雪冰驳了陈康杰的颜面,陈康杰也不觉得那有多么的了不起。

    相对应的,陈康杰更加看重的是省里面对地震灾害的重视和预防程度,只要有利于这个目的,其他的陈康杰都不在乎。毕竟这可是牵扯到几百万人的安危天大事。

    反之,要是结果并不利于车一个目的,那陈康杰就真的不在乎其他影响不影响的了。再大的影响力,再了不起的大道理,在数百万人的安危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形象被破坏了,还可以重塑,金钱损失了,还可以赚和弥补,但是,数万人殒没了,那就真的再也不会回来,数万个家庭的破灭也再也没有办法修复,还有那些失去家园的同胞的痛苦,一样难以弥补。

第2559章 谁节外生枝() 
第2559章    谁节外生枝

    让陈康杰意外的是,他打电话给赵志邦,已经做好了被他抱怨的准备,可实际上呢,赵志邦似乎对陈康杰的举措并不介意,不但不介意,陈康杰隐隐的觉得,赵志邦似乎还很支持。

    “你小子要么不做动静,要么就是惊掉人下巴的大手笔,生怕影响力不够大,还找了一大堆记者,你这是要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啊。”电话里面的赵志邦语气平和,反而有点和陈康杰开玩笑的味道。

    “首长,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我投诉了,可是没有效果,被逼无奈之下,才采取下下策。”陈康杰为自己辩解和诉苦道。

    “你那叫投诉吗?你是找了信访局呢还是找了纪委啊?”

    “这个。。。。。。我都没找。。。。。。”陈康杰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所以有点显得底气不足。

    当然,这也是因为电话那头的赵志邦是一国领袖,如果是一般人,陈康杰也不是没有狡辩的技能。只是对赵志邦,陈康杰大可不必那么做。

    “那就算不得什么投诉嘛。”

    “首长,你应该比我清楚,我找信访局,找纪委有用处吗?信访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会不清楚,他们敢对那两个政府和部门怎么样?至于纪委,那也是归党领导的,就算是西川省纪委,基本上也不可能会怎么样的。省长出面都无用,其他的就更加别想了。”陈康杰摆出委屈的姿态说道。

    有些话不用名声,赵志邦也能够理解,陈康杰这么做,分明就是对着省委书记周永福而去,说起来纪委也是归他管,找纪委当然也不可能有用。

    “呵呵,巧言令色,你找何保国同志那算哪门子的投诉?你真当我糊涂了吗?你小子最好给我老实点,你敢瞒我,何保国同志可不敢瞒我。”

    坏了,被出卖了。赵志邦的话一出口,陈康杰顿时就这样觉得。

    然而再一想,不对啊,那赵志邦怎么还笑呢,他应该大发雷霆才对啊,他能笑得出来,就说明他并不是那么的不满。

    “嘿嘿,您老睿智,我再是孙猴子,也逃不出你的手掌心。”于是陈康杰模棱两可的打着哈哈说道:“总而言之,我没有恶意,就是为了自保而已,这一点,我相信您是理解的。”

    “我理解是理解,可是你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弄得我们无法收拾,这一笔账,我还是会给你记下的,要是有一天我不高兴了,我就收拾你小子。”

    “行,行,随便收拾,别人收拾我,我一定给怼回去,您嘛,我甘愿,甘愿。”陈康杰倒是很懂事,态度很端正。

    “哼哼,你这语气,就不可能是甘愿的意思。行了,我也不和你贫嘴了,以后啊,遇到类似的事情,多三思一下,别动不动就玩大的,尤其是将外国媒体扯进来,那等于是将批评的借口送给他们啊。”赵志邦放佛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并没有要对陈康杰怎么样。

    “首长,那这个事情的处理权是不是。。。。。。收到你们手里面去了。要是你们不收。。。。。。也许西川省高院就会有样学样,到时候我。。。。。。就为难了呢。”陈康杰试探着问道。

    “你的言外之意,是不是说要是我们不处理好,你下一个要告的就会是西川省高院啊?”赵志邦问道。

    “他们要是不能秉公办事,不能依法办事,偏袒和包庇,那我当然会咽不下这口气的啊。总不能到头来,牺牲的还是我吧,我对国家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那样的话,就太不公平了。”陈康杰委屈道。

    虽然陈康杰只是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并没有说咽不下这口气会怎么样,但是,他也没有否认赵志邦说的话。在原有的计划中,如果省高院这一层摆不平,陈康杰的的确确是要到最高院去打官司的。

    一句话,陈康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否则,他也用不着弄一大队记者参与进来,为此还专门开了记者会,记者会上态度坚决而明确。

    如果虎头蛇尾,别的不说,陈康杰名声岂不是就毁了吗?他也是个要面子的人,容忍不了自己的面子就这样被无情的给玷污了。况且,背后不是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嘛。

    “行了行了,再怎么牺牲也不会牺牲到你的,不过我警告了,可别再节外生枝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件事情平安落地,不要对社会造成大的冲击。我可知道,你的粉丝,在网上已经铺天盖地的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讨论和动员了。”

    网上的声音,陈康杰也看到和听到了。在网上,都库市政府和天府市中院被批骂得体无完肤,就如同他们已经变成了十恶不赦的混蛋集体。这显示出基层年轻人对陈康杰的支持,可是也反应了我们的政府本该有的那种公信力正在丧失。

    这种公信力的丧失,说明了老百姓对我们的政府机构存在着诸多的不满,说明那种被不公平对待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

    赵志邦让陈康杰不要节外生枝,可实际上,真正节外生枝的却是他。

    就在陈康杰告了都库市政府和天府市中院之后,赵志邦组织造成了一次中央司法会议,在会上,赵志邦对老百姓关心的很多司法不公平现象和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同时,他还发起了全国上下要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学习讨论。

    如果仅仅只是学习和讨论,那当然不会有多大的冲击力道,可是随即就做出了一个部署,人大政协参与,组织部,纪委,司法部,公安部牵头的一个全国司法大检查。

    所谓的大检查,可以走过场,也可以认真对待。以往这样工作,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但是通常雷声大雨点小,发现不了多少问题,就算是发现问题了,下手也不可能太重。

    而这次的检查运动,却显得有些不一样,西川省被列为第一批检查的重点省份之一,而且领头带队的,是一位中纪委的副书记。

    于此同时,高院那边也开庭了,只不过陈康杰本着不节外生枝的态度,低调参与,高院和陈康杰这边都没有通知记者,也没有发布公告。天府市中院那边和都库市政府那边都是由副手出庭。

    代表部门出庭当被告的副院长和副市长只是老老实实做了一番陈述,他们甚至都没有怎么去辩解本部门本政府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算是默认了他们滥用职权或者渎职。

    省高院庭审之后,并没有做出宣判,宣判要另择时间。

    很多记者是在高院庭审过后才听到消息,大家一窝蜂的跑到高院去打听消息,有一些人则是想办法联系陈康杰这边,想知道庭审状况是怎么样的。

    面对记者,高院那边的主要负责人并没有接受采访,只是由孟副院长给记者们提供了一份新闻稿,新闻稿里面也没有过多详细的去介绍案情和审判情况,就只是通报了一个大概。不过在新闻稿中明确的提到,等宣判的时候,会允许一部分记者到庭参与。

    陈康杰这边他自己也没有出面,但是郭律师代表他接受了一部分记者的采访。

    采访中,郭律师采取的也是避重就轻的办法,一方面,继续重申他们这边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郭律师也表明,陈康杰和他本人,对于我们国家的司法,是抱积极态度的,换言之,就是他们相信,在国际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之下,他们一定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

    有些敏锐的记者似乎已经嗅到了一股不寻常的信息,西川省高院那边选择低调,这很容易理解,我们的政府部门高调的本来就极少,除非像外交部那样的单位。

    可问题上,陈康杰这边也一反常态,不但没有大肆宣扬,没有主动通报,而且在被记者追问的情况下,陈康杰以工作忙碌躲起来了,郭律师这个窗口也少了那种咄咄逼人的态势。

    这种情况下,国内外记者都在做自己的猜测,然而,他们的猜测也没有持续多久,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就让他们知道了怎么回事。

    高院庭审后没多久,都库市那边的书记和市长就被带走调查,紧接着,天府市政法委书记和中院的常务副院长也被有关部门带走。

    除此之外,省政法委的一位主任也因为违反纪律被要求接受调查。有意思的是,这位主任此前不久,还给政法委金书记担任过秘书。

    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让很多人应接不暇。大家虽然会将这些举动与陈康杰的官司连在一起,可是,对于官司的结果,已经不抱期待了。

    陈康杰告的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都倒了,那案件的宣判还有多大意义吗?最后,估计也就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陈康杰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样一个案子,被赵志邦发挥利用之后,会形成这样一连串的骨牌效应。

    陈康杰再傻也清楚,这些动作不会是何保国的主导,但是,何保国应该参与了,否则,动作不会那么迅速。

    而赵志邦出手,会仅止于此吗?显然不可能,要是这样就完了,那他的格局也未免太小了些。

第2560章 周永福谋退路() 
第2560章    周永福谋退路

    “老金啊,对不起了,因为我的那个不孝子,最后连你也受到牵连。”周永福和政法委的金书记坐在会客区,两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怎么好。

    “周书记。。。。。。哎呀,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说这些。。。。。。你放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